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發電行業的發展與國家能源戰略息息相關,屬于政府重點關注的領域,其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優惠政策及補貼措施。因此,本文著重研究分析了光伏及風電行業面臨的監管狀況及行業現狀,以便為光伏及風電企業進行決策提供參考。
一、行業監管體制、主要法律法規及政策
1、行業監管體制
風力發電及光伏發電行業涉及國民經濟的多個領域,主要接受以下政府部門及行業組織的直接監督管理:
(1)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國家能源局
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是我國政府負責接納及批準清潔發展項目的主管機構,其職責為:負責起草電價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或規章、電價調整政策,制定電價調整的國家計劃或確定全國性重大電力項目的電價;負責擬訂清潔能源發展規劃;推動清潔能源等高技術產業發展,實施技術進步和產業現代化的宏觀指導;指導引進的重大技術和重大成套裝備的消化創新工作。
國家能源局及地方政府投資主管部門負責風電項目的核準。國家能源局的主要職責包括:研究提出能源發展戰略、政策,研究擬定發展規劃,研究提出能源體制改革的建議,推進能源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組織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開發利用,指導能源節約、能源綜合利用和環境保護工作。
(2)行業監管組織
新能源發電行業全國性自律組織主要有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等。
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成立于2002年,旨在推動可再生能源領域技術進步和先進技術的推廣,促進中國可再生能源產業的商業化發展,是聯系國內外產業界與政府部門和科研機構的重要紐帶。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成立于1979 年,是國內可再生能源領域全國性、學術性和非營利性的社會團體,下設光伏專委會、風能專委會等多個專業委員會,旨在成為科技工作者、企業和政府之間的橋梁,致力于促進我國可再生能源技術的進步,推動可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
2、行業主要法律法規與相關政策
截至2015年7月31 日,與本公司所屬行業相關的主要主要法律法規與相關政策如下:
二、行業發展概況及前景
1、風力發電行業發展概況及前景
(1)風力發電行業發展概況
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增長最快的風力發電市場。根據全球風能理事會統計數據,2001年至2014年全球風電累計裝機容量的年復合增長率為31.5%,而同期我國風電累計裝機容量的年復合增長率為54.4%,增長率位居全球第一;2014年,我國新增風電裝機容量23196MW,占當年全球新增裝機容量的45.4%,位居全球第一。
2014 年,中國風電產業發展勢頭良好,新增風電裝機量刷新歷史記錄。據統計,全國(除臺灣地區外)新增安裝風電機組13121 臺,新增裝機容量23196MW,同比增長44.2%;安裝風電機組76241 臺,累計裝機容量114609MW,同比增長25.4%。
在風電行業技術領域,目前我國已基本掌握兆瓦級風電機組的制造技術,風電技術日益成熟。過去20年里,我國的風機制造技術經歷了技術引進、聯合開發和自主研發三個階段。由于我國逐步掌握了先進的風機制造技術,風電成本逐步下降,成為發電成本最接近傳統能源的新能源品種。
(2)中國風力發電行業發展前景
根據我國風電“十二五”規劃1億千瓦的風電裝機目標,我國將繼續落實三條風電規劃路徑,分別為陸上大型基地建設、陸上分散式并網開發、海上風電基地建設。結合《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路線圖2050》,2020年公司風電裝機總量將翻1倍,達2億千瓦。隨著風電裝機容量的持續增大,大規模風電并網技術、智能電網技術以及海上風電建設成為行業發展的主要研究方向。
大規模風電并網方面,未來風電場無功控制技術將以“閉環”控制為主,通過風電機組、無功補償裝置以及電網的協調優化運行,實現對風電場無功的有效控制;同時,儲能技術研發在國內正在進行,我國的儲能技術正在迅速追趕國際水平。
智能電網以獨特的堅強、自愈、兼容、經濟、集成與優化等技術特點,成為國內風電的發展戰略,使風電成為更加經濟、高效、可靠的能源供給方式。因此,智能電網建設將提上日程,提高風電的接納能力,促進行業的發展。
將風電場建在海上,不僅節約了土地資源,還可利用海上得天獨厚的風力資源,從而降低風力發電成本。歐洲許多國家都制訂了大規模開發海上風力資源的計劃,海上風電在未來幾年將進入爆發式增長階段。
2、光伏行業發展概況及前景
(1)光伏行業發展概況
2004年前,中國光伏市場應用主要以農村電氣化、通信和工業應用為主。2004年,深圳首個兆瓦級光伏電站落成,成為中國乃至亞洲最大的光伏示范電站,該階段光伏電站仍處于示范研究階段。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了光伏電站的融資,進而也影響到中國光伏制造業的發展,為了應對國際市場波動對中國光伏產業的影響,中國于2009年啟動了“金太陽”政策和“光電建筑一體化”政策,拉開了中國光伏市場迅猛發展的序幕,中國的光伏產業進入成長期。2012年,為期四年的“金太陽”投資補貼結束,轉為以區域上網標桿電價為主的度電補貼,此后,中國光伏行業規模不斷創歷史新高。
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截至2014年底,國內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2805萬千瓦,同比增長60%,其中,光伏電站2338萬千瓦,分布式467萬千瓦,年發電量約25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超過200%。2014年新增裝機容量1060萬千瓦,約占全球新增裝機的五分之一,占我國光伏電池組件產量的三分之一,實現了《國務院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提出的平均年增1000萬千瓦的目標。
2015年3月16日,國家能源局下發“國能新能〔2015〕73號文件”《國家能源局關于下達2015年光伏發電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綜合考慮全國光伏發電發展規劃、各地區2014年度建設情況、電力市場條件以及各方面意見,為穩定擴大光伏發電應用市場,2015年全國計劃新增光伏電站建設規模1780萬千瓦(17.8GW)。對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及全部自發自用的地面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不限制建設規模,各地區能源主管部門隨時受理項目備案,電網企業及時辦理并網手續,項目建成后即納入補貼范圍。
(2)光伏行業發展前景
根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目標,到2015年底我國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達到3500萬千瓦(35GW)以上;根據規劃,到2020年,我國光伏累計裝機容量將達到10000萬千瓦(100GW)以上。
2015年,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國家可再生能源中心在北京發布了《中國2050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發展情景暨路徑研究》項目成果。研究顯示:2050年可再生能源滿足我國一次能源供應60%、電力供應85%以上在技術上是可行的,在經濟上是可承受的;屆時電力將占到整個終端能源消費的60%以上。中國《中國2050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發展情景暨路徑研究》分析了2050年在經濟發展、環境保護和碳減排約束下,中國實現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技術經濟可行性,從而倒逼能源發展部署和政策完善,并將在研究基礎上形成面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轉型的廣泛共識以及建立明確的能源轉型戰略,指導未來能源發展規劃和政策。
三、影響行業發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
(1)可再生能源對傳統能源的替代趨勢日趨明顯
當前我國面臨著能源需求壓力巨大、能源供給制約較多、能源生產和消費對生態環境損害嚴重、能源技術水平總體落后等挑戰,開發清潔的新能源勢必成為未來的趨勢。2014年全年能源消費總量42.6億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2.2%,水電、風電、核電、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16.9%。然而,我國太陽能在能源結構中所占的比重仍不足1%,實現能源結構向自主、自立、清潔和可持續的方向調整,加大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的利用率尤為緊迫。
世界各國能源轉型的基本趨勢是由化石能源為主向以可再生能源等低碳能源為主的可持續能源體系轉型。目前,發達國家能源需求已明顯由石油、煤炭轉向可再生能源等低碳能源。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保證能源安全對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極為重要。隨著國際能源格局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我國節能減排與新能源產業發展將呈現綠色環保的新趨勢。
(2)產業政策支持力度空前
當前,中國光伏市場仍是政策驅動型市場。2009年中國出臺的“金太陽政策”和“光電建筑一體化”政策推動了中國光伏市場爆發性的發展,2009年中國光伏新增裝機是2008年十四倍。2012年在金太陽政策結束之前出現了大量的項目申報和搶裝。2013年作為中國光伏區域上網電價的轉折點,國家出臺一些列政策支持光伏行業發展,從電價、項目管理、電站運營監管等方面共同為光伏市場的發展保駕護航。目前,中國已經構建起完整的光伏產業政策體系,為光伏市場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吸引了更多的投資人、供應商積極參與,促進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行業的穩定發展。
(3)技術進步降低了光伏及風力發電成本
隨著我國光伏及風力發電產業迅速發展,生產規模不斷擴大,技術創新不斷推進,光伏及風力發電成本不斷降低,加快了光伏發電及風力發電的普及應用,為企業擴大規模創造了良好機遇。
(4)普通民眾能源消費觀念的改變和環保意識的提高
近年來,中國大范圍持續霧霾等大氣污染成為民眾關注的重點,依賴煤炭等化石燃料的現有能源結構體系已嚴重影響了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優化調整能源和產業結構、大幅降低煤炭消費比重、有效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將是近期作為應對能源短缺和環境持續惡化,落實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舉措。大力發展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我國的百年大計,是從源頭驅霾治霾,是我國能源和環境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出路之一。
2、不利因素
(1)發電成本高,受政策影響明顯
當前,新能源發電與傳統能源發電相比成本較高,目前行業發展還有賴于國家政策的扶持。隨著技術進步、設備成本和使用壽命延長、原材料成本下降,光伏發電成本將逐漸下降,預計到2020年,光伏發電將實現平價上網,具備與常規能源競爭的能力。但在短期內光伏發電成本仍遠高于火電成本,其發展仍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產業政策的扶持力度和政策的可持續性。
(2)國內光伏行業過度競爭,產品同質化嚴重
在光伏產品方面,國內各逆變器生產企業核心裝備及主要原材料長期依賴進口,生產線差異度不大,光伏產品功能及性能均基本接近,產品同質化嚴重,價格戰激烈。在電站開發及EPC方面,國內企業的管理水平、技術能力相比歐洲差距明顯,專業化程度不高。
一、行業監管體制、主要法律法規及政策
1、行業監管體制
風力發電及光伏發電行業涉及國民經濟的多個領域,主要接受以下政府部門及行業組織的直接監督管理:
(1)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國家能源局
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是我國政府負責接納及批準清潔發展項目的主管機構,其職責為:負責起草電價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或規章、電價調整政策,制定電價調整的國家計劃或確定全國性重大電力項目的電價;負責擬訂清潔能源發展規劃;推動清潔能源等高技術產業發展,實施技術進步和產業現代化的宏觀指導;指導引進的重大技術和重大成套裝備的消化創新工作。
國家能源局及地方政府投資主管部門負責風電項目的核準。國家能源局的主要職責包括:研究提出能源發展戰略、政策,研究擬定發展規劃,研究提出能源體制改革的建議,推進能源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組織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開發利用,指導能源節約、能源綜合利用和環境保護工作。
(2)行業監管組織
新能源發電行業全國性自律組織主要有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等。
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成立于2002年,旨在推動可再生能源領域技術進步和先進技術的推廣,促進中國可再生能源產業的商業化發展,是聯系國內外產業界與政府部門和科研機構的重要紐帶。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成立于1979 年,是國內可再生能源領域全國性、學術性和非營利性的社會團體,下設光伏專委會、風能專委會等多個專業委員會,旨在成為科技工作者、企業和政府之間的橋梁,致力于促進我國可再生能源技術的進步,推動可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
2、行業主要法律法規與相關政策
截至2015年7月31 日,與本公司所屬行業相關的主要主要法律法規與相關政策如下:
法律法規及行業政策 |
發文機構 |
實施日期 |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 | 全國人大常委會 | 1996.4.1(2009.08.27修訂) |
電力監管條例 |
國務院 |
2005.5.1 |
關于風電建設管理有關要求的通知 |
國家發改委 |
2005.7.4 |
電場工程建設用地和環境保護管理暫行條例 |
國家發改委、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 |
2005.8.9 |
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指導目錄 |
國家發改委 |
2005.11.29 |
電力業務許可證管理規定 |
電監會 |
2005.12.1 |
可再生能源發電價格和費用分攤管理試行辦法 |
國家發改委 |
2006.1.1 |
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 |
全國人大常委會 |
2006.01.01(2009.12.26修訂) |
可再生能源發電有關管理規定 |
國家發改委 |
2006.1.5 |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
全國人大常委會 |
2006.04.12 |
促進風電產業發展實施意見 |
國家發改委、財政部 |
2006.12.13 |
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收入調配暫行辦法 |
國家發改委 |
2007.1.11 |
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 |
國家發改委 |
2007.8.31 |
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一五”規劃 |
國家發改委 |
2008.3.3 |
關于完善風力發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 |
國家發改委 |
2009.8.1 |
海上風電開發建設管理暫行辦法 |
國家能源局、國家海洋局 |
2010.1.22 |
電力工程項目建設用地指標(風電場) |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土資源部、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 |
2012.3.1 |
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 |
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 |
2012.3.14 |
關于加強風電并網和消納工作有關要求的通知 |
國家能源局 |
2012.4.24 |
風電發展“十二五”規劃 |
國家能源局 |
2012.7.7 |
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 |
國家發改委 |
2012.8.6 |
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 |
國務院 |
2013.1.1 |
關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等事項的決定 |
國務院 |
2013.5.15 |
關于加強風電項目核準計劃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 |
國家能源局 |
2014.1.6 |
關于明確電力業務許可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 |
國家能源局 |
2014.4.9 |
關于加強和改進發電運行調節管理的指導意見 |
國家發改委 |
2014.5.18 |
關于海上風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 |
國家發改委 |
2014.6.5 |
關于適當調整陸上風電標桿上網電價的通知 |
國家發改委 |
2014.12.31 |
關于改善電力運行、調節促進清潔能源多發滿發的指導意見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 |
2015.3.20 |
關于做好2015年度風電并網消納有關工作的通知 |
國家能源局 |
2015.3.23 |
關于印發“十二五”第五批風電項目核準計劃的通知 |
國家能源局 |
2015.4.24 |
關于進一步完善風電.度開發方案管理工作的通知 |
國家能源局 |
2015.5.15 |
關于開展風電清潔供暖工作的通知 | 國家能源局 | 2015.6.5 |
關于風力發電增值稅政策的通知 |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 | 2015.6. 12 |
1、風力發電行業發展概況及前景
(1)風力發電行業發展概況
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增長最快的風力發電市場。根據全球風能理事會統計數據,2001年至2014年全球風電累計裝機容量的年復合增長率為31.5%,而同期我國風電累計裝機容量的年復合增長率為54.4%,增長率位居全球第一;2014年,我國新增風電裝機容量23196MW,占當年全球新增裝機容量的45.4%,位居全球第一。
2014 年,中國風電產業發展勢頭良好,新增風電裝機量刷新歷史記錄。據統計,全國(除臺灣地區外)新增安裝風電機組13121 臺,新增裝機容量23196MW,同比增長44.2%;安裝風電機組76241 臺,累計裝機容量114609MW,同比增長25.4%。
在風電行業技術領域,目前我國已基本掌握兆瓦級風電機組的制造技術,風電技術日益成熟。過去20年里,我國的風機制造技術經歷了技術引進、聯合開發和自主研發三個階段。由于我國逐步掌握了先進的風機制造技術,風電成本逐步下降,成為發電成本最接近傳統能源的新能源品種。
(2)中國風力發電行業發展前景
根據我國風電“十二五”規劃1億千瓦的風電裝機目標,我國將繼續落實三條風電規劃路徑,分別為陸上大型基地建設、陸上分散式并網開發、海上風電基地建設。結合《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路線圖2050》,2020年公司風電裝機總量將翻1倍,達2億千瓦。隨著風電裝機容量的持續增大,大規模風電并網技術、智能電網技術以及海上風電建設成為行業發展的主要研究方向。
大規模風電并網方面,未來風電場無功控制技術將以“閉環”控制為主,通過風電機組、無功補償裝置以及電網的協調優化運行,實現對風電場無功的有效控制;同時,儲能技術研發在國內正在進行,我國的儲能技術正在迅速追趕國際水平。
智能電網以獨特的堅強、自愈、兼容、經濟、集成與優化等技術特點,成為國內風電的發展戰略,使風電成為更加經濟、高效、可靠的能源供給方式。因此,智能電網建設將提上日程,提高風電的接納能力,促進行業的發展。
將風電場建在海上,不僅節約了土地資源,還可利用海上得天獨厚的風力資源,從而降低風力發電成本。歐洲許多國家都制訂了大規模開發海上風力資源的計劃,海上風電在未來幾年將進入爆發式增長階段。
2、光伏行業發展概況及前景
(1)光伏行業發展概況
2004年前,中國光伏市場應用主要以農村電氣化、通信和工業應用為主。2004年,深圳首個兆瓦級光伏電站落成,成為中國乃至亞洲最大的光伏示范電站,該階段光伏電站仍處于示范研究階段。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了光伏電站的融資,進而也影響到中國光伏制造業的發展,為了應對國際市場波動對中國光伏產業的影響,中國于2009年啟動了“金太陽”政策和“光電建筑一體化”政策,拉開了中國光伏市場迅猛發展的序幕,中國的光伏產業進入成長期。2012年,為期四年的“金太陽”投資補貼結束,轉為以區域上網標桿電價為主的度電補貼,此后,中國光伏行業規模不斷創歷史新高。
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截至2014年底,國內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2805萬千瓦,同比增長60%,其中,光伏電站2338萬千瓦,分布式467萬千瓦,年發電量約25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超過200%。2014年新增裝機容量1060萬千瓦,約占全球新增裝機的五分之一,占我國光伏電池組件產量的三分之一,實現了《國務院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提出的平均年增1000萬千瓦的目標。
2015年3月16日,國家能源局下發“國能新能〔2015〕73號文件”《國家能源局關于下達2015年光伏發電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綜合考慮全國光伏發電發展規劃、各地區2014年度建設情況、電力市場條件以及各方面意見,為穩定擴大光伏發電應用市場,2015年全國計劃新增光伏電站建設規模1780萬千瓦(17.8GW)。對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及全部自發自用的地面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不限制建設規模,各地區能源主管部門隨時受理項目備案,電網企業及時辦理并網手續,項目建成后即納入補貼范圍。
(2)光伏行業發展前景
根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目標,到2015年底我國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達到3500萬千瓦(35GW)以上;根據規劃,到2020年,我國光伏累計裝機容量將達到10000萬千瓦(100GW)以上。
2015年,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國家可再生能源中心在北京發布了《中國2050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發展情景暨路徑研究》項目成果。研究顯示:2050年可再生能源滿足我國一次能源供應60%、電力供應85%以上在技術上是可行的,在經濟上是可承受的;屆時電力將占到整個終端能源消費的60%以上。中國《中國2050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發展情景暨路徑研究》分析了2050年在經濟發展、環境保護和碳減排約束下,中國實現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技術經濟可行性,從而倒逼能源發展部署和政策完善,并將在研究基礎上形成面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轉型的廣泛共識以及建立明確的能源轉型戰略,指導未來能源發展規劃和政策。
三、影響行業發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
(1)可再生能源對傳統能源的替代趨勢日趨明顯
當前我國面臨著能源需求壓力巨大、能源供給制約較多、能源生產和消費對生態環境損害嚴重、能源技術水平總體落后等挑戰,開發清潔的新能源勢必成為未來的趨勢。2014年全年能源消費總量42.6億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2.2%,水電、風電、核電、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16.9%。然而,我國太陽能在能源結構中所占的比重仍不足1%,實現能源結構向自主、自立、清潔和可持續的方向調整,加大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的利用率尤為緊迫。
世界各國能源轉型的基本趨勢是由化石能源為主向以可再生能源等低碳能源為主的可持續能源體系轉型。目前,發達國家能源需求已明顯由石油、煤炭轉向可再生能源等低碳能源。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保證能源安全對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極為重要。隨著國際能源格局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我國節能減排與新能源產業發展將呈現綠色環保的新趨勢。
(2)產業政策支持力度空前
當前,中國光伏市場仍是政策驅動型市場。2009年中國出臺的“金太陽政策”和“光電建筑一體化”政策推動了中國光伏市場爆發性的發展,2009年中國光伏新增裝機是2008年十四倍。2012年在金太陽政策結束之前出現了大量的項目申報和搶裝。2013年作為中國光伏區域上網電價的轉折點,國家出臺一些列政策支持光伏行業發展,從電價、項目管理、電站運營監管等方面共同為光伏市場的發展保駕護航。目前,中國已經構建起完整的光伏產業政策體系,為光伏市場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吸引了更多的投資人、供應商積極參與,促進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行業的穩定發展。
(3)技術進步降低了光伏及風力發電成本
隨著我國光伏及風力發電產業迅速發展,生產規模不斷擴大,技術創新不斷推進,光伏及風力發電成本不斷降低,加快了光伏發電及風力發電的普及應用,為企業擴大規模創造了良好機遇。
(4)普通民眾能源消費觀念的改變和環保意識的提高
近年來,中國大范圍持續霧霾等大氣污染成為民眾關注的重點,依賴煤炭等化石燃料的現有能源結構體系已嚴重影響了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優化調整能源和產業結構、大幅降低煤炭消費比重、有效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將是近期作為應對能源短缺和環境持續惡化,落實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舉措。大力發展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我國的百年大計,是從源頭驅霾治霾,是我國能源和環境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出路之一。
2、不利因素
(1)發電成本高,受政策影響明顯
當前,新能源發電與傳統能源發電相比成本較高,目前行業發展還有賴于國家政策的扶持。隨著技術進步、設備成本和使用壽命延長、原材料成本下降,光伏發電成本將逐漸下降,預計到2020年,光伏發電將實現平價上網,具備與常規能源競爭的能力。但在短期內光伏發電成本仍遠高于火電成本,其發展仍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產業政策的扶持力度和政策的可持續性。
(2)國內光伏行業過度競爭,產品同質化嚴重
在光伏產品方面,國內各逆變器生產企業核心裝備及主要原材料長期依賴進口,生產線差異度不大,光伏產品功能及性能均基本接近,產品同質化嚴重,價格戰激烈。在電站開發及EPC方面,國內企業的管理水平、技術能力相比歐洲差距明顯,專業化程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