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是光伏產業發展的重要時期,預計每年新增裝機將達到2000萬千瓦。在這一時期,要大力發展分布式光伏應用,靠領跑者計劃為先進企業和技術帶來市場,大力發展光伏扶貧,加快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
8月5日,2016光伏領袖峰會暨中國光伏投融資論壇在杭州舉行。國家能源局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在開幕致辭中指出,“十三五”是光伏產業發展的重要時期,預計每年新增裝機將達到2000萬千瓦。在這一時期,首先要大力發展分布式光伏應用,其次要靠領跑者計劃為先進企業和技術帶來市場,第三是大力發展光伏扶貧,最后要加快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
梁志鵬表示,我國光伏產業已經取得長足發展,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進一步鞏固提高,國內市場也進一步完善,成為最大的光伏市場。隨著國家對生態文明建設更加重視,國家能源革命順利開展,光伏產業迎來重大發展機遇。同時,隨著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的推進,光伏產業發展也獲得了廣闊的前景,創新驅動的戰略思想為產業發展帶來更大的聲音。
梁志鵬將光伏行業總結為“機遇與挑戰并存”,他指出,雖然目前光伏電價下降了80%,但在大規模可再生能源利用中,光伏仍然最貴,補貼負擔仍然很重。此外,電力系統技術進步和電力體制改革的進展還無法做到自由輸送和接納自由電力,光伏發電的自主創新能力還不夠強,制造成本下降還不夠快,資金利用和市場競爭在獲取項目的資源方面,市場機制不夠完善。
光伏企業都在關注限電、補貼、指標三大難題,關心國家政策能持續多長時間,是否繼續支持行業發展。梁志鵬認為,企業不能只想著“國家能給我什么”,而應該想“現在和未來能為國家做什么”。從全球范圍看,我國在制造和應用市場兩方面做到了世界第一,未來五年要努力成為光伏技術的第一。光伏行業需要思考,到2020年和2025年,效率能提高到什么水平?價格能降低到什么水平?作為一種依靠政策支持和財政補貼的能源,什么時候能“畢業”?
梁志鵬強調,“十三五”對光伏行業極其關鍵,按目前發展趨勢,預計每年新增光伏裝機將達到2000萬千瓦,為產業發展提供重要空間。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必須提高技術能力,加速技術進步,為早日“畢業”的目標服務。
梁志鵬為“十三五”時期光伏行業發展提出四點目標:
第一,大力發展分布式光伏應用。“十二五”時期,地面集中電站和分布式電站都得到顯著發展,但分布式規模遠遠不及地面電站。在分布式發展較好的地區,困擾行業的限電問題很容易得到解決。與地面電站相比,分布式電站可以讓更多人從中受益,光伏發電在廣泛應用方面最有活力。
第二,大力發展領跑者計劃。國家能源局發布的2016年度光伏發電建設規模指標中,領跑者計劃規模550萬千瓦。去年大同領跑者基地建設后,大家都認識到,通過這一計劃的實施,可以為先進企業、先進技術帶來市場,應當繼續推廣。
第三,大力推進光伏扶貧。光伏扶貧將產業應用和脫貧結合起來,為貧困地區發展提供新的活力。光伏扶貧的目標是讓我國200萬貧困戶每年每戶增收人民幣3000元,持續20年,這也將為行業帶來2000萬千瓦的市場。
第四,加快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這是一項綜合性任務,既包括國家的技術研發體系,需要加大有關投入,也包括先進企業,需要不斷增加技術研發投入,強化技術研發力量,拿出最優質產品。這是中國光伏產業界應該承擔的責任。
梁志鵬指出,要通過創新的方式實現產業發展。目前,分布式光伏市場化的機制還不是很完善,在交易方面依然采用老的結算模式。他認為,分布式發電上網可以借助電改的推進,由“電網按照上網電價結算”轉變為“給電網公司交過網費”的新模式,希望在“十三五”時期,隨著市場放開,創造出更有利的市場機制。
梁志鵬表示,光伏發電對金融的依賴非常強,發展也容易受到金融的制約。當前我國光伏企業融資成本比國外高,條件也更為苛刻。雖然整體環境已經有所改善,但還有很大的創新空間,需要加強產融結合。
在我國中東部地區,土地資源不像西部那樣充足。梁志鵬指出,中東部更需要“光伏+”的模式,發展農光互補、漁光互補、林光互補等多種方式,對土地進行綜合利用。他強調,“光伏+”的新模式不能對農業、林業等產業造成損害,而是要帶來更好的效益,多產融合,取得共贏的發展局面。
針對上述目標和問題,梁志鵬給出了五點建議措施。一是要建立和實施可再生能源目標引導機制,加強考核。二是要實施好配額制以及可再生能源綠色消費,給市場主體提出可再生能源消費比例要求,鼓勵先進的、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自愿消費可再生能源電力,解決消納和補貼不足問題。三是要建立行業監測體系,將不協調的政策制約量化,進行限制。四是完善質量監督體系,要達到國際標準,用數據監測和評價為質量監督服務。五是建立市場競爭機制,推行“領跑者計劃”那樣以競爭為主的項目資源分配機制。
梁志鵬最后強調,未來五到十年,光伏技術將取得巨大進步,光伏產業將進入到技術水平和應用快速上升、成本和價格快速下降的通道。只要確定任務目標,確定創新驅動的路線,一定能夠在新的征程上完成所有任務,成為最強勁的推進力量。
8月5日,2016光伏領袖峰會暨中國光伏投融資論壇在杭州舉行。國家能源局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在開幕致辭中指出,“十三五”是光伏產業發展的重要時期,預計每年新增裝機將達到2000萬千瓦。在這一時期,首先要大力發展分布式光伏應用,其次要靠領跑者計劃為先進企業和技術帶來市場,第三是大力發展光伏扶貧,最后要加快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
梁志鵬表示,我國光伏產業已經取得長足發展,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進一步鞏固提高,國內市場也進一步完善,成為最大的光伏市場。隨著國家對生態文明建設更加重視,國家能源革命順利開展,光伏產業迎來重大發展機遇。同時,隨著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的推進,光伏產業發展也獲得了廣闊的前景,創新驅動的戰略思想為產業發展帶來更大的聲音。
梁志鵬將光伏行業總結為“機遇與挑戰并存”,他指出,雖然目前光伏電價下降了80%,但在大規模可再生能源利用中,光伏仍然最貴,補貼負擔仍然很重。此外,電力系統技術進步和電力體制改革的進展還無法做到自由輸送和接納自由電力,光伏發電的自主創新能力還不夠強,制造成本下降還不夠快,資金利用和市場競爭在獲取項目的資源方面,市場機制不夠完善。
光伏企業都在關注限電、補貼、指標三大難題,關心國家政策能持續多長時間,是否繼續支持行業發展。梁志鵬認為,企業不能只想著“國家能給我什么”,而應該想“現在和未來能為國家做什么”。從全球范圍看,我國在制造和應用市場兩方面做到了世界第一,未來五年要努力成為光伏技術的第一。光伏行業需要思考,到2020年和2025年,效率能提高到什么水平?價格能降低到什么水平?作為一種依靠政策支持和財政補貼的能源,什么時候能“畢業”?
梁志鵬強調,“十三五”對光伏行業極其關鍵,按目前發展趨勢,預計每年新增光伏裝機將達到2000萬千瓦,為產業發展提供重要空間。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必須提高技術能力,加速技術進步,為早日“畢業”的目標服務。
梁志鵬為“十三五”時期光伏行業發展提出四點目標:
第一,大力發展分布式光伏應用。“十二五”時期,地面集中電站和分布式電站都得到顯著發展,但分布式規模遠遠不及地面電站。在分布式發展較好的地區,困擾行業的限電問題很容易得到解決。與地面電站相比,分布式電站可以讓更多人從中受益,光伏發電在廣泛應用方面最有活力。
第二,大力發展領跑者計劃。國家能源局發布的2016年度光伏發電建設規模指標中,領跑者計劃規模550萬千瓦。去年大同領跑者基地建設后,大家都認識到,通過這一計劃的實施,可以為先進企業、先進技術帶來市場,應當繼續推廣。
第三,大力推進光伏扶貧。光伏扶貧將產業應用和脫貧結合起來,為貧困地區發展提供新的活力。光伏扶貧的目標是讓我國200萬貧困戶每年每戶增收人民幣3000元,持續20年,這也將為行業帶來2000萬千瓦的市場。
第四,加快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這是一項綜合性任務,既包括國家的技術研發體系,需要加大有關投入,也包括先進企業,需要不斷增加技術研發投入,強化技術研發力量,拿出最優質產品。這是中國光伏產業界應該承擔的責任。
梁志鵬指出,要通過創新的方式實現產業發展。目前,分布式光伏市場化的機制還不是很完善,在交易方面依然采用老的結算模式。他認為,分布式發電上網可以借助電改的推進,由“電網按照上網電價結算”轉變為“給電網公司交過網費”的新模式,希望在“十三五”時期,隨著市場放開,創造出更有利的市場機制。
梁志鵬表示,光伏發電對金融的依賴非常強,發展也容易受到金融的制約。當前我國光伏企業融資成本比國外高,條件也更為苛刻。雖然整體環境已經有所改善,但還有很大的創新空間,需要加強產融結合。
在我國中東部地區,土地資源不像西部那樣充足。梁志鵬指出,中東部更需要“光伏+”的模式,發展農光互補、漁光互補、林光互補等多種方式,對土地進行綜合利用。他強調,“光伏+”的新模式不能對農業、林業等產業造成損害,而是要帶來更好的效益,多產融合,取得共贏的發展局面。
針對上述目標和問題,梁志鵬給出了五點建議措施。一是要建立和實施可再生能源目標引導機制,加強考核。二是要實施好配額制以及可再生能源綠色消費,給市場主體提出可再生能源消費比例要求,鼓勵先進的、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自愿消費可再生能源電力,解決消納和補貼不足問題。三是要建立行業監測體系,將不協調的政策制約量化,進行限制。四是完善質量監督體系,要達到國際標準,用數據監測和評價為質量監督服務。五是建立市場競爭機制,推行“領跑者計劃”那樣以競爭為主的項目資源分配機制。
梁志鵬最后強調,未來五到十年,光伏技術將取得巨大進步,光伏產業將進入到技術水平和應用快速上升、成本和價格快速下降的通道。只要確定任務目標,確定創新驅動的路線,一定能夠在新的征程上完成所有任務,成為最強勁的推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