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數年的沉淀期后,中國的地面光伏電站從開發到運營已經接近成熟期,未來,這個領域的比拼,將更多體現在電站效率和運維等設計與服務環節方面,這正是國開新能源在競爭看似激烈的當下,仍要進入這一領域的理由。
對于蟄伏經年的光伏業來說,2014年是個奇跡年,亦是“光伏電站建設元年”。特別是年尾的國開系成立國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國開新能源),及其對后期光伏電站建設的增長預估,讓這個“元年”更為名副其實。
據了解,國開新能源的五位股東分別為:北京紅杉尚業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國開金融有限責任公司(普通合伙人)、杭州青域踐行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珠海普羅中歐新能源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杭州長堤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
國開金融、紅杉資本的實力不用贅述,另外三家看上去普通,卻實際大有來頭。而這家實力雄厚卻異常低調的公司,將如何在商業模式尚未建立的光伏行業有所收益?
“光伏航母”實至名歸
媒體已經把國開新能源稱為“光伏航母”,盡管仍未做出實際的投資,但相信媒體做出這個定義的主要原因是,其資本實力絕非其他企業可以并肩。
比如股東之一的國開金融公司,即是承接國家開發銀行已有的非金融類股權資產,包括在中非發展基金、中國-比利時直接股權投資基金、渤海產業投資基金、中國-東盟投資基金、中意曼達林基金、中國鋁業(601600)股份公司、金川集團有限公司、山西晉城無煙煤礦業集團、天津生態城等重大項目中的股東權益的公司。
此外,珠海普羅中歐新能源跟國開系亦有多層關系,其隸屬于珠海普羅股權投資基金。珠海普羅投資由上海普羅股權投資、珠海金控股權投資管理、上海盛太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國開裝備制造產業投資基金(下稱國開裝備基金)、贛州虔盛船業投資中心、上海鑫金圓、減速亨通創業投資、上海綠傲投資管理八家企業法人組成。
而國開裝備基金則是國開基金下屬,具體Pre-IPO和并購業務的投資平臺,總規模200億元,主要投資人為國開金融和中信集團各平臺。基金管理人是國開熔華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國開熔華”),屬于國開金融子公司,是國開金融市場化PE投資平臺,也是由國務院同意,發改委批復。
除了有較強的融資能力,國開新能源在行業的既有積累,也足以讓其匹配航母的實力。
根據資料顯示,國開新能源的多數股東,此前均在多個光伏產業的項目中有所布局,包括國開國際及期控股股東用2499.84萬美元分別認購碧華經擴大后股本23.81%及26.19%股權,就在去年7月25日,碧華簽訂晶科電力認購協議,碧華同意認購晶科電力擴大后股本約21%(按全面攤薄基準)。
晶科電力,即晶科能源的附屬公司,主要從事太陽能項目的開發及運營。而國開國際對此也有所預期,中國太陽能市場于未來數年將有快速增長,而晶科電力將繼續為市場的主要參與者。
投資電站更為謀劃未來
目前,在不多的公開消息中,有一點備受業界關注,就是國開新能源在2015年將投資的項目是光伏產業鏈末端——電站環節。
電站可以說是目前光伏投資回報率最為確定的一個環節。在剛剛過去的2014年,除了國開系這樣的國家資本外,多個民營資本已經試圖利用各種方式切入光伏電站的建設中。比如,去年7月份,向來在金融和游戲領域頻現身影的史玉柱攜巨資大踏步進入光伏產業,成立綠巨人開始在行業里快速布局,在半年左右的時間,綠巨人投資了3個電站,并且全部設立在內蒙古。
緊隨其后的是恒大,其在2014年9月初與以往一樣選擇用高調的方式對外界宣布,公司將在張家口投資約900億,擬建設920萬千瓦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未來3年內投資建設600萬千瓦太陽能光伏發電廠項目、20萬千瓦工業園區分布式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以及300萬千瓦太陽能光伏農業項目。
中國最大的民營投資公司中民投亦不愿意落后,近期,中民投在寧夏舉行了200MW光伏建設項目開工典禮,總投資約17.3億元,占地面積為7156畝,據悉,中民投還將陸續在新能源產業里投入1500億元。
實際上,資金青睞光伏電站的項目,一方面是因為建設光伏電站的成本逐步降低,國家不斷出臺的利好政策也是另一個重要的原因。
因此,國開新能源投資電站,可以說是在方向不明確的光伏行業中,選擇了一條最穩妥的道路。因為在經過數年的沉淀期后,中國的地面光伏電站從開發到運營已經接近成熟期,未來,這個領域將會更多的體現在比拼電站效率和運維等設計與服務環節方面,這不僅是為何近一年來,資本對于這個領域趨之若鶩的原因,也將是國開新能源在競爭看似激烈的當下,仍要進入這一領域的理由。
以資產證券化獨辟蹊徑
不過,光伏電站是重資產項目,從過往的光伏電站投資來看,按照每千瓦8000元的投資成本來算,不少項目的投資規模動輒上億元,甚至數十億元,而這些資金近80%要來源于借貸。光伏電站要想順利得到融資,業主本身要具備良好的授信。
因此,2014年進入光伏產業并運作建設光伏電站的業主們,不缺的都是強大的資本運作能力。而即便如此,如果光伏資產不能順利的證券化的話,這些大鱷們也不會輕易有所動作的。
事實上,接下來對于光伏電站的建設方面,除了要在保證電站質量的基礎上外,還要匯集不同渠道的資源,來為各種類型的投資者提供高收益投資的合作機會,這樣才能真正激化行業發展速度,并且可以由此來快速推進中國的光伏產業發展,在行業景氣度高的周期里,快速地增加成形電站資產的規模。
因此,國開新能源除了增加電站的資產規模外,或應通過獨立證券化以及其它中長期融資形式,加速投建現金的周轉率,降低資金成本。
這些先決條件具備后,再加上近幾年,中國密集制定出臺光伏政策,2014年尤其突出,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推進光伏應用、促進光伏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落實到各省市地區,各級政府對于光伏產業的扶持力度也紛紛加大。
此前,東興證券在一份報告中聲稱,光伏電站建設運營持續成為產業鏈盈利最好的環節,而隨著光伏電站保有量增加及境內外融資手段的豐富帶來的光伏電站資本證券化,將給整個行業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反哺運營市場。
同樣,在社會資本和民間資本都在積極尋求入場時,困擾電站發展的因素也開始一一顯現。
在整個光伏產業鏈中,幾乎所有的部件質量都會對電站的收益率產生影響。目前國內已建成的光伏電站中,具備投資安全邊際的潛在可收購對象非常少,除了政策及市場環境的不確定性因素外,最大的擔憂,正是對這些光伏電站的質量缺乏足夠的信心。
因此,國開新能源應把精力投放在了新建電站的質量上面,打破以往光伏電站“已經建好,卻因質量問題鮮少見到資本愿意接盤”的怪圈,也能為資源實現證券化減少諸多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