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是大干四季度,今年的口號是大干四個季度。”我國長三角一家國內大型光伏企業負責人用這句話向記者描述著今年的發展規劃。
這種亢奮狀態的起因是國內光伏電價補貼不斷退坡的趨勢。在2016年“630”搶裝潮之后,下半年光伏業內又傳出電價補貼將再度下調的消息,搶裝潮很快再度上演。
2016年年底,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通知,適當降低光伏電站、陸上風電標桿上網電價。通知規定,2017年1月1日之后,一類至三類資源區新建光伏電站的標桿上網電價分別調整為每千瓦時0.65元、0.75元、0.85元,電價每千瓦時比2016年分別下調0.15元、0.13元、0.13元。同時明確,今后光伏標桿電價根據成本變化情況每年調整一次。
國家能源局最新發布的《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十三五”期間,太陽能產業發展的基本任務是產業升級、降低成本、擴大應用,實現不依賴國家補貼的市場化自我持續發展。在成本方面,到2020年光伏發電電價水平在2015年基礎上降低50%以上,在用電側實現平價上網目標。
既然補貼電價不斷下調的方向已經明確,光伏企業爭分奪秒上項目的心情就更加迫切。“越早并網,享受越多的電價補貼”,在這樣的心態下,2017年國內光伏產業又將掀起搶裝熱潮。
來自國家能源局的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并網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達7742萬千瓦,同比增長81.6%;并網風電裝機容量14864萬千瓦,同比增長13.2%。
企業建項目熱情高漲,但建好了能不能順利上網仍是個問號。在我國風、光電站布局密集的西北區域,棄風、棄光問題依然十分嚴重。
國家能源局西北能源監管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西北五省(區)棄風電量262.25億千瓦時,棄風率33.34%。其中,甘肅、新疆棄風率分別高達43.11%和38.37%。西北五省(區)棄光電量70.42億千瓦時,棄光率19.81%。其中,新疆、甘肅光伏發電運行較為困難,棄光率分別為32.23%和30.45%。
其實,風、光等清潔能源無法并網,并不能全部歸咎于電網吸納能力的滯后。從市場供需角度來看,近年來,西北區域新能源裝機增長過快,而當地社會用電需求增速放緩加劇了電力過剩的局面。例如,在寧夏自治區,2016年全社會用電最大負荷為1152萬千瓦,而當地新能源裝機已經達到1337.5萬千瓦。在甘肅全社會用電最大負荷1339.1萬千瓦,而新能源裝機高達已1957.4萬千瓦。兩者之間的矛盾歸根結底就是消納問題。
專家表示,緩解光伏消納矛盾,一方面要優化光伏電站補貼,鼓勵發展分布式電站,拓展“光伏+”綜合利用工程;另一方面,在光照資源優勢明顯的西北地區加快強有力的電網配套建設,提高輸出能力,避免清潔能源的浪費。
《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要求,在棄光限電嚴重地區,嚴格控制集中式光伏電站建設規模,加快解決已出現的棄光限電問題,采取本地消納和擴大外送相結合的方式,提高已建成集中式光伏電站的利用率,降低棄光限電比例。同時,在“三北”地區利用現有和規劃建設的特高壓電力外送通道,按照優先存量、優化增量的原則,有序建設太陽能發電基地,提高電力外送通道中可再生能源比重,有效擴大“三北”地區太陽能發電消納范圍。
清華大學低碳經濟研究院院長何建坤表示,應對氣候變化的核心是控制和減緩溫室氣體排放,大力推廣使用清潔能源是最根本的解決之道。
這種亢奮狀態的起因是國內光伏電價補貼不斷退坡的趨勢。在2016年“630”搶裝潮之后,下半年光伏業內又傳出電價補貼將再度下調的消息,搶裝潮很快再度上演。
2016年年底,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通知,適當降低光伏電站、陸上風電標桿上網電價。通知規定,2017年1月1日之后,一類至三類資源區新建光伏電站的標桿上網電價分別調整為每千瓦時0.65元、0.75元、0.85元,電價每千瓦時比2016年分別下調0.15元、0.13元、0.13元。同時明確,今后光伏標桿電價根據成本變化情況每年調整一次。
國家能源局最新發布的《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十三五”期間,太陽能產業發展的基本任務是產業升級、降低成本、擴大應用,實現不依賴國家補貼的市場化自我持續發展。在成本方面,到2020年光伏發電電價水平在2015年基礎上降低50%以上,在用電側實現平價上網目標。
既然補貼電價不斷下調的方向已經明確,光伏企業爭分奪秒上項目的心情就更加迫切。“越早并網,享受越多的電價補貼”,在這樣的心態下,2017年國內光伏產業又將掀起搶裝熱潮。
來自國家能源局的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并網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達7742萬千瓦,同比增長81.6%;并網風電裝機容量14864萬千瓦,同比增長13.2%。
企業建項目熱情高漲,但建好了能不能順利上網仍是個問號。在我國風、光電站布局密集的西北區域,棄風、棄光問題依然十分嚴重。
國家能源局西北能源監管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西北五省(區)棄風電量262.25億千瓦時,棄風率33.34%。其中,甘肅、新疆棄風率分別高達43.11%和38.37%。西北五省(區)棄光電量70.42億千瓦時,棄光率19.81%。其中,新疆、甘肅光伏發電運行較為困難,棄光率分別為32.23%和30.45%。
其實,風、光等清潔能源無法并網,并不能全部歸咎于電網吸納能力的滯后。從市場供需角度來看,近年來,西北區域新能源裝機增長過快,而當地社會用電需求增速放緩加劇了電力過剩的局面。例如,在寧夏自治區,2016年全社會用電最大負荷為1152萬千瓦,而當地新能源裝機已經達到1337.5萬千瓦。在甘肅全社會用電最大負荷1339.1萬千瓦,而新能源裝機高達已1957.4萬千瓦。兩者之間的矛盾歸根結底就是消納問題。
專家表示,緩解光伏消納矛盾,一方面要優化光伏電站補貼,鼓勵發展分布式電站,拓展“光伏+”綜合利用工程;另一方面,在光照資源優勢明顯的西北地區加快強有力的電網配套建設,提高輸出能力,避免清潔能源的浪費。
《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要求,在棄光限電嚴重地區,嚴格控制集中式光伏電站建設規模,加快解決已出現的棄光限電問題,采取本地消納和擴大外送相結合的方式,提高已建成集中式光伏電站的利用率,降低棄光限電比例。同時,在“三北”地區利用現有和規劃建設的特高壓電力外送通道,按照優先存量、優化增量的原則,有序建設太陽能發電基地,提高電力外送通道中可再生能源比重,有效擴大“三北”地區太陽能發電消納范圍。
清華大學低碳經濟研究院院長何建坤表示,應對氣候變化的核心是控制和減緩溫室氣體排放,大力推廣使用清潔能源是最根本的解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