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跡象顯示,繼金融、交通運輸、房地產之后,光伏等新能源正在成為招商局集團新的主業之一。
8月11日,招商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招商新能源”)公共關系總監薛健聰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截至2015年7月30日,招商局擁有或正履行交收手續的光伏電站共計46個,遍布新疆、內蒙、青海和廣東等地,總裝機容量將達到2吉瓦以上。
另據招商新能源高級副總裁劉偉軍透露,新能源是招商局正在布局的新興業務,公司打算在三五年內成為國內新能源老大,屆時新能源或將成為招商局的第四主營業務。
新能源“野心”
作為招商局“第四主業”的戰略實施主體,招商新能源近幾年在新能源領域動作頻頻。
特別是今年以來,其旗下聯合光伏等新能源平臺動輒十幾億元乃至幾十億元的大手筆并購讓人眼花繚亂。
在5月11日,聯合光伏以19億元的價格收購國電旗下5個光伏電站項目,總裝機容量為210MW,兩天后又以88億元大手筆收購海潤光伏(3.24, -0.02, -0.61%)930MW光伏電站;7月30日,聯合光伏又斥資8.5億元將湖北晶泰光伏的100MW光伏電站收入麾下。
薛健聰介紹,上述聯合光伏與國電的收購案中,有三個已經交付,分別是內蒙古察哈爾右翼前旗30MW項目、內蒙古科左中旗60MW項目、內蒙古商都縣50MW項目。
“從2015年至2018年的四年中,聯合光伏計劃每年完成1GW的目標,累計裝機容量年復合增長56.8%”,薛健聰透露,聯合光伏還已與數家央企和和行業領軍企業簽訂了框架收購協議,項目儲備達到了8.4GW。
另據劉偉軍透露,招商局集團目前對新能源業務非常關注,且有意培養其作為未來第四主營業務。
據悉,招商新能源計劃每年收購2~3GW電站,5年后擁有12GW的電站,爭取三五年內做到中國最大。而以目前大概9元/瓦的收購價格估算,招商新能源要想完成12GW的目標,至少要付出1000億元的代價。
為何“不差錢”
如此巨額的投資需求引起了外界擔憂。
“招商局積極布局國內電站,對資金鏈的考驗較大”,卓創資訊光伏研究員孟鵬表示,招商局能否實現五年內將新能源做到全國第一,還需看企業的融資及現金流情況。
不過,在薛健聰看來,背靠招商局這一融資平臺,公司資金鏈無虞。他透露,從去年底至今年5月19日,聯合光伏先是通過可轉債完成融資60億港元,緊接著又和華夏人壽簽署1GW電站的合作開發協議,總合同標的90億元。
此外,聯合光伏還分別向招商基金、中國華融、平安保險、東方資產等金融機構發行了數十億元的可轉債,并攜手眾籌網、國電光伏等,嘗試眾籌融資。
7月26日,招商局旗下的招商局資本投資公司與彩虹精化(17.29, 0.00, 0.00%)共同發起設立光伏新能源產業基金,總規模為50億元,上述雙方或其關聯機構擬共同設立融資租賃平臺,為新能源產業集約化發展拓展融資渠道。
“作為招商局旗下唯一的光伏電站運營平臺,招商局為招商新能源和聯合光伏發展太陽能業務提供有力支持”,薛健聰介紹,除上述融資渠道外,招商局銀科也為聯合光伏提供資金支持,并且招商銀行(17.74, -0.11, -0.62%)旗下招商基金也認購聯合光伏可換股債券,為電站項目提供資金。
后來居上之憂
盡管資金面看似無虞,但作為一名后來者,招商局又如何短期內做到全國第一?
光伏行業處于優勝劣汰期,部分優質資源早已被瓜分殆盡。要想實現穩定收益,除了需要巨資投入,后期還需專業的電站運營團隊來支撐。盡管招商局深諳投融資之道,但對于電站建設運營而言卻是門外漢。
孟鵬表示,雖然光伏電站預期良好,裝機量有望保持較高的增長勢頭。但西部電網建設滯后,棄光現象突出,大量電站建成后無法及時并網,導致現金流斷流,成本回收周期拉長。
面對質疑,薛健聰表示,招商局在開發和收購光伏電站時有嚴格把控,主要集中在電站的建設指標與備案、涉及的土地要求和接入條件,以及建成后送出與消納的條件,具體的收益率根據各個電站的自身情況而定,原則所有的投資回報率不低于9%。
“對于限電問題,我們會先評估電站所在地的經濟發達度及相對應的用電需求,還會確認電站附近是否有特高壓、750千伏線路經過”,薛健聰稱,基本上目標電站都是現在或未來有主干線通過的地區。
薛健聰表示,“招商物流授予(招商新能源)25年的獨家開發權,用于開發其超過120萬平方米的屋頂光伏電站;招商局運營近7000公里的高速公路,兩邊大量閑置空地可安裝光伏發電系統,可裝機容量達18GW。”
不過,有業內人士表示,現在不少企業跟風投資下游電站,實則是打著發展新能源的幌子,意圖將光伏電站資產通過資本市場融資,為企業謀利。
8月11日,招商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招商新能源”)公共關系總監薛健聰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截至2015年7月30日,招商局擁有或正履行交收手續的光伏電站共計46個,遍布新疆、內蒙、青海和廣東等地,總裝機容量將達到2吉瓦以上。
另據招商新能源高級副總裁劉偉軍透露,新能源是招商局正在布局的新興業務,公司打算在三五年內成為國內新能源老大,屆時新能源或將成為招商局的第四主營業務。
新能源“野心”
作為招商局“第四主業”的戰略實施主體,招商新能源近幾年在新能源領域動作頻頻。
特別是今年以來,其旗下聯合光伏等新能源平臺動輒十幾億元乃至幾十億元的大手筆并購讓人眼花繚亂。
在5月11日,聯合光伏以19億元的價格收購國電旗下5個光伏電站項目,總裝機容量為210MW,兩天后又以88億元大手筆收購海潤光伏(3.24, -0.02, -0.61%)930MW光伏電站;7月30日,聯合光伏又斥資8.5億元將湖北晶泰光伏的100MW光伏電站收入麾下。
薛健聰介紹,上述聯合光伏與國電的收購案中,有三個已經交付,分別是內蒙古察哈爾右翼前旗30MW項目、內蒙古科左中旗60MW項目、內蒙古商都縣50MW項目。
“從2015年至2018年的四年中,聯合光伏計劃每年完成1GW的目標,累計裝機容量年復合增長56.8%”,薛健聰透露,聯合光伏還已與數家央企和和行業領軍企業簽訂了框架收購協議,項目儲備達到了8.4GW。
另據劉偉軍透露,招商局集團目前對新能源業務非常關注,且有意培養其作為未來第四主營業務。
據悉,招商新能源計劃每年收購2~3GW電站,5年后擁有12GW的電站,爭取三五年內做到中國最大。而以目前大概9元/瓦的收購價格估算,招商新能源要想完成12GW的目標,至少要付出1000億元的代價。
為何“不差錢”
如此巨額的投資需求引起了外界擔憂。
“招商局積極布局國內電站,對資金鏈的考驗較大”,卓創資訊光伏研究員孟鵬表示,招商局能否實現五年內將新能源做到全國第一,還需看企業的融資及現金流情況。
不過,在薛健聰看來,背靠招商局這一融資平臺,公司資金鏈無虞。他透露,從去年底至今年5月19日,聯合光伏先是通過可轉債完成融資60億港元,緊接著又和華夏人壽簽署1GW電站的合作開發協議,總合同標的90億元。
此外,聯合光伏還分別向招商基金、中國華融、平安保險、東方資產等金融機構發行了數十億元的可轉債,并攜手眾籌網、國電光伏等,嘗試眾籌融資。
7月26日,招商局旗下的招商局資本投資公司與彩虹精化(17.29, 0.00, 0.00%)共同發起設立光伏新能源產業基金,總規模為50億元,上述雙方或其關聯機構擬共同設立融資租賃平臺,為新能源產業集約化發展拓展融資渠道。
“作為招商局旗下唯一的光伏電站運營平臺,招商局為招商新能源和聯合光伏發展太陽能業務提供有力支持”,薛健聰介紹,除上述融資渠道外,招商局銀科也為聯合光伏提供資金支持,并且招商銀行(17.74, -0.11, -0.62%)旗下招商基金也認購聯合光伏可換股債券,為電站項目提供資金。
后來居上之憂
盡管資金面看似無虞,但作為一名后來者,招商局又如何短期內做到全國第一?
光伏行業處于優勝劣汰期,部分優質資源早已被瓜分殆盡。要想實現穩定收益,除了需要巨資投入,后期還需專業的電站運營團隊來支撐。盡管招商局深諳投融資之道,但對于電站建設運營而言卻是門外漢。
孟鵬表示,雖然光伏電站預期良好,裝機量有望保持較高的增長勢頭。但西部電網建設滯后,棄光現象突出,大量電站建成后無法及時并網,導致現金流斷流,成本回收周期拉長。
面對質疑,薛健聰表示,招商局在開發和收購光伏電站時有嚴格把控,主要集中在電站的建設指標與備案、涉及的土地要求和接入條件,以及建成后送出與消納的條件,具體的收益率根據各個電站的自身情況而定,原則所有的投資回報率不低于9%。
“對于限電問題,我們會先評估電站所在地的經濟發達度及相對應的用電需求,還會確認電站附近是否有特高壓、750千伏線路經過”,薛健聰稱,基本上目標電站都是現在或未來有主干線通過的地區。
薛健聰表示,“招商物流授予(招商新能源)25年的獨家開發權,用于開發其超過120萬平方米的屋頂光伏電站;招商局運營近7000公里的高速公路,兩邊大量閑置空地可安裝光伏發電系統,可裝機容量達18GW。”
不過,有業內人士表示,現在不少企業跟風投資下游電站,實則是打著發展新能源的幌子,意圖將光伏電站資產通過資本市場融資,為企業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