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bailiqin.com/skin/zxskin/image/lazy.gif)
ST超日重組并協鑫集成(002506)維持漲停,復牌3日漲2406%,市值超400億。
申萬宏源:協鑫集成(002506)光伏擎天柱歸來 買入評級
機構:申萬宏源 研究員:武夏
投資要點:
重組超日,協鑫入主。原超日太陽進入破產重整程序后光伏行業龍頭協鑫集團接手,在完成債務償還后協鑫重新定位公司業務并注入資產,更名為協鑫集成。在恢復上市之前,公司計劃對大股東協鑫集團定增購買4GW組件資產并進行配套融資,定增價格按照1元/股發行20.2288億股,配套融資按照1.26元/股發行股份不超過5億股,交易全部完成后公司總股本由25.2352億股增加到50.4640億股,朱共山家族控制的協鑫集團對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超過50%。至此協鑫集團以002506協鑫集成為平臺打開了A股的資本市場通道,集團已經擁有保利協鑫和協鑫新能源兩個港股上市平臺,占據了光伏產業上游硅料、硅片和下游運營頭尾兩端,協鑫集成的加入,補全了母公司光伏產業價值鏈。背靠協鑫集團這個光伏行業的王者,我們認為協鑫集成也順理成章成為A股光伏板塊最值得期待的投資標的。
光伏產業鏈集成環節最值得看好。我們在正文中詳細論證了集成環節是我們未來最看好的也許是產業鏈中發生最大變化的環節,目前的產業沒有集成,只有產品銷售+EPC,我們在正文中論證了集成是EPC的高級業態,符合行業發展趨勢和投資與消費者的心理需求。
參考建筑行業的長周期估值趨勢,集成總包企業的估值中樞遠遠高于EPC企業,我們認為集成環節需要整合的資源更多,進入門檻更高,理應比驅動因素單一的制造業或者投資運營等光伏其它環節享受更高估值。
協鑫集成有望改變產業鏈生態。公司目標成為一站式的綜合能源系統集成服務商。近期公司收購新設公司動作頻頻,主要包括布局東西部光伏電站屬地化服務、完善上海香港的金融對接和貿易功能、參股SolarBe打造互聯網門戶平臺打開B2C業務空間、設立研究院延攬研究人才保障研發。與行業公司構建產業同盟等。我們認為公司正在一步步兌現成為“大集成”龍頭的戰略目標,成為引領產業發展的風向標。
盈利預測與估值:公司在重整方案中承諾2015-2016年歸母公司凈利潤不低于6億元、8億元,對應最終攤薄后股本EPS分別為0.12、0.16元,公司承諾不足部分現金補償,參考可比公司估值以及考慮到當前新股供應的稀缺性和公司在集成環節的特殊優勢,我們認為給予2016年50-60XPE是合理的,建議目標價8-9.6元,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協鑫集成:光伏系統集成的集大成者 買入評級
機構:齊魯證券 研究員:曾朵紅 沈成
投資要點清潔能源巨頭協鑫集團借殼超日太陽重磅登陸A股資本市場:超日太陽破產重整,清潔能源巨頭協鑫集團入主,公司更名為協鑫集成,定位于全球領先的一站式綜合能源服務解決方案提供商及服務商,業務主要涉及系統涉及優化、系統集成、金融服務及運維服務四大方面。公司擬以1.26元/股向融境投資、裕賦投資、長城國融、辰祥投資和東富金泓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發行股份不超過5億股,募集配套資金總額不超過6.3億元,用于購買上海其印持有的江蘇東昇51%股權和張家港其辰100%的股權、江蘇協鑫持有的江蘇東昇49%的股權以及張家港其辰在建項目的運營資金(尚需證監會核準);擬注入資產將于2016年中期達成4GW組件產能。
協鑫集成涅槃重生,2014年扭虧為盈:公司在2014年度破產重整期間在管理人的組織下快速恢復生產,實現了589MW的組件銷量,主營毛利率大幅提升,同時取得了20多億元的重組收益,致使公司利潤大幅增加。2015年一季度,公司經營狀況繼續改善,單季度實現盈利7089萬元;同時預告上半年盈利1.5-2.5億元。
創新商業模式,打造集成4.0:公司注重技術研發投入,打造專業化的系統設計團隊,針對不同區域、不同類型、不同規模光伏發電系統提供技術設計服務,提供最優設計方案;依托完整的產業供應鏈管理體系,根據不同的設計要求,為客戶提供最佳系統解決方案;同時通過科技創新及應用創新,提供基于差異化的超高效組件的系統集成包,通過品質、高效率滿足光伏電站25年以上持續穩定運營質量需求;積極推進光伏金融應用及創新,通過融資租賃、保險、基金等綜合金融業務支持帶動系統集成業務快速發展;提供優質運維服務,具有專業化運維管理團隊,逐步實現全球運維、智能運維、高效運維。通過電站運營大數據分析,提升和優化電站運維管理,提升發電量;為系統效率研究、設計優化提供大數據支撐,通過物聯網技術為提供最佳系統解決方案創造條件,從而提升公司運維體系的全球競爭力;進一步延伸產品線,未來將公司打造成為全球領先的綜合分布式能源系統集成商,提供優質的清潔能源的一站式服務。
公司引領行業發展潮流,率先打造更加重服務的集成4.0模式,除了包含產品集成、技術集成之外,還包括運維集成、金融集成、標準集成、產業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