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艱難的時刻已經過去
本月初,金壇市成立光伏行業商會,首批17家企業抱團作戰,共同應對“后危機時代”。
到場的省光伏產業協會秘書長魏啟東接受記者采訪時稱,經過幾年發展,金壇已成為全省光伏行業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軍,隨著省能源局成立后即將出臺更具體的行業扶持政策,金壇光伏產業完全有可能做大做強。
去年7月,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向該市授牌“江蘇金壇光伏產業園”。這一省級特色產業園,規劃建設占地700公頃,設產業區、研發中心、物流區、生產配套區和行政服務區五個部分。計劃到2010年項目投資總量達110億元,實現銷售200億元,光伏電池和組件產能達1000兆瓦;到2015年實現銷售收入1000億元,光伏產能達3000兆瓦,成為國內光伏并網發電示范區。
今年,金融危機讓金壇光伏企業提前感受到了冬天的寒意。原材料價格陡降,產品出口銳減,讓金壇近兩三年陸續新上而尚未掘得“第一桶金”的10多家光伏企業措手不及。
也有例外。
常州億晶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去年七八月生產還是一片紅火,每月利稅都在7000萬元以上,但在德國慕尼黑國際光伏訂貨會上,公司董事長荀建華敏銳察覺到,怎么光見訂單,不見客戶按慣例打進的預付款或保證金?國際市場要變的不祥信號頓時被他捕捉住,回公司緊急叫停原料進口,同時加快庫存消化和產品出口。3個月后,公司原材料剛剛用完,國外單晶硅開始大幅度跌價,僅此一項,公司至少避免損失2億元以上。關鍵時刻的一“進”一“出”,億晶光電經受住了考驗。
一年前,荀建華笑談國際金融危機之時,正是國內光伏行業重新洗牌之際;一年后,他仍然微笑著說,國內已有一半左右的光伏企業停產,能生存下來的,也許能發展得更好些。他透露,今年億晶光電產值雖只有去年的一大半,但利稅早已超過了去年。
最艱難的時刻已經過去,金壇市光伏企業的老總們和荀建華有著同樣的感受。“短短一年多時間,卻讓我們許多剛入門的企業更快地成長和成熟起來。”常州益鑫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殷國慶這樣自我評價。回過頭看,他心存欣慰――在廠房建設要大量投入,而企業接不到訂單的情況下,是停下,還是堅持?企業在生死關頭,選擇了后者。幾個月前,益鑫已步入正常生產,切片產品銷往河北和浙江供貨商。
常州美晶太陽能有限公司,今年初也因訂單而間歇性停產,但憑借在國內領先的單晶棒拉制技術,公司很快擴招員工正常生產,隨著二期工程的竣工,將形成年產1500噸單晶硅棒、1億片硅片的生產能力。
政府同樣為光伏行業“蓄勢”。光伏產業園所在的金壇經濟開發區專門成立光伏產業招商局,副局長季旭彤介紹,現正邀請省工程咨詢中心專家組對園區光伏產業進行整體科學規劃,園內六橫四縱道路網全面貫通,已開發面積5000畝,可保證新項目隨到即建,目前有10多個光伏及配套產業項目在談。
數據最能說明問題,去年金壇市光伏產業實現銷售收入61億元,今年在原材料和產品價格同比下降3/4和2/3的情況下,該市光伏產業銷售收入仍和去年持平。
除了單晶硅,還要發揮什么優勢?
兩三年前,金壇光伏企業上馬數量急劇增加,成了爭論的焦點;而隨后到來的國際金融危機,又似乎為持否定態度者提供了最有力的注腳。
金壇的光伏企業有自己的思考,更多地關注國家及省市對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的振興和扶持政策。就在今年8月下旬國務院常務會議將多晶硅劃入產能過剩“黑名單”時,為金壇光伏產業捏一把汗的人們才松了一口氣,好在金壇光伏企業進入的是單晶硅產業。
認準光伏產業是朝陽產業,億晶光電非但沒有裁一名員工,今年下半年起還先后招收300多人,總投資23億元的項目一刻未停。更讓人意料不到的是,在廣東創業的企業家王桂奮,回鄉投資正信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博士錢海鵬創辦凡登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從事涂料生產的趙寶剛轉型常州寶聯新型環保材料有限公司。目前,金壇市已有光伏及配套企業近30家。
金壇光伏行業商會秘書長趙國平說,金壇發展光伏產業,有明顯的三大優勢:一是產業對接優勢。江蘇光伏產業發展迅猛,在技術上一步跨越與發達國家落后15年的差距,在光伏終端產品的生產規模上成為中國光伏產業發展的主導力量。金壇處在南京、無錫、蘇中、蘇北等分工不同的光伏產業基地的結合點,光伏產業發展所需的人才、技術交流十分踴躍,優越的區位有利于金壇主動承接技術輻射和產業轉移,具有搶占光伏產業制高點的重要條件。二是產業集聚優勢。金壇光伏產業園最近被省發改委批準為省光伏產業生產基地,已形成從單晶棒拉制到太陽能電池組件及發電系統生產的完整光伏產業鏈,此外,單晶生產爐、單晶硅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