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市政公用部門了解到,該部門第一個并網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在鵲華水廠建成投用,成功實現并網發電。該項目每天可發電1000千瓦,每年可代替標準煤112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00噸。
據了解,市市政公用局下轄的濟南能源建設發展公司與濟南泉城水務有限公司合作建設了鵲華水廠光伏發電項目,于今年6月20日開工,目前已通過供電部門和設計單位驗收,并成功并網發電。
泉城水務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建設規模為325千瓦,占地6000平方米,發電量基本由鵲華水廠消納使用。整個電站每年可生產約40萬千瓦綠色電力,節能減排效果明顯。
在日前舉行的光伏電站投融資高峰論壇上,一眾投資機構一改對政策的訴求,開始把注意點聚焦在新的融資渠道上,制造企業開始講技術,新進企業講互聯網。
融資難是光伏行業面臨的難題。即使在國內市場快速擴張、銷量轉好的情況下,融資也非常艱難。按照國家的金融扶持政策,傳統的銀行貸款渠道只針對性地發放給個別企業。
按照國家規劃的光伏發電裝機目標,每年新增裝機14吉瓦,對應投資額在1000億元以上。光伏電站資金需求量大,各路資本都在以各種方式進入光伏發電市場。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梳理資料發現,最近可見的有中民投發起成立100億光伏基金,主要用于投資光伏電站和中游并購整合。史玉柱除參股中民投,還成立綠巨人能源公司。
航天機電和建銀國際合作,成立了光伏產業基金。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也在籌建專注于電站投資和收購的光伏基金。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也在牽頭成立“國靈光伏應用產業投資基金”,擬為分布式光伏提供啟動基金。
聯合光伏還嘗試通過眾籌模式,籌集資金。融資租賃公司也在涉足光伏電站融資,能源企業也成立融資租賃企業。
一位投資機構人士對本報記者分析,銀行貸款一般的企業獲得難度大,且主要是擔保貸款,需要集團提供連帶擔保或抵押,以電站未來電費收益申請項目貸款幾乎不可能,也沒有成功案例。
準項目貸款只存在于央企國企電站開發商,以及少數民營企業,這類企業傳統上和銀行維持著密切關系,授信較多,銀行貸款不針對電站,同時還有集團或母公司連帶擔保,融得的資金用于電站建設。
目前光伏電站主要的融資模式包括建設期的過橋融資,主要通過融資租賃公司操作,也有信托項目介入這種融資模式。長期資金包括產業基金和社保基金業界介入光伏電站融資,江蘇就建立了新能源產業基金,社保基金通過信托和基金公司進入。
互聯網眾籌在試驗中,電站收費權資產證券化在做嘗試,但并沒有成型。傳統的股票市場融資受制于股價低迷,光伏企業并不熱心。
不過,目前各種融資渠道的成本都居高不下,銀行融資的綜合成本超過10%,信托承擔的風險高,融資成本也在10%以上。養老基金,社保等對光伏電站的風險尚缺乏信心,并沒有大規模持有電站的先例。
民營光伏制造企業,比如晶科,也通過組建電力公司,進行股權融資,成為電站持有者。不過總體而言,制造企業一旦涉足電站開發,將需要占用巨額的資金,需要大量融資支持。投機機構的產品主要也是針對這一領域。
上述投資機構人士分析,雖然機構比以前積極介入光伏融資,但資金成本總體還是偏高,而國家電價政策,核算的收益率并不高,并隨著電池和組件成本下降下調,維持在一定水平,制造企業和電站開發商的效益并不會因為市場轉好而提升太多。
在這種情況下,光伏業要繼續發展,就需要開拓思維,轉變只盯著銀行貸款的思路,轉而尋找更多持久又便宜的融資渠道,方能支持行業持久發展。
據了解,市市政公用局下轄的濟南能源建設發展公司與濟南泉城水務有限公司合作建設了鵲華水廠光伏發電項目,于今年6月20日開工,目前已通過供電部門和設計單位驗收,并成功并網發電。
泉城水務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建設規模為325千瓦,占地6000平方米,發電量基本由鵲華水廠消納使用。整個電站每年可生產約40萬千瓦綠色電力,節能減排效果明顯。
在日前舉行的光伏電站投融資高峰論壇上,一眾投資機構一改對政策的訴求,開始把注意點聚焦在新的融資渠道上,制造企業開始講技術,新進企業講互聯網。
融資難是光伏行業面臨的難題。即使在國內市場快速擴張、銷量轉好的情況下,融資也非常艱難。按照國家的金融扶持政策,傳統的銀行貸款渠道只針對性地發放給個別企業。
按照國家規劃的光伏發電裝機目標,每年新增裝機14吉瓦,對應投資額在1000億元以上。光伏電站資金需求量大,各路資本都在以各種方式進入光伏發電市場。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梳理資料發現,最近可見的有中民投發起成立100億光伏基金,主要用于投資光伏電站和中游并購整合。史玉柱除參股中民投,還成立綠巨人能源公司。
航天機電和建銀國際合作,成立了光伏產業基金。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也在籌建專注于電站投資和收購的光伏基金。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也在牽頭成立“國靈光伏應用產業投資基金”,擬為分布式光伏提供啟動基金。
聯合光伏還嘗試通過眾籌模式,籌集資金。融資租賃公司也在涉足光伏電站融資,能源企業也成立融資租賃企業。
一位投資機構人士對本報記者分析,銀行貸款一般的企業獲得難度大,且主要是擔保貸款,需要集團提供連帶擔保或抵押,以電站未來電費收益申請項目貸款幾乎不可能,也沒有成功案例。
準項目貸款只存在于央企國企電站開發商,以及少數民營企業,這類企業傳統上和銀行維持著密切關系,授信較多,銀行貸款不針對電站,同時還有集團或母公司連帶擔保,融得的資金用于電站建設。
目前光伏電站主要的融資模式包括建設期的過橋融資,主要通過融資租賃公司操作,也有信托項目介入這種融資模式。長期資金包括產業基金和社保基金業界介入光伏電站融資,江蘇就建立了新能源產業基金,社保基金通過信托和基金公司進入。
互聯網眾籌在試驗中,電站收費權資產證券化在做嘗試,但并沒有成型。傳統的股票市場融資受制于股價低迷,光伏企業并不熱心。
不過,目前各種融資渠道的成本都居高不下,銀行融資的綜合成本超過10%,信托承擔的風險高,融資成本也在10%以上。養老基金,社保等對光伏電站的風險尚缺乏信心,并沒有大規模持有電站的先例。
民營光伏制造企業,比如晶科,也通過組建電力公司,進行股權融資,成為電站持有者。不過總體而言,制造企業一旦涉足電站開發,將需要占用巨額的資金,需要大量融資支持。投機機構的產品主要也是針對這一領域。
上述投資機構人士分析,雖然機構比以前積極介入光伏融資,但資金成本總體還是偏高,而國家電價政策,核算的收益率并不高,并隨著電池和組件成本下降下調,維持在一定水平,制造企業和電站開發商的效益并不會因為市場轉好而提升太多。
在這種情況下,光伏業要繼續發展,就需要開拓思維,轉變只盯著銀行貸款的思路,轉而尋找更多持久又便宜的融資渠道,方能支持行業持久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