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數據顯示,到現在為止接入國家電網的新能源裝機容量達到1億千瓦,這是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接入新能源最多的電網,其中風電裝機達到了7800萬千瓦,太陽能達到了1800多萬千瓦。大力發展新能源的是中國的國策。
我國太陽能資源豐富,太陽能資源富集的西部地區遠離負荷中心,而當地電力負荷小,需要開發光伏電站并把電力輸送到負荷中心。所以,中國的新能源發展,需要建設大型能源基地。在這個過程中,需要依靠大電網的支撐,形成了一個全國互聯電網。同時,我國研發了世界上技術水平最高的特高壓輸電技術,遠距離可以輸送三千公里以上。
李瓊慧是國內電網電源協調發展與智能化研究領域的高級專家,同時也是國家電網能源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下面簡稱"研究所")所長。在風景幽靜的陶然亭公園附近,本刊記者很有幸采訪了李瓊慧。李瓊慧長期從事能源電力發展戰略規劃、能源電力供需分析預測、新能源戰略規劃以及新能源政策研究的工作。在能源及電力行業戰略規劃、電力供需分析預測、電力預測預警、新能源發電及并網研究、新能源發展產業政策及技術經濟評價方面研究具有豐富的研究經驗。
據李瓊慧介紹,"我所在的國網能源研究院新能源與統計研究所主要職責有兩點,一是開展與新能源運行統計分析和發展規劃相關研究,另一個是開展新能源政策有關研究",研究所的工作還包括新能源的開發、并網等產業相關政策的研究,以及新能源電價政策、經濟激勵政策等都屬于李瓊慧所在的研究所研究范圍。
完善電網建設與政策
今年年初國家能源局下達光伏年總裝機量為14GW的容量,并且下發部分"路條"。然而年度計劃只明確了14GW的規模,卻沒有電站建設的具體布局,這令電網公司大為頭痛。"因為建設配套電網需要了解光伏電站的建設位置,然后再進行具體的配套電網設施規劃",李瓊慧說,今年能源局雖然將新建光伏電站規模下發至省級行政區,但是光伏備案項目還沒有具體落實到項目。"這對國家電網公司的配套電網來說也是較難解決的問題,畢竟一個省的土地面積較大,光伏電站建設在不同的區域,對于配電網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李瓊慧提出,電網公司規劃配電網不僅需要了解分布式電源的總規模,還需要了解電站布局和建設時序。
據李瓊慧介紹,研究所從去年開始一直在進行配網接納分布式電源的能力研究,她認為目前國內光伏電站建設與配電網建設相協調問題的解決可以借鑒美國的經驗,"電網公司根據目前配網的實際情況,計算出目前分布式電源可接入的電網空間",該空間肯定比能源局在省區內發布的光伏電站建設規模要大,但是,"在進行過初步工作之后發現,該工作需要大規模的調研工作,特別是進行大面積推廣,能源局必須認可該建議,同時也需要電站開發商共同配合"。畢竟配電網對光伏電站選址而言只是眾多條件之一,開發商還需要考慮其他因素后再進行選址。解決當前光伏電站的配電網問題,需要能源局、電網公司以及電站投資商共同協調配合。
李瓊慧說,"作為國網公司的能源研究所新能源研究院,我們除了具有一定的技術優勢,而且具有前期長時間的實踐經驗積累,在改進光伏政策的工作中,也可以為之提出建議"。
"棄光"與市場化博弈
目前國內光伏行業受政策影響波動較大,2010年、2012年兩次的搶裝潮,給電網帶來了很大沖擊,"棄光"也成為業內不容忽視的問題。據統計,今年"棄光"現象較為嚴重的地區主要是甘肅省,荒漠內建設了大面積的光電城、地面光伏電站等。在電站建設之初,沒有充分考慮到電網輸送的問題,光伏電站投運后`電力消納出現問題,造成"棄光"嚴重現象的產生。
在即將結束的"十二五"規劃之初,光伏行業業內專家取得共識,光伏所發電力不考慮跨區外送,采取就地消納的措施。然而到"十二五"末期,受政策影響,電站開發商認為在西部建設地面電站比在東部建設分布式電站的盈利性保障更高,很多選擇在西部地區建設大面積的光伏電站。由于西部地區工業不發達,負荷小,因此,出現了青海、甘肅等地的"棄光"嚴重的狀況。"國內市場的大規模啟動有利于困境中的光伏企業生存發展,但我國發展光伏發電的初衷不是解企業的一時之困,不能一哄而上、粗放發展。"李瓊慧認為。
"我國大多數地方都可以發展光伏發電,完成年新增1000萬千瓦光伏裝機的目標沒有問題,但如何布局?國家補貼如何及時兌現?如何避免不合理布局造成的'棄光'現象?必須做大量精細化的規劃和管理工作。"李瓊慧發出疑問。
分布式光伏以自發自用為主,特點是用戶分散,裝機容量小,要制定符合國情的光伏發電補貼政策,給投資者和用戶明確的信息。李瓊慧說,"政府在下發補貼的同時,發布準確的行業指導信息也十分重要,要引導光伏發電裝機科學合理布局,不能為了消化產能而盲目地大發展,也不能為了便于管理就集中連片開發。一定要鼓勵光照條件好或工商業電價高的有條件的地方先發展,而不能為了規模而發展,不顧長遠和技術進步。"
"從保證質量、規范建設光伏電站開始,并且保持電力系統的實時平衡,所以建設光伏電站過程中,規劃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李瓊慧特別指出,"如果要解決'棄光'問題,規劃一定要做好,避免搶裝潮再次出現。"在做好規劃的基礎上,光伏市場化的商業模式也是非常重要。
目前分布式光伏的經濟性與常規電源相比還有一定差距,現行能源價格體系未能全面反映分布式光伏的環境友好性及常規化石能源的外部成本,因此近中期分布式電源具有較高的開發和利用成本,需要政府在社會可承受范圍之內通過政策手段進行補貼,才能推動分布式電源的發展。在當前的技術經濟條件下,分布式光伏從開發到并網運行,成本都高于常規電源。如果沒有額外的政策支持,現階段分布式光伏不具備與常規電源的市場競爭力。李瓊慧強調,"但是在補貼的同時也需要將光伏行業推向市場化發展,由市場決定一切。"
分布式光伏經濟激勵政策直接體現為社會成本。分布式光伏的發展并不僅是某一能源品種的發展問題,而是影響到整個能源系統的資源配置,必然影響各能源利益相關方的利益格局。國家的激勵不僅要從鼓勵發展的需要出發,還要充分考慮國家的財政支付能力和終端用戶的電價承受能力。以德國為例,德國自2000年首次實施《可再生能源法》(EEG)。《可再生能源法》的核心思想就是要求電網企業以政府規定的固定上網電價收購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上網電量。每四年進行一次大修,每次修訂后都迎來了可再生能源的大發展。
提升光伏技術
光伏電站建設成本居高不下,是目前行業內的一大難題。"我認為,解決光伏高成本的問題,一方面靠市場規模,一方面靠提升技術",李瓊慧特別指出。全球每年新增光伏裝機量一多半在中國,保持一定的規模十分具有合理性,未來光伏行業的健康發展還要更進一步的強調技術的提升,在政策引導上提升技術創新。光伏行業從更長遠的發展方向來看,技術創新才是行業的基礎。
與常規電源相比較,光伏具有間歇性,大面積的分布式光伏接入電網系統會對電網局部供電臺區滲透穩定性造成一定影響。因為光伏的間歇性和對調頻的需求,光伏出力變化速率太快,常規電網的機組出力響應速度跟不上,所以發展光伏對儲能技術的需求十分迫切。"而儲能技術并不是簡單的光伏所發電儲存起來,而是調頻的概念,解決光伏本身的間歇性,改善光伏的電能質量。"李瓊慧說,儲能產業近幾年發展很快,現有儲能技術可以解決分布式光伏并網問題,發揮很好的作用。
"我是一個多年從事能源戰略和能源規劃的"老能源"了,多年工作經歷告訴我從整個能源發展和電力發展來看,煤電遲早要被新能源代替,作為研究所所長,我很有信心,中國將來必會成為新能源大國,新能源將會成為中國趕超世界其他國家的好的契機",李瓊慧很有信心的認為。首先要向社會對公眾進行新能源未來發展趨勢的宣傳,取得更多公眾的認可,并且在未來的經濟發展中還需要進一步強調降低煤電的使用。
最后,李瓊慧指出,一定要協調好煤電與新能源的發展,目前有燃煤電廠提出"近零排放",在理想狀態下污染物的排放量比燃氣還低。然而李瓊慧認為,在國內能源經濟平緩時期,煤電相對富裕的狀況下,不需要再用增加火力發電裝機救"煤"市,應該抓住這個機會發展新能源。"太陽能是一切能源的來源,是真正的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能源,光伏發電是未來發展的趨勢,分布式光伏更是發展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