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幾年,大部分太陽能制造業的數據統計者在統計行業數據時,都將焦點目光針對在太陽能行業的供過于求以及其造成的嚴重后果之上:存在多大的產能過剩;陡降的組件價格到底降了多少;有多少企業公司因此被迫完全退出市場;而供應商又為此損失了多少錢。
然而,在過去的6個月里,我們卻目睹了一個明顯好轉的的市場情況和太陽能供應基本面上的明顯改善。由于中日美三國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以及一大批沒有競爭力的供應商的暫時撤退,光伏產品價格已經漸漸穩定下來了,利潤率也開始回升,而且,出口到除歐洲以外的太陽能市場的產品也正在上揚。
因此,預計2014年我們將會看到一個持續的組件供貨回潮,對于太陽能產業相關人員和觀察家們來說,這對于太陽能行業的發展,是一個最好的時機。作為佐證,筆者在此提供了5個關鍵性統計數字。
產能突破GW的光伏生產商數:90
橫亙在整個太陽能產業鏈的關鍵幾個生產環節中——包括晶體硅,硅晶圓,太陽能電池,組件以及逆變器——根據GTM Research統計的數據顯示,現在已經有90個相關制造廠年度產品總量達到1GW以上,同比2010年增長了1倍。
在這90個成員的“GW俱樂部”中,有36個逆變器組裝廠,19個晶體硅生產廠,19個組件制造廠(包括獨立的組件組裝廠商和集成的晶圓電池組件廠)。越來越多的這類大型工廠出現,而這些工廠也主要歸屬于保利協鑫、茂迪、REC的企業。而這種數量的增長也意味著,對于新晉投資者們來說,進入這個行業的門檻越來越高,獲得顛覆性的技術突破也越來越難。
組件最低生產成本:0.48美元/瓦
在太陽能產業的歷史上,有一家組件企業首次達成了組件成本低于50美分的突破——晶科。
在2013年即將結束的時刻,中國組件制造商晶科能源利用優化后的傳統多晶硅技術首次達成了這個目標。此項突破,不僅讓晶科一下子走在了國內以多晶硅產品為主打的同行諸如天合光能、英利的前列,也達到了上游產業整合的一個新高度:晶科不僅擁有從鑄錠到組件的完整產業鏈,還有了諸如接線盒和組件框架等消耗品的生產能力。當晶科以2013年全球首款50美分成本組件傲視同儕時,我們也期望中國其他的組件制造商能夠迎頭趕上,第一太陽能的馬來西亞分工廠也要努力加油。
多晶硅最低生產成本:12美元/kg
利用即使是在中國都得上算是低成本的原料來源、最新的西門子法工藝以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大全新能源在新疆自治區的多晶硅制造廠的生產成本上獲得了明顯的優勢。大全當前產能有6000噸,生產成本在14美元/kg左右。而該公司最近的目標是在2014年新開6000噸產能,并力爭把成本降至12美元/kg。
來自其他新的多晶硅廠商諸如瓦克、赫姆洛克以及日本多晶硅廠商德山化工的消息,他們即將在2014-2015年度開始規劃低于20美元/kg多晶硅生產,受困于最近嚴重供過于求的市場局面,如今他們也不得不面對可持續發展需求。
多晶硅價格上漲:25%
在各種新技術的影響下,多晶硅的價格曲線應該下滑。然而,這種事甭想會在2014年發生。太陽能級硅料的現貨價格在2013年16美元/kg觸底后已經開始反彈,如今,現貨價格更是已經達到了20美元/kg的近一年半以來的最高水平。隨著2014年越來越旺的市場需求,低價晶體硅的供應十分有限,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個趨勢會持續到今年結束。
幸運的是,對于組件供應商和他們的客戶來說,這個價格應該不會對他們造成太大影響。即使如此,根據GTM Research預測,2014年多晶硅的平均價格會上漲25%,因此,改進工藝的成本和硅料的消耗需求仍然意味著組件價格會有小比例的上漲。
薄膜組件市場份額:10%
自從2009年薄膜組件產量達到全球組件產量19%的最高比例以后,與薄膜有關的太陽能市場已經大幅度衰退。理由相當簡單,除了一些極為少數的個例之外,薄膜組件價格相對昂貴、低效,比起中國如今主導市場的主流晶體硅電池技術比較起來基本無利可圖。
雖然,這些年來薄膜組件的產量一直在穩定上升,然而,這些增長很快就被更高產出的晶體硅電池給拋開。即使有被寄予厚望的行業領導者,如第一太陽能和Solar Frontier的努力,據GTM Research 預計2014年薄膜組件的產量仍是在組件總產量的10%,這是自2006年以來的歷史最低水平。或許現在定論薄膜光伏的利潤能力還為時過早,但事實上,對于薄膜技術的最大支持者,仍在依靠客戶勉強維持生存的第一太陽能來說,這終究不是個好兆頭。
然而,在過去的6個月里,我們卻目睹了一個明顯好轉的的市場情況和太陽能供應基本面上的明顯改善。由于中日美三國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以及一大批沒有競爭力的供應商的暫時撤退,光伏產品價格已經漸漸穩定下來了,利潤率也開始回升,而且,出口到除歐洲以外的太陽能市場的產品也正在上揚。
因此,預計2014年我們將會看到一個持續的組件供貨回潮,對于太陽能產業相關人員和觀察家們來說,這對于太陽能行業的發展,是一個最好的時機。作為佐證,筆者在此提供了5個關鍵性統計數字。
產能突破GW的光伏生產商數:90
橫亙在整個太陽能產業鏈的關鍵幾個生產環節中——包括晶體硅,硅晶圓,太陽能電池,組件以及逆變器——根據GTM Research統計的數據顯示,現在已經有90個相關制造廠年度產品總量達到1GW以上,同比2010年增長了1倍。
在這90個成員的“GW俱樂部”中,有36個逆變器組裝廠,19個晶體硅生產廠,19個組件制造廠(包括獨立的組件組裝廠商和集成的晶圓電池組件廠)。越來越多的這類大型工廠出現,而這些工廠也主要歸屬于保利協鑫、茂迪、REC的企業。而這種數量的增長也意味著,對于新晉投資者們來說,進入這個行業的門檻越來越高,獲得顛覆性的技術突破也越來越難。
組件最低生產成本:0.48美元/瓦
在太陽能產業的歷史上,有一家組件企業首次達成了組件成本低于50美分的突破——晶科。
在2013年即將結束的時刻,中國組件制造商晶科能源利用優化后的傳統多晶硅技術首次達成了這個目標。此項突破,不僅讓晶科一下子走在了國內以多晶硅產品為主打的同行諸如天合光能、英利的前列,也達到了上游產業整合的一個新高度:晶科不僅擁有從鑄錠到組件的完整產業鏈,還有了諸如接線盒和組件框架等消耗品的生產能力。當晶科以2013年全球首款50美分成本組件傲視同儕時,我們也期望中國其他的組件制造商能夠迎頭趕上,第一太陽能的馬來西亞分工廠也要努力加油。
多晶硅最低生產成本:12美元/kg
利用即使是在中國都得上算是低成本的原料來源、最新的西門子法工藝以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大全新能源在新疆自治區的多晶硅制造廠的生產成本上獲得了明顯的優勢。大全當前產能有6000噸,生產成本在14美元/kg左右。而該公司最近的目標是在2014年新開6000噸產能,并力爭把成本降至12美元/kg。
來自其他新的多晶硅廠商諸如瓦克、赫姆洛克以及日本多晶硅廠商德山化工的消息,他們即將在2014-2015年度開始規劃低于20美元/kg多晶硅生產,受困于最近嚴重供過于求的市場局面,如今他們也不得不面對可持續發展需求。
多晶硅價格上漲:25%
在各種新技術的影響下,多晶硅的價格曲線應該下滑。然而,這種事甭想會在2014年發生。太陽能級硅料的現貨價格在2013年16美元/kg觸底后已經開始反彈,如今,現貨價格更是已經達到了20美元/kg的近一年半以來的最高水平。隨著2014年越來越旺的市場需求,低價晶體硅的供應十分有限,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個趨勢會持續到今年結束。
幸運的是,對于組件供應商和他們的客戶來說,這個價格應該不會對他們造成太大影響。即使如此,根據GTM Research預測,2014年多晶硅的平均價格會上漲25%,因此,改進工藝的成本和硅料的消耗需求仍然意味著組件價格會有小比例的上漲。
薄膜組件市場份額:10%
自從2009年薄膜組件產量達到全球組件產量19%的最高比例以后,與薄膜有關的太陽能市場已經大幅度衰退。理由相當簡單,除了一些極為少數的個例之外,薄膜組件價格相對昂貴、低效,比起中國如今主導市場的主流晶體硅電池技術比較起來基本無利可圖。
雖然,這些年來薄膜組件的產量一直在穩定上升,然而,這些增長很快就被更高產出的晶體硅電池給拋開。即使有被寄予厚望的行業領導者,如第一太陽能和Solar Frontier的努力,據GTM Research 預計2014年薄膜組件的產量仍是在組件總產量的10%,這是自2006年以來的歷史最低水平。或許現在定論薄膜光伏的利潤能力還為時過早,但事實上,對于薄膜技術的最大支持者,仍在依靠客戶勉強維持生存的第一太陽能來說,這終究不是個好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