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行駛在從嘉峪關市區到文殊村的路上,遠處的祁連山山脈依然覆蓋著冰雪,據說終年不化。車窗外,不時能看到或大或小的村鎮分布在道路兩側,而如果仔細看,許多人家的房頂上都有一座屋頂太陽能電站。
“你看到了嗎?這一戶的屋頂上有漢能薄膜太陽能發電系統。還有,那邊那家的屋頂電站也是漢能做的。”從嘉峪關市區到文殊村短短20公里的路上,每當看到屋頂電站,漢能全球光伏應用集團西北區域公司商用副總裁張建華就這樣介紹。
甘肅省嘉峪關市文殊村,坐落在祁連山山脈腳下,蘭新鐵路從村后的空地橫穿。67歲的于海珠就生活在鐵路線附近,由于兩個兒子大部分時間在城市里打工,于海珠和他有些殘障的妻子就成為典型的留守老人。除了要照看還未成年的孫輩,于海珠還要照料家里的7畝地,一茬麥子,一茬玉米,除草、打藥、施肥,樣樣都需要他一個人親力親為。
由于生活拮據,無法像其他家庭那樣去翻蓋新房,于海珠依然住在30多年前蓋的土坯房里,經年累月的風吹日曬,老房子已經有些殘破。
年的下半年的一天,村干部告訴于海珠,家庭貧困的村民可以申請光伏扶貧。嘉峪關的光伏扶貧采用“四位一體”模式,即合作社+銀行+貧困戶+企業。其中,作為這一模式中的企業方,漢能負責項目的實施,并在合作協議中每瓦捐贈1元,以嘉峪關光伏扶貧中每戶3千瓦的裝機容量計算,漢能平均每戶捐贈3000元。而因為有多方的幫扶支持,村民不需要出錢,光伏發電所帶來的收益在還完銀行貸款后,剩余的錢就歸到村民自己手中。
按照目前嘉峪關當地的補貼標準,每戶每年可以獲得大約3400元左右的收益。這得到了當地貧困家庭的歡迎。“這樣的模式,真的是考慮到了像我這樣拿不出資金來的家庭。等發電收益償還完銀行貸款后,光伏發電收益就是我自己的了。”于海珠說。
嘉峪關市在積極推動光伏扶貧工程
中國的光伏扶貧較早始于2013年,當時安徽在全國率先開展了“光伏下鄉扶貧工程”。2014年11月,國家能源局、國務院扶貧辦聯合下發相關文件,除安徽外,包括甘肅在內的5個省區也開始光伏扶貧試點工作。“光伏扶貧作為國務院扶貧辦2015年確定實施的‘十大精準扶貧工程’之一,充分利用了貧困地區太陽能資源豐富的優勢,通過開發太陽能資源,連續25年產生的穩定收益,實現了扶貧開發和新能源利用、節能減排相結合。”在漢能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河君看來,光伏扶貧對于精準扶貧的意義不容忽視。
意識到光伏扶貧所帶來的好處后,于海珠第一個到村里報名。報名后不久,漢能的施工團隊來到于海珠家準售安裝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
然而,當施工隊看到于海珠家老舊的土坯房后犯了愁:于海珠家30年多前的土坯屋頂,已經殘破不堪,很難承受任何光伏組件。“在西北地區,很多民房的屋頂由于各種原因都很難承受光伏電池板,那我們就想辦法解決,哪怕投入更多的財力物力人力,也一定要讓更多像于海珠家這樣的貧困家庭早一點享受光伏扶貧所帶來的好處。”張建華表示。
最終,漢能經過多方溝通協商,終于將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安裝在于海珠家門口的閑置空地里。于海珠也成為村里第一個光伏扶貧的幫扶對象。“自從安裝上后,我每天早上醒來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出去看看這些組件,就怕被別人給弄壞。”于海珠說,以后家里還指望這些薄膜太陽能電池板發電掙錢,有了這些錢,就可以抵消家里給妻子買藥看病的一些開支。
于海珠家的薄膜太陽能發電組件安裝完后不久,2016年4月末,嘉峪關市的光伏扶貧取得階段性勝利——先期建設的光伏扶貧用戶正式并網發電。而根據嘉峪關扶貧辦的計劃,今年他們還將攜手漢能對整個嘉峪關市的400多戶相對貧困家庭實施光伏扶貧工程。這些貧困家庭將與于海珠家一樣,每戶安裝3千瓦的漢能薄膜太陽能發電組件,每年將有3400元左右的收益。
于海珠笑著看了看不遠處的妻子說:“并網發電后,我家里的情況應該會好一些了。”
實際上,漢能不僅僅是在甘肅嘉峪關有光伏扶貧項目。截至目前,漢能在廣東、山西、云南、貴州等十余個省份有近30個市縣級的光伏扶貧項目,涉及戶用屋頂、村級電站、農業大棚等。據了解,漢能還將繼續積極響應國家對光伏扶貧的號召,積極落實光伏扶貧相關工作,助力相對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嘉峪關的許多農戶家屋頂上都安裝了漢能薄膜太陽能組件
“你看到了嗎?這一戶的屋頂上有漢能薄膜太陽能發電系統。還有,那邊那家的屋頂電站也是漢能做的。”從嘉峪關市區到文殊村短短20公里的路上,每當看到屋頂電站,漢能全球光伏應用集團西北區域公司商用副總裁張建華就這樣介紹。
甘肅省嘉峪關市文殊村,坐落在祁連山山脈腳下,蘭新鐵路從村后的空地橫穿。67歲的于海珠就生活在鐵路線附近,由于兩個兒子大部分時間在城市里打工,于海珠和他有些殘障的妻子就成為典型的留守老人。除了要照看還未成年的孫輩,于海珠還要照料家里的7畝地,一茬麥子,一茬玉米,除草、打藥、施肥,樣樣都需要他一個人親力親為。
于海珠和30多年的老房子
由于生活拮據,無法像其他家庭那樣去翻蓋新房,于海珠依然住在30多年前蓋的土坯房里,經年累月的風吹日曬,老房子已經有些殘破。
年的下半年的一天,村干部告訴于海珠,家庭貧困的村民可以申請光伏扶貧。嘉峪關的光伏扶貧采用“四位一體”模式,即合作社+銀行+貧困戶+企業。其中,作為這一模式中的企業方,漢能負責項目的實施,并在合作協議中每瓦捐贈1元,以嘉峪關光伏扶貧中每戶3千瓦的裝機容量計算,漢能平均每戶捐贈3000元。而因為有多方的幫扶支持,村民不需要出錢,光伏發電所帶來的收益在還完銀行貸款后,剩余的錢就歸到村民自己手中。
按照目前嘉峪關當地的補貼標準,每戶每年可以獲得大約3400元左右的收益。這得到了當地貧困家庭的歡迎。“這樣的模式,真的是考慮到了像我這樣拿不出資金來的家庭。等發電收益償還完銀行貸款后,光伏發電收益就是我自己的了。”于海珠說。
嘉峪關市在積極推動光伏扶貧工程
中國的光伏扶貧較早始于2013年,當時安徽在全國率先開展了“光伏下鄉扶貧工程”。2014年11月,國家能源局、國務院扶貧辦聯合下發相關文件,除安徽外,包括甘肅在內的5個省區也開始光伏扶貧試點工作。“光伏扶貧作為國務院扶貧辦2015年確定實施的‘十大精準扶貧工程’之一,充分利用了貧困地區太陽能資源豐富的優勢,通過開發太陽能資源,連續25年產生的穩定收益,實現了扶貧開發和新能源利用、節能減排相結合。”在漢能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河君看來,光伏扶貧對于精準扶貧的意義不容忽視。
意識到光伏扶貧所帶來的好處后,于海珠第一個到村里報名。報名后不久,漢能的施工團隊來到于海珠家準售安裝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
然而,當施工隊看到于海珠家老舊的土坯房后犯了愁:于海珠家30年多前的土坯屋頂,已經殘破不堪,很難承受任何光伏組件。“在西北地區,很多民房的屋頂由于各種原因都很難承受光伏電池板,那我們就想辦法解決,哪怕投入更多的財力物力人力,也一定要讓更多像于海珠家這樣的貧困家庭早一點享受光伏扶貧所帶來的好處。”張建華表示。
最終,漢能經過多方溝通協商,終于將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安裝在于海珠家門口的閑置空地里。于海珠也成為村里第一個光伏扶貧的幫扶對象。“自從安裝上后,我每天早上醒來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出去看看這些組件,就怕被別人給弄壞。”于海珠說,以后家里還指望這些薄膜太陽能電池板發電掙錢,有了這些錢,就可以抵消家里給妻子買藥看病的一些開支。
無法安裝在屋頂,漢能的施工團隊想辦法將組件安裝在于海珠家的院外
于海珠家的薄膜太陽能發電組件安裝完后不久,2016年4月末,嘉峪關市的光伏扶貧取得階段性勝利——先期建設的光伏扶貧用戶正式并網發電。而根據嘉峪關扶貧辦的計劃,今年他們還將攜手漢能對整個嘉峪關市的400多戶相對貧困家庭實施光伏扶貧工程。這些貧困家庭將與于海珠家一樣,每戶安裝3千瓦的漢能薄膜太陽能發電組件,每年將有3400元左右的收益。
于海珠笑著看了看不遠處的妻子說:“并網發電后,我家里的情況應該會好一些了。”
漢能的光伏扶貧身影已遍布全國十余個省,圖為漢能山西臨汾地面電站光伏扶貧項目
實際上,漢能不僅僅是在甘肅嘉峪關有光伏扶貧項目。截至目前,漢能在廣東、山西、云南、貴州等十余個省份有近30個市縣級的光伏扶貧項目,涉及戶用屋頂、村級電站、農業大棚等。據了解,漢能還將繼續積極響應國家對光伏扶貧的號召,積極落實光伏扶貧相關工作,助力相對貧困人口實現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