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自有其規律,產業發展也有自身的邏輯,通過創新降低成本,最終實現平價上網,讓光伏應用也像太陽能熱水器一樣普遍,這是整個行業的共同目標。但這一目標的實現,顯然也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類似“高血壓”或“低血壓”的價格都有悖于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規律。
近期,協鑫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協鑫新能源”)以0.61元/千瓦時的最低價格中標山西陽泉光伏“領跑者”項目的事件持續發酵,引起業內人士的高度關注和廣泛爭議。在北京鑒衡認證中心主任秦海巖看來,不管0.61元的價格能否賺到錢,協鑫集團都必然是“賺了”。因為“0.61元”和“協鑫”永遠的聯系在了一起。“這在光伏發展史上也算得上是一次里程碑式的事件。”
然而,業內人士的關注和評價遠不止于此:光伏“領跑者”計劃到底是技術領跑還是低價領跑?“6毛1”是孤立事件,還是代表了行業的整體價格水平?“630”過后發生一系列低價中標事件,光伏發電平價上網時代會否提前來臨?
帶著這些疑問,記者走訪了近30位業內人士。然而耐人尋味的是,包括協鑫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在內的近20位人士都發表了看法卻都不愿具名。
是技術領跑還是低價領跑?
雖然光伏行業需要接受市場化的競爭性資源配置,但惡意的價格廝殺,對行業的損害也是必然的。
國家制定光伏“領跑者”計劃的初衷是保障先進技術的發展空間、促進高質高效產品的應用、推動產業升級。對此,秦海巖和常州天合光能中國區市場總監曾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均表示,光伏“領跑者”計劃推出至今,對光伏產業技術創新孵化和產業升級的推動作用非常明顯,并已“初見成效”。
在他們看來,我國的光伏產業過去十年降本顯著源于三個方面:一是經驗曲線,學習國外;二是規模效應,成本迅速下降;三是技術創新。當經驗曲線已經過時,規模效應降本接近“地板”的時候,持續的技術創新便成為了推動產業升級發展、最終實現平價上網的最有效的手段。由此推之,光伏“領跑者”計劃的出臺顯得非常及時且非常必要。
在曾義看來,行業希望看到是合理的商業競爭;而不合理的、惡性的競爭必然損害行業的長期發展:“如果你的報價過分地低,我可能要質疑你的長遠目的,是否會有準備形成壟斷的嫌疑?”
特變電工能源事業部副總經理高振楠向記者表示,降本是方向,但降價還要注意產業與企業發展的可持續,要看是否契合產業現階段的整體發展水平,要防止惡意的低價競爭給行業帶來的混亂和傷害。
“后續‘領跑者’項目的投標過程中,企業最關心的還是電價如何去報,會不會報出類似‘高血壓’或‘低血壓’的價格?”中興能源有限公司副總裁崔雅萍說,行業的健康發展不需要“高低血壓”。雖然光伏行業需要接受市場化的競爭性資源配置,但惡意的價格廝殺,對行業的損害也是必然的。
對于“低價中標”事件,中民新能投資有限公司分布式事業部總經理包育棟首先感受到的是憂慮。“憂慮之后更感到壓力和恐慌,在這種壓力之下,如果要硬著頭皮建了電站,就難免在長期可靠性的把控上被動的降低標準,這樣只會對整個行業發展帶來傷害。就像長跑一樣,如果階段性地突然改變節奏,對行業而言,最后不一定能真正的‘領跑’。”
盡管在陽泉、芮城兩大光伏“領跑者”項目招標篩選過程中,評委并不完全以價格論“英雄”,但0.61元的數字還是引起了整個行業的震動。對此,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錢晶則表示,以現有的光伏技術和產業鏈成熟度,如果在不棄光、補貼按時到位、再加上適當的稅收和土地支持的情況下,0.61元/千瓦時并非完全不可能實現盈利。
是個案還是具備普遍代表性
而讓國內業內人士憂心的是,2016年下半年是光伏上網電價和“領跑者”計劃標準調整的敏感期,0.61元價格的橫空出世,可能會像“多米諾骨牌”一樣讓市場產生連鎖反應?
來自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光伏價格的發展態勢整體向下。從2015年3月-2016年3月,價格走向平穩,正是光伏市場的良好發展態勢延緩了價格的急劇下跌過程,在“630”之后,這一趨勢迅速顯現。
近期,光伏領跑者招標的都是一些大的項目,也間接影響了價格走向。由于這些組件基本上是下半年或明年交貨,因此組件報價的下降也代表了部分企業對成本下降的預期。
不過,在記者采訪的多位產業人士看來,協鑫新能源以0.61-0.65元/千瓦時的價格中標山西陽泉、芮城兩個“領跑者”項目,僅僅是個案,其價格水平完全不能代表光伏行業當前的成本要素和發展水平。
一位在全球光伏制造領域處于前三甲的企業的副總裁向記者直言,“協鑫有規模優勢和全產業鏈的優勢,融資成本方面可能也有優勢,人家敢報出0.61元/千瓦時的價格,也可能會掙到錢,也可能是僅僅出于企業戰略的整體考慮。但能源主管部門千萬不要把0.61元的個案,來代表整個產業的發展水平和未來競標的價格基準。”
記者注意到,早在2015年的亞洲光伏產業協會二屆四次理事會上,身兼亞洲光伏產業協會聯席主席的協鑫集團董事長朱共山便透露,其已有自己的“平價上網”路線圖——即在2018年年底前,將河北中部及以西地區的光伏發電上網電價降到0.6元/千瓦時。
有文章分析,0.61元/千瓦時的價格已經低于全國大部分地區的工商業電價、大工業電價,甚至低于部分地區的居民電價,于是,有人驚喜:“這是不是說明我國光伏產業已經實現了用戶側的平價上網?”
但對于這種抓住個案得出“已經平價上網”的推斷,秦海巖并不認同,“說整個行業水平都已經降到0.61元,這種觀點顯然不科學,甚至是謊言”。
崔雅萍也表示,“不是一家企業報出的價格就能夠代表行業的發展,最終還是要回歸到理性和正常的應用空間,我們不推崇光伏產業要有暴利,但是沒有利潤的行業想走也走不好。”
特變電工新疆新能源公司劉佳璐博士認為,“協鑫的背景比較特殊,0.61元不能作為市場化的標準來衡量,不同企業有各自的戰略或目的”。從競標方案來看,陽泉項目的競標評比要過“投資能力、業績水平、技術先進性、技術方案和價格水平、產業轉型貢獻”等多個關口。
對于領跑者的電價競標,劉佳璐認為單純的鼓勵低價肯定無法維護一個產業的健康良性發展,她建議可以參考類似高速公路等政府大型基建項目的招投標,招標價格以平均價作為基準,“上下偏離的價格幅度要設定合理范圍,比如偏離10%就要扣分”。
然而,記者從公開的資料了解到,從2016年伊始,美國就開出了3.87美分/千瓦時的電價,4月的墨西哥、6月的阿聯酋和8月的智利,都分別投到了3.6美分/千瓦時、2.99美分/千瓦時和2.91美分/千瓦時,光伏成本遠低于當地的火電成本,“那是否就意味著全球很多地區都完全實現了平價上網”?
而讓國內業內人士憂心的是,2016年下半年是光伏上網電價和“領跑者”計劃標準調整的敏感期,0.61元價格的橫空出世,可能會像“多米諾骨牌”一樣讓市場產生連鎖反應?
平價上網尚需多方努力
“技術引領”更像一場馬拉松,最終勝利取決于在整個過程中如何接力、如何爆發,控制好節奏,同時要注意與周邊大環境的融合,這樣才能實現最終的勝利。
按照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的觀點,在2014年-2015年光伏行業相對回暖期,國內生產和制造龍頭企業集中出現的一次擴張產能高潮,客觀上加劇了當前光伏市場競爭的程度,與市場空間預期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這成為光伏產品和光伏招標價格快速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這也可能是光伏“領跑者”項目出現0.61元低價的原因之一。
不過,也有投資界人士提醒記者和產業人士“跳出光伏看光伏”。上海矽亞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裁張蘭丁十余年來長期致力于光伏產業發展的跟蹤研究。在其看來。現在光伏產業面臨的生存環境已非常惡劣。
“你得從全國的整個能源系統和結構來觀察”,張蘭丁告訴記者,近一年多來不少火電項目還在陸續上馬,類似的傳統電源歷來比新能源要“強勢”很多,加上可再生能源補貼下降,同時全國棄光限電的問題日趨嚴重。“就算光伏現在就實現平價上網,是否就可以很快對傳統電源實現替代?不可能,政策層面肯定也會平衡,這不僅僅是價格的問題”。
在張蘭丁看來,2010前后的整合是制造與產能的整合,這一輪的整合則是從制造端到應用端的全面整合,而且整合強度不會低于上一輪。其分析判斷,2020年前,50%左右的光伏企業會被淘汰出局,“隨著供需矛盾的變化,制造端和應用端的矛盾會越來越大,從而加速產業的新一輪整合,惡性的低價競爭會加速產業的洗牌,結局未必是‘勝者為王’,也有可能回歸到‘剩者為王’的老路子上”。
王勃華表示,在此次整合潮中,企業只有主動適應趨勢和光伏產業規律,才可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在即將帶來的整合期中,企業應有準備、有信心、有智慧、有理性,不可自亂陣腳采取“餓死同行、累死自己、坑死業主”的愚蠢舉措。
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實現平價上網,讓人人都用得起、用得上光伏發電”,是很多光伏有識之士的情懷和目標,西安隆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李振國堅信,光伏必然會成為全球最便宜的能源,但需要企業堅持不斷創新,國家則要有序推動光伏成本不斷下降。
崔雅萍對記者表示,“技術引領”已經成為光伏業界的共識。整體而言,一個產業的發展,不應像百米賽跑,僅用十秒鐘沖到終點就算勝利了。它更像一場馬拉松,最終勝利取決于在整個過程中如何接力、如何爆發,控制好節奏,同時要注意與周邊大環境的融合,這樣才能實現最終的勝利。”
近期,協鑫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協鑫新能源”)以0.61元/千瓦時的最低價格中標山西陽泉光伏“領跑者”項目的事件持續發酵,引起業內人士的高度關注和廣泛爭議。在北京鑒衡認證中心主任秦海巖看來,不管0.61元的價格能否賺到錢,協鑫集團都必然是“賺了”。因為“0.61元”和“協鑫”永遠的聯系在了一起。“這在光伏發展史上也算得上是一次里程碑式的事件。”
然而,業內人士的關注和評價遠不止于此:光伏“領跑者”計劃到底是技術領跑還是低價領跑?“6毛1”是孤立事件,還是代表了行業的整體價格水平?“630”過后發生一系列低價中標事件,光伏發電平價上網時代會否提前來臨?
帶著這些疑問,記者走訪了近30位業內人士。然而耐人尋味的是,包括協鑫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在內的近20位人士都發表了看法卻都不愿具名。
是技術領跑還是低價領跑?
雖然光伏行業需要接受市場化的競爭性資源配置,但惡意的價格廝殺,對行業的損害也是必然的。
國家制定光伏“領跑者”計劃的初衷是保障先進技術的發展空間、促進高質高效產品的應用、推動產業升級。對此,秦海巖和常州天合光能中國區市場總監曾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均表示,光伏“領跑者”計劃推出至今,對光伏產業技術創新孵化和產業升級的推動作用非常明顯,并已“初見成效”。
在他們看來,我國的光伏產業過去十年降本顯著源于三個方面:一是經驗曲線,學習國外;二是規模效應,成本迅速下降;三是技術創新。當經驗曲線已經過時,規模效應降本接近“地板”的時候,持續的技術創新便成為了推動產業升級發展、最終實現平價上網的最有效的手段。由此推之,光伏“領跑者”計劃的出臺顯得非常及時且非常必要。
在曾義看來,行業希望看到是合理的商業競爭;而不合理的、惡性的競爭必然損害行業的長期發展:“如果你的報價過分地低,我可能要質疑你的長遠目的,是否會有準備形成壟斷的嫌疑?”
特變電工能源事業部副總經理高振楠向記者表示,降本是方向,但降價還要注意產業與企業發展的可持續,要看是否契合產業現階段的整體發展水平,要防止惡意的低價競爭給行業帶來的混亂和傷害。
“后續‘領跑者’項目的投標過程中,企業最關心的還是電價如何去報,會不會報出類似‘高血壓’或‘低血壓’的價格?”中興能源有限公司副總裁崔雅萍說,行業的健康發展不需要“高低血壓”。雖然光伏行業需要接受市場化的競爭性資源配置,但惡意的價格廝殺,對行業的損害也是必然的。
對于“低價中標”事件,中民新能投資有限公司分布式事業部總經理包育棟首先感受到的是憂慮。“憂慮之后更感到壓力和恐慌,在這種壓力之下,如果要硬著頭皮建了電站,就難免在長期可靠性的把控上被動的降低標準,這樣只會對整個行業發展帶來傷害。就像長跑一樣,如果階段性地突然改變節奏,對行業而言,最后不一定能真正的‘領跑’。”
盡管在陽泉、芮城兩大光伏“領跑者”項目招標篩選過程中,評委并不完全以價格論“英雄”,但0.61元的數字還是引起了整個行業的震動。對此,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錢晶則表示,以現有的光伏技術和產業鏈成熟度,如果在不棄光、補貼按時到位、再加上適當的稅收和土地支持的情況下,0.61元/千瓦時并非完全不可能實現盈利。
是個案還是具備普遍代表性
而讓國內業內人士憂心的是,2016年下半年是光伏上網電價和“領跑者”計劃標準調整的敏感期,0.61元價格的橫空出世,可能會像“多米諾骨牌”一樣讓市場產生連鎖反應?
來自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光伏價格的發展態勢整體向下。從2015年3月-2016年3月,價格走向平穩,正是光伏市場的良好發展態勢延緩了價格的急劇下跌過程,在“630”之后,這一趨勢迅速顯現。
近期,光伏領跑者招標的都是一些大的項目,也間接影響了價格走向。由于這些組件基本上是下半年或明年交貨,因此組件報價的下降也代表了部分企業對成本下降的預期。
不過,在記者采訪的多位產業人士看來,協鑫新能源以0.61-0.65元/千瓦時的價格中標山西陽泉、芮城兩個“領跑者”項目,僅僅是個案,其價格水平完全不能代表光伏行業當前的成本要素和發展水平。
一位在全球光伏制造領域處于前三甲的企業的副總裁向記者直言,“協鑫有規模優勢和全產業鏈的優勢,融資成本方面可能也有優勢,人家敢報出0.61元/千瓦時的價格,也可能會掙到錢,也可能是僅僅出于企業戰略的整體考慮。但能源主管部門千萬不要把0.61元的個案,來代表整個產業的發展水平和未來競標的價格基準。”
記者注意到,早在2015年的亞洲光伏產業協會二屆四次理事會上,身兼亞洲光伏產業協會聯席主席的協鑫集團董事長朱共山便透露,其已有自己的“平價上網”路線圖——即在2018年年底前,將河北中部及以西地區的光伏發電上網電價降到0.6元/千瓦時。
有文章分析,0.61元/千瓦時的價格已經低于全國大部分地區的工商業電價、大工業電價,甚至低于部分地區的居民電價,于是,有人驚喜:“這是不是說明我國光伏產業已經實現了用戶側的平價上網?”
但對于這種抓住個案得出“已經平價上網”的推斷,秦海巖并不認同,“說整個行業水平都已經降到0.61元,這種觀點顯然不科學,甚至是謊言”。
崔雅萍也表示,“不是一家企業報出的價格就能夠代表行業的發展,最終還是要回歸到理性和正常的應用空間,我們不推崇光伏產業要有暴利,但是沒有利潤的行業想走也走不好。”
特變電工新疆新能源公司劉佳璐博士認為,“協鑫的背景比較特殊,0.61元不能作為市場化的標準來衡量,不同企業有各自的戰略或目的”。從競標方案來看,陽泉項目的競標評比要過“投資能力、業績水平、技術先進性、技術方案和價格水平、產業轉型貢獻”等多個關口。
對于領跑者的電價競標,劉佳璐認為單純的鼓勵低價肯定無法維護一個產業的健康良性發展,她建議可以參考類似高速公路等政府大型基建項目的招投標,招標價格以平均價作為基準,“上下偏離的價格幅度要設定合理范圍,比如偏離10%就要扣分”。
然而,記者從公開的資料了解到,從2016年伊始,美國就開出了3.87美分/千瓦時的電價,4月的墨西哥、6月的阿聯酋和8月的智利,都分別投到了3.6美分/千瓦時、2.99美分/千瓦時和2.91美分/千瓦時,光伏成本遠低于當地的火電成本,“那是否就意味著全球很多地區都完全實現了平價上網”?
而讓國內業內人士憂心的是,2016年下半年是光伏上網電價和“領跑者”計劃標準調整的敏感期,0.61元價格的橫空出世,可能會像“多米諾骨牌”一樣讓市場產生連鎖反應?
平價上網尚需多方努力
“技術引領”更像一場馬拉松,最終勝利取決于在整個過程中如何接力、如何爆發,控制好節奏,同時要注意與周邊大環境的融合,這樣才能實現最終的勝利。
按照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的觀點,在2014年-2015年光伏行業相對回暖期,國內生產和制造龍頭企業集中出現的一次擴張產能高潮,客觀上加劇了當前光伏市場競爭的程度,與市場空間預期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這成為光伏產品和光伏招標價格快速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這也可能是光伏“領跑者”項目出現0.61元低價的原因之一。
不過,也有投資界人士提醒記者和產業人士“跳出光伏看光伏”。上海矽亞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裁張蘭丁十余年來長期致力于光伏產業發展的跟蹤研究。在其看來。現在光伏產業面臨的生存環境已非常惡劣。
“你得從全國的整個能源系統和結構來觀察”,張蘭丁告訴記者,近一年多來不少火電項目還在陸續上馬,類似的傳統電源歷來比新能源要“強勢”很多,加上可再生能源補貼下降,同時全國棄光限電的問題日趨嚴重。“就算光伏現在就實現平價上網,是否就可以很快對傳統電源實現替代?不可能,政策層面肯定也會平衡,這不僅僅是價格的問題”。
在張蘭丁看來,2010前后的整合是制造與產能的整合,這一輪的整合則是從制造端到應用端的全面整合,而且整合強度不會低于上一輪。其分析判斷,2020年前,50%左右的光伏企業會被淘汰出局,“隨著供需矛盾的變化,制造端和應用端的矛盾會越來越大,從而加速產業的新一輪整合,惡性的低價競爭會加速產業的洗牌,結局未必是‘勝者為王’,也有可能回歸到‘剩者為王’的老路子上”。
王勃華表示,在此次整合潮中,企業只有主動適應趨勢和光伏產業規律,才可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在即將帶來的整合期中,企業應有準備、有信心、有智慧、有理性,不可自亂陣腳采取“餓死同行、累死自己、坑死業主”的愚蠢舉措。
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實現平價上網,讓人人都用得起、用得上光伏發電”,是很多光伏有識之士的情懷和目標,西安隆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李振國堅信,光伏必然會成為全球最便宜的能源,但需要企業堅持不斷創新,國家則要有序推動光伏成本不斷下降。
崔雅萍對記者表示,“技術引領”已經成為光伏業界的共識。整體而言,一個產業的發展,不應像百米賽跑,僅用十秒鐘沖到終點就算勝利了。它更像一場馬拉松,最終勝利取決于在整個過程中如何接力、如何爆發,控制好節奏,同時要注意與周邊大環境的融合,這樣才能實現最終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