多晶硅價格從十七八美元/公斤漲到二十一二美元/公斤,一公斤漲了3美元—5美元。多晶硅漲價,是否會引發組件價格上調,讓剛剛轉好的光伏市場出現變數?
7月14日,記者采訪英利、晶澳等省內光伏企業發現,雖然多晶硅價格略有上漲,但企業并無太多擔憂??傮w上看,多晶硅供大于求的總體市場形勢并沒有改變。硅料上漲帶來成本壓力,也處正常區間。目前組件價格總體維持在4.2元/瓦,全年將保持總體穩定。相關專家預測,為保證安裝市場份額,光伏企業不會貿然把成本壓力轉移到下游客戶身上。
“擁硅為王”能否再現?
——多晶硅供應過剩,省內光伏企業硅料供應穩定
光伏行業里,多晶硅絕對是個敏感詞。六年前,光伏行業流行著“擁硅為王”的說法,1公斤多晶硅料價格五六百美元,其昂貴程度堪比黃金。那時,它帶著光伏行業走進了一個瘋狂生長、產能嚴重過剩的時代。
而按照行業統計,多晶硅料成本占組件成本的30%左右,生產1瓦太陽能電池約需硅料6克。照此計算,英利全年4吉瓦組件出貨量約需要多晶硅20000噸左右,晶澳2.7吉瓦—2.9吉瓦約需硅料15000噸左右。
從今年年初開始,多晶硅價格從十七八美元/公斤上漲到二十一二美元/公斤,漲價幅度也不小。但似乎本輪漲價,并沒有引起省內光伏企業的擔心。
“目前我們硅料價格多是按季度協商采購,最長也沒有超過一年,硅料供應穩定。”英利集團供應公司的負責人告訴記者。據介紹,今年全球光伏安裝量在40吉瓦左右,硅料總體需求量為24萬噸,今年的硅料供應量約為30萬—33萬噸,總體供大于求。
相關專家認為,與曾經瘋狂的硅料價格相比,目前漲價后的硅料價格仍處于較低水平。加之年初一些多晶硅生產廠家的擴產計劃,全年硅料供應量仍將供大于求,因此硅料價格上漲空間有限。
組件價格是否跟風?
——市場逐步擴容,組件價格平穩
多晶硅價格上漲,光伏企業是否會將成本轉嫁到下游的安裝環節,組件會漲價嗎?
目前的國內大型光伏電站的市場價格約為4.1元/瓦—4.2元/瓦,今年的安裝市場走勢逐步趨于平穩。“目前很多企業都是降價甚至是賠錢做銷售,價格不會再漲。”省內一家光伏企業的相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
這就意味著,光伏企業可能會自己消化硅料價格上漲帶來的一些成本,為了保證、搶占市場份額,不太可能把成本上升的壓力轉嫁到終端客戶身上。能夠支持光伏企業這樣做的原因主要是光伏市場形勢的好轉。
“行業擺脫低迷狀態以來,今年第一季度晶澳又迎來了一個盈利季,出貨量和營收、運營利潤出現上漲。”晶澳太陽能首席執行官靳保芳說。而英利第一季度的虧損額也較2013年第四季度大幅減少。為此,英利將全年出貨量調至4吉瓦—4.2吉瓦,晶澳把全年出貨量鎖定在2.7吉瓦—2.9吉瓦。
“受到光伏市場轉好影響,省內光伏企業經營狀況大為改善,此輪硅料價格上漲應該是市場機制的正常反應。”業內人士解釋說。
7月14日,記者采訪英利、晶澳等省內光伏企業發現,雖然多晶硅價格略有上漲,但企業并無太多擔憂??傮w上看,多晶硅供大于求的總體市場形勢并沒有改變。硅料上漲帶來成本壓力,也處正常區間。目前組件價格總體維持在4.2元/瓦,全年將保持總體穩定。相關專家預測,為保證安裝市場份額,光伏企業不會貿然把成本壓力轉移到下游客戶身上。
“擁硅為王”能否再現?
——多晶硅供應過剩,省內光伏企業硅料供應穩定
光伏行業里,多晶硅絕對是個敏感詞。六年前,光伏行業流行著“擁硅為王”的說法,1公斤多晶硅料價格五六百美元,其昂貴程度堪比黃金。那時,它帶著光伏行業走進了一個瘋狂生長、產能嚴重過剩的時代。
而按照行業統計,多晶硅料成本占組件成本的30%左右,生產1瓦太陽能電池約需硅料6克。照此計算,英利全年4吉瓦組件出貨量約需要多晶硅20000噸左右,晶澳2.7吉瓦—2.9吉瓦約需硅料15000噸左右。
從今年年初開始,多晶硅價格從十七八美元/公斤上漲到二十一二美元/公斤,漲價幅度也不小。但似乎本輪漲價,并沒有引起省內光伏企業的擔心。
“目前我們硅料價格多是按季度協商采購,最長也沒有超過一年,硅料供應穩定。”英利集團供應公司的負責人告訴記者。據介紹,今年全球光伏安裝量在40吉瓦左右,硅料總體需求量為24萬噸,今年的硅料供應量約為30萬—33萬噸,總體供大于求。
相關專家認為,與曾經瘋狂的硅料價格相比,目前漲價后的硅料價格仍處于較低水平。加之年初一些多晶硅生產廠家的擴產計劃,全年硅料供應量仍將供大于求,因此硅料價格上漲空間有限。
組件價格是否跟風?
——市場逐步擴容,組件價格平穩
多晶硅價格上漲,光伏企業是否會將成本轉嫁到下游的安裝環節,組件會漲價嗎?
目前的國內大型光伏電站的市場價格約為4.1元/瓦—4.2元/瓦,今年的安裝市場走勢逐步趨于平穩。“目前很多企業都是降價甚至是賠錢做銷售,價格不會再漲。”省內一家光伏企業的相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
這就意味著,光伏企業可能會自己消化硅料價格上漲帶來的一些成本,為了保證、搶占市場份額,不太可能把成本上升的壓力轉嫁到終端客戶身上。能夠支持光伏企業這樣做的原因主要是光伏市場形勢的好轉。
“行業擺脫低迷狀態以來,今年第一季度晶澳又迎來了一個盈利季,出貨量和營收、運營利潤出現上漲。”晶澳太陽能首席執行官靳保芳說。而英利第一季度的虧損額也較2013年第四季度大幅減少。為此,英利將全年出貨量調至4吉瓦—4.2吉瓦,晶澳把全年出貨量鎖定在2.7吉瓦—2.9吉瓦。
“受到光伏市場轉好影響,省內光伏企業經營狀況大為改善,此輪硅料價格上漲應該是市場機制的正常反應。”業內人士解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