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谷琦彬 國泰君安證券分析師
張家口火了!
2015年7月31日,在國際奧委會第128次全會上,北京攜手張家口獲得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三天前,國家發改委正式印發了《河北省張家口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區發展規劃》(下稱《規劃》),其所體現出來的能源戰略意義和先行先試的決心,對業內的振奮程度堪比三天之后舉國同慶之時。
《規劃》提出,張家口區域可再生能源消費量占終端能源消費總量比例力爭從2014年的7%提升至2020年的30%和2030年的50%;尤其是太陽能光熱發電從無到有,2020年和2030年的目標分別為100萬千瓦和600萬千瓦。
也就是說,通過大力發展風電、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2030年,張家口有望實現一半的能源消費來自清潔能源。相當于替代了3300萬噸標準煤的消耗,減排8500萬噸二氧化碳以及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在借此傾力打造真正的綠色奧運城市的同時,也為綠色新能源的規模發展耕耘出一塊絕佳試驗田。
高規格規劃
本次規劃的可再生能源示范區是少見的經國務院批復而設立的,同時肩負著助力綠色冬奧會和京津冀一體化的重任。
張家口是京津冀地區向西北、東北輻射的鏈接點,也是一帶一路的關鍵節點城市,其太陽能、風力和地熱等資源稟賦出眾,可再生能源發展潛力超過5000萬千瓦。
與此對應,目前京津冀地區化石能源電力高達90%以上,環境矛盾日益凸顯。借此規劃和配套政策的落地實施,未來張家口有望成為區域內重要的綠色電源和生態涵養區。不但將自身打造成低碳城市,更將為其他城市送出大量清潔綠色的能源。
此前張家口的張北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也為其新能源產業奠定了堅實基礎,新興產業集群有望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從更大的視角來看,目前我國能源供給中清潔能源仍處于很低的比重,能源結構調整是重要的長期國家戰略,但風電、光伏等能源形勢的間歇性和不穩定導致了其應用范圍的局限。中國能否效仿丹麥等國的高比例運行可再生能源模式?在能源結構調整中如何兼顧經濟性與電力系統的承受能力?本次張家口示范區如此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裝機目標可謂是針對這些問題的大膽積極嘗試。
響應新電改
《規劃》積極響應了電力市場體制改革。時隔13年后,電力體制改革再次揚帆起航,今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提出“三放開、一獨立、三加強”的改革思路,即放開新增的配售電市場、放開輸配以外的經營性電價、放開公益性調節性以外的發電計劃。
同時,交易機構相對獨立,并加強政府監管、強化電力統籌規劃、強化和提升電力安全高效運行和可靠性供應水平。電改的核心是電價,其作為貫穿整個系統的關鍵將真正開始發揮其市場化調節作用,同時配售電側的業態將發生大變革:增量投資主體涌現,市場空間巨大的配電側投資有望真正開始進入高速發展期,能源互聯網的基礎單元——微網建設迎來新機遇;售電牌照開啟萬億元市場,輕資產、高盈利的服務型行業有望崛起。
在《規劃》中明確提出開展包括發電、用電和輸配電在內的電力價格體制改革和電力交易機制,向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放開新增配電網投資業務,鼓勵企業以混合所有制方式投資局域智能電網建設等,這些舉措都有助于踐行新電改的理念。
目前我國可再生能源交易機制缺失,售電側有效競爭機制也待完善,可再生能源價格無法合理反映用電成本、市場供求狀況、資源稀缺程度和環境保護支出。未來張家口將進入新一輪可再生能源和相關配套電力設施的建設高峰,將成為探索可再生能源的管理模式和市場機制的理想試驗田,有助于破解上述限制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并在京津冀地區內研究建立統一的能源協同管理體系。
光熱發展超預期
值得關注的是,《規劃》的太陽能光熱利用規模大超預期。光熱發電同時兼具風力、光伏和傳統火力發電的優勢,熱電轉換過程和傳統火電相同,且作為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具有經濟、簡便的儲熱環節,并網易和電能穩定是其核心優勢。
光熱發電因起步晚,目前成本高于光伏,但在政策扶持和產業鏈逐漸完備的背景下其成本有望大幅下降。2014年底全球光熱運行裝機容量為453萬千瓦,張家口將在壩上地區和崇禮縣重點發展大功率太陽能光熱發電,2030年的遠期規劃目標高達600萬千瓦,顯示出大踏步發展光熱的雄心壯志。
光熱在我國2014年以前都處于試驗摸索階段,2015年才是真正的商業化發展元年。通過前期的摸索現在產業鏈已基本打通,尤其是三大核心和難點技術——聚光、集熱和儲熱,正在示范項目的建設中逐步突破,并發展出一批具有系統集成能力的廠家。
目前政府對光熱發電行業的發展信心堅定,也出臺了具體的可執行方案,但示范項目電價政策等細化政策還未浮出水面。部分產業先行者已開始積極推進項目開發建設,這批項目的成功投運或有助于打破市場顧慮。
《規劃》中不但光熱建設目標超出市場預期,還提出要試點光熱電價,逐步形成價格體系,其意義非常重大。全球光熱發電新興市場選擇的競爭性招標+適度扶持的方式正彰顯出強大生命力,在中國光熱電價預期逐漸清晰以及產業鏈國產化不斷深化的背景下,“十三五”期間光熱產業千億元市場一觸即發。
總的來說,《規劃》對可再生能源產業和區域發展至關重要。當然,也不能忽視其在實施中可能碰到的困難。比如,金融配套等各項扶持政策能否不打折扣地落地?商業模式創新和市場機制設立也尚待時日。但可以肯定的是,《規劃》必然是問路可再生能源過程中向前的一大步,可在“低碳特區”先行先試的建設中積累眾多寶貴的啟示和經驗。
張家口火了!
2015年7月31日,在國際奧委會第128次全會上,北京攜手張家口獲得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三天前,國家發改委正式印發了《河北省張家口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區發展規劃》(下稱《規劃》),其所體現出來的能源戰略意義和先行先試的決心,對業內的振奮程度堪比三天之后舉國同慶之時。
《規劃》提出,張家口區域可再生能源消費量占終端能源消費總量比例力爭從2014年的7%提升至2020年的30%和2030年的50%;尤其是太陽能光熱發電從無到有,2020年和2030年的目標分別為100萬千瓦和600萬千瓦。
也就是說,通過大力發展風電、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2030年,張家口有望實現一半的能源消費來自清潔能源。相當于替代了3300萬噸標準煤的消耗,減排8500萬噸二氧化碳以及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在借此傾力打造真正的綠色奧運城市的同時,也為綠色新能源的規模發展耕耘出一塊絕佳試驗田。
高規格規劃
本次規劃的可再生能源示范區是少見的經國務院批復而設立的,同時肩負著助力綠色冬奧會和京津冀一體化的重任。
張家口是京津冀地區向西北、東北輻射的鏈接點,也是一帶一路的關鍵節點城市,其太陽能、風力和地熱等資源稟賦出眾,可再生能源發展潛力超過5000萬千瓦。
與此對應,目前京津冀地區化石能源電力高達90%以上,環境矛盾日益凸顯。借此規劃和配套政策的落地實施,未來張家口有望成為區域內重要的綠色電源和生態涵養區。不但將自身打造成低碳城市,更將為其他城市送出大量清潔綠色的能源。
此前張家口的張北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也為其新能源產業奠定了堅實基礎,新興產業集群有望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從更大的視角來看,目前我國能源供給中清潔能源仍處于很低的比重,能源結構調整是重要的長期國家戰略,但風電、光伏等能源形勢的間歇性和不穩定導致了其應用范圍的局限。中國能否效仿丹麥等國的高比例運行可再生能源模式?在能源結構調整中如何兼顧經濟性與電力系統的承受能力?本次張家口示范區如此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裝機目標可謂是針對這些問題的大膽積極嘗試。
響應新電改
《規劃》積極響應了電力市場體制改革。時隔13年后,電力體制改革再次揚帆起航,今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提出“三放開、一獨立、三加強”的改革思路,即放開新增的配售電市場、放開輸配以外的經營性電價、放開公益性調節性以外的發電計劃。
同時,交易機構相對獨立,并加強政府監管、強化電力統籌規劃、強化和提升電力安全高效運行和可靠性供應水平。電改的核心是電價,其作為貫穿整個系統的關鍵將真正開始發揮其市場化調節作用,同時配售電側的業態將發生大變革:增量投資主體涌現,市場空間巨大的配電側投資有望真正開始進入高速發展期,能源互聯網的基礎單元——微網建設迎來新機遇;售電牌照開啟萬億元市場,輕資產、高盈利的服務型行業有望崛起。
在《規劃》中明確提出開展包括發電、用電和輸配電在內的電力價格體制改革和電力交易機制,向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放開新增配電網投資業務,鼓勵企業以混合所有制方式投資局域智能電網建設等,這些舉措都有助于踐行新電改的理念。
目前我國可再生能源交易機制缺失,售電側有效競爭機制也待完善,可再生能源價格無法合理反映用電成本、市場供求狀況、資源稀缺程度和環境保護支出。未來張家口將進入新一輪可再生能源和相關配套電力設施的建設高峰,將成為探索可再生能源的管理模式和市場機制的理想試驗田,有助于破解上述限制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并在京津冀地區內研究建立統一的能源協同管理體系。
光熱發展超預期
值得關注的是,《規劃》的太陽能光熱利用規模大超預期。光熱發電同時兼具風力、光伏和傳統火力發電的優勢,熱電轉換過程和傳統火電相同,且作為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具有經濟、簡便的儲熱環節,并網易和電能穩定是其核心優勢。
光熱發電因起步晚,目前成本高于光伏,但在政策扶持和產業鏈逐漸完備的背景下其成本有望大幅下降。2014年底全球光熱運行裝機容量為453萬千瓦,張家口將在壩上地區和崇禮縣重點發展大功率太陽能光熱發電,2030年的遠期規劃目標高達600萬千瓦,顯示出大踏步發展光熱的雄心壯志。
光熱在我國2014年以前都處于試驗摸索階段,2015年才是真正的商業化發展元年。通過前期的摸索現在產業鏈已基本打通,尤其是三大核心和難點技術——聚光、集熱和儲熱,正在示范項目的建設中逐步突破,并發展出一批具有系統集成能力的廠家。
目前政府對光熱發電行業的發展信心堅定,也出臺了具體的可執行方案,但示范項目電價政策等細化政策還未浮出水面。部分產業先行者已開始積極推進項目開發建設,這批項目的成功投運或有助于打破市場顧慮。
《規劃》中不但光熱建設目標超出市場預期,還提出要試點光熱電價,逐步形成價格體系,其意義非常重大。全球光熱發電新興市場選擇的競爭性招標+適度扶持的方式正彰顯出強大生命力,在中國光熱電價預期逐漸清晰以及產業鏈國產化不斷深化的背景下,“十三五”期間光熱產業千億元市場一觸即發。
總的來說,《規劃》對可再生能源產業和區域發展至關重要。當然,也不能忽視其在實施中可能碰到的困難。比如,金融配套等各項扶持政策能否不打折扣地落地?商業模式創新和市場機制設立也尚待時日。但可以肯定的是,《規劃》必然是問路可再生能源過程中向前的一大步,可在“低碳特區”先行先試的建設中積累眾多寶貴的啟示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