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一家公司不能有效降低成本、控制質量,它的競爭力也就蕩然無存。沿著這一思路,賽拉弗的定位即:合理控制成本、提升生產效率。該公司的一條生產線不足30人編制,這么少的編制讓人難以想象,就在2007年~2009年,同類工廠的組件生產線高達百人規模,而賽拉弗削減了80%以上的員工崗位。
從實驗室認證、試生產再到2GW產能的落地,江蘇賽拉弗光伏系統有限公司(下稱“賽拉弗”)走過了整整6年。一群志同道合的IT“海歸”男,用心經營著這家新企業,不緊不慢地做著新能源的生意。
6年來,有的組件企業已消失不見,有的則大大拉長了產業鏈,搞硅片、做電池、建電站,但塞拉弗只做了兩件事:造組件、賣組件。
“把它們專心做好,已經很不容易了。”公司總經理李綱對記者說。精益生產、對管理效率的極致追求,讓這家名不見經傳的企業快速擴張。
數年前,一條光伏生產線需要上百人;如今,賽拉弗的目標是把員工數降至20人。
每條生產線削減員工80%
2008年時,李綱、席軍濤等從海外回國,聚在了一起。當從一家民企募得了2000萬元投資之后,他們放棄了半導體業務,轉至光伏組件的生產制造,也就有了賽拉弗的雛形。2009年之后,公司拿到了TUV萊茵認證、實驗室戶外發電量測試、美澳英各類證書,組件產品得以下線銷售。
“對于光伏產業,我們做了深入分析。當時國內在冊的光伏企業有500多家,這一行業無疑是過剩的。而市場競爭之外還有政府補貼的逐步削減,因此組件產品必然會經歷大幅降價。所以,假設一家公司不能有效降低成本、控制質量,它的競爭力也就蕩然無存。沿著這一思路,我們對賽拉弗的定位也很簡單:合理控制成本、提升生產效率,現在看來思路是正確的。”李綱說。以組件清洗為例,公司提倡每一位員工都要在一定時間內清洗更多的組件。同時,清洗的數量、質量等也與個人收益緊密掛鉤。嚴格要求之下,員工彼此競爭,一些手腳慢的人被自動淘汰,而每人每天的清洗量不僅高達1000片,他們還能擁有足夠的休息時間。
其他工種也遵循類似方式,因此該公司的一條生產線往往只用不到30人編制。這么少的編制讓人難以想象,就在2007年~2009年,同類工廠的組件生產線高達百人規模,而賽拉弗削減了80%以上的員工崗位。
李綱還表示,25人不是終極目標,到今年年底,塞拉弗還會繼續降低單位生產線員工編制數量,從25人再次降至20人。如何做到?靠的就是機器設備的引進、管理方式的改變。
為了增強管理能力,賽拉弗內部組建了“戰略革新部”,該部門使用統計工程學、設備改進及多種管理體系相互結合的方式,來研究每個員工的每個動作。
“我們會拿著秒表去觀察,這個員工的工作時間是否足夠合理、業務能力是否突出、效率是否較高。如果有些崗位、工作出現重復,我們就會不停地微改,想辦法用機器代替人工崗位。這類微改并不影響產品質量。”李綱表示,賽拉弗對戰略革新部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和資金,目的就是要減少每項工作的重復性,提高組件產量、質量。目前該工廠的人均單產量在每年2兆瓦以上,高于同行50%。
不在非市場地區耗費精力
市場布局上,賽拉弗公司也有著清晰的定位:不在非主流地區耗費太多,而是把時間、精力用在刀刃上。
目前,賽拉弗在中國本土、美國密西西比等兩地布局了工廠,未來還會增設一家河北的合資廠,并正在進行新的工廠選址。工廠基地的選擇,針對的就是具體消費地,而越南、印度、馬來西亞等一些熱門設廠地區域則暫不考慮。
賽拉弗執行總經理席軍濤對記者說,中國本土的電池需求依然很大,當初公司高管毫不猶豫地決定在常州這一光伏集散地設廠,“該區域的好處在于,這里有一切你想要的輔材,而且運輸條件很好,人工及制造成本相對合理。”
而在美國開設生產基地更具實際意義。他說,這幾年光伏企業一窩蜂地在越南、馬來西亞建廠,產品就可直送美國、歐洲,避免了征稅。但是,作為一家新型企業,公司考慮得更加周密。
席軍濤透露,在美國當地建廠有幾大優勢:首先,美國對光伏產品的需求依然旺盛,當地設廠既規避了“雙反”,又能貼近客戶。第二,放在密西西比地區的新廠,其人工成本也相對較低。第三,隨著未來美國大型電站完成圈地,分布式市場將會更加活躍,而賽拉弗恰恰更看重分布式業務,提早在美國扎根也容易熟悉環境。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賽拉弗從事N型電池業務,美國設廠后,可以憑借制造優勢提高效率,其產品定價既低于美國其他同行,又能高于來自中國的競爭對手,獲得足夠合理的回報。
他也表示,雖然美國中南部地區的人均收入高于中國員工10倍,且當地加班工資、企業其他投入也不低,但整體而言各類回報依然合理。
席軍濤承認,不僅僅是中國,全球各地的光伏電池價格都在下滑。以墨西哥和迪拜來說,新的大型電站競標價已經達到了每千瓦時4~5美分,比中國還低,因此組件企業嚴格控制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增強電池組件效率等也勢在必行。想要在這一市場中獲得足夠的市場地位,必須痛下決心,生產、管理及銷售等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放松。
作為后起之秀,賽拉弗需要密切觀察市場,殺出一條血路。如果順利,今年年底該公司的產能將達2.2G瓦,明年釋放全部產能,屆時賽拉弗也將有望進入行業前列。
從實驗室認證、試生產再到2GW產能的落地,江蘇賽拉弗光伏系統有限公司(下稱“賽拉弗”)走過了整整6年。一群志同道合的IT“海歸”男,用心經營著這家新企業,不緊不慢地做著新能源的生意。
6年來,有的組件企業已消失不見,有的則大大拉長了產業鏈,搞硅片、做電池、建電站,但塞拉弗只做了兩件事:造組件、賣組件。
“把它們專心做好,已經很不容易了。”公司總經理李綱對記者說。精益生產、對管理效率的極致追求,讓這家名不見經傳的企業快速擴張。
數年前,一條光伏生產線需要上百人;如今,賽拉弗的目標是把員工數降至20人。
每條生產線削減員工80%
2008年時,李綱、席軍濤等從海外回國,聚在了一起。當從一家民企募得了2000萬元投資之后,他們放棄了半導體業務,轉至光伏組件的生產制造,也就有了賽拉弗的雛形。2009年之后,公司拿到了TUV萊茵認證、實驗室戶外發電量測試、美澳英各類證書,組件產品得以下線銷售。
“對于光伏產業,我們做了深入分析。當時國內在冊的光伏企業有500多家,這一行業無疑是過剩的。而市場競爭之外還有政府補貼的逐步削減,因此組件產品必然會經歷大幅降價。所以,假設一家公司不能有效降低成本、控制質量,它的競爭力也就蕩然無存。沿著這一思路,我們對賽拉弗的定位也很簡單:合理控制成本、提升生產效率,現在看來思路是正確的。”李綱說。以組件清洗為例,公司提倡每一位員工都要在一定時間內清洗更多的組件。同時,清洗的數量、質量等也與個人收益緊密掛鉤。嚴格要求之下,員工彼此競爭,一些手腳慢的人被自動淘汰,而每人每天的清洗量不僅高達1000片,他們還能擁有足夠的休息時間。
其他工種也遵循類似方式,因此該公司的一條生產線往往只用不到30人編制。這么少的編制讓人難以想象,就在2007年~2009年,同類工廠的組件生產線高達百人規模,而賽拉弗削減了80%以上的員工崗位。
李綱還表示,25人不是終極目標,到今年年底,塞拉弗還會繼續降低單位生產線員工編制數量,從25人再次降至20人。如何做到?靠的就是機器設備的引進、管理方式的改變。
為了增強管理能力,賽拉弗內部組建了“戰略革新部”,該部門使用統計工程學、設備改進及多種管理體系相互結合的方式,來研究每個員工的每個動作。
“我們會拿著秒表去觀察,這個員工的工作時間是否足夠合理、業務能力是否突出、效率是否較高。如果有些崗位、工作出現重復,我們就會不停地微改,想辦法用機器代替人工崗位。這類微改并不影響產品質量。”李綱表示,賽拉弗對戰略革新部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和資金,目的就是要減少每項工作的重復性,提高組件產量、質量。目前該工廠的人均單產量在每年2兆瓦以上,高于同行50%。
不在非市場地區耗費精力
市場布局上,賽拉弗公司也有著清晰的定位:不在非主流地區耗費太多,而是把時間、精力用在刀刃上。
目前,賽拉弗在中國本土、美國密西西比等兩地布局了工廠,未來還會增設一家河北的合資廠,并正在進行新的工廠選址。工廠基地的選擇,針對的就是具體消費地,而越南、印度、馬來西亞等一些熱門設廠地區域則暫不考慮。
賽拉弗執行總經理席軍濤對記者說,中國本土的電池需求依然很大,當初公司高管毫不猶豫地決定在常州這一光伏集散地設廠,“該區域的好處在于,這里有一切你想要的輔材,而且運輸條件很好,人工及制造成本相對合理。”
而在美國開設生產基地更具實際意義。他說,這幾年光伏企業一窩蜂地在越南、馬來西亞建廠,產品就可直送美國、歐洲,避免了征稅。但是,作為一家新型企業,公司考慮得更加周密。
席軍濤透露,在美國當地建廠有幾大優勢:首先,美國對光伏產品的需求依然旺盛,當地設廠既規避了“雙反”,又能貼近客戶。第二,放在密西西比地區的新廠,其人工成本也相對較低。第三,隨著未來美國大型電站完成圈地,分布式市場將會更加活躍,而賽拉弗恰恰更看重分布式業務,提早在美國扎根也容易熟悉環境。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賽拉弗從事N型電池業務,美國設廠后,可以憑借制造優勢提高效率,其產品定價既低于美國其他同行,又能高于來自中國的競爭對手,獲得足夠合理的回報。
他也表示,雖然美國中南部地區的人均收入高于中國員工10倍,且當地加班工資、企業其他投入也不低,但整體而言各類回報依然合理。
席軍濤承認,不僅僅是中國,全球各地的光伏電池價格都在下滑。以墨西哥和迪拜來說,新的大型電站競標價已經達到了每千瓦時4~5美分,比中國還低,因此組件企業嚴格控制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增強電池組件效率等也勢在必行。想要在這一市場中獲得足夠的市場地位,必須痛下決心,生產、管理及銷售等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放松。
作為后起之秀,賽拉弗需要密切觀察市場,殺出一條血路。如果順利,今年年底該公司的產能將達2.2G瓦,明年釋放全部產能,屆時賽拉弗也將有望進入行業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