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知名記者柴靜的霧霾調查紀錄片《穹頂之下》瘋狂刷屏,我剛開始覺得很奇怪,霧霾在2014年一直是大家熱議話題,先是潘石屹的PM2.5數據,后來隨霧霾的擴大化,各路媒體都參與進來討論/披露,熱度本來一直就很高, 為何一下熱度突然又直上云霄呢?
我不得不認真地將片子看了一遍,說實話要不是被刷屏,是不會看這么長的節目的。片子堪稱經典。內容有血有肉:有數據有訪談,有調查有研究,有細節有宏觀,有煽情有理性。一點不柴,不枯燥,引人入勝。質疑針砭時弊:政策問題,體制問題,產業結構問題,能源企業的壟斷和懈怠,官員的不作為和積弊,監管部門的尷尬和無奈,面面俱到,針針見血,觸目驚心。外囊恬靜,內里強大。必須點贊。
回想起來,實際上本人寫的#霧霾警示中國#的系列文章去年就發表,比她分析地更透徹和專業,可沒人關注。這就是宣傳渠道和技巧的差異吧。顯然,她身后是有一個制作團隊的。問題是,似乎當今公眾真正關注的不是專業性和誰更接近真理,而是名人在說什么做什么,大家喜歡帶著八卦心理吃人血饅頭。只有名人才能吸睛,庶民的悲哀!不管怎么樣,她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情。多問一句,難道今后發生火災,非要名人喊救火,大家才去救嗎?
突破霧霾穹頂 必須發展光伏新能源
受限于她的專業知識,紀錄片在“我們怎么辦”這一集, 說得比較膚淺,沒有點中要害。所提出的建議均是些被動措施,比如:少開車, 12369電話舉報,APP監督等。
迫在“煤”劫,只有一條路: 改變能源消費結構,逐漸提高可再生能源在工業經濟中的比例,最終擺脫對化石能源的依賴。我們完全可以主動出擊, 突破霧霾穹頂。
可再生能源包含光伏、風電、生物質、潮汐能,其中太陽能光伏提供了獨特的優勢和機遇。太陽能是至今為止地球上可用的最大能量來源。光伏是新能源中最有可能民間普及的能源方式,其應用靈活性、產業鏈廣度、就業覆蓋力,是水/核/風等能源無法比擬的。縱觀各種能源形式:化石能源資源有限,不可再生,排放溫室氣體;水電、風電受制于地理和季節,還有連帶的不可避免的生態環境影響;核電有核泄露和核污染的危險。毫無疑問,太陽能光發電(光伏)是我們人類迄今發現的最理想的能源生產形式:可再生、無限量、無污染、觸手可及。
中國有57萬平方公里荒漠戈壁,僅開發5%用于光伏發電即可年發電約2.4萬億度電,相當于2013年29個三峽電站的年發電量。
中華民族曾經在電、發動機、計算機等科技革命上一次次落后于西方,可是,就在我們生活的時代,聰慧的中國人在能源革命上已經占得先機。中國牢牢掌控了70%的光伏產能和50%的全球市場,在2014年TOP10組件制造商中,中國大陸占據7家。
目前制約國內光伏市場的瓶頸不是成本和技術,而是政策滯后。政策滯后體現在:并網難、審批難、補貼難。只要三大障礙解除,國內光伏市場將立即打開,何須看歐美臉色?!光伏目前最需要的是政策和市場環境。政府通過規制引導,宏觀協調,給新能源創造一個暢通、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競爭環境和電網平臺就是足夠了。
光靠自上而下的推動還不夠。自下而上的力量,也是不能或缺的。這是一種更接近發電終端市場,自發于民間的力量。它是民眾對新能源的認知度、對國家能源未來的責任感、對為了改善生態環境降低排放而暫時增加某些生活費用的擔當。
筆者上周帶領慧能陽光團隊進入北京某高檔別墅社區進行推廣活動,咨詢者寥寥。一位別墅業主,他對光伏很有興趣。大別墅600平米正在裝修中,工程浩大裝修費300萬。他指著客廳一大理石壁爐說,這個就要2萬。然后問我他家光伏系統費用多少?我說可裝5KW,6萬元。他問投資回報幾年?我說8年。他說太長了。我心想你裝修房子,買壁爐怎么就不算投資回報呢?這就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城市中產階級對于光伏的認識-純粹的投資工具而已。一說到低碳環保,每個人總會覺得離自己生活太遠,可是霧霾難倒不就發生在身邊嗎?石器時代的結束并非由于人類用完了石頭,所以化石時代的結束也不會是因為人類用完了石油煤炭。
國人必須放眼長遠、憂患未來,不要計較那一磚一瓦之得失。你被霧霾降低健康的成本計算過嗎,值多少錢?這需要國家動員所有能夠動員的輿論工具,營造一個以使用新能源為榮的社會氛圍。這項工作比政府發布一個新政策、制定一個新制度,難度大得多、艱巨得多,但又重要得多。中華民族需要第二次覺醒。我真的嫉妒她,光伏領域內如果能有類似柴靜這樣一位受到公眾高度關注的人物,推動中國光伏市場,做起來就會容易許多。
只有當來自國家層面的自上而下的能源政策推動力,和來自國民的自覺的自下而上的對新能源的響應力,兩股力量匯合碰頭之時,就是中國新能源市場真正開啟之日。
中國有世界最大的光伏電池產能,最全的光伏產業鏈制造業,最多的公共/工業/居民用建筑屋頂,廣闊充足的陽光輻照資源,還有最高的能源消耗需求。只要電網放開并網的閘門,國家簡化審批手續,給予適當的度電補貼,產業得救,民眾得福,國家得利。光伏的困難是暫時的,能源的危機是長期的。國內光伏市場,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突破霧霾穹頂,光伏舍我其誰。中國在這場新的戰略能源競賽中,必須先拔頭籌,當仁不讓。
我不得不認真地將片子看了一遍,說實話要不是被刷屏,是不會看這么長的節目的。片子堪稱經典。內容有血有肉:有數據有訪談,有調查有研究,有細節有宏觀,有煽情有理性。一點不柴,不枯燥,引人入勝。質疑針砭時弊:政策問題,體制問題,產業結構問題,能源企業的壟斷和懈怠,官員的不作為和積弊,監管部門的尷尬和無奈,面面俱到,針針見血,觸目驚心。外囊恬靜,內里強大。必須點贊。
回想起來,實際上本人寫的#霧霾警示中國#的系列文章去年就發表,比她分析地更透徹和專業,可沒人關注。這就是宣傳渠道和技巧的差異吧。顯然,她身后是有一個制作團隊的。問題是,似乎當今公眾真正關注的不是專業性和誰更接近真理,而是名人在說什么做什么,大家喜歡帶著八卦心理吃人血饅頭。只有名人才能吸睛,庶民的悲哀!不管怎么樣,她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情。多問一句,難道今后發生火災,非要名人喊救火,大家才去救嗎?
突破霧霾穹頂 必須發展光伏新能源
受限于她的專業知識,紀錄片在“我們怎么辦”這一集, 說得比較膚淺,沒有點中要害。所提出的建議均是些被動措施,比如:少開車, 12369電話舉報,APP監督等。
迫在“煤”劫,只有一條路: 改變能源消費結構,逐漸提高可再生能源在工業經濟中的比例,最終擺脫對化石能源的依賴。我們完全可以主動出擊, 突破霧霾穹頂。
可再生能源包含光伏、風電、生物質、潮汐能,其中太陽能光伏提供了獨特的優勢和機遇。太陽能是至今為止地球上可用的最大能量來源。光伏是新能源中最有可能民間普及的能源方式,其應用靈活性、產業鏈廣度、就業覆蓋力,是水/核/風等能源無法比擬的。縱觀各種能源形式:化石能源資源有限,不可再生,排放溫室氣體;水電、風電受制于地理和季節,還有連帶的不可避免的生態環境影響;核電有核泄露和核污染的危險。毫無疑問,太陽能光發電(光伏)是我們人類迄今發現的最理想的能源生產形式:可再生、無限量、無污染、觸手可及。
中國有57萬平方公里荒漠戈壁,僅開發5%用于光伏發電即可年發電約2.4萬億度電,相當于2013年29個三峽電站的年發電量。
中華民族曾經在電、發動機、計算機等科技革命上一次次落后于西方,可是,就在我們生活的時代,聰慧的中國人在能源革命上已經占得先機。中國牢牢掌控了70%的光伏產能和50%的全球市場,在2014年TOP10組件制造商中,中國大陸占據7家。
目前制約國內光伏市場的瓶頸不是成本和技術,而是政策滯后。政策滯后體現在:并網難、審批難、補貼難。只要三大障礙解除,國內光伏市場將立即打開,何須看歐美臉色?!光伏目前最需要的是政策和市場環境。政府通過規制引導,宏觀協調,給新能源創造一個暢通、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競爭環境和電網平臺就是足夠了。
光靠自上而下的推動還不夠。自下而上的力量,也是不能或缺的。這是一種更接近發電終端市場,自發于民間的力量。它是民眾對新能源的認知度、對國家能源未來的責任感、對為了改善生態環境降低排放而暫時增加某些生活費用的擔當。
筆者上周帶領慧能陽光團隊進入北京某高檔別墅社區進行推廣活動,咨詢者寥寥。一位別墅業主,他對光伏很有興趣。大別墅600平米正在裝修中,工程浩大裝修費300萬。他指著客廳一大理石壁爐說,這個就要2萬。然后問我他家光伏系統費用多少?我說可裝5KW,6萬元。他問投資回報幾年?我說8年。他說太長了。我心想你裝修房子,買壁爐怎么就不算投資回報呢?這就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城市中產階級對于光伏的認識-純粹的投資工具而已。一說到低碳環保,每個人總會覺得離自己生活太遠,可是霧霾難倒不就發生在身邊嗎?石器時代的結束并非由于人類用完了石頭,所以化石時代的結束也不會是因為人類用完了石油煤炭。
國人必須放眼長遠、憂患未來,不要計較那一磚一瓦之得失。你被霧霾降低健康的成本計算過嗎,值多少錢?這需要國家動員所有能夠動員的輿論工具,營造一個以使用新能源為榮的社會氛圍。這項工作比政府發布一個新政策、制定一個新制度,難度大得多、艱巨得多,但又重要得多。中華民族需要第二次覺醒。我真的嫉妒她,光伏領域內如果能有類似柴靜這樣一位受到公眾高度關注的人物,推動中國光伏市場,做起來就會容易許多。
只有當來自國家層面的自上而下的能源政策推動力,和來自國民的自覺的自下而上的對新能源的響應力,兩股力量匯合碰頭之時,就是中國新能源市場真正開啟之日。
中國有世界最大的光伏電池產能,最全的光伏產業鏈制造業,最多的公共/工業/居民用建筑屋頂,廣闊充足的陽光輻照資源,還有最高的能源消耗需求。只要電網放開并網的閘門,國家簡化審批手續,給予適當的度電補貼,產業得救,民眾得福,國家得利。光伏的困難是暫時的,能源的危機是長期的。國內光伏市場,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突破霧霾穹頂,光伏舍我其誰。中國在這場新的戰略能源競賽中,必須先拔頭籌,當仁不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