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生投資(7.400, 0.12, 1.65%)股份有限公司扶貧紀實
從光伏開始,“+房屋改建”“+金融”“+就業”……中國民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采取的“光伏+”扶貧模式在實踐中發揮出強大的規模效應,為當地農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歷經兩年建設,由中國民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全球最大單體光伏電站——寧夏鹽池光伏電站首批350兆瓦即將于6月底正式并網發電。
尤其可喜的是,為了響應國家2020年前全面脫貧的號召,中民投對寧夏鹽池縣74個貧困村的居民情況進行了系統調研,總結出“光伏+”多種模式的創新精準扶貧模式,力爭幫助寧夏鹽池縣2018年實現提前脫貧。
讓居民看到希望
對于移居到寧夏鹽池縣南梁村已經40多年的閔訓老人而言,這40多年中唯一沒有改變的,就是他家那飽經風霜的土坯房。閔老漢已經記不清,在老房子里熬過了多少個刺骨寒冷的冬夜。冬季的寧夏東部,零下20攝氏度的氣溫是很正常的。
閔老漢以前經常去縣城打打短工,一個月也能有2000多元的收入。只是最近幾年,老伴的風濕病越來越嚴重,趕上刮風下雨,手疼得連東西也拿不住。閔老漢只能在家照顧老伴,把出外打工的責任交給兒子和女兒。兩代人的生活,似乎看不到希望。
但這一切,隨著中民投對當地光伏扶貧工作的開展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當記者在南梁村見到閔老漢的時候,他滿面紅光,招呼記者到他家新蓋的房子看看,那是中民投的光伏配套項目為他家蓋的新房。盡管還沒有裝修完,但是比起隔壁的土坯房,已經足以讓閔老漢樂得合不攏嘴。講到新房裝修,他搓著滿是老繭的雙手,笑著說:“咋裝修還得聽老伴的,得有暖氣,她的手受不得凍。”
在這個被當地人戲稱為十年九旱的黃土塬上,中民投旗下的中民新能正在建起全球最大的單體光伏電站項目。中民新能總裁韓慶浩表示,中民新能正在建設中的寧夏國家級光伏綜合示范區,絕不僅僅是光伏電站本身,而是嶄新的“光伏+”模式。光伏村級電站的建設,與當地居民房屋改建結合,與增加就業結合,與金融服務結合,從而實現了“光伏+精準扶貧”多種模式互相支撐的連帶效應。
讓鄉村更美麗
閔老漢的新房,只是南梁村變化的縮影。目前,中民新能正在推進南梁等5個村共計406戶人家的“美麗鄉村”建設。除了南梁村已率先開展的70戶房屋改建工作之外,5個村里還在建設200平方米的黨群活動室,在這里,黨建活動、技術培訓等村民喜聞樂見的活動都在有聲有色地開展。
南梁村黨支部書記孫付瑞說,“有了光伏電站之后,村里的氣氛也開始變好了,無論是路燈、道路和其他基礎設施都比以前規整多了”。
記者了解到,自從2015年8月中民投啟動對南梁村的光伏扶貧行動以來,中民新能根據當地電網接入條件,逐步建設完成鹽池全縣74個貧困村的光伏扶貧試點村級電站。2016年底全部建成后,可保障每村每年20萬元村集體電費收益,收益將持續支付20年,從而為村集體創造穩定的收入來源。
硬件改善了,如何才能讓當地百姓有穩定的收入來源?中民投在調研中發現,在干旱貧瘠的西北農村,散養灘羊是村民們主要的收入來源。結合這種情況,中民投又將“光伏+”的觸角伸向現代養殖業,創造了“光伏+金融”的模式。目前,中民新能跟鹽池縣政府共同成立了灘羊產業擔保基金,雙方共投資6.6億元,并通過PPP模式和杠桿效應籌集更多資金,解決灘羊的規模化養殖問題,為村民提供灘羊種羊,變農戶為簽約養殖戶。
孫付瑞帶記者參觀了由中民投援建的一戶新房,既有居住區,也有屋后的養殖區和飼料區。他介紹道:“不遠的地方就是光伏基地,那么大的基地,他們肯定需要人。我們村民可以幫他們做好多事。我勸村民,既然可以在家門口就把錢掙了,為什么要跑老遠去打工呢?”
正因為看到了“光伏+就業”的新希望(17.730, -0.35, -1.94%),孫付瑞說,從前,大家都往外跑,自從有了中民投的光伏扶貧,不少外出務工的人員,都動了回鄉的念頭。有幾個以前在外面跑運輸的村民,聽說家鄉發展那么好,都陸續回來從事灘羊養殖。
鹽池縣高沙窩鎮黨委書記王生彥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通過中民投的扶持,為那些居住在危房里的農戶,補貼建設120平方米的住宅和配套的養殖場地;有了養殖場地,農戶就能多養羊,如果養30只羊,每只國家還會補貼200元,農戶就多了6000元的收入。不僅如此,種植牧草還能獲得進一步的補貼。
王生彥說,目前全鎮范圍內共有887戶貧困戶,根據扶貧工作計劃,高沙窩鎮預計能在2016年底實現全部脫貧。
規模效應提升質量
從光伏開始,“+房屋改建”“+金融”“+就業”,中民投這種嶄新的“光伏+”扶貧模式,告別了過去單純地為了扶貧而扶貧的做法,在企業社會責任和項目規模效應之間找到了平衡點。
事實也證明,中民投通過做大規模效應來扶貧,是更合理也更可持續的好方式。
記者了解到,光伏電站是一個投資密集型行業。韓慶浩說,中民投擁有59家民營企業股東,在資金上實力雄厚。未來,中民投將發揮股東和資本金優勢,通過私募或資本市場吸引社會資金投資光伏,快速形成規模化優勢。
在韓慶浩看來,中民投作為一個投資平臺,減少了銀行環節,可以拿到低成本的資金,且效率極高。這樣,就可以通過收購、股權置換等多元化市場方式,快速實現光伏產業做大做強。
據了解,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與中民投在2014年8月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中民投計劃在3至5年內,投資300億至500億元,在寧夏建設超大型光伏發電項目。
記者在中民新能投資建設的鹽池縣光伏綜合示范區看到,工地上已經豎立起壯觀的光伏電池。由于中民投的“光伏+”扶貧配套措施,當地農民對該項目十分支持,因為他們通過該項目獲得了實惠和生活的新希望。
韓慶浩表示,“光伏+”的扶貧方式在寧夏的落地只是第一步,中民新能通過這樣的創新精準扶貧,探索出了一條行之有效的扶貧道路,未來會在全國推廣。未來中民投會與正大集團等合作伙伴攜手,在全國其他地區繼續推廣該模式,充分發揮中民投聚合民營企業的優勢,用規模效應提升扶貧質量,實現企業社會價值與自身價值的高度統一。
從光伏開始,“+房屋改建”“+金融”“+就業”……中國民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采取的“光伏+”扶貧模式在實踐中發揮出強大的規模效應,為當地農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歷經兩年建設,由中國民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全球最大單體光伏電站——寧夏鹽池光伏電站首批350兆瓦即將于6月底正式并網發電。
尤其可喜的是,為了響應國家2020年前全面脫貧的號召,中民投對寧夏鹽池縣74個貧困村的居民情況進行了系統調研,總結出“光伏+”多種模式的創新精準扶貧模式,力爭幫助寧夏鹽池縣2018年實現提前脫貧。
讓居民看到希望
對于移居到寧夏鹽池縣南梁村已經40多年的閔訓老人而言,這40多年中唯一沒有改變的,就是他家那飽經風霜的土坯房。閔老漢已經記不清,在老房子里熬過了多少個刺骨寒冷的冬夜。冬季的寧夏東部,零下20攝氏度的氣溫是很正常的。
閔老漢以前經常去縣城打打短工,一個月也能有2000多元的收入。只是最近幾年,老伴的風濕病越來越嚴重,趕上刮風下雨,手疼得連東西也拿不住。閔老漢只能在家照顧老伴,把出外打工的責任交給兒子和女兒。兩代人的生活,似乎看不到希望。
但這一切,隨著中民投對當地光伏扶貧工作的開展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當記者在南梁村見到閔老漢的時候,他滿面紅光,招呼記者到他家新蓋的房子看看,那是中民投的光伏配套項目為他家蓋的新房。盡管還沒有裝修完,但是比起隔壁的土坯房,已經足以讓閔老漢樂得合不攏嘴。講到新房裝修,他搓著滿是老繭的雙手,笑著說:“咋裝修還得聽老伴的,得有暖氣,她的手受不得凍。”
在這個被當地人戲稱為十年九旱的黃土塬上,中民投旗下的中民新能正在建起全球最大的單體光伏電站項目。中民新能總裁韓慶浩表示,中民新能正在建設中的寧夏國家級光伏綜合示范區,絕不僅僅是光伏電站本身,而是嶄新的“光伏+”模式。光伏村級電站的建設,與當地居民房屋改建結合,與增加就業結合,與金融服務結合,從而實現了“光伏+精準扶貧”多種模式互相支撐的連帶效應。
讓鄉村更美麗
閔老漢的新房,只是南梁村變化的縮影。目前,中民新能正在推進南梁等5個村共計406戶人家的“美麗鄉村”建設。除了南梁村已率先開展的70戶房屋改建工作之外,5個村里還在建設200平方米的黨群活動室,在這里,黨建活動、技術培訓等村民喜聞樂見的活動都在有聲有色地開展。
南梁村黨支部書記孫付瑞說,“有了光伏電站之后,村里的氣氛也開始變好了,無論是路燈、道路和其他基礎設施都比以前規整多了”。
記者了解到,自從2015年8月中民投啟動對南梁村的光伏扶貧行動以來,中民新能根據當地電網接入條件,逐步建設完成鹽池全縣74個貧困村的光伏扶貧試點村級電站。2016年底全部建成后,可保障每村每年20萬元村集體電費收益,收益將持續支付20年,從而為村集體創造穩定的收入來源。
硬件改善了,如何才能讓當地百姓有穩定的收入來源?中民投在調研中發現,在干旱貧瘠的西北農村,散養灘羊是村民們主要的收入來源。結合這種情況,中民投又將“光伏+”的觸角伸向現代養殖業,創造了“光伏+金融”的模式。目前,中民新能跟鹽池縣政府共同成立了灘羊產業擔保基金,雙方共投資6.6億元,并通過PPP模式和杠桿效應籌集更多資金,解決灘羊的規模化養殖問題,為村民提供灘羊種羊,變農戶為簽約養殖戶。
孫付瑞帶記者參觀了由中民投援建的一戶新房,既有居住區,也有屋后的養殖區和飼料區。他介紹道:“不遠的地方就是光伏基地,那么大的基地,他們肯定需要人。我們村民可以幫他們做好多事。我勸村民,既然可以在家門口就把錢掙了,為什么要跑老遠去打工呢?”
正因為看到了“光伏+就業”的新希望(17.730, -0.35, -1.94%),孫付瑞說,從前,大家都往外跑,自從有了中民投的光伏扶貧,不少外出務工的人員,都動了回鄉的念頭。有幾個以前在外面跑運輸的村民,聽說家鄉發展那么好,都陸續回來從事灘羊養殖。
鹽池縣高沙窩鎮黨委書記王生彥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通過中民投的扶持,為那些居住在危房里的農戶,補貼建設120平方米的住宅和配套的養殖場地;有了養殖場地,農戶就能多養羊,如果養30只羊,每只國家還會補貼200元,農戶就多了6000元的收入。不僅如此,種植牧草還能獲得進一步的補貼。
王生彥說,目前全鎮范圍內共有887戶貧困戶,根據扶貧工作計劃,高沙窩鎮預計能在2016年底實現全部脫貧。
規模效應提升質量
從光伏開始,“+房屋改建”“+金融”“+就業”,中民投這種嶄新的“光伏+”扶貧模式,告別了過去單純地為了扶貧而扶貧的做法,在企業社會責任和項目規模效應之間找到了平衡點。
事實也證明,中民投通過做大規模效應來扶貧,是更合理也更可持續的好方式。
記者了解到,光伏電站是一個投資密集型行業。韓慶浩說,中民投擁有59家民營企業股東,在資金上實力雄厚。未來,中民投將發揮股東和資本金優勢,通過私募或資本市場吸引社會資金投資光伏,快速形成規模化優勢。
在韓慶浩看來,中民投作為一個投資平臺,減少了銀行環節,可以拿到低成本的資金,且效率極高。這樣,就可以通過收購、股權置換等多元化市場方式,快速實現光伏產業做大做強。
據了解,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與中民投在2014年8月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中民投計劃在3至5年內,投資300億至500億元,在寧夏建設超大型光伏發電項目。
記者在中民新能投資建設的鹽池縣光伏綜合示范區看到,工地上已經豎立起壯觀的光伏電池。由于中民投的“光伏+”扶貧配套措施,當地農民對該項目十分支持,因為他們通過該項目獲得了實惠和生活的新希望。
韓慶浩表示,“光伏+”的扶貧方式在寧夏的落地只是第一步,中民新能通過這樣的創新精準扶貧,探索出了一條行之有效的扶貧道路,未來會在全國推廣。未來中民投會與正大集團等合作伙伴攜手,在全國其他地區繼續推廣該模式,充分發揮中民投聚合民營企業的優勢,用規模效應提升扶貧質量,實現企業社會價值與自身價值的高度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