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吐魯番依然是一座“火辣辣”的城市,伴著強烈日光,“應對氣候變化˙記錄中國”考察團來到了這個城市的一個特別區域。在這里,一塊塊藍色光伏板整齊地排列在每棟樓房的屋頂,在陽光之下熠熠發光。這里是新疆吐魯番新能源城市示范區,幾年前還是戈壁荒灘,如今被稱為戈壁灘上升起的“太陽城”。
吐魯番盆地內干燥少雨,日照充足,全年日照時數3200小時,年積溫5300℃以上,無霜期達270天,光熱資源優勢十分明顯。
以前,吐魯番的居民常常會在房頂裝鐵皮桶,利用它良好的吸熱功能,通過陽光直射將鐵皮桶內的水曬熱,用于洗澡。如今,這種原始方式正在通過技術手段,將示范區棟棟樓頂變為一座座太陽能發電站。
近年來,吐魯番以太陽能利用為重點,開始了新能源示范新區的規劃和建設,計劃用10年左右的時間(2010-2020)分三期,建成一個容納6萬人居住的城區。
截至目前,一期已建成保障性住房5797戶,銷售5340戶,占92%;入住3400戶,占63.7%。2014年初,吐魯番新能源示范區被國家能源局列入全國“第一批創建新能源示范城市”。
“在這里,我們基本上是零碳建筑,不燒一點煤”,吐魯番新能源示范區管委會主任吳桂桐說,發電使用太陽能等新能源,制冷制熱靠地源熱泵技術,極大地減少了污染。
那新能源是如何走進居民家中的呢?吳桂桐介紹,主要是采用智能微電網的概念,每棟樓房的屋頂光伏組件將太陽能轉變為電,接入樓內的居民線路,優先滿足樓內居民用電,居民用不完的電接入大電網。當光伏發電量不足時,從大電網受電向居民供電。儲能裝置和電動車充電站分別通過單獨的變壓器接入配電系統。電量用不完時,可暫時在儲能裝置中保存起來,使可再生能源的電源功率平穩輸出。
太陽能發電是統一管理的,而太陽能熱水是由居民自主管理的,太陽能熱水器已實現24小時供應熱水。據統計,目前,示范區的光伏發電和光熱應用已成規模,太陽能光伏裝機容量達8.718兆瓦,累計發電1747萬千瓦時,節約標準煤5555噸,減排二氧化碳14553.3噸。
除了新能源電力的利用,示范區還實現了綠色供熱制冷技術——地源熱泵技術。與傳統空調不同,地源熱泵主要是利用地下水的蓄熱能力來調節室溫,當地的地下水常年保持18℃左右,能夠實現冬季供熱,夏季供冷。此外,示范區還實現了氣候預測、綠色交通、配套設施等方面的建設。
“這是一個完整的概念,也是我了解到的,在中國一個比較完整地將零碳建筑、氣候預測、智能微電網、綠色交通等概念實踐的項目,有推廣意義。”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主任杜祥琬,作為“應對氣候變化˙記錄中國”活動的特聘專家在實地考察后說道,未來北京建設行政副中心,在論證如何解決能源問題的時候,正在考慮如何用上地熱、太陽能盡量用,還要把張家口棄風的那部分風電用上,都是朝著吐魯番新能源示范區的這個方向發展。
吐魯番盆地內干燥少雨,日照充足,全年日照時數3200小時,年積溫5300℃以上,無霜期達270天,光熱資源優勢十分明顯。
以前,吐魯番的居民常常會在房頂裝鐵皮桶,利用它良好的吸熱功能,通過陽光直射將鐵皮桶內的水曬熱,用于洗澡。如今,這種原始方式正在通過技術手段,將示范區棟棟樓頂變為一座座太陽能發電站。
近年來,吐魯番以太陽能利用為重點,開始了新能源示范新區的規劃和建設,計劃用10年左右的時間(2010-2020)分三期,建成一個容納6萬人居住的城區。
截至目前,一期已建成保障性住房5797戶,銷售5340戶,占92%;入住3400戶,占63.7%。2014年初,吐魯番新能源示范區被國家能源局列入全國“第一批創建新能源示范城市”。
“在這里,我們基本上是零碳建筑,不燒一點煤”,吐魯番新能源示范區管委會主任吳桂桐說,發電使用太陽能等新能源,制冷制熱靠地源熱泵技術,極大地減少了污染。
那新能源是如何走進居民家中的呢?吳桂桐介紹,主要是采用智能微電網的概念,每棟樓房的屋頂光伏組件將太陽能轉變為電,接入樓內的居民線路,優先滿足樓內居民用電,居民用不完的電接入大電網。當光伏發電量不足時,從大電網受電向居民供電。儲能裝置和電動車充電站分別通過單獨的變壓器接入配電系統。電量用不完時,可暫時在儲能裝置中保存起來,使可再生能源的電源功率平穩輸出。
太陽能發電是統一管理的,而太陽能熱水是由居民自主管理的,太陽能熱水器已實現24小時供應熱水。據統計,目前,示范區的光伏發電和光熱應用已成規模,太陽能光伏裝機容量達8.718兆瓦,累計發電1747萬千瓦時,節約標準煤5555噸,減排二氧化碳14553.3噸。
除了新能源電力的利用,示范區還實現了綠色供熱制冷技術——地源熱泵技術。與傳統空調不同,地源熱泵主要是利用地下水的蓄熱能力來調節室溫,當地的地下水常年保持18℃左右,能夠實現冬季供熱,夏季供冷。此外,示范區還實現了氣候預測、綠色交通、配套設施等方面的建設。
“這是一個完整的概念,也是我了解到的,在中國一個比較完整地將零碳建筑、氣候預測、智能微電網、綠色交通等概念實踐的項目,有推廣意義。”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主任杜祥琬,作為“應對氣候變化˙記錄中國”活動的特聘專家在實地考察后說道,未來北京建設行政副中心,在論證如何解決能源問題的時候,正在考慮如何用上地熱、太陽能盡量用,還要把張家口棄風的那部分風電用上,都是朝著吐魯番新能源示范區的這個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