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在同濟大學召開的“全球化時代的城市發展”國際論壇上,包括德國前總理施羅德、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院長吳志強教授等在內的官員和專家就能源問題發表了他們的看法。
施羅德:中國應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能源的需求,是全球國際化范圍的重要挑戰,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未來對能源的需求會越來越大。而目前能源的價格是比較高的,所以中國必須得到相關的幫助來提高能源的效益,以及擴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5月19日,在同濟大學城市發展國際論壇上,德國前總理施羅德說。
施羅德說,根據國際能源署的預測,到2030年中國對煤和石油的需求會翻一番,對天然氣的需求會達到原來的4倍。為了解決這樣能源需求的問題,中國必須在國際范圍進行合作。
“而目前為止在德國所造的電廠,效益已經比1985年提高了20%,同時德國在能源的生產力方面,全球范圍也次于日本取得了領先的地位。1998年以來德國在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當中,在用電使用方面的需求翻了5倍,這是挑戰也帶來了很多機會。”施羅德說,“在這個領域產生了很多投資的需求,包括怎么樣來進行水處理,以及進行循環回收利用等等,德國有經驗可循,也非常期望雙方在這方面合作能夠進一步發展。”
吳志強:中國耗能在為世界作貢獻
“中國在大量耗能,實際上耗下的能源是讓德國節約更多的能源,這都可以在全球化國家中看到。”19日的演講中,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院長吳志強教授針對目前世界對中國能源大量需求的現狀,發表了這樣的觀點。
“大家都說中國的能源在輸入,我可以告訴大家一個數字,現在中國是全世界太陽能板生產最大的國家,但是大家看到太陽能板用到哪里?并不是在中國。”吳志強介紹說,我國90%的太陽能板都運到了德國市場,德國再運用中國生產的太陽能板大量生產,而每生產一塊太陽能板耗的能源高于太陽能所產生的能源。
“德國在使用太陽能的時候,中國在大量生產太陽能板,這是全球化下面一個很怪的現象,但大部分人沒有想到這個問題。”
據說,中國每一平方米曬到的太陽遠遠比德國多,“在中國使用的話產生的電能也遠遠超過德國,為什么不在中國使用呢?又為什么不是德國生產的太陽能板拿到中國來使用呢?”他反問道。
E-mail:news@ne21.com
Msn:bsssq@hotmail.com
QQ:35845245
手機:13844866317
光伏QQ群:191792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