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對于分布式的重視,可以從年初的目標中看出端倪。在2013年分布式項目裝機量突破800兆瓦的基礎數據之上,今年國家能源局劃出了8G瓦的分布式目標,遠高于地面電站的6G瓦備案量。分布式潛藏的巨大吸引力也是事實:2013年,我國分布式占全部光伏電站項目的比重只有14%,為3.1G瓦,而在歐洲分布式光伏系統的占比則達到了70%以上(含工商業、民用建筑等)。按照我國房屋可利用的總面積100億平方米測算,市場潛力一目了然。
盡管有政策鼓呼,但金融機構拒絕入場,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在中國啟動仍不順利。根據研究機構調研,多個省份的新增裝機容量不足規劃的10%。目前中國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商業模式不成熟、運營收益不穩定,銀行也就難以爽快地掏錢。
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研究員蕭函認為,銀行系統對分布式光伏“不感冒”合情合理合法,無論從哪個角度來分析銀行都有自己充分的拒絕理由。如果國家層面不出臺強制性信貸扶持政策,則分布式光伏項目仍難以進入到普通商業銀行的日常業務中,之前所宣揚的資產證券化也將成為一句空談。銀行對光伏產業的態度非常曖昧,若非地方政府、國企央企出面,想要順利拿到貸款融資恐非常困難。
分布式光伏并非我國光伏產業的發展重心,其在行業中的占比及影響力與光伏基地相比有巨大差距,未來增長潛力也僅僅體現在理論分析環節,產業化運作、市場化經營只能待儲能系統徹底完善、電價體制改革落實后方能實現。而我國能源電力生產供應有很強的集中性特點,規模化營運的光伏基地才更符合產業發展要求,分布式光伏只能作為必要的、有益的補充。
而銀行系統在審核放貸條款時非常看重產業政策和項目的盈利能力,以此標準來判斷違約風險的大小。分布式光伏雖然多次被國家層面能源政策提及,但并網政策、信貸政策、補貼政策、監管政策并未有效完善及落實,沒有嚴格的考核機制和懲處措施,銀行完全可以出于自身利益考量而不去大力支持分布式光伏項目。之前光伏產業大力發展時已經從銀行系統獲得了很多支持,多晶硅、組件巨頭的崛起與銀行不遺余力的支持有直接關系。當下這些光伏巨頭都面臨著生存困境,銀行違約貸款總額在提升,大量的付出并沒有獲得相應回報,再度要求銀行毫無保留的支持分布式光伏恐“不合情、不合理、不合法”。
分布式光伏并不值得我們給與過多的關注,一味對銀行系統提出嚴苛要求也有失公允,國家層面應主導行業巨頭盡快建立產業發展基金、風險投資基金,用更加完善的金融系統為分布式光伏企業提供切實幫助。
(作者系中投顧問產業與政策研究中心新能源行業研究員)
盡管有政策鼓呼,但金融機構拒絕入場,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在中國啟動仍不順利。根據研究機構調研,多個省份的新增裝機容量不足規劃的10%。目前中國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商業模式不成熟、運營收益不穩定,銀行也就難以爽快地掏錢。
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研究員蕭函認為,銀行系統對分布式光伏“不感冒”合情合理合法,無論從哪個角度來分析銀行都有自己充分的拒絕理由。如果國家層面不出臺強制性信貸扶持政策,則分布式光伏項目仍難以進入到普通商業銀行的日常業務中,之前所宣揚的資產證券化也將成為一句空談。銀行對光伏產業的態度非常曖昧,若非地方政府、國企央企出面,想要順利拿到貸款融資恐非常困難。
分布式光伏并非我國光伏產業的發展重心,其在行業中的占比及影響力與光伏基地相比有巨大差距,未來增長潛力也僅僅體現在理論分析環節,產業化運作、市場化經營只能待儲能系統徹底完善、電價體制改革落實后方能實現。而我國能源電力生產供應有很強的集中性特點,規模化營運的光伏基地才更符合產業發展要求,分布式光伏只能作為必要的、有益的補充。
而銀行系統在審核放貸條款時非常看重產業政策和項目的盈利能力,以此標準來判斷違約風險的大小。分布式光伏雖然多次被國家層面能源政策提及,但并網政策、信貸政策、補貼政策、監管政策并未有效完善及落實,沒有嚴格的考核機制和懲處措施,銀行完全可以出于自身利益考量而不去大力支持分布式光伏項目。之前光伏產業大力發展時已經從銀行系統獲得了很多支持,多晶硅、組件巨頭的崛起與銀行不遺余力的支持有直接關系。當下這些光伏巨頭都面臨著生存困境,銀行違約貸款總額在提升,大量的付出并沒有獲得相應回報,再度要求銀行毫無保留的支持分布式光伏恐“不合情、不合理、不合法”。
分布式光伏并不值得我們給與過多的關注,一味對銀行系統提出嚴苛要求也有失公允,國家層面應主導行業巨頭盡快建立產業發展基金、風險投資基金,用更加完善的金融系統為分布式光伏企業提供切實幫助。
(作者系中投顧問產業與政策研究中心新能源行業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