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盡管精確數據尚未披露,但從現有數據判斷,肩負“拯救光伏制造業”重任的分布式光伏無法完成2014年新增裝機目標已無懸念。這是行業的尷尬,也是政策推動者的尷尬。究其根本,目標虛高,由此衍生出的一系列刺激政策又遠遠領先于市場的消化能力,是“獨享專寵”的分布式光伏出師不利的關鍵。
目 標 虛 高
好的截至記者發稿,2014年我國分布式光伏的統計數據仍未出爐。但從現有數據分析,國家能源局提出的2014年分布式光伏裝機目標顯然過于樂觀,以較大落差不達標幾成必然。
官方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前三季度我國新增分布式并網容量為134萬千瓦,雖然四季度有望集中放量,但絕無可能超過300萬千瓦,坊間傳言實際并網量可能更少。
在此背景下,國家能源局于去年底提前召開了2015年的全國能源工作會,會上只對2014年太陽能發電并網裝機總量進行了預估,全年新增光伏并網容量預測則只字未提。有分析認為,本次全國能源工作會議的提前召開與國家能源局換帥有直接關系,但也在事實上回避了分布式光伏在數據上將出現的“尷尬”。
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是分布式光伏的定策之年,但全年分布式光伏實際增量只有80萬千瓦左右。僅過一年,在配套政策尚未充分落地的情況下,分布式光伏目標在上年新增裝機不足百萬千瓦的背景下,直接蹦至800萬千瓦,數字跳躍之大令人咋舌,更令人費解。
獨 享 專 寵
略顯尷尬的是,作為國家層面高度認可和支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分布式光伏自出生起便是政策寵兒,“出師不利”似乎是不應有的結果。
2013年全國“兩會”結束后,吳新雄履新重組后的國家能源局局長。此后不久,國家層面開始醞釀啟動分布式光伏國內市場。當年7月4日,國務院下發《國務院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分布式光伏大幕正式拉啟。
作為主管部門,國家能源局高度重視分布式光伏的落地,一把手多次掛帥力推的場景屢見不鮮。2013年10月,吳新雄主持召開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座談會,并談了四點意見。次年1月,吳新雄在2014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提出了在業內看來頗具野心的光伏發展目標:2014年新增光伏發電裝機1400萬千瓦,其中600萬千瓦為地面電站,800萬千瓦為分布式,力爭2020年實現用戶側平價上網。
此后,雖然鮮有媒體公開報道,但據行業人士向《中國能源報》記者透露,吳新雄每個月都會親自主持召開分布式光伏的座談會,足跡遍布北京、江蘇、浙江、安徽,參會人員陣容龐大,包括大型國有企業、工業園區、投資企業、設備企業、金融機構等。
8月4日的嘉興現場會更將本已大熱的分布式光伏推向沸點。嘉興會議上,4個副省級領導、五大電力副總,乃至各重點省區能源主管領導及相關企業代表悉數到場。會上,吳新雄再次拋出利好分布式光伏的政策“大紅包”——將單個分布式電站規模和電壓擴大至20兆瓦和35千伏,并統一納入年初分布式裝機規模指標,享受全國統一的標桿上網電價。其中,與農業結合的光伏電站成為下一個投資熱點,受到業內追捧。
此后,多份利好分布式光伏的產業政策陸續出臺,輔以行業主管部門一把手的親自督戰,潛力無限卻又問題不斷的分布式光伏可謂“獨享專寵”。
事 倍 功 半
然而事與愿違,2014年的分布式光伏最終貼上了“事倍功半”的無奈標簽。
事實上,如果將分布式光伏發展未達預期的板子全打在國家能源局身上,顯然有失公允。分布式光伏的開拓涉及屋頂產權、補貼、接網、金融等多重因素的制約,問題線頭多且部分問題已超出行業,最終陷入了“初始投資過高、投資收益過低、開發風險過大”的困局。“在投資環境未獲根本性改善的背景下,持續8個月之久的低電價補貼政策,讓分布式錯失了最佳發展時期。”某分布式光伏開發商負責人告訴記者。
2014年9月出臺的分布式“光伏新政”重新燃起了產業熱情,原本燙手的分布式指標在極短時間內被瓜分完畢,場面直追去年初地面光伏電站的“爭奪戰”,但因出臺時間過于靠后,實際效果無法在2014年集中體現。而被寄予厚望的農業光伏目前仍處在探索階段,并已呈現出“九龍治水”的被動局面,能否快速扛起分布式大旗仍有待觀察。
此外,部分原本利好產業的政策在執行中也幫了倒忙。例如國家能源局監管司去年10月下發的《關于開展新建電源項目投資開發秩序專項監管工作的通知》,該政策的初衷是“打擊整頓光伏路條”,但在實際操作中也在一定程度上誤傷了分布式光伏并網。
值得注意的是,分布式光伏在推進過程中也裹挾著一絲個人色彩。“新能源局重組以來,吳新雄即被視為一個過渡性的掌舵者,即將退休的他試圖在離任前做出一點業績來,也很好理解。”一位不愿具名的行業權威人士告訴記者,“不過吳長期主政地方,面對極其復雜的能源產業,他試圖按照過去地方管理的經驗來管理中央專業部委,這是值得商榷、需要總結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