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在光伏農業扶貧模式創新,還是在光伏農業科技創新,以及光伏農業產業園區建設,進而在光伏智慧農業升級上,青島昌盛日電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昌盛日電)近年來在上述領域推出的一系列創新性舉措和解決方案,在提升光伏農業的生產效率、保障光伏農業可持續性健康發展上所取得的成效獲得一致認可。
引領光伏農業發展持續創新
據記者了解,早在2011年,昌盛日電就創造性地將光伏發電與農業結合,開創了光伏農業這一模式。這一模式創新不僅為解決我國中東部地區光伏電站落地難問題提供了有益的嘗試、開辟了光伏綜合應用的新領域,更讓昌盛日電這樣一家民營企業能夠在短短5年時間內成長為資產近百億的光伏農業行業龍頭,所投資建設的光伏農業示范電站也多次成為國家領導人視察的首選之地。
“昌盛日電立足農業與光伏的完美結合,不僅在全國首創了‘光伏農業造血式扶貧模式’,還將光伏農業園區進行‘平臺化’、‘園區化’運作。目前,這一模式在全國各地已經初見成效,正在全國大范圍內快速推廣。”昌盛日電董事長李堅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昌盛日電在寧夏永寧縣的光伏農業科技示范園,是國家光伏扶貧工程試點項目之一。該項目規劃總投資24億元,占地面積1萬畝,總體規劃將建設200MW的光伏大棚;項目全部建成后可實現發電年產值2.43億元,在農業用地上也將實現年工業利稅5800萬元。其中已經建成投產的一期項目裝機容量達30MW,投資4.5億元,占地面積1230畝,預計全生命周期將實現發電量10.13億度和利稅2.18億元。
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在調研上述項目時指出,在光伏扶貧工程的實施中,昌盛日電將光伏設施農業這一成熟的光伏應用模式引入寧夏,增加了當地貧困人口基本生活收入,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帶動了當地財政收入增長,促進了農民就近就業和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有著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
李堅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通過規?;洜I發展光伏應用產業,昌盛日電通過產業化運作,在“光伏+”應用產業領域不斷進行創新和升級。其主導或參與運營的光伏農業種植基地面積居全國首位,主導開展的光伏農業項目遍布全國20余個省份、87個地市。同時,作為光伏農業科技大棚模式的締造者,昌盛日電再次首創光伏農業科技大棚與太陽能特色小鎮建設結合,作為光伏綜合應用的延伸,有效解決了“三農”問題、促進農民就業和增收,建設中心社區實現了新型城鎮化建設。
據記者了解,昌盛日電自主創新設計研發出五代光伏大棚,形成了光伏農業園區規劃、建設、運營整體解決方案能力,獲得了國家農業科技園、國家科技特派員創業基地資質等8項榮譽,并與農科院、中國農業大學等10余家科研院所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致力于打造光伏農業全產業鏈。2014年6月,公司首創的光伏設施農業大棚技術還榮獲了201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領域最具投資價值的領先技術藍天獎。
升級光伏智慧農業 挺進低成本
在能源互聯網發展浪潮的驅使下,光伏農業下一步的發展目標是向智慧農業升級,昌盛日電早已在此領域率先布局、再次抓住了光伏智慧農業這一新興領域的發展先機。
記者了解到,作為引領我國光伏農業發展的領軍企業,昌盛日電將互聯網技術等智慧型發展要素與成熟的光伏現代農業體系進行深度融合,智慧農業能源應用解決方案可實現光伏農業產業鏈條中互聯網能效的最大化,可有效提升光伏農業的生產效率,保障可持續性健康發展。同時該公司通過積極促進互聯網產業與光伏農業產業鏈的雙向融合發展,可使上層能源網絡與下層應用消納充分協同,開辟了新能源綜合應用的又一全新發展領域。
李堅之說,依托該方案開發出的智慧農業生產平臺與智慧農業流通平臺,可使農業生產成本降低30%以上,產量提高10%以上,且有利于建立起光伏農業的質量追溯體系。
日前,昌盛日電與華為合作,邁上了光伏電站管理運維和光伏農業產業園區智能化管理的新臺階,加快推動農業物聯網、農業互聯網發展步伐,對農業現代化和農業信息化也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其在致力于全面提升光伏電站和光伏農業產業園區的智能化管理過程中,依托全國各地農業園區創新打造出“農業創客”平臺。以光伏農業園區為載體,通過向全社會開放光伏農業園區資源和配套,吸引“創客”來到光伏農業園區平臺上進行創業。
據李堅之介紹,目前青島農業創客空間已開工建設,將于今年10月份投入運營,到2017年計劃孵化30家左右的中小企業,培育10個本土蔬菜品牌,提供近2000個就業崗位。未來,農業創客空間還將走出去,跟各地政府搭建的孵化器進行對接,優勢互補,共同完成創新創業工作。
“下一步我們將在創客產業平臺基礎上嫁接互聯網平臺,形成‘云創客’,讓更多的農業創客在統一的信息平臺上提供個性化和定制化的服務,實現‘B to C’到‘C to M’的跨越。云創客將集成創客平臺在政策、資本等方面的優勢和云平臺信息化和交互式溝通方式的特點,使農業創客在這個平臺上能夠迸發出更高的創新能量。”李堅之說。
智慧農業的特色之一是促進了互聯網與農業產業鏈的雙向融合,這種融合將極大地提升農業的生產效率并使企業掌握市場的定價權。
“我相信在行業龍頭企業、科研機構和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通過持續不斷的技術創新,包括與互聯網進行深度融合,光伏發電的度電成本到2020年降到五毛錢以內,實現平價上網的目標應該是可以實現的。” 李堅之進一步說。
引領光伏農業發展持續創新
據記者了解,早在2011年,昌盛日電就創造性地將光伏發電與農業結合,開創了光伏農業這一模式。這一模式創新不僅為解決我國中東部地區光伏電站落地難問題提供了有益的嘗試、開辟了光伏綜合應用的新領域,更讓昌盛日電這樣一家民營企業能夠在短短5年時間內成長為資產近百億的光伏農業行業龍頭,所投資建設的光伏農業示范電站也多次成為國家領導人視察的首選之地。
“昌盛日電立足農業與光伏的完美結合,不僅在全國首創了‘光伏農業造血式扶貧模式’,還將光伏農業園區進行‘平臺化’、‘園區化’運作。目前,這一模式在全國各地已經初見成效,正在全國大范圍內快速推廣。”昌盛日電董事長李堅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昌盛日電在寧夏永寧縣的光伏農業科技示范園,是國家光伏扶貧工程試點項目之一。該項目規劃總投資24億元,占地面積1萬畝,總體規劃將建設200MW的光伏大棚;項目全部建成后可實現發電年產值2.43億元,在農業用地上也將實現年工業利稅5800萬元。其中已經建成投產的一期項目裝機容量達30MW,投資4.5億元,占地面積1230畝,預計全生命周期將實現發電量10.13億度和利稅2.18億元。
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在調研上述項目時指出,在光伏扶貧工程的實施中,昌盛日電將光伏設施農業這一成熟的光伏應用模式引入寧夏,增加了當地貧困人口基本生活收入,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帶動了當地財政收入增長,促進了農民就近就業和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有著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
李堅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通過規?;洜I發展光伏應用產業,昌盛日電通過產業化運作,在“光伏+”應用產業領域不斷進行創新和升級。其主導或參與運營的光伏農業種植基地面積居全國首位,主導開展的光伏農業項目遍布全國20余個省份、87個地市。同時,作為光伏農業科技大棚模式的締造者,昌盛日電再次首創光伏農業科技大棚與太陽能特色小鎮建設結合,作為光伏綜合應用的延伸,有效解決了“三農”問題、促進農民就業和增收,建設中心社區實現了新型城鎮化建設。
據記者了解,昌盛日電自主創新設計研發出五代光伏大棚,形成了光伏農業園區規劃、建設、運營整體解決方案能力,獲得了國家農業科技園、國家科技特派員創業基地資質等8項榮譽,并與農科院、中國農業大學等10余家科研院所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致力于打造光伏農業全產業鏈。2014年6月,公司首創的光伏設施農業大棚技術還榮獲了201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領域最具投資價值的領先技術藍天獎。
升級光伏智慧農業 挺進低成本
在能源互聯網發展浪潮的驅使下,光伏農業下一步的發展目標是向智慧農業升級,昌盛日電早已在此領域率先布局、再次抓住了光伏智慧農業這一新興領域的發展先機。
記者了解到,作為引領我國光伏農業發展的領軍企業,昌盛日電將互聯網技術等智慧型發展要素與成熟的光伏現代農業體系進行深度融合,智慧農業能源應用解決方案可實現光伏農業產業鏈條中互聯網能效的最大化,可有效提升光伏農業的生產效率,保障可持續性健康發展。同時該公司通過積極促進互聯網產業與光伏農業產業鏈的雙向融合發展,可使上層能源網絡與下層應用消納充分協同,開辟了新能源綜合應用的又一全新發展領域。
李堅之說,依托該方案開發出的智慧農業生產平臺與智慧農業流通平臺,可使農業生產成本降低30%以上,產量提高10%以上,且有利于建立起光伏農業的質量追溯體系。
日前,昌盛日電與華為合作,邁上了光伏電站管理運維和光伏農業產業園區智能化管理的新臺階,加快推動農業物聯網、農業互聯網發展步伐,對農業現代化和農業信息化也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其在致力于全面提升光伏電站和光伏農業產業園區的智能化管理過程中,依托全國各地農業園區創新打造出“農業創客”平臺。以光伏農業園區為載體,通過向全社會開放光伏農業園區資源和配套,吸引“創客”來到光伏農業園區平臺上進行創業。
據李堅之介紹,目前青島農業創客空間已開工建設,將于今年10月份投入運營,到2017年計劃孵化30家左右的中小企業,培育10個本土蔬菜品牌,提供近2000個就業崗位。未來,農業創客空間還將走出去,跟各地政府搭建的孵化器進行對接,優勢互補,共同完成創新創業工作。
“下一步我們將在創客產業平臺基礎上嫁接互聯網平臺,形成‘云創客’,讓更多的農業創客在統一的信息平臺上提供個性化和定制化的服務,實現‘B to C’到‘C to M’的跨越。云創客將集成創客平臺在政策、資本等方面的優勢和云平臺信息化和交互式溝通方式的特點,使農業創客在這個平臺上能夠迸發出更高的創新能量。”李堅之說。
智慧農業的特色之一是促進了互聯網與農業產業鏈的雙向融合,這種融合將極大地提升農業的生產效率并使企業掌握市場的定價權。
“我相信在行業龍頭企業、科研機構和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通過持續不斷的技術創新,包括與互聯網進行深度融合,光伏發電的度電成本到2020年降到五毛錢以內,實現平價上網的目標應該是可以實現的。” 李堅之進一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