粼粼碧波之上,藍色光伏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光伏板下,魚兒在水中歡暢游弋……昨天,在緊密相依的慈溪市周巷水庫、長河水庫廣闊的水面上,一個浩大的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建設工程已經建成,并將于今晚正式并網發電。
周巷水庫、長河水庫200兆瓦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水域面積4492畝,總投資18億元。記者從杭州市可再生能源行業協會了解到,這也是迄今為止在水庫上建成的國內規模最大的漁光互補太陽能發電站。
此前,我國已建成的最大單體獨立式漁光互補發電站位于江西省鄱陽縣饒豐鎮灌湖水庫,該項目2016年5月并網發電,實際裝機總容量120兆瓦。
整個工程6月底進場開工,12月份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進度堪稱“神速”。“我們在施工期間,4臺打樁機每天開足馬力,一天打下1120根樁管。”項目負責人曹永泉說,整個工程共安裝了每塊1.6平方米的太陽能板75.5萬余塊、直徑20厘米的鍍鋅管樁10萬余根。此外,建設了兩個110千伏的配套變電站及7.5公里長的輸電線路。今晚,周巷水庫100兆瓦并網發電,2017年1月11日,長河水庫100兆瓦也將并網發電。
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是指漁業養殖和光伏發電互融互補,通過在電池板下規劃養殖水產品,形成“上可發電、下可養魚”的發電新模式。“光伏板遮擋陽光會造成水溫偏低影響魚類正常生長,為此,我們設計時有針對性地加大了光伏板之間的間距。”曹永泉說,“電站所發電量全部接入國家電網220千伏庵東虹橋變,年發電總量2.2億千瓦時相當于慈溪市10萬戶家庭一年的用電量。”
這一發電新模式不但極大提高單位面積土地的經濟效益,而且能有效促進我市能源結構轉型,加快能源建設向綠色健康方向發展。投資承建該項目的杭州風凌電力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志萬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按每年發電2.2億千瓦時算,一年可節約標準煤7.04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8.92萬噸、二氧化硫1432萬噸和氮氧化物484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