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下午,全國政協經濟界別小組討論會間歇,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劉振亞一改往年參會時的“沉默”,主動向同組委員推介自己的新書《全球能源互聯網》,有委員當即提出“送大家幾本”,他也爽快答應。隨后《中國能源報》記者提出采訪要求,亦得到爽快答應。在近半個小時的采訪中,這個新聞人物身邊的記者越聚越多,劉振亞則侃侃而談,并正面回應了特高壓交直流之爭、國網是否阻礙了電改等“敏感話題”。
特高壓爭議是人為扭曲出來的
中國能源報:時至今日,您如何看待特高壓交直流之爭?
劉振亞:交直流哪個好、哪個不好,其實是一個簡單問題,卻被人為扭曲了。交流要建網,直流適合遠距離輸送,它們之間的關系就像一個萬噸巨輪和深水港的港口一樣,萬噸巨輪送來礦石煤炭,一般的港口進不去。直流送電必須特高壓來承接。
特高壓不是哪個元器件或局部的創新,而是重大的系統創新,在我們國家,類似這樣的創新并不多見,世界上也是承認的。首條特高壓交流線路2009年投產到現在快6年了,事實擺在這里,也請大家去看看。特高壓交流技術還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是建國以來電力電工界第一個特等獎,這個早有結論。
現在我國的風電規模世界第一,太陽能發電一兩年內也有望超越德國成為世界第一,沒有特高壓,新能源發展到不了這個水平。反過來講,特高壓不加速加快發展,今后新能源發展的空間和前景也會越來越小,已經建成的清潔能源,必然會因為送不出去而棄風棄光。
國網并未阻礙電改進程
中國能源報:您怎么評價中國的電力體制改革?
劉振亞:國外的改革,英國私有化的結果是當前能源非常困難,電價漲得最高,資產被別的國家買了,比如:倫敦電網先被法國公司買去了,后來又賣給了李嘉誠;意大利5年前把電力調度切出去了,結果發現不妥又收回來;俄羅斯也是把配電輸電分出去了,結果2年前普京發布總統令又給合起來了。
中國的體制和發展階段決定,關系國計民生的國有資產是黨的重要執政基礎,要聽黨召喚,要為人民服務。
一個私有的投資公司關鍵時刻能這么做嗎?我們這種體制的國家,讓國外私有企業來掌控我們的電力資產,大家覺得行不行?另外,中國現階段的主要目標是發展,是解決缺電、提高資源的可靠性和服務的效率水平。
中國能源報:有觀點認為電改方案遲遲沒有出臺與國網的阻撓有關,對此您有何評價?您認為我們國家的電改速度是否太慢?
劉振亞:他們說的不符合事實,我對這種不符合事實的說法是有意見的,讓他們去說吧。我認為電改的速度不慢。重大的事情,就要積極、有序、穩妥,科學、客觀、公正。
全球能源互聯網=清潔能源+特高壓電網
中國能源報:能介紹一下您提出的全球能源互聯網嗎?
劉振亞:全球能源互聯網說白了就是清潔能源加特高壓電網。過去說信息、通訊互聯網指的是信息流,我講的能源互聯網是電力流。電力流就是電網,過去沒有特高壓技術,輸送距離太短,有了特高壓就可以讓全球范圍內配置資源成為現實,把全球的時差和季節差協調起來,我認為這是真正解決全球能源安全、解決全人類污染和環保霧霾問題的根本之路。
中國能源報:全球能源互聯網和國家提出的“一帶一路”之間有什么關聯?
劉振亞:全球能源互聯網可以更好地落實“一帶一路”戰略。對于這一戰略我們很重視,已經與俄羅斯、蒙古、哈薩克斯坦和巴基斯坦等國有了探討和研究,并在積極推進。之前我們已經有了一些項目,比如從俄羅斯過來的500千伏直流線路,過去輸送能力有限,現在有了特高壓,能輸送5000-6000公里距離,相當于軍事上的彈道洲際導彈,可以把俄羅斯很多地方的電直接輸送到中國來。
另外,“一帶一路”也是走出去,而國際化戰略也是國家電網公司總體戰略里的重要部分,目前我們在海外的資產超過300億美元,我們投資的所有項目都是賺錢的,而且效益很好,投資回報率都在12%以上。
電動汽車需要量和技術的積累
中國能源報:您如何評價電動汽車的未來?您會選擇特斯拉這樣的電動汽車嗎?
劉振亞:三、五年前,中國還沒人做充電樁的時候,國家電網已經投資做了幾百個充電站和上萬個充電樁。考慮這個業務只放在電網公司會導致財力不夠,進而影響電動汽車的發展,我們在2014年上半年全面放開了電動汽車充換電業務。目前這一塊有些是虧損的,但從長遠來看,肯定是很好的產業。
要解決虧損的問題,首先要看電動汽車的數量和充電量,第二是相關技術的突破。據說現在的技術已經可以達到續航能力超過1000公里、時速超過150公里,假如這是真的并且能夠進行商業化推廣的話,我認為電動汽車是誰也代替不了的。
特斯拉率先做了一些事情,這個公司的創新精神和商業意識值得大家尊重,但它的技術不一定適合中國的需要,從目前來看,它沒有什么獨到的技術,也是靠大量的電池,因此車體重、成本高。另外,它自己搞了一套和咱們國家不一致的標準。我認為,你到中國來就應該用中國的標準,就像我們去國外會帶轉換插頭來充電一樣。
特高壓爭議是人為扭曲出來的
中國能源報:時至今日,您如何看待特高壓交直流之爭?
劉振亞:交直流哪個好、哪個不好,其實是一個簡單問題,卻被人為扭曲了。交流要建網,直流適合遠距離輸送,它們之間的關系就像一個萬噸巨輪和深水港的港口一樣,萬噸巨輪送來礦石煤炭,一般的港口進不去。直流送電必須特高壓來承接。
特高壓不是哪個元器件或局部的創新,而是重大的系統創新,在我們國家,類似這樣的創新并不多見,世界上也是承認的。首條特高壓交流線路2009年投產到現在快6年了,事實擺在這里,也請大家去看看。特高壓交流技術還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是建國以來電力電工界第一個特等獎,這個早有結論。
現在我國的風電規模世界第一,太陽能發電一兩年內也有望超越德國成為世界第一,沒有特高壓,新能源發展到不了這個水平。反過來講,特高壓不加速加快發展,今后新能源發展的空間和前景也會越來越小,已經建成的清潔能源,必然會因為送不出去而棄風棄光。
國網并未阻礙電改進程
中國能源報:您怎么評價中國的電力體制改革?
劉振亞:國外的改革,英國私有化的結果是當前能源非常困難,電價漲得最高,資產被別的國家買了,比如:倫敦電網先被法國公司買去了,后來又賣給了李嘉誠;意大利5年前把電力調度切出去了,結果發現不妥又收回來;俄羅斯也是把配電輸電分出去了,結果2年前普京發布總統令又給合起來了。
中國的體制和發展階段決定,關系國計民生的國有資產是黨的重要執政基礎,要聽黨召喚,要為人民服務。
一個私有的投資公司關鍵時刻能這么做嗎?我們這種體制的國家,讓國外私有企業來掌控我們的電力資產,大家覺得行不行?另外,中國現階段的主要目標是發展,是解決缺電、提高資源的可靠性和服務的效率水平。
中國能源報:有觀點認為電改方案遲遲沒有出臺與國網的阻撓有關,對此您有何評價?您認為我們國家的電改速度是否太慢?
劉振亞:他們說的不符合事實,我對這種不符合事實的說法是有意見的,讓他們去說吧。我認為電改的速度不慢。重大的事情,就要積極、有序、穩妥,科學、客觀、公正。
全球能源互聯網=清潔能源+特高壓電網
中國能源報:能介紹一下您提出的全球能源互聯網嗎?
劉振亞:全球能源互聯網說白了就是清潔能源加特高壓電網。過去說信息、通訊互聯網指的是信息流,我講的能源互聯網是電力流。電力流就是電網,過去沒有特高壓技術,輸送距離太短,有了特高壓就可以讓全球范圍內配置資源成為現實,把全球的時差和季節差協調起來,我認為這是真正解決全球能源安全、解決全人類污染和環保霧霾問題的根本之路。
中國能源報:全球能源互聯網和國家提出的“一帶一路”之間有什么關聯?
劉振亞:全球能源互聯網可以更好地落實“一帶一路”戰略。對于這一戰略我們很重視,已經與俄羅斯、蒙古、哈薩克斯坦和巴基斯坦等國有了探討和研究,并在積極推進。之前我們已經有了一些項目,比如從俄羅斯過來的500千伏直流線路,過去輸送能力有限,現在有了特高壓,能輸送5000-6000公里距離,相當于軍事上的彈道洲際導彈,可以把俄羅斯很多地方的電直接輸送到中國來。
另外,“一帶一路”也是走出去,而國際化戰略也是國家電網公司總體戰略里的重要部分,目前我們在海外的資產超過300億美元,我們投資的所有項目都是賺錢的,而且效益很好,投資回報率都在12%以上。
電動汽車需要量和技術的積累
中國能源報:您如何評價電動汽車的未來?您會選擇特斯拉這樣的電動汽車嗎?
劉振亞:三、五年前,中國還沒人做充電樁的時候,國家電網已經投資做了幾百個充電站和上萬個充電樁。考慮這個業務只放在電網公司會導致財力不夠,進而影響電動汽車的發展,我們在2014年上半年全面放開了電動汽車充換電業務。目前這一塊有些是虧損的,但從長遠來看,肯定是很好的產業。
要解決虧損的問題,首先要看電動汽車的數量和充電量,第二是相關技術的突破。據說現在的技術已經可以達到續航能力超過1000公里、時速超過150公里,假如這是真的并且能夠進行商業化推廣的話,我認為電動汽車是誰也代替不了的。
特斯拉率先做了一些事情,這個公司的創新精神和商業意識值得大家尊重,但它的技術不一定適合中國的需要,從目前來看,它沒有什么獨到的技術,也是靠大量的電池,因此車體重、成本高。另外,它自己搞了一套和咱們國家不一致的標準。我認為,你到中國來就應該用中國的標準,就像我們去國外會帶轉換插頭來充電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