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描述
2016年1季度實現營收2.42億元,同比增長13.8%;歸屬凈利1072萬元,同比下降45.5%;折EPS0.07元。同時預計2016年H1歸屬凈利為3300~4000元,同比下降14.4%~29.3%。
事件評論
原片供應不足制約業績增長。1季度營收同比增長13.8%,同期全國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同比增長42%,行業景氣持續性較好,但由于原片供應不足公司的光伏減反玻璃出貨量減少,未能充分受益。出貨量減少同時帶來單位成本的增加,使得毛利率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4個pct。期間費率同比增加3.3個pct,其中銷售、管理、財務費率分別變化-0.9、0.8、3.4個pct,財務費率增加主要源于本期利息收入減少。此外,本期資產減值損失同比減少507萬元(應收賬款部分收回所致),對聯營/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減少334萬元,最終實現歸屬凈利1072萬元,同比下降45.5%;扣非凈利9029萬元,同比下降50.5%。
下游有序延伸,有望厚積薄發。隨著上游原片供應商延伸產業鏈至光伏減反玻璃,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原材料供應不足以及產品價格下降對公司盈利能力形成掣肘。公司已預計2016年H1歸屬凈利同比下滑14.4%~29.3%,主要原因為原材料上漲及產品價格下跌。前期公司未雨綢繆,已積極布局雙玻組件及其下游電站業務,將較好地規避光伏配件制造領域日趨激烈的競爭以及行業周期變動帶來的不穩定影響。公司已與中節能萬年太陽能、南京中核能源簽訂3.14億的超薄雙玻組件購銷合同(占2015年營收的29%),預計雙玻組件將逐步擴大市場份額并將形成示范效應。同時,公司已有近50MW電站并網運行,預計2016年再建200MW,目前電站項目由于延遲并網,尚未對公司業績形成有力支撐,預計下半年電站并網完成后業績將迎來反彈。
內生動力強勁,新增長點培育不斷。公司致力于特種玻璃領域的技術創新,除超薄雙玻組件外,公司積極推進電致變色玻璃、抗PID光伏玻璃、輕質雙玻組件等項目,不斷強化技術優勢拓展新領域,目前的看點是應用于家電領域的大尺寸顯示屏蓋板玻璃。我們認為,公司內生動力強勁,新增長點培育不斷。
不考慮參股SolarMax帶來的投資收益,預計16/17年EPS為0.37、0.63元,對應PE90、52倍,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電站項目推遲并網、光伏市場景氣下行
2016年1季度實現營收2.42億元,同比增長13.8%;歸屬凈利1072萬元,同比下降45.5%;折EPS0.07元。同時預計2016年H1歸屬凈利為3300~4000元,同比下降14.4%~29.3%。
事件評論
原片供應不足制約業績增長。1季度營收同比增長13.8%,同期全國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同比增長42%,行業景氣持續性較好,但由于原片供應不足公司的光伏減反玻璃出貨量減少,未能充分受益。出貨量減少同時帶來單位成本的增加,使得毛利率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4個pct。期間費率同比增加3.3個pct,其中銷售、管理、財務費率分別變化-0.9、0.8、3.4個pct,財務費率增加主要源于本期利息收入減少。此外,本期資產減值損失同比減少507萬元(應收賬款部分收回所致),對聯營/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減少334萬元,最終實現歸屬凈利1072萬元,同比下降45.5%;扣非凈利9029萬元,同比下降50.5%。
下游有序延伸,有望厚積薄發。隨著上游原片供應商延伸產業鏈至光伏減反玻璃,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原材料供應不足以及產品價格下降對公司盈利能力形成掣肘。公司已預計2016年H1歸屬凈利同比下滑14.4%~29.3%,主要原因為原材料上漲及產品價格下跌。前期公司未雨綢繆,已積極布局雙玻組件及其下游電站業務,將較好地規避光伏配件制造領域日趨激烈的競爭以及行業周期變動帶來的不穩定影響。公司已與中節能萬年太陽能、南京中核能源簽訂3.14億的超薄雙玻組件購銷合同(占2015年營收的29%),預計雙玻組件將逐步擴大市場份額并將形成示范效應。同時,公司已有近50MW電站并網運行,預計2016年再建200MW,目前電站項目由于延遲并網,尚未對公司業績形成有力支撐,預計下半年電站并網完成后業績將迎來反彈。
內生動力強勁,新增長點培育不斷。公司致力于特種玻璃領域的技術創新,除超薄雙玻組件外,公司積極推進電致變色玻璃、抗PID光伏玻璃、輕質雙玻組件等項目,不斷強化技術優勢拓展新領域,目前的看點是應用于家電領域的大尺寸顯示屏蓋板玻璃。我們認為,公司內生動力強勁,新增長點培育不斷。
不考慮參股SolarMax帶來的投資收益,預計16/17年EPS為0.37、0.63元,對應PE90、52倍,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電站項目推遲并網、光伏市場景氣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