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來,中民投實現了快速發展,資產規模由原來的335億達到目前的2000億元。]
近年來,經濟增長動能不足、傳統投資方式效益低下已成為全球各大經濟體面臨的共同難題,加上地緣沖突與黑天鵝事件頻發,為全球經濟蒙上陰影。正處于轉型期的中國經濟雖同樣面臨較大下行壓力,但中國市場迸發出的機遇與潛力,已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中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資本量巨大且活躍的民營企業作為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正被寄予厚望。作為時代的產物,中國民生投資集團(下稱“中民投”)自2014年8月成立以來,致力于為中國民營企業搭建平臺,以“產融結合”、“抱團取暖”的方式不斷探索符合社會需求、順應經濟形勢發展的創新模式,在中國民營經濟融入世界經濟的進程中起到先行者的典范作用。
10月13日,中民投全球專家咨詢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上海召開。作為中國頂級民間智庫的年度盛事,本次會議以“全球新形勢,亞洲新機遇”為主題,聚焦當前的國際經濟形勢與亞洲地區的投資機遇。為期兩天的會議邀請了來自全球的政治、經濟與學術精英,共同探討影響地區發展的趨勢與中國資本所面對的機會和挑戰。會議期間,來自中民投的高層也分享了公司成立兩年取得的成績以及未來發展戰略。
全球經濟看中國中國潛力在民企
值得注意的是,兩年時間里,中民投布局“一帶一路”建設50億美元印尼產業園、25億美元收購美國思諾保險、在寧夏打造全球最大單體光伏電站、購買100架空客直升機等一系列“大手筆”,背后都凝聚了中民投的“外腦”——來自于全球各行業頂尖專家組成的中民投全球專家咨詢委員會,對世界經濟格局的深入解讀和對行業趨勢的精準把握,未來還將有更多全球領軍人物加入到中民投這一“民間智庫”中來。
中民投全球專家咨詢委員會成員、法國前總理多米尼克·德維爾潘在本次會議上表示,目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日益增加,和平與發展成為世界各國面臨的主要問題。
“很多國家都出現經濟放緩、通貨膨脹以及各種不穩定因素,導致2016年全球經濟面臨3%的放緩壓力。相較之下,中國無疑成為世界經濟發展中的一個亮點。”德維爾潘提出,在中國可以看到企業、資本正以新的形式快速崛起。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也必將帶來全球化的新時代。
201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安格斯·迪頓作為今年新加入中民投全球專家咨詢委員會的委員,在會議上表示同樣看好中國經濟的未來發展。“中國作為近年來經濟增長的‘超級明星’,取得的成績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眼中是非常值得羨慕的。”
迪頓認為,在全球經濟放緩過程中,仍蘊含著投資亮點與機會。
眼下,世界經濟正處于新一輪的轉型、重構與再平衡的周期中。一方面,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開始進入資本輸出的時代,逐步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進行收購布局;另一方面,全球正進入第四次產業轉移的時代,勞動密集型、以出口或代工為主的中小制造企業由中國向越南、緬甸、印度、印尼等勞動力和資源等更低廉的新興發展中國家轉移,同時高端制造業在美國、歐洲等發達市場“再工業化”戰略的引導下回流。
在這一世界范圍內的轉型周期中,中國民營企業異軍突起,在全球掀起新一輪投資熱潮。
中民投全球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美中全國關系委員會會長斯蒂芬·歐倫斯在會上表示,10年前,中國對美國的投資絕大多數來自國企,但現在中國民企已經變成主流。在眾多“出海”的民企中,歐倫斯認為,由全國工商聯發起、59家知名民企聯合成立的中民投能夠很好地代表民企投資海外的趨勢,為中國民企投資美國起到示范作用。
中民投全球專家咨詢委員會秘書長、現任英國東亞委員會秘書長麥啟安更是滿懷信心地預言,中民投將在未來5到7年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金融集團。
“中民投擁有一個非常創新的企業架構,不僅在國內,在全球也是如此。因為它集中了中國非常成功的民營企業作為股東,抱團走向國際化,大大降低了投資的風險和成本。”麥啟安說道。
中民投董事局主席董文標在會議上提出,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發展方式和增長動力的轉變為國內民營企業發展提供了寶貴機遇。在中國全面實施結構性供給側改革的過程中,一系列支持民營企業經濟健康發展的政策和措施將陸續出臺,為民營企業“做大做強”提供強大支撐。
董文標強調,包括中民投在內的民營企業,將準確把握我國經濟發展的大勢,用好用足國家的政策,提升自身綜合素質,抓住一切有利的時機,推動企業不斷取得更好的發展。
中民投已經成立兩年時間。兩年來,中民投實現了快速發展,資產規模由原來的335億達到目前的2000億元。更重要的是,通過堅定不移地貫徹“一體兩翼,產融結合”發展戰略,中民投初步完成產業布局,商業模式優化取得實質性進展。
中民投模式發揮引領作用
近年來,產業轉型升級承壓、人才流失嚴重、融資難融資貴、缺少投資平臺等一系列問題成為民營企業面臨的重重難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同比增長9%,而其中民間投資僅增長2.8%,較大幅度的回落不禁引發業內擔憂,民企作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如何尋找可持續增長的動力?
工商聯副主席黃榮在中民投全球專家咨詢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期間表示,影響民間投資既有經濟因素,也有非經濟因素。“成本高企、融資難、融資貴、比較優勢下降、利潤薄、回報低,導致民間投資意愿不強。”但黃榮強調,盡管中國經濟運行穩中有憂、穩中有難,但是發展勢頭仍然是好的,新發展的動能正在成長,新舊動能的轉換正在加快。
“民營企業其實有大量的資產需要與資本市場對接,只是現在沒有找到新的增長點和好的增長模式,一旦找到了,投資會快速回升。”中民投集團總裁李懷珍說道。
李懷珍進一步解釋道,雖然最近幾年中國民營投資的增長幅度出現放緩,但是中民投這兩年資產增長數倍,由原來的335億到現在的2000億,體現了創新模式的生命力。
“中民投模式是工商聯的一個偉大創造,正起著明顯的引領作用。”李懷珍表示,過去中國的民營企業都是單打獨斗,力量分散。而中民投平臺的搭建,實現了民間資本投資模式的轉型升級,一方面使得民間資本的流動由分散向規模化轉變,由自發向規范化轉變;另一方面由產業資本為主轉向金融資本為主;最后將國內資本和國際資本的流動結合在一起。
經過兩年的摸索,中民投已確立未來在“產”、“融”領域的發展方向。
金融方面,中民投將重點打造三大金融集團——以新加坡為中心的國際化保險集團、以香港為中心的金融租賃集團以及在國內外打造資產管理集團。
產業領域,中民投希望在未來確立新能源、居家養老和建筑工業化三大產業特色。
“要永遠圍繞人的消費做文章。”李懷珍指出,不到三年,居家養老領域將會迎來爆發式的發展,屆時養老、醫療、物業、保險等不同的金融與產業平臺會有更好的互動與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中民投引領的抱團發展模式,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地方民營企業所復制推廣。
目前已經建立的省級民投公司包括蘇民投、浙民投和廈民投,此外京民投與粵民投也在籌劃中。
“中國的民營經濟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中民投所創建的資本聚合、抱團發展的新模式顯示出很大的生命力。”李懷珍表示,雖然中民投與各個省的民投都為獨立主體,沒有任何股權關系,但是在業務上未來肯定會出現融合。
“中民投能夠與各個地方的民投結合起來共同發展,是非常好的選擇,也應該是我們的戰略之一。”李懷珍說道。
近年來,經濟增長動能不足、傳統投資方式效益低下已成為全球各大經濟體面臨的共同難題,加上地緣沖突與黑天鵝事件頻發,為全球經濟蒙上陰影。正處于轉型期的中國經濟雖同樣面臨較大下行壓力,但中國市場迸發出的機遇與潛力,已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中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資本量巨大且活躍的民營企業作為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正被寄予厚望。作為時代的產物,中國民生投資集團(下稱“中民投”)自2014年8月成立以來,致力于為中國民營企業搭建平臺,以“產融結合”、“抱團取暖”的方式不斷探索符合社會需求、順應經濟形勢發展的創新模式,在中國民營經濟融入世界經濟的進程中起到先行者的典范作用。
10月13日,中民投全球專家咨詢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上海召開。作為中國頂級民間智庫的年度盛事,本次會議以“全球新形勢,亞洲新機遇”為主題,聚焦當前的國際經濟形勢與亞洲地區的投資機遇。為期兩天的會議邀請了來自全球的政治、經濟與學術精英,共同探討影響地區發展的趨勢與中國資本所面對的機會和挑戰。會議期間,來自中民投的高層也分享了公司成立兩年取得的成績以及未來發展戰略。
全球經濟看中國中國潛力在民企
值得注意的是,兩年時間里,中民投布局“一帶一路”建設50億美元印尼產業園、25億美元收購美國思諾保險、在寧夏打造全球最大單體光伏電站、購買100架空客直升機等一系列“大手筆”,背后都凝聚了中民投的“外腦”——來自于全球各行業頂尖專家組成的中民投全球專家咨詢委員會,對世界經濟格局的深入解讀和對行業趨勢的精準把握,未來還將有更多全球領軍人物加入到中民投這一“民間智庫”中來。
中民投全球專家咨詢委員會成員、法國前總理多米尼克·德維爾潘在本次會議上表示,目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日益增加,和平與發展成為世界各國面臨的主要問題。
“很多國家都出現經濟放緩、通貨膨脹以及各種不穩定因素,導致2016年全球經濟面臨3%的放緩壓力。相較之下,中國無疑成為世界經濟發展中的一個亮點。”德維爾潘提出,在中國可以看到企業、資本正以新的形式快速崛起。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也必將帶來全球化的新時代。
201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安格斯·迪頓作為今年新加入中民投全球專家咨詢委員會的委員,在會議上表示同樣看好中國經濟的未來發展。“中國作為近年來經濟增長的‘超級明星’,取得的成績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眼中是非常值得羨慕的。”
迪頓認為,在全球經濟放緩過程中,仍蘊含著投資亮點與機會。
眼下,世界經濟正處于新一輪的轉型、重構與再平衡的周期中。一方面,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開始進入資本輸出的時代,逐步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進行收購布局;另一方面,全球正進入第四次產業轉移的時代,勞動密集型、以出口或代工為主的中小制造企業由中國向越南、緬甸、印度、印尼等勞動力和資源等更低廉的新興發展中國家轉移,同時高端制造業在美國、歐洲等發達市場“再工業化”戰略的引導下回流。
在這一世界范圍內的轉型周期中,中國民營企業異軍突起,在全球掀起新一輪投資熱潮。
中民投全球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美中全國關系委員會會長斯蒂芬·歐倫斯在會上表示,10年前,中國對美國的投資絕大多數來自國企,但現在中國民企已經變成主流。在眾多“出海”的民企中,歐倫斯認為,由全國工商聯發起、59家知名民企聯合成立的中民投能夠很好地代表民企投資海外的趨勢,為中國民企投資美國起到示范作用。
中民投全球專家咨詢委員會秘書長、現任英國東亞委員會秘書長麥啟安更是滿懷信心地預言,中民投將在未來5到7年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金融集團。
“中民投擁有一個非常創新的企業架構,不僅在國內,在全球也是如此。因為它集中了中國非常成功的民營企業作為股東,抱團走向國際化,大大降低了投資的風險和成本。”麥啟安說道。
中民投董事局主席董文標在會議上提出,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發展方式和增長動力的轉變為國內民營企業發展提供了寶貴機遇。在中國全面實施結構性供給側改革的過程中,一系列支持民營企業經濟健康發展的政策和措施將陸續出臺,為民營企業“做大做強”提供強大支撐。
董文標強調,包括中民投在內的民營企業,將準確把握我國經濟發展的大勢,用好用足國家的政策,提升自身綜合素質,抓住一切有利的時機,推動企業不斷取得更好的發展。
中民投已經成立兩年時間。兩年來,中民投實現了快速發展,資產規模由原來的335億達到目前的2000億元。更重要的是,通過堅定不移地貫徹“一體兩翼,產融結合”發展戰略,中民投初步完成產業布局,商業模式優化取得實質性進展。
中民投模式發揮引領作用
近年來,產業轉型升級承壓、人才流失嚴重、融資難融資貴、缺少投資平臺等一系列問題成為民營企業面臨的重重難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同比增長9%,而其中民間投資僅增長2.8%,較大幅度的回落不禁引發業內擔憂,民企作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如何尋找可持續增長的動力?
工商聯副主席黃榮在中民投全球專家咨詢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期間表示,影響民間投資既有經濟因素,也有非經濟因素。“成本高企、融資難、融資貴、比較優勢下降、利潤薄、回報低,導致民間投資意愿不強。”但黃榮強調,盡管中國經濟運行穩中有憂、穩中有難,但是發展勢頭仍然是好的,新發展的動能正在成長,新舊動能的轉換正在加快。
“民營企業其實有大量的資產需要與資本市場對接,只是現在沒有找到新的增長點和好的增長模式,一旦找到了,投資會快速回升。”中民投集團總裁李懷珍說道。
李懷珍進一步解釋道,雖然最近幾年中國民營投資的增長幅度出現放緩,但是中民投這兩年資產增長數倍,由原來的335億到現在的2000億,體現了創新模式的生命力。
“中民投模式是工商聯的一個偉大創造,正起著明顯的引領作用。”李懷珍表示,過去中國的民營企業都是單打獨斗,力量分散。而中民投平臺的搭建,實現了民間資本投資模式的轉型升級,一方面使得民間資本的流動由分散向規模化轉變,由自發向規范化轉變;另一方面由產業資本為主轉向金融資本為主;最后將國內資本和國際資本的流動結合在一起。
經過兩年的摸索,中民投已確立未來在“產”、“融”領域的發展方向。
金融方面,中民投將重點打造三大金融集團——以新加坡為中心的國際化保險集團、以香港為中心的金融租賃集團以及在國內外打造資產管理集團。
產業領域,中民投希望在未來確立新能源、居家養老和建筑工業化三大產業特色。
“要永遠圍繞人的消費做文章。”李懷珍指出,不到三年,居家養老領域將會迎來爆發式的發展,屆時養老、醫療、物業、保險等不同的金融與產業平臺會有更好的互動與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中民投引領的抱團發展模式,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地方民營企業所復制推廣。
目前已經建立的省級民投公司包括蘇民投、浙民投和廈民投,此外京民投與粵民投也在籌劃中。
“中國的民營經濟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中民投所創建的資本聚合、抱團發展的新模式顯示出很大的生命力。”李懷珍表示,雖然中民投與各個省的民投都為獨立主體,沒有任何股權關系,但是在業務上未來肯定會出現融合。
“中民投能夠與各個地方的民投結合起來共同發展,是非常好的選擇,也應該是我們的戰略之一。”李懷珍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