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光電氣工程公司已經創立90年,是在關東大地震后的重建時期憑供電網維護而成長起來的老牌電氣工程公司。一直獨立在日本全國開展業務。其很早就涉足了風力發電設備的建設業務,擁有領先的份額。記者就百萬瓦級光伏電站業務的預測等,采訪了該公司統管可再生能源EPC(設計、采購、施工)服務的常務青木宏明。
——貴公司一直在日本全國各地開展百萬瓦級光伏電站的EPC(設計、采購、施工)服務,都有哪些業績?
青木:我們負責EPC服務的10MW以上項目有14~15項,2MW級的達到30多項。說到送電線工程方面,電力公司等的成績比較醒目,但東光電氣工程因作為獨立企業在日本全國開展業務,特點是熟悉全國的電力系統,這也是我們的賣點。能在日本全國接到各地百萬瓦級光伏電站的建設訂單也是因為有這個優勢。
——關于送電線工程,其實此前將可再生能源等分散電源并入電力系統的逆潮并網設備較少,擁有相關經驗的企業很少。
青木:在風力發電設備的建設中積累的經驗也可以應用于大規模光伏設備上。百萬瓦級光伏電站建設真正形成市場只有2年左右的時間,而風力發電市場在1999年就已經形成。我們此前參與過大約300座風車的建設。在發電業務上的客戶并網支持中,從與電力公司的并網協議到土地準備等,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轉用一類農用地建設百萬瓦級光伏電站
——與電力公司的送電工程有何不同?
青木:技術方面的問題可以利用專業知識解決,比較費勁兒的是土地問題。電力公司的送電線工程屬于公益事業,法律上也會有優待,比如農用地轉用也容易。但風力和光伏發電是民間業務,就沒有那么簡單了。風車雖然也這樣,但設置費用會有補貼等,有政策推動,而自營線要想長距離敷設的話,相關制度不會融通,非常費勁。在土地利用方面,公益性和民間的差別非常大。
我們負責了宮城縣石卷市建設的10MW級百萬瓦級光伏電站“石卷泊原光伏電站”的EPC服務,還參與了發電業務(圖1)。實際上,該發電站就是轉用連一類農用地建設的。最初一直批不下來,后來得到石卷市的理解和支持,以重建特區的形式,終于獲得了農用地轉用許可。
——感覺貴公司對與重建相關的東北地區百萬瓦級光伏電站項目非常積極。
青木:除了石卷市外,我們還要在巖手縣洋野町和福島縣飯館村建設百萬瓦級光伏電站的建設,并參與發電業務。規模都是10MW左右。我們并沒有要擔任東日本大地震的重建事業一翼這種不知天高地厚的想法。本來從大地震之前,我們與東北的地方政府等在風力發電建設方面就有合作關系。
發生震災后,我們與災區的人們商量,“現在不是建設風車的時候,只能凍結項目了吧”,但他們說,“正是在這種時候,才更要以可再生能源開發為當地注入活力。希望能助我們一臂之力”,這就是一切的開始。因為有這一背景,災區的三個百萬瓦級光伏電站項目全都是與當地企業共同出資開展的發電業務。在運營階段,常駐發電站的數位管理人員也是從當地雇傭的,考慮到了當地的活性化需要。浮沉不定是可再生能源業務的宿命
——貴公司今后仍打算積極致力于發電業務嗎?
青木:承接EPC服務是我們的基本業務。而涉足發電業務的只有重建地區的三個項目。換句話說,發電業務不是我們的主要業務,只是通過共同出資和為發電站留下幾位常駐管理人員等形式開展業務,可以說多少要犧牲一些盈利性。而像那些以發電業務在日本全國經營百萬瓦級光伏電站的公司,需要使發電業務的收益最大化。
——隨著收購價格的降低,有些地區把無限制、無補償的輸出功率抑制作為并網條件等,光伏發電的業務性的前景有了不透明感。您如何看待今后的百萬瓦級光伏電站業務?
青木:現在的百萬瓦級光伏電站情況會讓人聯想到風力發電經歷的過程。當初,風力發電能得到初期投資的三分之一乃至二分之一的補貼等,國家給予了大力支援,作為推進可再生能源的領導者備受期待。有如此強勁的推動力,很多企業和地方政府紛紛涉足風力發電業務。但隨著風力發電的普及,開始需要環境評估,因低頻問題等媒體開始負面報道等,業務遭遇到了阻力。
(攝影:日經BP社)
涉足風力發電業務的企業大部分都如退潮般地撤出了。在這種情況下,東光電氣工程也在逆勢中,頑強地堅持下來了。以前涉足過風力發電業務的企業經營者等還對我們說過,“還在做風力發電呢”之類的,但我們依然無所畏懼地致力于風力發電業務。后來,隨著固定價格收購制度(FIT)的開始,風力發電業務的關注度再度高漲。
可再生能源業務還未到能靠自己的力量成長,并形成市場增長的階段。業務性和增長性很大程度上還要取決于國家的政策。會受到當時的政府和能源政策的影響,好時和壞時的差別會很大,這就是可再生能源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