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兩國的歷史光伏進程
日本作為全球少數的發達國家,雖然它的國家領土面積跟臺灣島一樣大,但是能源消耗卻是全球第四,因此在2011年間,太陽能被設立為國家重點項目。由于自然資源的稀缺,導致日本從1990起就開始致力于光伏科技的發展,在這26年的發展,日本的光伏科技與德、美齊趨并進,甚至有所超越。自2011年核電站泄漏事故后,日本三個光伏地面電站竣工,實際總功率為23MW,實施了全網監控,降低事故發生率。在接下來的2012年再次建設了總功率為1800MW的光伏項目。
可惜,2016年3月,日本地區由于土地的緊缺和開發問題,太陽能市場將會從大規模地面電站轉移至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家庭屋頂式),被譽為2016年間全球最大屋頂光伏發電市場,遠超眾多發達國家,并帶動了大部分國家的光伏產業發展。
我國對于太陽能資源的利用,可以從2004年開始說起,當時在深圳國際園林花卉博覽園斥資6600萬元建設了1兆瓦級太陽能設備,為該園區提供電量,成為了亞洲總裝機量第一的并網發電系統。2006年,在上海交通大學風雨操場建設光伏發電示范點,一項投資1億元的兆瓦級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在2012至2013年,中國政府又先后頒布了“十二五”規劃和光伏補貼政策,大力支持與發展光伏產業,推進了西北地區光伏電站的建設和加強人民群眾對光伏的認知度,因此在2014初,光伏發電站總功率為28.2GW,位列全球第二大太陽能產國,僅次于德國,超越了原本第二的日本。據彭博新能源財經預測,中國光伏市場將會在明年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場,以及具有全球最高功率太陽能光伏地面電站。
在不對比房屋的差異性之前,天天菌要先科普一下中國和日本的地理位置:我國絕大部分地區和日本一樣靠近北回歸線,全年平均日照時間在2000小時左右,除了海南和臺灣臨近赤道,日照時間高于正常平均值。光伏系統的發電效率大約為每天4.8度/平方米,日本國土面積為38萬平米,我國960萬平方米,開個玩笑話,理想化全面使用,我國將會成為全球頂尖能源供應國,也有可能擺脫火電所造成的霧霾困擾。
二、房屋的差異性
中國作為全球第一的發展中國家,它的國土面積是全球第二,可惜人口分布不協調,西北地區人口分布過分稀疏,而江浙滬地區人口過于密集,導致光伏發電系統的建設分布同樣不協調。
其一.大西北地區主要為地面電站為主,農村分布式光伏產業為輔,共同為新能源建設作出貢獻。自2012年的“十二五”規劃,我國已經在結合青海、新疆、甘肅等地區開發和布局太陽能電站及風能電站等清潔能源項目,以增加當地電力供應為目的,重點推進河西走廊的太陽能電站建設,鼓勵開展風光互補、水光互補等項目建設。該項目幫助當地解決了缺電問題,過多的電量將會通過西電東送的工程,減緩華東和華南地區的供電壓力。除此以外,我國還為西北地區,經濟實力相對比較薄弱的農村以及城市,提供了陽光貸款,希望老百民們可以合理的利用當地豐富的自然資源-太陽能和落地式房屋的屋頂,并且從銀行利息和光伏發電中獲得差價利潤(銀行利率為3%;光伏設備的回報率為12-15%;所得返利為7-9%),該項目有效的整治了農村供電難,減緩了貧富差異大。
其二. 華東、華南地區的人口密集,人均收入相比西北地區稍高一些,建筑群也大多為高樓,落地式房屋相對較少,建筑物之間具有相對遮擋性,因此,對光伏設備的擺放更需求科學性,必要時,須動用無人機的拍攝和電腦集成排布。但是這并不會影響光伏市場的拓張,因為,如今光伏產業將會和房地產開發商合作,在將來的是房屋上合理的安裝光伏設備,或者建設高級的“零”能源綠色房屋。另外,江浙滬地區,具有大量的別墅群,該類用戶環保意識和經濟實力已經可以穩穩的承擔設備的價格。例如,浙江嘉興地區預計在2016末將會達到7萬戶客戶安裝光伏設備,為當地的環境做出貢獻。
日本和我國相比,人口少,國土面積少,相對人口密度比我國稀疏,導致了日本當地的建筑以和式小屋為主,該類房屋具有較大的屋頂面積,可以為光伏設備提供場所,為各個用戶產電。還有日本的電費,比我國電費高出了2倍左右,因此造就了日本人民強烈的節電意識。當2009年,日本政府推出了非常具有誘惑力的太陽能補貼,價格大約為0.534美金每度電,本身就具有天時地利人和的日本(人民認知度高)就此走上了光伏的陽光大道。但是近幾年,由于光伏補貼下滑了40%,日本光伏安裝率整體下滑17%
據統計數據分析,我國累積至今大約有45GW功率的太陽能發電站,占了太陽能發電總額的百分之九十八,另外的百分二為分布式發電所得;對于日本而言,光伏電站的總功率為37GW左右,占太陽能發電總額的百分之五十六,剩余的為分布式發電。雖然我國發電站上已經完全超越了日本,但是天天菌還是希望能在不久的將來,看見分布式也能成功超越日本。
日本作為全球少數的發達國家,雖然它的國家領土面積跟臺灣島一樣大,但是能源消耗卻是全球第四,因此在2011年間,太陽能被設立為國家重點項目。由于自然資源的稀缺,導致日本從1990起就開始致力于光伏科技的發展,在這26年的發展,日本的光伏科技與德、美齊趨并進,甚至有所超越。自2011年核電站泄漏事故后,日本三個光伏地面電站竣工,實際總功率為23MW,實施了全網監控,降低事故發生率。在接下來的2012年再次建設了總功率為1800MW的光伏項目。
可惜,2016年3月,日本地區由于土地的緊缺和開發問題,太陽能市場將會從大規模地面電站轉移至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家庭屋頂式),被譽為2016年間全球最大屋頂光伏發電市場,遠超眾多發達國家,并帶動了大部分國家的光伏產業發展。
我國對于太陽能資源的利用,可以從2004年開始說起,當時在深圳國際園林花卉博覽園斥資6600萬元建設了1兆瓦級太陽能設備,為該園區提供電量,成為了亞洲總裝機量第一的并網發電系統。2006年,在上海交通大學風雨操場建設光伏發電示范點,一項投資1億元的兆瓦級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在2012至2013年,中國政府又先后頒布了“十二五”規劃和光伏補貼政策,大力支持與發展光伏產業,推進了西北地區光伏電站的建設和加強人民群眾對光伏的認知度,因此在2014初,光伏發電站總功率為28.2GW,位列全球第二大太陽能產國,僅次于德國,超越了原本第二的日本。據彭博新能源財經預測,中國光伏市場將會在明年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場,以及具有全球最高功率太陽能光伏地面電站。
在不對比房屋的差異性之前,天天菌要先科普一下中國和日本的地理位置:我國絕大部分地區和日本一樣靠近北回歸線,全年平均日照時間在2000小時左右,除了海南和臺灣臨近赤道,日照時間高于正常平均值。光伏系統的發電效率大約為每天4.8度/平方米,日本國土面積為38萬平米,我國960萬平方米,開個玩笑話,理想化全面使用,我國將會成為全球頂尖能源供應國,也有可能擺脫火電所造成的霧霾困擾。
二、房屋的差異性
中國作為全球第一的發展中國家,它的國土面積是全球第二,可惜人口分布不協調,西北地區人口分布過分稀疏,而江浙滬地區人口過于密集,導致光伏發電系統的建設分布同樣不協調。
其一.大西北地區主要為地面電站為主,農村分布式光伏產業為輔,共同為新能源建設作出貢獻。自2012年的“十二五”規劃,我國已經在結合青海、新疆、甘肅等地區開發和布局太陽能電站及風能電站等清潔能源項目,以增加當地電力供應為目的,重點推進河西走廊的太陽能電站建設,鼓勵開展風光互補、水光互補等項目建設。該項目幫助當地解決了缺電問題,過多的電量將會通過西電東送的工程,減緩華東和華南地區的供電壓力。除此以外,我國還為西北地區,經濟實力相對比較薄弱的農村以及城市,提供了陽光貸款,希望老百民們可以合理的利用當地豐富的自然資源-太陽能和落地式房屋的屋頂,并且從銀行利息和光伏發電中獲得差價利潤(銀行利率為3%;光伏設備的回報率為12-15%;所得返利為7-9%),該項目有效的整治了農村供電難,減緩了貧富差異大。
其二. 華東、華南地區的人口密集,人均收入相比西北地區稍高一些,建筑群也大多為高樓,落地式房屋相對較少,建筑物之間具有相對遮擋性,因此,對光伏設備的擺放更需求科學性,必要時,須動用無人機的拍攝和電腦集成排布。但是這并不會影響光伏市場的拓張,因為,如今光伏產業將會和房地產開發商合作,在將來的是房屋上合理的安裝光伏設備,或者建設高級的“零”能源綠色房屋。另外,江浙滬地區,具有大量的別墅群,該類用戶環保意識和經濟實力已經可以穩穩的承擔設備的價格。例如,浙江嘉興地區預計在2016末將會達到7萬戶客戶安裝光伏設備,為當地的環境做出貢獻。
日本和我國相比,人口少,國土面積少,相對人口密度比我國稀疏,導致了日本當地的建筑以和式小屋為主,該類房屋具有較大的屋頂面積,可以為光伏設備提供場所,為各個用戶產電。還有日本的電費,比我國電費高出了2倍左右,因此造就了日本人民強烈的節電意識。當2009年,日本政府推出了非常具有誘惑力的太陽能補貼,價格大約為0.534美金每度電,本身就具有天時地利人和的日本(人民認知度高)就此走上了光伏的陽光大道。但是近幾年,由于光伏補貼下滑了40%,日本光伏安裝率整體下滑17%
據統計數據分析,我國累積至今大約有45GW功率的太陽能發電站,占了太陽能發電總額的百分之九十八,另外的百分二為分布式發電所得;對于日本而言,光伏電站的總功率為37GW左右,占太陽能發電總額的百分之五十六,剩余的為分布式發電。雖然我國發電站上已經完全超越了日本,但是天天菌還是希望能在不久的將來,看見分布式也能成功超越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