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中幾乎每天都奔走在中國西部各省的林經理最近突然回滬休假了,而且一休就是兩個月。
身為某外資晶硅生產設備企業的一位項目經理,他的工作就是在中國西部地區參與各個多晶硅項目的生產安裝調試培訓等配套服務。在前幾年硅料短缺、各地項目爭相上馬之際,林經理總是忙碌不已。
但8月以后政策風向陡變。先是國務院常務會議將多晶硅列入已出現重復建設傾向的產業,之后中央又公布了《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規定3000噸以下多晶硅項目今后不再審批。這直接導致林經理的工作量一下銳減。
“這件事情很蹊蹺,怎么說停就停了呢?”林經理至今對此仍感莫名,“要知道,光伏產業還在上升期,多晶硅未來的需求量還會很大,現在‘急剎車’會不會又導致未來產能不足?”
對上述事件感到不可理解的并不只林經理一人。事實上,當國家開始收緊多晶硅項目的消息傳出后,圍繞多晶硅產能是否過剩的爭論就始終沒有停過,期間所牽涉的諸多怪相也層出不窮。
最新的一個例子就是有消息稱,對于風電和太陽能光伏產業是否存在產能過剩等問題,國務院已啟動第二輪調查。而在此之前,工信部牽頭起草的《意見》卻早早給多晶硅定調“產能明顯過剩”。
而近期科技部的一份內部調研報告也認為,媒體和官方采信的都是規劃產能,與實際產能相去甚遠,說多晶硅“產能過剩”的判斷有失公允,矛頭直指上述結論。
如此罕見的政府部門之間“暗戰”,其背后真相究竟如何?
怪相包圍多晶硅
在國內,幾乎每家光伏大廠都會在總部大樓內設一個陳列室,陳列著整條光伏上下游產業鏈中所涉及的光伏產品。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一根圓柱形的“長棒”――它直徑約15厘米,通體銀灰,但切面處卻是一幅夾雜著深藍與淺藍色條紋的斑駁圖案,圖案中透著怪誕與詭異――正是大名鼎鼎的光伏原料多晶硅。
多年來,這根沉甸甸的“長棒”在產業界和資本市場都攪動起陣陣波瀾,但沒有一次像今年這樣引發如此持久而廣泛的爭議。正如多晶硅棒切面上那本身就很詭異的圖形一樣,其背后牽扯出來的咄咄怪相同樣可用光怪陸離來形容。
怪相之一:工信部、科技部說法不一。早在今年8月份發布的《2009年中國工業經濟運行夏季報告》中,工信部就直指“太陽能、風能等新興產業重復建設、無序上馬的問題”。此后,在工信部牽頭起草的《意見》中,多晶硅更被定性為“高耗能和高污染產品”,“產能已明顯過剩”。但科技部最近調研的結果卻顯示,國內50多家多晶硅企業中,實際能夠生產多晶硅的僅10余家,實際投入運營的產能更只有1.5萬噸。
怪相之二:結論先出,調查后至。在工信部給多晶硅產能過剩“定調”之后,中國能源學會副會長周鳳起近日又透露,對于風電和太陽能光伏產業是否存在產能過剩等問題,國務院已啟動第二輪調查,十日內將會公布新的調查結果。這不得不令人懷疑:第一次調查的結論究竟可不可靠,以至于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又需要進行第二輪調查?而前次調查早早給多晶硅蓋棺定論是否過于草率?這第二次調查是不是為這種草率亡羊補牢?
怪相之三:產能過剩VS大量進口。記者注意到,就在中央高調宣布國內多晶硅明顯過剩之時,中國的多晶硅進口額卻大增。來自天津港的一則數據顯示,在今年1到9月,該港進口的多晶硅達1955噸,價值1.9億美元,這兩個數字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88.8%和78.5%。專家認為,這一跡象表明盡管政府抑制了多晶硅產能,卻并不說明目前國內生產的多晶硅可以滿足需求,這其中勢必有些數字包含水分。
怪相之四:中央三令五申多晶硅產業風險,主權財富基金卻大舉進入這一領域。就在上周,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下稱“中投公司”)宣布以55億港元認購保利協鑫逾31億股新股。后者正是亞洲最大的多晶硅生產商――江蘇中能硅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母公司。
多數業內專家不認可多晶硅產能過剩
事實上,在大多數光伏業內人士眼中,多晶硅產能過剩的提法很值得商榷,而科技部的報告也并非沒有道理。
“據我估計,國內今年真正能投產的多晶硅產能也就1萬多噸,還不能滿足國內的需求。”中國太陽能學會常務理事李安定向本報記者說,“所謂過剩很大程度上是企業‘吹牛’、輿論造勢的結果,但真實的情況是多晶硅還不夠用。”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此前也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政府對多晶硅產業產能過剩的判斷實際是控制新能源產業出現的低水平重復建設,對高水平的產能仍是持支持態度。
他還對《意見》中關于多晶硅“高耗能、高污染”的提法表示異議,“到今年底,全球多晶硅產能將達6萬噸,約有5萬多噸是在挪威、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生產。如果多晶硅產業存在高污染,就不會在這些對環保要求嚴格的國家生產。”李俊峰說。
尚德太陽能電力公司董事長施正榮近日在2009創業家年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