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晶硅價格漲勢放緩
2017年1-2月份多晶硅價格溫和上漲,但相對2016年第四季度漲勢放緩,從1月初的14.00萬元/噸上漲至2月底的14.27萬元/噸,漲幅為1.9%,相比第四季度32.9%漲幅明顯縮減。2月份均價14.24萬元/噸,環比上漲1.1%。
1-2月價格維持上漲但漲勢放緩的原因:受光伏上網標桿電價等政策調整的影響,終端光伏安裝得到一定刺激,多晶硅價格尚有上漲動力,1月份企業忙碌于執行以往訂單,加之受春節期間物流受阻的預期,下游囤貨需求增加,供不應求的狀態持續。2月春節過后,價格繼續溫和上漲,高價訂單以單晶需求為主,多晶硅企業仍在緊鑼密鼓執行以往訂單,供應依舊緊缺,但多晶鑄錠企業受電池轉換率要求提升影響,成本壓力增大,對高價訂單下單謹慎,反復詢價斟酌,成交困難。因此1-2月多晶硅價格漲幅較去年第四季度有所收窄。
二、國內“擴產潮”持續
硅業分會統計,截止2017年2月底,國內在產多晶硅企業仍為17家,有效產能共計22萬噸/年,較2016年底凈增1萬噸/年,主要來自新特能源、洛陽中硅等技術改造擴產和優化產能釋放。根據其他多晶硅生產企業的擴產進度來看,截止2017年中,國內多晶硅年產能將達到25萬噸/年左右。
2017年1-2月份國內多晶硅產量共計3.74萬噸,同比增加15.4%,其中1月份1.93萬噸,同比增長19.1%,創月產量歷史新高,2月份1.81萬噸,同比增加11.7%。2月份產量環比減少,一方面是由于2月本屬小月,產量按28天計算自然有所下降;另一方面是由于2月份有兩家企業檢修,洛陽中硅在2月6日陸續停爐檢修一周左右,四川瑞能于2月10日檢修接近三周。1-2月份按產量排序,江蘇中能、新特能源、洛陽中硅分別位居前三位,這三大企業產量占總產量的54.2%。中能、特變、中硅、永祥、亞硅、大全、賽維七家萬噸級企業1月份產量共計2.98萬噸,占國內總產量的79.7%。
從各企業生產情況看,江蘇中能1-2月份超產運行,在2016年底實際產能已經達到7.4萬噸/年;新特能源技改后產能逐漸緩慢釋放,預計在2017年6月底前產能達到3.6萬噸/年;新疆大全擴產項目比預期達產時間有所提前,大約將在3月底達產,產能達到1.8萬噸/年;四川永祥1-2月份同樣滿產運行,同時在推動技改擴產項目,預計在5月份產能達到5萬噸/年;另有東方希望對外宣稱3月底出產品,具體量產仍需時日。
三、美國多晶硅進口重現漲勢
根據海關最新數據統計,2017年1月份多晶硅進口量為11726噸,同比減少5.3%,環比減少18.8%,雖略有下降但仍在萬噸以上,與去年全年月均進口量相差無幾。2017年1月份多晶硅海關進口情況值得注意的有以下三點:
第一,從韓國進口量仍位居第一。1月份從韓國進口量為4750噸,環比大幅減少33.5%,但占總進口量的40.5%,仍居進口量首位。1月份從韓國多晶硅量略有縮減,一方面是由于韓國OCI企業部分產能檢修,產出減少,作為韓國領頭多晶硅企業,故影響了韓國多晶硅總出口量;另一方面,韓國2016年11-12月份將積壓庫存大量轉移到國內倉庫,導致從韓國進口量驟增,最高進口量達到8366噸,最高占比達到前所未有的61.6%,庫存清理完畢后又恰逢中國農歷年,受物流等因素影響,1月份進口自然有所下跌,進口量回歸至月均產能的70%。
第二,從美國進口量呈回歸走勢。1月份從美國進口量1228噸,占總進口量的10.5%。從2015年7月份開始,美國因受到“雙反”稅率及“暫停加工貿易措施”的嚴格執行影響,多晶硅出口中國受阻,從美國月進口量占比驟減,最低有至0.1%,但從11月份開始重新增加至5.4%,12月份增至9.8%,直到2017年1月份達到10.5%,占比日漸增加。1月份自美國通過加工貿易進口1132噸,占當月自美國進口總量的92.2%,其中通過“保稅區倉儲”方式進入的占比達到100%。
第三,從德國進口價格再創新低。1月份從德國進口多晶硅量在3799噸,占進口總量的32.4%,位居進口量第二位。1月份自德國進口價格下滑至13.13美元/千克,環比下滑1.1%,同比跌幅達到15.5%,連續三個月價格創歷史新低。主要仍是由于從德國進口要比其他地區運輸距離遠,一般情況都需要八周時間到貨,因此1月份從德國進口的海關數據實際是指2016年11月份,而11月份海外需求正處剛剛恢復階段,故從德國進口價格尚未回暖。
四、綠證暫緩光伏補貼壓力
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試行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核發及自愿認購交易制度的通知》,明確提出擬在全國范圍內試行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核發和自愿認購。盡管綠證交易所獲得的收入可適當緩解光伏補貼拖欠帶來的現金流壓力,但目前光伏發電用戶尚未實現平價上網,光伏企業電站的銷售仍不樂觀。
綠色電力證書是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的確認和屬性證明,以及消費綠色電力的唯一憑證。自2017年7月1日起,綠色電力證書將正式開展認購工作,認購價格按照不高于證書對應電量的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資金補貼金額,由買賣雙方自行協商或者通過競價確定。另外,根據市場認購情況,自2018年起適時啟動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考核和綠色電力證書強制約束交易。
根據最新的通知規定,風電、光伏發電企業出售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后,相應的電量不再享受國家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資金的補貼。換言之,企業在補貼與綠色證書交易之間只能二選一。近幾年,風電、光伏裝機量大幅上升,可再生能源補貼不能按時發放,影響了新能源發電運營企業的現金流,嚴重降低了投資的積極性,其中光伏企業更加嚴峻,所以綠色電力證書交易施行后,資金流轉會更加通暢,光伏投資也會更加靈活。它可以有效降低國家財政的補貼壓力,解決補貼資金來源和提高補貼效率,推進我國電力體制改革進程。
雖然綠證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因政府補貼拖欠而帶來的現金流的5/5緊張,但是由于目前光伏發電的成本仍然較高,因此投資者在投資的積極性上還需進一步的提升。據了解,光電和風電如處于同一資源區時,風電標桿價更低廉,故風電的綠證價將更低,現階段的買方將更傾向于購買風電電量,唯有具有成本優勢的發電項目,才會受到投資者的青睞。
有關專家指出,綠證的出現對于光伏行業是利好的,這個毋庸置疑,但是由于相關的配套細則并未出臺,加之目前綠證處于自愿認購的階段,2017年光伏行業仍會處于觀望期,因此企業對于綠證的交易熱情也比較有限。綠證雖然可以在某些方面幫助行業更趨完善,但能力終歸有限,想要大規模發展,還需要盡快出臺配額制。
五、多晶硅后市預測
2017年1-2月份除兩家企業陸續稍作檢修外,其余企業均正常運營,且基本滿產,部分企業的產能優化和擴產項目也在按部就班進行中,國內多晶硅產能在年中之前將有進一步提升。目前多晶硅企業全部滿產供應尚處緊缺狀態,2月底前已將3月份的訂單全量簽訂完畢,且需求未有明顯縮減跡象,因此預測近期多晶硅價格將仍以維穩為主。根據多晶硅企業擴產進度估算,年中之前,國內新增多晶硅產能大約4萬噸/年,再加之“6·30”節點之后,需求將逐漸走弱,屆時供大于求的局面將使多晶硅價格觸頂下探。
附表:2017年多晶硅光伏產業鏈各產品價格
2017年1-2月份多晶硅價格溫和上漲,但相對2016年第四季度漲勢放緩,從1月初的14.00萬元/噸上漲至2月底的14.27萬元/噸,漲幅為1.9%,相比第四季度32.9%漲幅明顯縮減。2月份均價14.24萬元/噸,環比上漲1.1%。
1-2月價格維持上漲但漲勢放緩的原因:受光伏上網標桿電價等政策調整的影響,終端光伏安裝得到一定刺激,多晶硅價格尚有上漲動力,1月份企業忙碌于執行以往訂單,加之受春節期間物流受阻的預期,下游囤貨需求增加,供不應求的狀態持續。2月春節過后,價格繼續溫和上漲,高價訂單以單晶需求為主,多晶硅企業仍在緊鑼密鼓執行以往訂單,供應依舊緊缺,但多晶鑄錠企業受電池轉換率要求提升影響,成本壓力增大,對高價訂單下單謹慎,反復詢價斟酌,成交困難。因此1-2月多晶硅價格漲幅較去年第四季度有所收窄。
二、國內“擴產潮”持續
硅業分會統計,截止2017年2月底,國內在產多晶硅企業仍為17家,有效產能共計22萬噸/年,較2016年底凈增1萬噸/年,主要來自新特能源、洛陽中硅等技術改造擴產和優化產能釋放。根據其他多晶硅生產企業的擴產進度來看,截止2017年中,國內多晶硅年產能將達到25萬噸/年左右。
2017年1-2月份國內多晶硅產量共計3.74萬噸,同比增加15.4%,其中1月份1.93萬噸,同比增長19.1%,創月產量歷史新高,2月份1.81萬噸,同比增加11.7%。2月份產量環比減少,一方面是由于2月本屬小月,產量按28天計算自然有所下降;另一方面是由于2月份有兩家企業檢修,洛陽中硅在2月6日陸續停爐檢修一周左右,四川瑞能于2月10日檢修接近三周。1-2月份按產量排序,江蘇中能、新特能源、洛陽中硅分別位居前三位,這三大企業產量占總產量的54.2%。中能、特變、中硅、永祥、亞硅、大全、賽維七家萬噸級企業1月份產量共計2.98萬噸,占國內總產量的79.7%。
從各企業生產情況看,江蘇中能1-2月份超產運行,在2016年底實際產能已經達到7.4萬噸/年;新特能源技改后產能逐漸緩慢釋放,預計在2017年6月底前產能達到3.6萬噸/年;新疆大全擴產項目比預期達產時間有所提前,大約將在3月底達產,產能達到1.8萬噸/年;四川永祥1-2月份同樣滿產運行,同時在推動技改擴產項目,預計在5月份產能達到5萬噸/年;另有東方希望對外宣稱3月底出產品,具體量產仍需時日。
三、美國多晶硅進口重現漲勢
根據海關最新數據統計,2017年1月份多晶硅進口量為11726噸,同比減少5.3%,環比減少18.8%,雖略有下降但仍在萬噸以上,與去年全年月均進口量相差無幾。2017年1月份多晶硅海關進口情況值得注意的有以下三點:
第一,從韓國進口量仍位居第一。1月份從韓國進口量為4750噸,環比大幅減少33.5%,但占總進口量的40.5%,仍居進口量首位。1月份從韓國多晶硅量略有縮減,一方面是由于韓國OCI企業部分產能檢修,產出減少,作為韓國領頭多晶硅企業,故影響了韓國多晶硅總出口量;另一方面,韓國2016年11-12月份將積壓庫存大量轉移到國內倉庫,導致從韓國進口量驟增,最高進口量達到8366噸,最高占比達到前所未有的61.6%,庫存清理完畢后又恰逢中國農歷年,受物流等因素影響,1月份進口自然有所下跌,進口量回歸至月均產能的70%。
第二,從美國進口量呈回歸走勢。1月份從美國進口量1228噸,占總進口量的10.5%。從2015年7月份開始,美國因受到“雙反”稅率及“暫停加工貿易措施”的嚴格執行影響,多晶硅出口中國受阻,從美國月進口量占比驟減,最低有至0.1%,但從11月份開始重新增加至5.4%,12月份增至9.8%,直到2017年1月份達到10.5%,占比日漸增加。1月份自美國通過加工貿易進口1132噸,占當月自美國進口總量的92.2%,其中通過“保稅區倉儲”方式進入的占比達到100%。
第三,從德國進口價格再創新低。1月份從德國進口多晶硅量在3799噸,占進口總量的32.4%,位居進口量第二位。1月份自德國進口價格下滑至13.13美元/千克,環比下滑1.1%,同比跌幅達到15.5%,連續三個月價格創歷史新低。主要仍是由于從德國進口要比其他地區運輸距離遠,一般情況都需要八周時間到貨,因此1月份從德國進口的海關數據實際是指2016年11月份,而11月份海外需求正處剛剛恢復階段,故從德國進口價格尚未回暖。
四、綠證暫緩光伏補貼壓力
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試行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核發及自愿認購交易制度的通知》,明確提出擬在全國范圍內試行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核發和自愿認購。盡管綠證交易所獲得的收入可適當緩解光伏補貼拖欠帶來的現金流壓力,但目前光伏發電用戶尚未實現平價上網,光伏企業電站的銷售仍不樂觀。
綠色電力證書是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的確認和屬性證明,以及消費綠色電力的唯一憑證。自2017年7月1日起,綠色電力證書將正式開展認購工作,認購價格按照不高于證書對應電量的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資金補貼金額,由買賣雙方自行協商或者通過競價確定。另外,根據市場認購情況,自2018年起適時啟動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考核和綠色電力證書強制約束交易。
根據最新的通知規定,風電、光伏發電企業出售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后,相應的電量不再享受國家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資金的補貼。換言之,企業在補貼與綠色證書交易之間只能二選一。近幾年,風電、光伏裝機量大幅上升,可再生能源補貼不能按時發放,影響了新能源發電運營企業的現金流,嚴重降低了投資的積極性,其中光伏企業更加嚴峻,所以綠色電力證書交易施行后,資金流轉會更加通暢,光伏投資也會更加靈活。它可以有效降低國家財政的補貼壓力,解決補貼資金來源和提高補貼效率,推進我國電力體制改革進程。
雖然綠證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因政府補貼拖欠而帶來的現金流的5/5緊張,但是由于目前光伏發電的成本仍然較高,因此投資者在投資的積極性上還需進一步的提升。據了解,光電和風電如處于同一資源區時,風電標桿價更低廉,故風電的綠證價將更低,現階段的買方將更傾向于購買風電電量,唯有具有成本優勢的發電項目,才會受到投資者的青睞。
有關專家指出,綠證的出現對于光伏行業是利好的,這個毋庸置疑,但是由于相關的配套細則并未出臺,加之目前綠證處于自愿認購的階段,2017年光伏行業仍會處于觀望期,因此企業對于綠證的交易熱情也比較有限。綠證雖然可以在某些方面幫助行業更趨完善,但能力終歸有限,想要大規模發展,還需要盡快出臺配額制。
五、多晶硅后市預測
2017年1-2月份除兩家企業陸續稍作檢修外,其余企業均正常運營,且基本滿產,部分企業的產能優化和擴產項目也在按部就班進行中,國內多晶硅產能在年中之前將有進一步提升。目前多晶硅企業全部滿產供應尚處緊缺狀態,2月底前已將3月份的訂單全量簽訂完畢,且需求未有明顯縮減跡象,因此預測近期多晶硅價格將仍以維穩為主。根據多晶硅企業擴產進度估算,年中之前,國內新增多晶硅產能大約4萬噸/年,再加之“6·30”節點之后,需求將逐漸走弱,屆時供大于求的局面將使多晶硅價格觸頂下探。
附表:2017年多晶硅光伏產業鏈各產品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