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新的規劃,2020年,分布式光伏將達到60吉瓦,而截至2015年,這一數字僅為6吉瓦,還有高達50多吉瓦的缺口。在接下來的幾年內,分布式光伏年均新增裝機規模有可能超過10吉瓦
在持續面臨“棄光”、“補貼拖欠”等問題困擾后,光伏發電還能否保持這幾年的速度,成為業內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
近日,官方就這一問題給出了答案。
根據新的規劃,2020年,太陽能發電裝機達到1.1億千瓦以上,其中分布式光伏6000萬千瓦以上、光熱發電500萬千瓦。
資料顯示,截至2015年,我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4318萬千瓦。如果再加上今年新增的裝機規模,現有的光伏裝機規模,可能已經達到50吉瓦。這也意味著,在余下的四年內,年均新增裝機規模在15吉瓦左右,與2015年的規模基本持平。
除了確定了未來幾年的新增裝機規模外,上述規劃還意味著,盡管面臨一些障礙,但分布式仍將是發展重心。
此外,在涉及到行業的盈利方面,也進一步確認,即保持基本的盈利。
在近日召開的《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能源局總工程師韓水表示,未來幾年,將通過采取系列措施把棄風、棄光率控制在合理水平,這個合理水平肯定是比現在的棄風棄光率大大降低,在增加風光電消納的同時可以基本保障風光電的盈利。
分布式仍是發展重心
根據韓水的介紹,接下來幾年,將按照分散開發、就近消納為主的原則布局光伏電站。具體的規劃指標為,2020年,太陽能發電裝機達到1.1億千瓦以上,其中分布式光伏6000萬千瓦以上、光熱發電500萬千瓦。
國家能源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我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4318萬千瓦,成為全球光伏發電裝機容量最大的國家。其中,光伏電站3712萬千瓦,分布式606萬千瓦,年發電量392億千瓦時。
進一步來看,由于上半年搶裝潮的存在,今年的新增裝機保守估計也將達到17吉瓦,這預示著現有的光伏裝機規模可能已經達到50吉瓦。換句話說,在余下的四年內,年均新增裝機規模將在15吉瓦左右,較2015年新增1513萬千瓦的裝機容量基本持平。
盡管與以前年度裝機規模基本持平,但與之前曾猜測的“十三五”時期光伏發電將會迎來更高發展速度,還是有一些出入。
在今年6月份,曾經有媒體報道稱,十三五”時期,我國太陽能發電產業規模有望得到大幅提升。根據官方提供的規模發展指標,到2020年底,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有望達到1.6億千瓦,年發電量達到1700億千瓦時。
不過,雖然總量并無太大改變,但在具體的電站類型上,將會有非常大的改變。
根據新的規劃,2020年,分布式光伏將達到60吉瓦,而截至2015年,這一數字僅為6吉瓦,還有高達50多吉瓦的缺口。也就是說,在接下來的幾年內,分布式光伏的年均新增裝機規模有可能超過10個吉瓦。
而對于地面電站市場而言,則就要告別目前的高速度了。
根據此次發布會上釋放的信息,風電和光伏的布局上在“十三五”要進行優化,一些棄風棄電的地區要有序發展,適當放緩規模和節奏;二是堅持集中建設與分散建設并舉的原則,以就近消納為主,促進光伏的就近消納。
保持行業基本盈利能力
近一段時間,受光伏標桿電價可能遭遇下調的影響,光伏電站的盈利能力問題成為關注的焦點。
在此次國家能源局召開的發布會上,盡管并沒有直接涉及到補貼等問題,但對于行業的盈利能力問題,還是給予了相應的表態。
韓水表示,將通過增加調峰能力等措施使當地的棄風、棄光率控制在合理水平。這個合理水平是力爭控制在5%以內,但鑒于各個地區情況還不一樣,因此只能用“控制在合理水平”來表述。而棄風棄光率的大大降低,既增加了風光電的消納,還可以基本保障風光電的盈利。
就本質來看,無論是最近較受關注的電價補貼的下調,還是“棄光”、“限電”,其背后均指向行業的盈利問題。
而綜合各種信息來看,一個調子可能已經基本確立,即對于光伏電站而言,極有可能會就此如同其他行業一樣進入一個收益率相對穩定的時代,也不排除是“微利”時代,尤其是在電力行業告別“壟斷”行業還原其商品屬性的這一大環境下。
在持續面臨“棄光”、“補貼拖欠”等問題困擾后,光伏發電還能否保持這幾年的速度,成為業內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
近日,官方就這一問題給出了答案。
根據新的規劃,2020年,太陽能發電裝機達到1.1億千瓦以上,其中分布式光伏6000萬千瓦以上、光熱發電500萬千瓦。
資料顯示,截至2015年,我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4318萬千瓦。如果再加上今年新增的裝機規模,現有的光伏裝機規模,可能已經達到50吉瓦。這也意味著,在余下的四年內,年均新增裝機規模在15吉瓦左右,與2015年的規模基本持平。
除了確定了未來幾年的新增裝機規模外,上述規劃還意味著,盡管面臨一些障礙,但分布式仍將是發展重心。
此外,在涉及到行業的盈利方面,也進一步確認,即保持基本的盈利。
在近日召開的《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能源局總工程師韓水表示,未來幾年,將通過采取系列措施把棄風、棄光率控制在合理水平,這個合理水平肯定是比現在的棄風棄光率大大降低,在增加風光電消納的同時可以基本保障風光電的盈利。
分布式仍是發展重心
根據韓水的介紹,接下來幾年,將按照分散開發、就近消納為主的原則布局光伏電站。具體的規劃指標為,2020年,太陽能發電裝機達到1.1億千瓦以上,其中分布式光伏6000萬千瓦以上、光熱發電500萬千瓦。
國家能源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我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4318萬千瓦,成為全球光伏發電裝機容量最大的國家。其中,光伏電站3712萬千瓦,分布式606萬千瓦,年發電量392億千瓦時。
進一步來看,由于上半年搶裝潮的存在,今年的新增裝機保守估計也將達到17吉瓦,這預示著現有的光伏裝機規模可能已經達到50吉瓦。換句話說,在余下的四年內,年均新增裝機規模將在15吉瓦左右,較2015年新增1513萬千瓦的裝機容量基本持平。
盡管與以前年度裝機規模基本持平,但與之前曾猜測的“十三五”時期光伏發電將會迎來更高發展速度,還是有一些出入。
在今年6月份,曾經有媒體報道稱,十三五”時期,我國太陽能發電產業規模有望得到大幅提升。根據官方提供的規模發展指標,到2020年底,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有望達到1.6億千瓦,年發電量達到1700億千瓦時。
不過,雖然總量并無太大改變,但在具體的電站類型上,將會有非常大的改變。
根據新的規劃,2020年,分布式光伏將達到60吉瓦,而截至2015年,這一數字僅為6吉瓦,還有高達50多吉瓦的缺口。也就是說,在接下來的幾年內,分布式光伏的年均新增裝機規模有可能超過10個吉瓦。
而對于地面電站市場而言,則就要告別目前的高速度了。
根據此次發布會上釋放的信息,風電和光伏的布局上在“十三五”要進行優化,一些棄風棄電的地區要有序發展,適當放緩規模和節奏;二是堅持集中建設與分散建設并舉的原則,以就近消納為主,促進光伏的就近消納。
保持行業基本盈利能力
近一段時間,受光伏標桿電價可能遭遇下調的影響,光伏電站的盈利能力問題成為關注的焦點。
在此次國家能源局召開的發布會上,盡管并沒有直接涉及到補貼等問題,但對于行業的盈利能力問題,還是給予了相應的表態。
韓水表示,將通過增加調峰能力等措施使當地的棄風、棄光率控制在合理水平。這個合理水平是力爭控制在5%以內,但鑒于各個地區情況還不一樣,因此只能用“控制在合理水平”來表述。而棄風棄光率的大大降低,既增加了風光電的消納,還可以基本保障風光電的盈利。
就本質來看,無論是最近較受關注的電價補貼的下調,還是“棄光”、“限電”,其背后均指向行業的盈利問題。
而綜合各種信息來看,一個調子可能已經基本確立,即對于光伏電站而言,極有可能會就此如同其他行業一樣進入一個收益率相對穩定的時代,也不排除是“微利”時代,尤其是在電力行業告別“壟斷”行業還原其商品屬性的這一大環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