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風窗第2009018期封面
層出不窮的資本英雄、拔地而起的風機和太陽能板、全國超過一半的省份在打造新能源基地……在節能減排已近變成一種道德力量的時候,我們為新能源的發展沖動叫好,卻也為其一哄而起背后的盲目和無序而擔憂。
新能源是發展方向,是未來的希望,但它還很弱小,很幼稚,需要呵護和扶持,而不是拔苗助長,妨礙了它的大好前程。
新能源要發展壯大,關鍵是技術突破。只有想盡一切辦法,努力將新能源發電成本降低到與傳統能源持平甚至更低,產業才能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
無論是太陽能熱水器還是電動汽車,我們差不多和西方處于同一起跑線上,甚至在某些技術上處于領先地位,這就為中國追趕世界提供了一次難得的“蛙跳”良機。當起點一致時,我們需要拿出勇氣和智慧來證明,所謂的創造能力并不是一件奢侈品。
中國做新能源不是為了國家形象,不是為了讓外國人高興,更不應是為了抵擋外國的貿易制裁而采取的權宜之計,而是為了我們自己。想想法國的核電、丹麥的風能,在沖動和理性之間,我們還需要一種堅持,一種無論宏觀經濟、國際政治環境如何變化都不為所動的執著。
北大教授:中國是新能源經濟受益者
查道炯
美國奧巴馬政府將發展新能源擺在了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在其經濟刺激計劃中,涉及新能源的部分高達500億美元。其中100億用于智能電網的建設,為新能源并入(火)電網創造物質條件,其余400億全部用于扶持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新能源。此外,被任命為能源部長的是一位堅信美國只有大力發展新能源才有出路的科學家。能源部掌管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實驗室系統,共有28個下屬實驗室。所以,政府政策導向十分明確。
一些人將奧巴馬對新能源的重視看成是美國尋找新的經濟制高點的戰略舉措,也有一些人認為,新能源是美國拖垮中國和其他競爭對手的陰謀,是美國人在忽悠我們。作為能源消費的大國,中國必須告別新能源陰謀論,堅定地走為了改善中國自身環境的新能源之路。
過去政策的延續
實際上,美國對新能源的重視不是奧巴馬時代才有的,而是對過去政策的延續。奧巴馬對新能源的重視,有較大的成分是延續并強化布什政府在2007年開始的能源政策。換言之,在追求降低對海外能源依賴這一點上,美國政府的政策導向有較高程度的連貫性。就思考美國的新能源政策與美國在能源領域與中國的互動而言,倘若把奧巴馬的政策看成是黨派區別大于實質,是新任領導人為了與前任有所不同而采取的政治作秀行為,則是一種誤判。
小布什政府在第一個任期里的能源政策取向比較清晰:繼續依賴石油、煤炭、天然氣等化石能源;先用盡其它國家的化石能源儲藏。按照這個邏輯,盡管薩達姆統治下的伊拉克與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與基地組織無關,發動第二次伊拉克戰爭是值得支付的代價。
經過小布什政府進入第二個任期的實踐,在越來越多的美國人之間形成了一個共識:雖然沒有一個國家能夠與美國在軍事力量上相比,也沒有大國或明或暗地支持被美國攻打的一個小國,美國要獨自打贏一場戰爭也是很困難的。即便是伊拉克這么一個已經被制裁、被孤立十多年、四面楚歌的沙漠地區國家(較難以展開游擊戰),在軍事和政治兩個領域,美國都遇到了沒有料到、難以克服的困難。盟國軍隊紛紛從伊拉克撤離。美國民眾于2006年11月把掌控國會參眾兩院的機會交給了布什的反對黨。這次選舉的直接效應之一便是,選舉結果一公布,力主在伊拉克戰斗到底的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就不得不引咎辭職下臺。
布什在2007年初終于開始提出新的能源政策目標:通過實施強制性汽車發動機油耗標準在未來10年內使汽油消費量下降至少20%;到2017年,將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使用量提高到相當于350億加侖石油的水平。由民主黨控制的國會,支持了布什的這些政策。雖然谷物(主要是玉米)為基礎的車用乙醇,在2008年上半年因為全球糧食價格上漲而受到批評,在美國,尋找替代能源的共識沒有動搖。
2009年7月4日,在伊拉克訪問的副總統拜登主持了一個儀式,來自59個國家的200多名士兵宣誓成為美國公民。顯然,從適齡美國公民中征兵參與境外戰爭,難度越來越大。雖然美國官員和學者們不怎么樂意評論這個現象,我們不難看出政府或者是政策精英們主張用武力維持境外能源供應所遇到的難度。
此外,就在布什政府向奧巴馬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