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今年中國光伏產業出現回暖態勢,經營狀況正在不斷好轉的上市光伏企業的股票價格卻受市場行情拖累遭遇重挫。在美上市的國內著名光伏企業晶科能源副總裁錢晶接受新浪財經專訪時表示,股價波動對于企業的日常經營影響在可控范圍內,但一線光伏企業市值普遍被低估已成事實。
“現在的股價也不能完全反應基本面,晶科股價雖然未能幸免這次全球股災,但仍然是中概股中最優的。”錢晶透露,晶科能源未來還會積極開拓其他融資渠道,嘗試新的融資手段,獲得最優的融資組合和最有利的融資成本。
中國光伏發電的市場空間十分巨大
在度過光伏危機之后,今年中國的光伏產業呈現逆勢增長態勢,中國光伏產品出貨量依舊占據全球總量的七成以上。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光伏行業逆勢上漲,新增光伏發電裝機773萬千瓦。其中,新增光伏電站裝機容量達669萬千瓦,新增分布式光伏裝機容量104萬千瓦。工信部近期公布數據稱,今年上半年中國光伏產業同比增長30%。
中國已然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發電應用市場。光伏發電也已被能源局提升至國家能源戰略層面。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曾透露政府制定的《十三五規劃》中提到,從2016年到2020年大幅度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到2020年風力發電的裝機容量達到2億千瓦以上,太陽能發電的裝機目標是100G瓦。
政府政策刺激和產業結構調整提振了光伏企業的信心。但在錢晶看來,“中國在光伏新能源應用市場還處在剛剛起步的階段,還是有一些問題,比如補貼發放流程是否過于繁瑣,有沒有專門的機構來做負責,而不是目前多個部門兼管;再比如補貼資金的來源,是否以支定收更合理。”
相較于歐美發達國家,中國光伏發電占全部發電量的比例微乎其微。據國際能源組織調查顯示,中國光伏發電量的所占比例遠低于1%,而德國的光伏發電能已約6%。錢晶認為,這意味著,中國光伏發電市場的空間十分巨大,未來還有很長的一段路可走。
而長期以來,光伏電站項目融資困難一直是光伏企業面臨的難題。錢晶透露,光伏電站項目融資的困難并不主要受資本市場的波動影響,項目投資人看的還是風險和收益。
“影響風險的就是電站所在地的政治穩定、政策連貫性,電站發電量可靠度、衰減率和未來的運營,電費收入和補貼發放是否及時到位等等;收益看的就是電站建造和運維成本,融資成本等等。”錢晶透露,在實際的光伏電站開發中,會面臨比如西部限電問題、并網問題及分布式的土地所有權問題。
“一帶一路”成為海外擴張的最大推動力
據悉,晶科能源在馬來西亞檳城投資1億美元的光伏電池制造項目已正式投產。這是晶科能源在海外的第三座工廠,以及其在中國以外地區的第一個光伏電池廠。
“按計劃到年底能實現產能約電池片450MW,組件500MW左右,今年的這些產能已經全部被預訂掉了。”錢晶告訴新浪財經,晶科能源進軍海外市場的最大推動力為“順應國家一帶一路政策”,另外也有應對歐美“雙反”的考慮。
之所以選擇在馬來西亞建造海外工廠,錢晶透露,一是看重當地較好的產業鏈和工業基礎,員工受教育程度和素質較高,二是當地政府歡迎并支持高科技產業的投資。“中國光伏企業帶去了資本和好的技術,對于任何一個想發展的新興國家來講,他一定是歡迎的。”錢晶說道。
而在進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的過程中,錢晶坦言,晶科“走出去”也面臨著“資本投入和當地政局法律熟諳程度”的兩大挑戰。
“一帶一路國家基本上都是需要你帶資本過去投資的國家,晶科需要類似國開行、國家進出口銀行、亞投行這些金融機構提供的資金支持;很多國家是多黨制,我們不大熟悉當地政局,政局是否穩定是很大的考量,當地法律法規的熟諳程度也是企業困擾和糾結的因素。”錢晶說道。
據晶科能源8月公布的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其單季的收入為5.162億美元,較上季度提高16.4%,同比增加了31.6%;第二季度的毛利率為20.7%,為國內五家光伏制造企業上市公司最高。第二季度,組件出貨量為913.4兆瓦,其中包括90.4兆瓦的下游項目。
在9月9至9月11日召開的第九屆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晶科能源被評為“2015全球成長型公司”,該獎共有10家中國企業同時獲得。
“現在的股價也不能完全反應基本面,晶科股價雖然未能幸免這次全球股災,但仍然是中概股中最優的。”錢晶透露,晶科能源未來還會積極開拓其他融資渠道,嘗試新的融資手段,獲得最優的融資組合和最有利的融資成本。
中國光伏發電的市場空間十分巨大
在度過光伏危機之后,今年中國的光伏產業呈現逆勢增長態勢,中國光伏產品出貨量依舊占據全球總量的七成以上。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光伏行業逆勢上漲,新增光伏發電裝機773萬千瓦。其中,新增光伏電站裝機容量達669萬千瓦,新增分布式光伏裝機容量104萬千瓦。工信部近期公布數據稱,今年上半年中國光伏產業同比增長30%。
中國已然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發電應用市場。光伏發電也已被能源局提升至國家能源戰略層面。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曾透露政府制定的《十三五規劃》中提到,從2016年到2020年大幅度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到2020年風力發電的裝機容量達到2億千瓦以上,太陽能發電的裝機目標是100G瓦。
政府政策刺激和產業結構調整提振了光伏企業的信心。但在錢晶看來,“中國在光伏新能源應用市場還處在剛剛起步的階段,還是有一些問題,比如補貼發放流程是否過于繁瑣,有沒有專門的機構來做負責,而不是目前多個部門兼管;再比如補貼資金的來源,是否以支定收更合理。”
相較于歐美發達國家,中國光伏發電占全部發電量的比例微乎其微。據國際能源組織調查顯示,中國光伏發電量的所占比例遠低于1%,而德國的光伏發電能已約6%。錢晶認為,這意味著,中國光伏發電市場的空間十分巨大,未來還有很長的一段路可走。
而長期以來,光伏電站項目融資困難一直是光伏企業面臨的難題。錢晶透露,光伏電站項目融資的困難并不主要受資本市場的波動影響,項目投資人看的還是風險和收益。
“影響風險的就是電站所在地的政治穩定、政策連貫性,電站發電量可靠度、衰減率和未來的運營,電費收入和補貼發放是否及時到位等等;收益看的就是電站建造和運維成本,融資成本等等。”錢晶透露,在實際的光伏電站開發中,會面臨比如西部限電問題、并網問題及分布式的土地所有權問題。
“一帶一路”成為海外擴張的最大推動力
據悉,晶科能源在馬來西亞檳城投資1億美元的光伏電池制造項目已正式投產。這是晶科能源在海外的第三座工廠,以及其在中國以外地區的第一個光伏電池廠。
“按計劃到年底能實現產能約電池片450MW,組件500MW左右,今年的這些產能已經全部被預訂掉了。”錢晶告訴新浪財經,晶科能源進軍海外市場的最大推動力為“順應國家一帶一路政策”,另外也有應對歐美“雙反”的考慮。
之所以選擇在馬來西亞建造海外工廠,錢晶透露,一是看重當地較好的產業鏈和工業基礎,員工受教育程度和素質較高,二是當地政府歡迎并支持高科技產業的投資。“中國光伏企業帶去了資本和好的技術,對于任何一個想發展的新興國家來講,他一定是歡迎的。”錢晶說道。
而在進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的過程中,錢晶坦言,晶科“走出去”也面臨著“資本投入和當地政局法律熟諳程度”的兩大挑戰。
“一帶一路國家基本上都是需要你帶資本過去投資的國家,晶科需要類似國開行、國家進出口銀行、亞投行這些金融機構提供的資金支持;很多國家是多黨制,我們不大熟悉當地政局,政局是否穩定是很大的考量,當地法律法規的熟諳程度也是企業困擾和糾結的因素。”錢晶說道。
據晶科能源8月公布的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其單季的收入為5.162億美元,較上季度提高16.4%,同比增加了31.6%;第二季度的毛利率為20.7%,為國內五家光伏制造企業上市公司最高。第二季度,組件出貨量為913.4兆瓦,其中包括90.4兆瓦的下游項目。
在9月9至9月11日召開的第九屆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晶科能源被評為“2015全球成長型公司”,該獎共有10家中國企業同時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