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最近國外訂單又多起來了,你的太陽能公司怎樣?”
“賣了。”
“啊?什么時候賣的?”
“今年6月份。”
上周六,記者偶遇半年前采訪過的浙江太陽谷能源應用科技有限公司章寶陽。最近,章寶陽和幾個朋友到江蘇拍了塊地,“雖然我暫時退出光伏產業,但前景我依然看好,說不定什么時候又進去了。”章寶陽笑著說。身邊一位當地政府的朋友插了句:“他賣得早,沒虧。還有幾家進入光伏產業的企業撤得晚了點,損失不小。”
幾經打聽,記者了解到這樣一個數據:去年9月份,海寧注冊的光伏企業有10家左右,但現在只剩下3家。產能過剩?金融危機影響?“太陽谷”這3年的經歷或許能給我們一些答案。
想做百年企業
選中太陽能
2006年,光伏產業在浙江開始流行起來。很快在產業鏈上的五個環節:多晶體硅料制造、硅錠/硅片生產、太陽能電池制造、組件封裝和光伏系統應用上都有了浙江企業的身影。“當時的光伏企業是個暴利企業,高的利潤甚至可以達到100倍。”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協會朱秘書長告訴記者。
章寶陽也趕上了這股潮流,選擇太陽能電池片開始自己百年企業的夢想。章寶陽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海寧超達經編有限公司,年產值2億多元。“小兒子”浙江太陽谷能源應用科技有限公司,出生才2年多,銷售額已經是老大的2倍。
當時章寶陽的原話這樣說:“經編做了10年,產值2.5億元;太陽能做了2年,產值5億元。看來要做百年企業,靠經編是有難度的。”
烏云遮日
光伏市場萎縮
但是,他沒想到的是,烏云正向光伏產業悄悄掩來。
2008年10月后,受金融危機影響,訂單似乎一夜之間就沒了。了解光伏這個產業的人都知道。由于國外對太陽能的重視,我們國家生產的光伏產品主要出口歐美市場。而那場著名的金融風暴,遮擋了歐美的太陽,光伏設備需求迅速降溫。
而另一方面,國內對光伏產業雖然社會輿論非常高調,但實際上消費仍未帶動,市場尚未興起。所以國外的市場萎縮對光伏企業來說,是致命的。
在海寧,一些光伏企業原本每月有50噸左右的外銷,但在10月份,一張訂單都沒有,看著閑著的設備和工人,老板急得團團轉。
納斯達克夢破滅
出售企業趕緊轉航
讓章寶陽充滿信心的是,“太陽谷”離納斯達克上市已經不遠了。美國一家投資銀行已經簽下合同愿意投資,上市流程也已經走到了審計這一步。只要在美國一上市,他的夢想也就實現了一半,堅持!
因此,盡管眼前形勢看起來不容樂觀,但章寶陽依然在加大投入,“太陽谷”的第二條生產線已經進入設備調試。
2009年5月的一天,章寶陽受到了嚴重的一擊:為他們上市搭梯的那家美國投資銀行,突然倒閉了。沒了梯子,上市這條路突然變得遙遙無期。
原材料猛跌
囤貨變成燙山芋
“這件事對我的打擊太大了。”章寶陽說。進入這個行業后,他才發現,光伏產業特別是電池片技術更新的速度讓他史料未及。“2006年投入太陽能電池片生產線,當時產品轉換率達16%已經是很不錯了。2年后,轉換率達18%的已經遍地都是了。”章寶陽說,一條生產線動輒就要砸下五六千萬元。除非暴利,否則完全沒辦法靠自己翻身。而此時太陽能行業的暴利時期已過去,而國內太陽能應用消費市場又沒有及時打開。產業鏈的天平失衡了。
“投入第一年銷售就做到1億元,聽起來很讓人眼紅。但如果要發展,第二年投入就是2億元。不是有雄厚資金實力或者上市的企業根本就吃不消。”章寶陽背上的壓力突然重了。
“去年9月份,電池片原料多晶硅價格還很高,大概是320萬元/噸,當時的電池片利潤也很誘人。到現在原料只要40萬元/噸左右。”章寶陽說,當時看著生意好,企業囤了不少高價多晶硅,誰知道現在跌得那么慘,虧大了。
考慮再三,章寶陽果斷決定退出,出售公司。從2006年6月成立到2009年6月出售,這個曾經讓他又愛又痛的“小兒子”陪了他剛好3年。“因為一直為上市做準備,設備、標準、認證都很齊全,所以沒虧。”這是章寶陽唯一感到欣慰的。(作者:張妍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