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牡丹區政府了解到,一種新型的油用牡丹種植模式在我市牡丹區吳店鎮產生,該模式由中政能源光電(菏澤)有限公司開創,將光伏發電與油用牡丹種植有機結合,“一地多用、立體開發、互利發展、多方共贏”,開創了“光伏農業一體化、綠色低碳齊發展”的新局面,為項目區農民增收開辟了新途徑。
據中政能源公司的副總經理安軍介紹,油用牡丹是國家推廣的新型木本油料作物,主要有鳳丹和紫斑兩個品種,栽種3年后可結實。與傳統的觀賞牡丹和藥用牡丹不同,油用牡丹喜陰,在半陽光下長勢更好,不耐高溫,遇高溫則停止生長甚至枯死,尤其是栽后1~3年的養根階段,對地力和光照的要求更高。
當前,農民對種植油用牡丹勁頭不大,主要原因有兩個個,一是投資周期長,前期投資大,栽下苗后兩三年掙不到一分錢,又不能噴灑滅草劑,除草全靠人力,老百姓覺得不合算;二是雖然成年油用牡丹耐貧瘠、耐干旱、耐高寒,但栽后1~3年的養根階段卻比較嬌貴,對光照和地力的要求很高,老百姓技術和管理跟不上去,導致油用牡丹的成活率很低。
中政能源開創性地利用太陽能電池板營造出油用牡丹喜愛的半陽光生長環境,一下子就把困擾油用牡丹種植的光照問題解決了。與傳統的通過間作套種高桿作物形成半陽光環境的方式相比,中政能源采用的農光互補的種植模式更有利于油用牡丹幼苗根系的生長,可極大提高幼苗的成活率。這是因為木本的油用牡丹,幼苗期根系極為脆弱,很難競爭過間作的草本作物,一旦出現作物根系在地下打架的情況,油用牡丹苗的死亡率就高了。中政能源采取的農光互補種植模式不但解決了光照問題,而且為油用牡丹幼苗根系生長騰出了空間,自然成活率更高。
同時,中政能源公司租賃農民土地,集中種植油用牡丹,投資成本和投資風險都由中政能源公司承擔。然后中政能源公司返聘農民成為農業工人,提供技術和物料對牡丹基地進行科學管理,精細化耕作,自然可以取得更好的效益。農民既可獲得土地租金,又能取得工資,在家不出門打工,不但更加方便還能增加收入。這樣土地有了雙重效益,農民和企業都得實惠。
中政能源光電(菏澤)有限公司“油用牡丹種植+60MW光伏發電”項目是目前山東省內已批復的規模最大的地面集中式光伏發電項目,建成后,年可實現稅收約2500萬元,增加穩定就業400—600人。屆時,一個占地1500畝,光板上面發電忙,光板下面牡丹香的綜合性光電站將會在菏澤吳店鎮矗立,成為菏澤環保低碳和諧發展的工程樣板。
據中政能源公司的副總經理安軍介紹,油用牡丹是國家推廣的新型木本油料作物,主要有鳳丹和紫斑兩個品種,栽種3年后可結實。與傳統的觀賞牡丹和藥用牡丹不同,油用牡丹喜陰,在半陽光下長勢更好,不耐高溫,遇高溫則停止生長甚至枯死,尤其是栽后1~3年的養根階段,對地力和光照的要求更高。
當前,農民對種植油用牡丹勁頭不大,主要原因有兩個個,一是投資周期長,前期投資大,栽下苗后兩三年掙不到一分錢,又不能噴灑滅草劑,除草全靠人力,老百姓覺得不合算;二是雖然成年油用牡丹耐貧瘠、耐干旱、耐高寒,但栽后1~3年的養根階段卻比較嬌貴,對光照和地力的要求很高,老百姓技術和管理跟不上去,導致油用牡丹的成活率很低。
中政能源開創性地利用太陽能電池板營造出油用牡丹喜愛的半陽光生長環境,一下子就把困擾油用牡丹種植的光照問題解決了。與傳統的通過間作套種高桿作物形成半陽光環境的方式相比,中政能源采用的農光互補的種植模式更有利于油用牡丹幼苗根系的生長,可極大提高幼苗的成活率。這是因為木本的油用牡丹,幼苗期根系極為脆弱,很難競爭過間作的草本作物,一旦出現作物根系在地下打架的情況,油用牡丹苗的死亡率就高了。中政能源采取的農光互補種植模式不但解決了光照問題,而且為油用牡丹幼苗根系生長騰出了空間,自然成活率更高。
同時,中政能源公司租賃農民土地,集中種植油用牡丹,投資成本和投資風險都由中政能源公司承擔。然后中政能源公司返聘農民成為農業工人,提供技術和物料對牡丹基地進行科學管理,精細化耕作,自然可以取得更好的效益。農民既可獲得土地租金,又能取得工資,在家不出門打工,不但更加方便還能增加收入。這樣土地有了雙重效益,農民和企業都得實惠。
中政能源光電(菏澤)有限公司“油用牡丹種植+60MW光伏發電”項目是目前山東省內已批復的規模最大的地面集中式光伏發電項目,建成后,年可實現稅收約2500萬元,增加穩定就業400—600人。屆時,一個占地1500畝,光板上面發電忙,光板下面牡丹香的綜合性光電站將會在菏澤吳店鎮矗立,成為菏澤環保低碳和諧發展的工程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