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季度,資本市場上光伏企業的身影又開始活躍。卡姆丹克、鉑陽精工兩家光伏企業登陸香港證券交易所,光伏設備商天龍光電登陸國內新一批創業板,此外,國內硅片領先廠商賽維LDK近期也拉開增發融資大幕……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全球市場向好,國內光伏企業的生產和業績也日益紅火,預期短期內不會再出臺很激進的產業支持政策。他表示,產業太熱也不見得是好事,正常發展就好。
由于全球金融危機的消退早于預期,國內光伏行業于今年三季度便初步確立了回暖趨勢。在國內硅片龍頭企業賽維LDK負責人看來,經歷了多晶硅價格暴跌和金融危機的磨礪之后,“涅?”之后的光伏產業將比上一輪更理性,發展更持續。
悄悄完成“V”字反轉
看一個產業的輪回,行業龍頭企業業績的上下波動便是縮影。
12月18日,江西賽維LDK宣布以每股7.00美元增發1652萬美國存托股,同時,公司還在為旗下的硅料業務子公司不斷尋求戰略投資者。
在分析人士看來,公司此次融資將很大程度上解決近期的資金壓力。經歷了2008年的產能大幅擴展和2009年的終端市場急速萎縮之后,資金問題成為多數光伏企業能否“熬過”金融危機關卡的“命門”。此間,國內在海外上市的光伏企業今年紛紛掀起融資潮。
然而,金融危機的退去早于預期,今年下半年全球新能源市場出現明顯復蘇。
從賽維LDK前三季度財務報表可以看到,今年第三季度已經實現了盈利能力的“V”字形扭轉,公司第三季度的主營業務利潤為5680萬美元,與二季度虧損2.055億美元相比,業績大幅增長。同時,公司毛利率已接近于金融危機前的水平,達到20.1%。去年第三季度,賽維LDK的毛利率為22.7%,而今年第二季度的毛利率則為負90.0%。
無獨有偶,國內光伏組件大廠天合光能的財務報告呈現了同樣的趨勢。公司今年三季報顯示,公司太陽能組件出貨量為123兆瓦,環比第二季度增長91.9%,比去年同期增長了84.7%。公司毛利率為28.5%,也好于今年第二季度的27.4%及去年同期的22.4%。公司凈收益是4010萬美元,高于二季度的1890萬美元。
同時,無錫尚德、天威英利等龍頭光伏企業三季度的業績或訂單情況也好于預期。不少在上半年遭遇資金、銷售困局的光伏企業下半年又開足馬力生產。哥本哈根會議之后,美國和瑞士等新興市場的開拓也值得期待。
近期賽維LDK在市場上獲得了總計近200兆瓦的電池組件和光伏工程業務。提到對第四季度的業績預期,賽維LDK負責人表示,近期公司生產一直滿負荷運轉,又接連獲得訂單,包括供應太陽能電池組件以及合作開發建設光伏電站等,預計第四季度以及明年的業績仍將維持增幅。
產能過剩警鐘長鳴
今年“十一”之前,國務院將多晶硅列為產能過剩行業,并制定政策抑制各地的多晶硅投資熱潮。這一政策一時間將光伏產業置于尷尬境地。此間,由于國際多晶硅價格暴跌,不少規模小、技術低的多晶硅企業關門歇業。洗牌之后,產能過剩的教訓將長期對光伏產業的發展起到警示作用。
招商證券研究報告稱,明年全球太陽能電池產能將擴大到9000兆瓦,預計需要6萬噸的多晶硅,而明年全球多晶硅產能總計約8、9萬噸。這意味著,產能過剩還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是懸在企業頭頂的警鐘。
近期在香港上市的卡姆丹克專注于硅片的制造,鉑陽精工則是一家專門提供太陽能薄膜電池生產設備的企業。它們的共識之一是,并不認為產能過剩會擋住行業領先者的步伐,并決心在這輪行業洗牌中搶占先機。
對于多晶硅過剩問題,鉑陽精工董事會主席彭立斌介紹說,今年我國共進口2萬多噸高純度多晶硅用于太陽能生產,同時也生產了超過3萬噸多晶硅,但國產多晶硅只有5000噸能夠直接用于太陽能電池板生產,剩下的只能出口到國外做初級材料,相當于我國生產的100噸低純度多晶硅才能換回進口的1噸高純度多晶硅,同時把污染和高能耗留給了國內。
這說明,我國高純度的多晶硅還是非常短缺的,但低純度的多晶硅嚴重過剩。新的行業格局中,行業參與者的殺手锏將是技術、質量、品牌,而不再是無原則的壓低成本。新一輪高速發展期內,盲目擴張低水平生產線式的發展模式不再可行。業內專家提出,相比晶硅技術,薄膜電池技術更有市場前景,也能夠規避陷入產能過剩的泥潭,因此可以鼓勵企業在這方面做出創新。
長城證券研究員周濤表示,隨著多晶硅產能的充分釋放,多晶硅暴利時代可能一去不返,未來光伏發電成本還有進一步下降的空間,在相對穩定的行業環境中,企業發展需要穩扎穩打拼技術、拼實力。
賽維LDK有關人士表示,光伏企業實際是高水平的制造業,最終在充分競爭中將靠規模優勢取勝,新一批行業領頭羊要在保證技術領先的同時通過規模化來獲取成本優勢。
通過股價可以看到,賽維LDK自2008年9月份股價大幅跳水之后,至今股價大部分在5-10美元的價格區間內。而2007年公司股價一度上探到接近70美元。這也反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