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應對全球氣候變暖成為國際主流議題的大背景下,從煤炭行業轉向新能源或清潔能源的能源轉型已經是大勢所趨,并在逐步得以落實。
早在2016年2月,國務院發布了多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文件。其中,《國務院關于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要求從2016年開始,用3至5年的時間,退出煤炭產能5億噸左右、減量重組5億噸左右。這使得2016年成為了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元年,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是改革重點。根據國家發改委發布的信息,2016年我國全年煤炭2.5億噸的目標任務已超額完成,煤炭產量在2016年全年得到有效控制。
2017年將是繼續化解煤炭過剩產能的攻堅之年和革新之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17年去產能方面要繼續推動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這基本為2017年煤炭去產能定下了基調。國資委要求,2017年中央企業要化解煤炭過剩產能2473萬噸。山西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三去一降一補”是2017年的首要工作重點,將關閉退出煤炭產能2000萬噸左右。有著“江南煤海”之稱的貴州省計劃2017年關閉煤礦120處,化解過剩產能1500萬噸。湖北更是首個提出在兩年內關閉全部煤炭生產企業,這意味著其后續還將退出約1200萬噸的產能。
按照全國能源工作會議的部署,2017年將更加堅決淘汰一批規模小、污染重、成本高、安全無保障的絕對落后煤礦,更加嚴格控制和依法依規處置在建手續不全煤礦和涉嫌違規煤礦,更加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加大對未批先建、超能力生產等違規行為的治理力度。從2016年開始,中央財政就已安排1000億元專項獎補資金,用于解決去產能所帶來的職工再就業問題。
針對從2016年開始的因供給側改革和產能壓縮而出現的煤價狂奔亂跳的現象,近日國家發改委又有新舉措。國家發改委、鐵總與中煤協會等相關部門簽訂相關協議,對產運需三方的中長期合同加以約束和保障,共同參與平抑煤炭市場價格異常波動工作。由此可見,國家在政策、資金、具體操作規范等諸多方面對煤炭去產能提出了要求進行了保障,2017年煤炭去產能的力度是只增不減。預計2017年的煤炭去產能的量仍有可能在1.5~2億噸之間,預計全國煤炭產量36.5億噸左右,與2016年相比大體持平。
隨著煤炭行業轉型,我國應轉向新能源或清潔能源。當前受到國家相關部門和風投資金關注的新能源或清潔能源主要有蘭炭、核能、風電項目、太陽能利用和光伏產業。
眾所周知,“煤炭”是導致霧霾天的元兇:推進新能源技術的發展和采用潔凈煤將是解決這一難題的有效辦法。國務院發布的《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要在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地區實施煤炭消費減量替代,積極推廣蘭炭等潔凈煤的使用。專家介紹,蘭炭是經干餾熱解制成的固體炭質產品,是具有高固定炭、高比電阻、高熱值、特低灰、特低硫、特低磷等特點的清潔能源,在減少大氣污染方面具有突出優勢,推廣蘭炭是京津冀霧霾治理的有效手段。
蘭炭可大幅度減少直接燃燒煤炭帶來的污染物排放,更有利于空氣質量。粗略估算,京津冀每年民用煤約3600萬噸,如果全部替換成蘭炭,將減少向大氣排放約24萬噸的二氧化硫和約18萬噸的氮氧化物。2016年,北京市將蘭炭及蘭炭型煤納入農村優質燃煤范圍,對更換為符合標準的蘭炭的,按照200元/噸標準進行獎勵。業內人士認為,京津冀三地應以蘭炭及其制品替代散燒煤為方向,協調各地參照潔凈型煤制定財政補貼政策,同時積極引導蘭炭的推廣應用。煤炭行業自身更尋求突破,改變傳統交易模式,建立一張有效的網絡:連接上下游以及金融服務;促進更便捷的電商交易模式。
核能源是一種令人關注的清潔能源。核能源是零排放,不產生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在治理氣體排放方面最為理想。然而,它引人關注的另一方面是它的安全風險。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和日本福島核事故都給業內人士和附近居民造成巨大危害。我國核電發電量與核發電占比與發達國家差距大,隨著核安全方面的技術進步,核電發展受到青睞,中國和核電技術發達國家之間的合作也得到加強,河南南陽、信陽、洛陽、平頂山等地將建核電項目。
其它清潔能源包括風電項目、太陽能利用和光伏產業等,其中光伏產業尤為值得關注。近年來,我國光伏產業發展迅速,已經在國際競爭中獲得了先機,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光伏產品制造國。光伏應用市場發展很快,光伏應用產品型態逐步多樣化。2017年,通過充分利用政策、自身產業配套及技術、規模、成本等優勢,光伏產業的競爭力仍將獲得進一步提升的機遇。光伏水泵、光伏路燈、光伏樹及光伏消費品、分布式光伏發電產品等都將有望得到發展,不斷擴大產品規模。
綜上可見,煤炭行業要繼續升級轉型;而在未來的幾年內,各級政府已經決心扶持發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大家應該重視這一現象并抓住這個難得的機遇。專業人士可以努力爭取能源轉型創新基金,投資者可以抓住機會,在中長線做多核能和光伏產業。
早在2016年2月,國務院發布了多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文件。其中,《國務院關于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要求從2016年開始,用3至5年的時間,退出煤炭產能5億噸左右、減量重組5億噸左右。這使得2016年成為了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元年,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是改革重點。根據國家發改委發布的信息,2016年我國全年煤炭2.5億噸的目標任務已超額完成,煤炭產量在2016年全年得到有效控制。
2017年將是繼續化解煤炭過剩產能的攻堅之年和革新之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17年去產能方面要繼續推動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這基本為2017年煤炭去產能定下了基調。國資委要求,2017年中央企業要化解煤炭過剩產能2473萬噸。山西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三去一降一補”是2017年的首要工作重點,將關閉退出煤炭產能2000萬噸左右。有著“江南煤海”之稱的貴州省計劃2017年關閉煤礦120處,化解過剩產能1500萬噸。湖北更是首個提出在兩年內關閉全部煤炭生產企業,這意味著其后續還將退出約1200萬噸的產能。
按照全國能源工作會議的部署,2017年將更加堅決淘汰一批規模小、污染重、成本高、安全無保障的絕對落后煤礦,更加嚴格控制和依法依規處置在建手續不全煤礦和涉嫌違規煤礦,更加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加大對未批先建、超能力生產等違規行為的治理力度。從2016年開始,中央財政就已安排1000億元專項獎補資金,用于解決去產能所帶來的職工再就業問題。
針對從2016年開始的因供給側改革和產能壓縮而出現的煤價狂奔亂跳的現象,近日國家發改委又有新舉措。國家發改委、鐵總與中煤協會等相關部門簽訂相關協議,對產運需三方的中長期合同加以約束和保障,共同參與平抑煤炭市場價格異常波動工作。由此可見,國家在政策、資金、具體操作規范等諸多方面對煤炭去產能提出了要求進行了保障,2017年煤炭去產能的力度是只增不減。預計2017年的煤炭去產能的量仍有可能在1.5~2億噸之間,預計全國煤炭產量36.5億噸左右,與2016年相比大體持平。
隨著煤炭行業轉型,我國應轉向新能源或清潔能源。當前受到國家相關部門和風投資金關注的新能源或清潔能源主要有蘭炭、核能、風電項目、太陽能利用和光伏產業。
眾所周知,“煤炭”是導致霧霾天的元兇:推進新能源技術的發展和采用潔凈煤將是解決這一難題的有效辦法。國務院發布的《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要在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地區實施煤炭消費減量替代,積極推廣蘭炭等潔凈煤的使用。專家介紹,蘭炭是經干餾熱解制成的固體炭質產品,是具有高固定炭、高比電阻、高熱值、特低灰、特低硫、特低磷等特點的清潔能源,在減少大氣污染方面具有突出優勢,推廣蘭炭是京津冀霧霾治理的有效手段。
蘭炭可大幅度減少直接燃燒煤炭帶來的污染物排放,更有利于空氣質量。粗略估算,京津冀每年民用煤約3600萬噸,如果全部替換成蘭炭,將減少向大氣排放約24萬噸的二氧化硫和約18萬噸的氮氧化物。2016年,北京市將蘭炭及蘭炭型煤納入農村優質燃煤范圍,對更換為符合標準的蘭炭的,按照200元/噸標準進行獎勵。業內人士認為,京津冀三地應以蘭炭及其制品替代散燒煤為方向,協調各地參照潔凈型煤制定財政補貼政策,同時積極引導蘭炭的推廣應用。煤炭行業自身更尋求突破,改變傳統交易模式,建立一張有效的網絡:連接上下游以及金融服務;促進更便捷的電商交易模式。
核能源是一種令人關注的清潔能源。核能源是零排放,不產生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在治理氣體排放方面最為理想。然而,它引人關注的另一方面是它的安全風險。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和日本福島核事故都給業內人士和附近居民造成巨大危害。我國核電發電量與核發電占比與發達國家差距大,隨著核安全方面的技術進步,核電發展受到青睞,中國和核電技術發達國家之間的合作也得到加強,河南南陽、信陽、洛陽、平頂山等地將建核電項目。
其它清潔能源包括風電項目、太陽能利用和光伏產業等,其中光伏產業尤為值得關注。近年來,我國光伏產業發展迅速,已經在國際競爭中獲得了先機,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光伏產品制造國。光伏應用市場發展很快,光伏應用產品型態逐步多樣化。2017年,通過充分利用政策、自身產業配套及技術、規模、成本等優勢,光伏產業的競爭力仍將獲得進一步提升的機遇。光伏水泵、光伏路燈、光伏樹及光伏消費品、分布式光伏發電產品等都將有望得到發展,不斷擴大產品規模。
綜上可見,煤炭行業要繼續升級轉型;而在未來的幾年內,各級政府已經決心扶持發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大家應該重視這一現象并抓住這個難得的機遇。專業人士可以努力爭取能源轉型創新基金,投資者可以抓住機會,在中長線做多核能和光伏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