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年來我國光伏產業的快速發展,今年我國的光伏發電新增裝機有望達到1000萬千瓦以上。然而,在經歷了幾年的運行之后,一些電站項目的質量問題開始逐漸暴露。特別是一些大型地面電站開始出現組件背板開裂、涂層減薄,背板燃燒等問題。目前,《光伏電站性能檢測與質量評估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已在業內征求各方意見,對于光伏電站運行中遭遇的質量問題,在10月31日舉行的2014中國光伏電站性能檢測與質量評估技術研討會上,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表示,光伏電站建設不能一味追求造價低,最基本的是要保證其25年的使用質量。
三分之一電站存在質量問題
中國光伏產業協會此前發布的今年上半年光伏產業宏觀數據分析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電池、組件總產能超過40吉瓦,組件產量約為15.5吉瓦,電池片產量達到14吉瓦,硅片產量達到18吉瓦,多晶硅產量達到6.6萬噸。與此同時,今年上半年,產量最大的十五家組件企業總產能達到24.9吉瓦,約占總產能的78.5%,產量為10.6吉瓦,約占總產量的83.4%,產能利用率約為85.4%,高于平均產能利用率6.6個百分點。前十家企業總產能達到20吉瓦,平均每家企業產能達到2吉瓦,產量達到8.66吉瓦,約占總產量的68.1%。產量最大的十五家電池企業總產能為19.7吉瓦,產量約為9吉瓦,產能利用率約為91%,約占總產量的80%。
根據國家能源局設定的2014光伏14吉瓦裝機目標,今年下半年國內光伏項目將繼續攀升。
“最近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公布的數字顯示,目前建成的電站里有1/3左右的質量是不合格的。還有一部分電池按原規定25年會衰減到一定水平,但現在只過了三年就已經衰減到了25年的衰減水平,有的甚至當年就衰減了30%。”李俊峰表示,光伏產業已經走過了“青春期”,已經成為我國一種重要的電源形式。“電站建設不能一味的追求造價低,質量是電站的生命,在八到十年收回投資成本后,未來電站的壽命有多長,收益就會有多大。”在李俊峰看來,目前的招投標方式也不盡科學。“目前大多數招標只是看誰的價格低,價格低了中標希望就大。而為了壓低價格,裝備的生產成本也一再降低,這就使產品質量會出現參差不齊。”
檢測標準應與國際接軌
隨著我國光伏產業近年來的快速發展,如何統一光伏電站的檢測標準依然是業內認識關注的焦點。
在本次研討會上,協鑫(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首席戰略官周篁表示,目前,應該制定相關的標準,并把握好市場主體定位,同時,應逐步將檢測標準同國際接軌。
“從標準來說,到今天,統一光伏電站檢測標準依然還有一些問題要去解決,恐怕在一段時間內仍然是‘百花齊放’。即使是同一種發電技術在同一個工廠生產的同一批的產品的發電效率也不能夠完全一樣。應該形成一些關鍵性的指標,圍繞這些指標,大家就可以衡量電站的好壞了。”據了解,經過近幾年的發展,我國的檢測主體已經積累了一些經驗,無論是中科院電工所還是北京鑒衡認證中心,包括一些制造企業本身,從軟件、硬件等方面都已經具備了一些檢測能力,但是跟國際水平相比差距仍然較大。“我們是否能夠達到國際水平,是否能跟國際接軌,這是目前我們在檢測領域存在的問題。”周篁說。
對此,周篁建議,光伏產業要走出去,產品的標準也應該跟國際接軌。“能夠跟TUV及其他一些機構互認。讓我們對電站的評價可以在市場上進行交換,從而也能夠得到國際買家的認可。”周篁指出,光伏行業已經發展到當前的水平,在檢測行業里我國應有自己的品牌。“應該形成一個‘國家隊’,經過這樣的機構認證的電站是真正能在市場當中經得起考驗的。同時,作為投資者去投資電站,他們買回來的東西是應物有所值,這就需要有一個真正的值得信賴的檢測認證品牌出現,才能真正的使得我國的光伏行業能夠科學、可持續的發展下去。”
三分之一電站存在質量問題
中國光伏產業協會此前發布的今年上半年光伏產業宏觀數據分析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電池、組件總產能超過40吉瓦,組件產量約為15.5吉瓦,電池片產量達到14吉瓦,硅片產量達到18吉瓦,多晶硅產量達到6.6萬噸。與此同時,今年上半年,產量最大的十五家組件企業總產能達到24.9吉瓦,約占總產能的78.5%,產量為10.6吉瓦,約占總產量的83.4%,產能利用率約為85.4%,高于平均產能利用率6.6個百分點。前十家企業總產能達到20吉瓦,平均每家企業產能達到2吉瓦,產量達到8.66吉瓦,約占總產量的68.1%。產量最大的十五家電池企業總產能為19.7吉瓦,產量約為9吉瓦,產能利用率約為91%,約占總產量的80%。
根據國家能源局設定的2014光伏14吉瓦裝機目標,今年下半年國內光伏項目將繼續攀升。
“最近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公布的數字顯示,目前建成的電站里有1/3左右的質量是不合格的。還有一部分電池按原規定25年會衰減到一定水平,但現在只過了三年就已經衰減到了25年的衰減水平,有的甚至當年就衰減了30%。”李俊峰表示,光伏產業已經走過了“青春期”,已經成為我國一種重要的電源形式。“電站建設不能一味的追求造價低,質量是電站的生命,在八到十年收回投資成本后,未來電站的壽命有多長,收益就會有多大。”在李俊峰看來,目前的招投標方式也不盡科學。“目前大多數招標只是看誰的價格低,價格低了中標希望就大。而為了壓低價格,裝備的生產成本也一再降低,這就使產品質量會出現參差不齊。”
檢測標準應與國際接軌
隨著我國光伏產業近年來的快速發展,如何統一光伏電站的檢測標準依然是業內認識關注的焦點。
在本次研討會上,協鑫(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首席戰略官周篁表示,目前,應該制定相關的標準,并把握好市場主體定位,同時,應逐步將檢測標準同國際接軌。
“從標準來說,到今天,統一光伏電站檢測標準依然還有一些問題要去解決,恐怕在一段時間內仍然是‘百花齊放’。即使是同一種發電技術在同一個工廠生產的同一批的產品的發電效率也不能夠完全一樣。應該形成一些關鍵性的指標,圍繞這些指標,大家就可以衡量電站的好壞了。”據了解,經過近幾年的發展,我國的檢測主體已經積累了一些經驗,無論是中科院電工所還是北京鑒衡認證中心,包括一些制造企業本身,從軟件、硬件等方面都已經具備了一些檢測能力,但是跟國際水平相比差距仍然較大。“我們是否能夠達到國際水平,是否能跟國際接軌,這是目前我們在檢測領域存在的問題。”周篁說。
對此,周篁建議,光伏產業要走出去,產品的標準也應該跟國際接軌。“能夠跟TUV及其他一些機構互認。讓我們對電站的評價可以在市場上進行交換,從而也能夠得到國際買家的認可。”周篁指出,光伏行業已經發展到當前的水平,在檢測行業里我國應有自己的品牌。“應該形成一個‘國家隊’,經過這樣的機構認證的電站是真正能在市場當中經得起考驗的。同時,作為投資者去投資電站,他們買回來的東西是應物有所值,這就需要有一個真正的值得信賴的檢測認證品牌出現,才能真正的使得我國的光伏行業能夠科學、可持續的發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