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政策趨向于逐漸“斷奶”,光伏企業如何適應電改下的市場競爭,實現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將是對每個光伏企業最大的考驗
對于光伏等新能源產業而言,導致“棄光”、“限電”的原因,除了電網輸送能力的限制外,還與調峰能力缺失等因素有關。
而這,將是下一步政策的發力點。
在近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能源局總工程師韓水表示,“十三五”期間,將全面提升系統的靈活性,提高電力系統的調峰能力。與此同時,為了配合這些政策,將加強低谷時代的電能替代力度,并同時研究推進峰谷電價的政策,推進各種輔助服務市場,多措并舉,保證可再生能源的健康有序發展。
對于一個市場化的電力市場而言,發達的輔助服務市場將是不可或缺的。而這可能將成為未來的一個創新高地,包括此次發布會上提出的推進峰谷電價的政策,如果能夠盡快的開展和實施,將極大的促進包括儲能以及微網的發展。光伏如何發揮出自身在這方面已經具有的一些特性和優勢,將決定行業的發展空間和告別“政策市”的速度。
基于此,隨著政策趨向于逐漸“斷奶”,光伏企業如何適應電改下的市場競爭,實現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將是對每個光伏企業最大的考驗。對于那些不能順應市場和不具有創新能力的光伏企業而言,只能是像部分地區的農業那樣,“靠天吃飯”。
甚至,可以因此而斷言,在當前的電力市場環境下,光伏企業將進入一個“兩極分化”的時代。
提升調峰能力成未來重心
隨著光伏、風電等新能源的大規模發展,調峰能力的不足正成為制約新能源消納的因素之一。
眾所周知,對于光伏而言,一直存在著發電區與用電區不統一的問題。因此,遠距離大規模的輸送,就成為了必須的選項之一。
不過,對于遠距離輸送而言,除了要考慮售端的電力需求,還需要考慮售端的調峰能力。
在近日國家能源局召開的“十三五”電力發展規劃新聞發布會上,韓水就表示,對于輸電通道的建設而言,需要考慮受端的電源結構和調峰能力,并合理確定受電比重和受電結構。同時,在保證跨區送電的可持續性的同時,滿足受端地區的長遠需要,還能夠參與受端的電力市場競爭。
基于此,無論是對于本地的消納,還是大規模的遠距離輸送,對于新能源的輸送,配套相應的調峰能力都是必選項之一。
從此次發布會上傳遞的信息來看,國家能源局未來將著重彌補調峰能力的不足,而且將著重通過市場化的手段來滿足構建配套的調峰能力。
韓水表示,電力系統的調峰能力將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升。一是要加大調峰電源的建設規模,第一是抽水蓄能,“十三五”期間建成1700萬千瓦,同時在“十三五”期間開工建設6000萬千瓦;第二是建設一部分調峰用的氣電,在規劃中部署大概500萬千瓦的調峰氣電的建設;三是加大了燃煤電站靈活性的改造力度,加大煤電調峰的能力。在“十三五”期間部署熱電聯產機組改造1.33億千瓦,純凝機組改造8600萬千瓦,主要用于增加“三北”地區的調峰能力,這是在增加調峰能力方面所做出的安排。
未來的創新高地
對于電力市場而言,如何在實行市場化配置資源的同時,又能夠同時滿足其固有的一些特性,包括電力生產的同時性、連續性以及實時性等,無疑是最大的挑戰。
從此次發布會上傳遞的信息來看,未來,將主要依靠經濟刺激手段來達到上述目的,而非行政命令。
韓水表示,為了更大程度的減少“棄光”的發生,將加強電能替代,同時將研究推進峰谷電價的政策,推進各種輔助服務市場等,通過這些硬件和軟件建設的同時并舉,保證可再生能源的健康有序發展。
其中,最具直接收益的可能就是峰谷電價政策。如果這一政策能夠盡早的推出并落到實處,可能會刺激儲能以及微網的發展。
其實,將峰谷電價差作為一種收益模式,并不是什么新鮮事,抽水蓄能電站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而在此次出臺的電力“十三五”發展規劃中,已經明確“十三五”期間建成1700萬千瓦,同時在“十三五”期間開工建設6000萬千瓦。
與此同理,對于光伏而言,完全可以參考“抽水蓄能”的商業模式,通過儲能、微網等的利用,既可以避免“棄光”等情形的發生,又可以實現單位電價的最大化。
縱觀國內外的經驗來看,對于一個市場化的電力市場而言,發達的輔助服務市場將是不可或缺的,而這可能將成為未來的一個創新高地。
對于光伏而言,如何發揮出自身在儲能、微網等方面已經具有的一些特性和優勢,將決定行業的發展空間和告別“政策市”的速度。從更大的視角來看,隨著政策趨向于逐漸“斷奶”,光伏企業如何適應電改下的市場競爭,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將是對每個光伏企業的最大考驗。
對于那些不能順應市場和不具有創新能力的光伏企業而言,很可能就像部分地區的農業那樣,只能“靠天吃飯”了。
甚至,我們可以因此斷言,在當前的電力市場環境下,光伏企業正在進入一個“兩極分化”的時代。
對于光伏等新能源產業而言,導致“棄光”、“限電”的原因,除了電網輸送能力的限制外,還與調峰能力缺失等因素有關。
而這,將是下一步政策的發力點。
在近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能源局總工程師韓水表示,“十三五”期間,將全面提升系統的靈活性,提高電力系統的調峰能力。與此同時,為了配合這些政策,將加強低谷時代的電能替代力度,并同時研究推進峰谷電價的政策,推進各種輔助服務市場,多措并舉,保證可再生能源的健康有序發展。
對于一個市場化的電力市場而言,發達的輔助服務市場將是不可或缺的。而這可能將成為未來的一個創新高地,包括此次發布會上提出的推進峰谷電價的政策,如果能夠盡快的開展和實施,將極大的促進包括儲能以及微網的發展。光伏如何發揮出自身在這方面已經具有的一些特性和優勢,將決定行業的發展空間和告別“政策市”的速度。
基于此,隨著政策趨向于逐漸“斷奶”,光伏企業如何適應電改下的市場競爭,實現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將是對每個光伏企業最大的考驗。對于那些不能順應市場和不具有創新能力的光伏企業而言,只能是像部分地區的農業那樣,“靠天吃飯”。
甚至,可以因此而斷言,在當前的電力市場環境下,光伏企業將進入一個“兩極分化”的時代。
提升調峰能力成未來重心
隨著光伏、風電等新能源的大規模發展,調峰能力的不足正成為制約新能源消納的因素之一。
眾所周知,對于光伏而言,一直存在著發電區與用電區不統一的問題。因此,遠距離大規模的輸送,就成為了必須的選項之一。
不過,對于遠距離輸送而言,除了要考慮售端的電力需求,還需要考慮售端的調峰能力。
在近日國家能源局召開的“十三五”電力發展規劃新聞發布會上,韓水就表示,對于輸電通道的建設而言,需要考慮受端的電源結構和調峰能力,并合理確定受電比重和受電結構。同時,在保證跨區送電的可持續性的同時,滿足受端地區的長遠需要,還能夠參與受端的電力市場競爭。
基于此,無論是對于本地的消納,還是大規模的遠距離輸送,對于新能源的輸送,配套相應的調峰能力都是必選項之一。
從此次發布會上傳遞的信息來看,國家能源局未來將著重彌補調峰能力的不足,而且將著重通過市場化的手段來滿足構建配套的調峰能力。
韓水表示,電力系統的調峰能力將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升。一是要加大調峰電源的建設規模,第一是抽水蓄能,“十三五”期間建成1700萬千瓦,同時在“十三五”期間開工建設6000萬千瓦;第二是建設一部分調峰用的氣電,在規劃中部署大概500萬千瓦的調峰氣電的建設;三是加大了燃煤電站靈活性的改造力度,加大煤電調峰的能力。在“十三五”期間部署熱電聯產機組改造1.33億千瓦,純凝機組改造8600萬千瓦,主要用于增加“三北”地區的調峰能力,這是在增加調峰能力方面所做出的安排。
未來的創新高地
對于電力市場而言,如何在實行市場化配置資源的同時,又能夠同時滿足其固有的一些特性,包括電力生產的同時性、連續性以及實時性等,無疑是最大的挑戰。
從此次發布會上傳遞的信息來看,未來,將主要依靠經濟刺激手段來達到上述目的,而非行政命令。
韓水表示,為了更大程度的減少“棄光”的發生,將加強電能替代,同時將研究推進峰谷電價的政策,推進各種輔助服務市場等,通過這些硬件和軟件建設的同時并舉,保證可再生能源的健康有序發展。
其中,最具直接收益的可能就是峰谷電價政策。如果這一政策能夠盡早的推出并落到實處,可能會刺激儲能以及微網的發展。
其實,將峰谷電價差作為一種收益模式,并不是什么新鮮事,抽水蓄能電站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而在此次出臺的電力“十三五”發展規劃中,已經明確“十三五”期間建成1700萬千瓦,同時在“十三五”期間開工建設6000萬千瓦。
與此同理,對于光伏而言,完全可以參考“抽水蓄能”的商業模式,通過儲能、微網等的利用,既可以避免“棄光”等情形的發生,又可以實現單位電價的最大化。
縱觀國內外的經驗來看,對于一個市場化的電力市場而言,發達的輔助服務市場將是不可或缺的,而這可能將成為未來的一個創新高地。
對于光伏而言,如何發揮出自身在儲能、微網等方面已經具有的一些特性和優勢,將決定行業的發展空間和告別“政策市”的速度。從更大的視角來看,隨著政策趨向于逐漸“斷奶”,光伏企業如何適應電改下的市場競爭,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將是對每個光伏企業的最大考驗。
對于那些不能順應市場和不具有創新能力的光伏企業而言,很可能就像部分地區的農業那樣,只能“靠天吃飯”了。
甚至,我們可以因此斷言,在當前的電力市場環境下,光伏企業正在進入一個“兩極分化”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