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光伏市場再現裝機潮。
日前,國家能源局下發了《2016年光伏發電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2016年,將下達全國新增光伏電站建設規模1810萬千瓦。其中,普通光伏電站項目1260萬千瓦,光伏領跑技術基地規模550萬千瓦。
《通知》要求,利用固定建筑物屋頂、墻面及附屬場所建設的光伏發電項目以及全部自發自用的地面光伏電站項目,不限制建設規模。
記者注意到,除了規劃中2016年新增裝機18.1GW的目標外,《通知》還特別指出,光伏扶貧新增指標將隨后下發。
這也意味著,2016年新增裝機指標并不包括光伏產業扶貧指標。
裝機量逐年增加
隨著社會對環境保護的重視下,國家也日益重視發展清潔能源。近些年來,在中央政府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刺激下,光伏產業也得到了爆發式增長,并連續三年新增裝機容量在全球排名第一。
在過去的十年間,我國的光伏行業發展可謂世界矚目。數據顯示,從2005年的5兆瓦發展到2015年的15兆瓦,創造了令人瞠目的“中國速度”。
國家能源局的數據顯示,從2013年,全國累計并網運行光伏發電裝機容量1942萬千瓦,其中,光伏電站1632萬千瓦,分布式光伏310萬千瓦。截至2015年9月底,全國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3795萬千瓦,其中,光伏電站3170萬千瓦,分布式光伏625萬千瓦。1-9月全國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990萬千瓦,同比增長161%。其中,新增光伏電站裝機容量832萬千瓦,新增分布式光伏裝機容量158萬千瓦。
據記者觀察,相比2015年3月份,國家能源局要求的全國新增光伏電站建設規模從征求意見稿時的15GW正式調整為17.8GW,去年的光伏指標略少于今年的18.1GW,也就是說,今年的光伏指標大于去年的指標。
在優品金融研究所能源專家尚顏看來,加上今年的光伏扶貧指標,以及尚未可知的追加指標,2016年,光伏新增裝機規模將會超過2015年裝機規模。
尚顏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說,2016年下半年,光伏產業會迎來爆發式增長。
據業內觀察者推測,我國未來5年,光伏扶貧的規模將在15GW左右,即每年的新增規模達到2GW至5GW。也就是說,今年18.1GW的年度新增裝機目標,加上2GW至5GW的光伏扶貧新增裝機規模,2016年,中國光伏總新增裝機規模將至少達到20.1GW。
降電價節點助推搶裝潮
今年6月30日(下稱“630”),本來是一個很普通的年終分界線,然而,對于光伏企業來說,“6·30”卻是一個敏感的數字。
按照相關規定,2016年以前備案入年度規模管理的光伏發電項目,如果未能于2016年6月30日前完成并網發電,將執行新的電價標準。
這意味著,Ⅰ類、Ⅱ類和Ⅲ類資源區的光伏電站度電補貼將分別下降0.1元、0.07元和0.02元。
在受到“6·30”措施的影響下,我國光伏企業再次掀起一番“熱鬧”的場景,新一輪搶裝潮正在上演。
例如,今年6月7日,隆基股份(601012,股吧)分別與云南省麗江市人民政府、保山市人民政府和楚雄州人民政府簽訂投資意向協議,就投資建設麗江年產5GW單晶硅棒項目、保山年產5GW單晶硅棒項目和楚雄年產10GW單晶硅片項目達成合作意向。單晶組件產能方面,隆基股份2015年底規模1.5GW,預計2016年底達到5GW,2017年底達到6.5GW。
記者注意到,在“6·30”刺激下,今年上半年光伏企業也頻頻傳來喜訊。據媒體梳理資料顯示,截至7月20日,兩市38家光伏企業中已有26家公布了中期業績預告。其中,22家企業今年上半年的凈利潤預增,占已公布企業數量的85%。而隆基股份以超8億元凈利居于行業首位。
據數據顯示,僅2016年第一季度,全國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就高達714萬千瓦,是2015年新增量的近一半、2014年的七成。
另有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中國太陽能光伏裝機量就超過了13GW。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理事長、全球太陽能理事會聯席主席、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在公開場合表示,受到“6·30”政策的影響,好多企業都在搶裝。二季度的數據還沒有出來,但是安裝量不會少,可能到6月底會裝13到15個GW的規模,這樣上半年就能裝完全年的目標。
尚顏也認為,上半年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大幅增長,與光伏發電電價下調前搶裝有很大的關系。
部分地區棄光限電嚴重
在光伏搶裝“熱鬧”的背景,卻隱藏著重重危機。近些年,我國光伏產業在經歷了粗放式發展,已然走上了危險的“十字路口”。非常態化是光伏業發展的“標簽”,光伏發電結構不平衡,發電消納一直是阻礙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一個難題。
有分析文章認為,今年上半年,新增光伏電站規模很可能超過了15GW,留給下半年的空間不足3GW,這也意味著,今年下半年光伏電站并網量將不及上半年。
國 家能源局日前發布的最新消息表示,一季度,全國累計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5031萬千瓦,比上年同期增加52%。一季度光伏發電量118億千瓦時,同比增加48%。然而,全國棄光限電約19億千瓦時。
主要發生在甘肅、新疆和寧夏,其中甘肅棄光限電8.4億千瓦時,棄光率39%;新疆(含兵團)棄光限電7.6億千瓦時,棄光率52%;寧夏棄光限電2.1億千瓦時,棄光率20%。
廈門大學能源經濟和能源政策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林伯強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棄光率居高不下,對于企業和整個社會效益都是一種資源浪費。
據了解,之所以我國部分省份出現棄光限電的問題,與電網建設滯后、市場缺乏配套以及火電裝機不斷增長等因素有很大的關系。
尚顏認為,在經過2016年上半年的搶裝潮之后,我國的電站規模進一步擴大,這無疑加大了棄光限電問題繼續惡化的可能性。
其實,在我國一些出現棄光限電的省份,國家能源局在此次《通知》中也首次把棄光限電嚴重、并網環境惡劣以及新能源消納困難,例如云南、新疆以及甘肅等地區實行了停止或暫緩下達指標的措施。
除了甘肅等地區實行了“限制令”,記者還看到,《通知》規定了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海南以及西藏等6個地區不設建設規模上限。
中研普華研究員王駿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也認為,此次《通知》是對棄光問題的進一步優化,超過國家計劃的項目容易產生風險,為了保護進入企業的根本利益,讓現有項目暫緩,阻止風險進一步擴大。
尚顏認為,未來光伏發展,應當繼續提高轉換效率,棄光限電并不是一個可以短時間就能解決的問題,通過就近消納的方式來避免出現能源浪費,在貫徹政策的同時,我國政府應該加快電網建設,助推相關技術升級,以建立完善的新能源電力外送渠道,徹底解決棄光限電問題。
“格局“發展不均衡待調整“一邊是光伏業正在上演新一輪搶裝潮,另一方面,棄光限電在不斷增加。”尚顏告訴記者,在減少資源浪費的同時,又必須兼顧光伏產業的長遠發展,目前,解決棄光的問題已刻不容緩。
值得關注的是,中央政府除了對光伏產業大力支持外,還通過項目管理、光伏消納等政策對光伏行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盡量優化資源利用率。
日前,國家能源局發布的《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關于調查落實光伏發電相關建設條件的通知》要求,發生棄光限電或存在風險的地區要采取解決棄光限電的措施,作出2016年新增光伏發電建設規模后不會發生棄光限電(棄光率不超過5%)的承諾,并附上省級電網企業關于全額消納光伏發電(棄光率不超過5%)的意見。
林伯強認為,甘肅等地區棄光限電頻發,而北京還要鼓勵上項目,從理論上講二者之間的關系是有沖突的。但是,政府為了發展清潔能源,只能鼓勵上項目。
“對于過剩的地區,唯一的辦法是緩解。例如《通知》中限制一些省份繼續上項目,從整個中國的光伏發電格局來說大方向是對的。”林伯強舉例說,即使甘肅所有的配套設施都建設完備,把電賣給北京,北京也不會買,這里面有很多成本,這些成本沒人買單。
毫無疑問,化解光伏產能,唯一的核心辦法就是解決需求問題,即使產品再好,沒人買也沒用。
有業內觀察者認為,后“6·30”時代光伏業產能過剩將凸顯。屆時會有新一輪洗牌。
“市場好了,大家都去投資,投資多了就會產生過剩,就會停止投資,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和明年,國內市場會出現供需關系的一個調整,會有一輪洗牌。”高紀凡表示,一些綜合競爭力強、技術水平高、管理質量比較好、財務報表比較建全的企業,在這輪調整中會進一步上升。反之,那些技術水平比較低、資金實力不足的企業,在這輪調整中會面臨淘汰出局,這是市場發展的規律。
林伯強認為,應該為此前搶裝的新能源企業實行“降溫”,這樣可以促進企業理性投資。
日前,國家能源局下發了《2016年光伏發電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2016年,將下達全國新增光伏電站建設規模1810萬千瓦。其中,普通光伏電站項目1260萬千瓦,光伏領跑技術基地規模550萬千瓦。
《通知》要求,利用固定建筑物屋頂、墻面及附屬場所建設的光伏發電項目以及全部自發自用的地面光伏電站項目,不限制建設規模。
記者注意到,除了規劃中2016年新增裝機18.1GW的目標外,《通知》還特別指出,光伏扶貧新增指標將隨后下發。
這也意味著,2016年新增裝機指標并不包括光伏產業扶貧指標。
裝機量逐年增加
隨著社會對環境保護的重視下,國家也日益重視發展清潔能源。近些年來,在中央政府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刺激下,光伏產業也得到了爆發式增長,并連續三年新增裝機容量在全球排名第一。
在過去的十年間,我國的光伏行業發展可謂世界矚目。數據顯示,從2005年的5兆瓦發展到2015年的15兆瓦,創造了令人瞠目的“中國速度”。
國家能源局的數據顯示,從2013年,全國累計并網運行光伏發電裝機容量1942萬千瓦,其中,光伏電站1632萬千瓦,分布式光伏310萬千瓦。截至2015年9月底,全國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3795萬千瓦,其中,光伏電站3170萬千瓦,分布式光伏625萬千瓦。1-9月全國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990萬千瓦,同比增長161%。其中,新增光伏電站裝機容量832萬千瓦,新增分布式光伏裝機容量158萬千瓦。
據記者觀察,相比2015年3月份,國家能源局要求的全國新增光伏電站建設規模從征求意見稿時的15GW正式調整為17.8GW,去年的光伏指標略少于今年的18.1GW,也就是說,今年的光伏指標大于去年的指標。
在優品金融研究所能源專家尚顏看來,加上今年的光伏扶貧指標,以及尚未可知的追加指標,2016年,光伏新增裝機規模將會超過2015年裝機規模。
尚顏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說,2016年下半年,光伏產業會迎來爆發式增長。
據業內觀察者推測,我國未來5年,光伏扶貧的規模將在15GW左右,即每年的新增規模達到2GW至5GW。也就是說,今年18.1GW的年度新增裝機目標,加上2GW至5GW的光伏扶貧新增裝機規模,2016年,中國光伏總新增裝機規模將至少達到20.1GW。
降電價節點助推搶裝潮
今年6月30日(下稱“630”),本來是一個很普通的年終分界線,然而,對于光伏企業來說,“6·30”卻是一個敏感的數字。
按照相關規定,2016年以前備案入年度規模管理的光伏發電項目,如果未能于2016年6月30日前完成并網發電,將執行新的電價標準。
這意味著,Ⅰ類、Ⅱ類和Ⅲ類資源區的光伏電站度電補貼將分別下降0.1元、0.07元和0.02元。
在受到“6·30”措施的影響下,我國光伏企業再次掀起一番“熱鬧”的場景,新一輪搶裝潮正在上演。
例如,今年6月7日,隆基股份(601012,股吧)分別與云南省麗江市人民政府、保山市人民政府和楚雄州人民政府簽訂投資意向協議,就投資建設麗江年產5GW單晶硅棒項目、保山年產5GW單晶硅棒項目和楚雄年產10GW單晶硅片項目達成合作意向。單晶組件產能方面,隆基股份2015年底規模1.5GW,預計2016年底達到5GW,2017年底達到6.5GW。
記者注意到,在“6·30”刺激下,今年上半年光伏企業也頻頻傳來喜訊。據媒體梳理資料顯示,截至7月20日,兩市38家光伏企業中已有26家公布了中期業績預告。其中,22家企業今年上半年的凈利潤預增,占已公布企業數量的85%。而隆基股份以超8億元凈利居于行業首位。
據數據顯示,僅2016年第一季度,全國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就高達714萬千瓦,是2015年新增量的近一半、2014年的七成。
另有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中國太陽能光伏裝機量就超過了13GW。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理事長、全球太陽能理事會聯席主席、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在公開場合表示,受到“6·30”政策的影響,好多企業都在搶裝。二季度的數據還沒有出來,但是安裝量不會少,可能到6月底會裝13到15個GW的規模,這樣上半年就能裝完全年的目標。
尚顏也認為,上半年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大幅增長,與光伏發電電價下調前搶裝有很大的關系。
部分地區棄光限電嚴重
在光伏搶裝“熱鬧”的背景,卻隱藏著重重危機。近些年,我國光伏產業在經歷了粗放式發展,已然走上了危險的“十字路口”。非常態化是光伏業發展的“標簽”,光伏發電結構不平衡,發電消納一直是阻礙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一個難題。
有分析文章認為,今年上半年,新增光伏電站規模很可能超過了15GW,留給下半年的空間不足3GW,這也意味著,今年下半年光伏電站并網量將不及上半年。
國 家能源局日前發布的最新消息表示,一季度,全國累計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5031萬千瓦,比上年同期增加52%。一季度光伏發電量118億千瓦時,同比增加48%。然而,全國棄光限電約19億千瓦時。
主要發生在甘肅、新疆和寧夏,其中甘肅棄光限電8.4億千瓦時,棄光率39%;新疆(含兵團)棄光限電7.6億千瓦時,棄光率52%;寧夏棄光限電2.1億千瓦時,棄光率20%。
廈門大學能源經濟和能源政策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林伯強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棄光率居高不下,對于企業和整個社會效益都是一種資源浪費。
據了解,之所以我國部分省份出現棄光限電的問題,與電網建設滯后、市場缺乏配套以及火電裝機不斷增長等因素有很大的關系。
尚顏認為,在經過2016年上半年的搶裝潮之后,我國的電站規模進一步擴大,這無疑加大了棄光限電問題繼續惡化的可能性。
其實,在我國一些出現棄光限電的省份,國家能源局在此次《通知》中也首次把棄光限電嚴重、并網環境惡劣以及新能源消納困難,例如云南、新疆以及甘肅等地區實行了停止或暫緩下達指標的措施。
除了甘肅等地區實行了“限制令”,記者還看到,《通知》規定了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海南以及西藏等6個地區不設建設規模上限。
中研普華研究員王駿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也認為,此次《通知》是對棄光問題的進一步優化,超過國家計劃的項目容易產生風險,為了保護進入企業的根本利益,讓現有項目暫緩,阻止風險進一步擴大。
尚顏認為,未來光伏發展,應當繼續提高轉換效率,棄光限電并不是一個可以短時間就能解決的問題,通過就近消納的方式來避免出現能源浪費,在貫徹政策的同時,我國政府應該加快電網建設,助推相關技術升級,以建立完善的新能源電力外送渠道,徹底解決棄光限電問題。
“格局“發展不均衡待調整“一邊是光伏業正在上演新一輪搶裝潮,另一方面,棄光限電在不斷增加。”尚顏告訴記者,在減少資源浪費的同時,又必須兼顧光伏產業的長遠發展,目前,解決棄光的問題已刻不容緩。
值得關注的是,中央政府除了對光伏產業大力支持外,還通過項目管理、光伏消納等政策對光伏行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盡量優化資源利用率。
日前,國家能源局發布的《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關于調查落實光伏發電相關建設條件的通知》要求,發生棄光限電或存在風險的地區要采取解決棄光限電的措施,作出2016年新增光伏發電建設規模后不會發生棄光限電(棄光率不超過5%)的承諾,并附上省級電網企業關于全額消納光伏發電(棄光率不超過5%)的意見。
林伯強認為,甘肅等地區棄光限電頻發,而北京還要鼓勵上項目,從理論上講二者之間的關系是有沖突的。但是,政府為了發展清潔能源,只能鼓勵上項目。
“對于過剩的地區,唯一的辦法是緩解。例如《通知》中限制一些省份繼續上項目,從整個中國的光伏發電格局來說大方向是對的。”林伯強舉例說,即使甘肅所有的配套設施都建設完備,把電賣給北京,北京也不會買,這里面有很多成本,這些成本沒人買單。
毫無疑問,化解光伏產能,唯一的核心辦法就是解決需求問題,即使產品再好,沒人買也沒用。
有業內觀察者認為,后“6·30”時代光伏業產能過剩將凸顯。屆時會有新一輪洗牌。
“市場好了,大家都去投資,投資多了就會產生過剩,就會停止投資,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和明年,國內市場會出現供需關系的一個調整,會有一輪洗牌。”高紀凡表示,一些綜合競爭力強、技術水平高、管理質量比較好、財務報表比較建全的企業,在這輪調整中會進一步上升。反之,那些技術水平比較低、資金實力不足的企業,在這輪調整中會面臨淘汰出局,這是市場發展的規律。
林伯強認為,應該為此前搶裝的新能源企業實行“降溫”,這樣可以促進企業理性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