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陽實控人操縱股價 手法兇悍遭曝光
本次處罰決定書中,當事人對《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的內容提出了多項異議,除內幕交易的豁免被監管層予以采納之外,其余均被一一駁回。如,薛黎明認為,新三板做市商交易機制下,投資者不具備股價操縱的基礎和條件,涉嫌操縱股價的認定不能成立。對此,監管層指出,雖然在做市商交易機制中投資者只與做市商直接交易,但做市商的報價根據投資者的報價和申報數量進行調整。本案中,薛黎明申報量巨大,必影響到報價,從而影響到市場交易價格和交易量,故其上述理由無事實和法律依據,不予采納。
⊙記者 王炯業 ○編輯 全澤源
隨著證監會對新三板違法違規行為加大處罰力度,首批6宗案件已調查完畢,進入告知程序,包括1宗大股東違法減持案、2宗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案、3宗操縱股價案。6日晚間,證監會再度曝光了另一起股價操縱案的細節——中海陽創始人兼實控人薛黎明動用8個賬戶密集交易,以達到拉抬中海陽股價之目的。
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經查明,薛黎明利用8個賬戶,集中資金優勢、持股優勢,通過連續申報、以高于做市商報價的價格大筆申報等方式拉抬、維持中海陽股價,總計獲利54.58萬元,由此構成了操縱證券市場的行為。
公開資料顯示,薛黎明是中海陽創始人兼實際控制人。而中海陽是一家專注于太陽能發電以及光熱創新綜合利用的企業,2010年3月19日掛牌新三板,2014年8月24日成為首批做市企業。
相較于此前新三板操縱案例,薛黎明的手法頗為兇悍。具體來看,2015年3月12日至23日期間共計8個交易日,薛黎明控制使用“薛黎明”、“孫某桂”、“薛某杰”、“王某文”、“薛某霞”、“李某葉”、“雍某雷”、“北京缽那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缽那投資)等8個賬戶,通過連續申報、以高于做市商報價的價格大筆申報的方式,將中海陽的股價每個交易日的收盤價均維持在8元以上。
有兩組數據可進一步佐證。據披露,在上述期間,賬戶組累計申買筆數高達495筆,累計申買量為344.3萬股,累計申買金額為2975.58萬元,其中,申買量占市場所有投資者申買量比例超過20%的有4個交易日,最高為3月12日的46.74%;另一組數據是,賬戶組累計買入成交筆數為941筆,累計買入成交量為343.7萬股,累計買入成交金額為2961.55萬元,其中買入量占市場所有投資者買入量比例超過20%的有5個交易日,最高為3月12日的53.43%。
從盤面來看,在薛黎明控制的賬戶組交易期間,中海陽股價被資金拉升的跡象明顯。如3月13日,中海陽的股價早間在8元/股上下徘徊,下午開市后,公司股價緩慢走入下降通道,最低跌至約7.6元/股,有意思的是,臨近尾盤時,公司股價突被資金拉升,瞬間突破8元,收盤恰好報收于8元之上(收盤價為8.09元/股),類似的情況還出現在此后的多個交易日中。
在此背景下,證監會指出,以上事實,有賬戶組委托交易記錄、交易數據、資金流水,相關人員詢問筆錄等證據證明,足以認定薛黎明的行為違反了《證券法》,構成了操縱證券市場行為,由此決定沒收其違法所得54.58萬元,并處以54.58萬元的罰款。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處罰決定書中,當事人對《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的內容提出了多項異議,除內幕交易的豁免被監管層予以采納之外,其余均被一一駁回。如,薛黎明認為,新三板做市商交易機制下,投資者不具備股價操縱的基礎和條件,涉嫌操縱股價的認定不能成立。對此,監管層指出,雖然在做市商交易機制中投資者只與做市商直接交易,但做市商的報價根據投資者的報價和申報數量進行調整。本案中,薛黎明申報量巨大,必影響到報價,從而影響到市場交易價格和交易量,故其上述理由無事實和法律依據,不予采納。
這也從側面印證了此前監管層的態度。證監會曾表示,新三板將采取與主板市場統一的執法標準,對虛假陳述、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各類違法行為予以嚴懲,形成對新三板違法行為的有效震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