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召開前夕,題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的中央一號文件正式發布。在這份新世紀指導“三農”工作的第14份文件中,首次列入了光伏發電、清潔能源等內容,這一方面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另一方則傳遞出全民光伏時代即將正式來臨的重大信號。
“十三五”進入攻堅期,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優化產業發展結構,淘汰或縮減落后產能成為各方的主要工作任務,在此背景下出臺的中央一號文件成為改革、創新等國家意志的集中體現。能源新聞網注意到,一號文件不僅將解決“三農”問題作為新時期頭等大事來抓,而且還引入產業合作模式創新理念來帶動和促進農業與農村發展。在中央一號文件第五章第23條,光伏發電被破天荒的列入其中,足見中央改革決心之強。
光伏發電寫入中央一號文件
關于清潔能源、光伏發電,中央一號文件中指示、指導如下:
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和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專項行動,促進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選擇適宜模式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大力度支持農村環境集中連片綜合治理和改廁。開展城鄉垃圾亂排亂放集中排查整治行動。實施農村新能源行動,推進光伏發電,逐步擴大農村電力、燃氣和清潔型煤供給。
中國是傳統農業大國,即使近年城鎮化進程加快,農業人口在人口總數占比仍接近一半。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不包括港澳臺)為136782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為74916萬人,鄉村常住人口為61866萬人。可見,如此巨大的鄉村人口基數,令解決農民增收問題仍是一大課題。
同時,作為第一產業,農業是工業和服務業發展的基礎。農業發展根基不牢,其他產業基礎也會動搖。所以,解決農業和農村問題,一直都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在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加強農村能源基礎設施建設,一段時期內傳統能源發揮了重要作用。而進入新時期,在能源結構轉型升級的當下,作為補充和替代能源的新能源建設也提上了議事日程。
以光伏發電為例,光伏+農業、光伏+漁業、光伏+林業和光伏扶貧等項目的開展,正逐漸成為我國優化農村產能、供能、使能結構,降低薪柴、煤炭等傳統能源消耗,拓寬農民收入渠道,提高農村生活環境和質量的一個有效途徑,以及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個突破口。
國土規劃為能源發展定調
無獨有偶,在國務院近日印發的《全國國土規劃綱要(2016—2030年)》(以下簡稱《綱要》)亦對能源發展大篇幅的潑墨,在劃定不能逾越18億畝基本耕地紅線的同時,也對能源發展予以高屋建瓴式的定調和布局。
這份總計37075字,共分10章38節的《綱要》提出因地制宜推進新能源發展的理念,要求在保護生態的前提下,有序穩妥開發水電,安全發展核電,高效發展風電,擴大利用太陽能,有序開發生物質能。實施新能源集成利用示范工程,因地制宜推進新型太陽能光伏和光熱發電、生物質氣化、生物燃料、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發展,大幅提高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例。
分布式光伏將爆發
而《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和《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等指導性綱領均將分布式列入未來發展的重要領域。相關《規劃》提出,計劃到2020年實現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110GW以上,其中光熱發展目標5GW,光伏電站為45GW,分布式光伏為60GW。國家能源局發布《2016光伏發電統計信息表》顯示,截至2016年年底,我國分布式累計裝機容量為10.32GW。
從中不難計算得出,按照60GW的容量目標,分布式光伏未來4年的裝機容量將達到49.68GW,也就是50GW的水平,折合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58.17%以上。官方數據還顯示,2016年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容量4.24GW,比2015年新增裝機容量增長200%。
《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發布期間,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接受采訪時表示,從光伏發電規模上來看,1.05億千瓦并不是一個上限,而是一個指導性的發展規模。如果分布式光伏發展市場環境轉變得比較快、進展得比較好,建設規模就會發展得大一些。
按照《規劃》,“十三五”期間,光伏布局向中東部轉移,新增太陽能裝機中,中東部地區約占56%,并以分布式開發、就地消納為主。這說明我國太陽能發展的重點區域將由“三北地區”向中東部轉移,并以發展分布式光伏為主。
新政加碼分布式光伏
此外,國家能源局發還近日發布了《微電網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意見的函和意見稿,標志著微電網建設將步入一個全新階段。
“發展微電網對分布式能源而言是大利好。這項《辦法》一旦落實成文就是國家推進分布式能源發展的配套政策,成為構建多能互補體系的重要拼板之一,進而解決分布式能源的就近消納問題。”一位資深能源專家表示。
光伏扶貧在行動
在光伏扶貧方面,國務院印發《“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的通知》,將光伏扶貧列入規劃之一。《通知》要求,在前期開展試點、光照條件較好的5萬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實施光伏扶貧,保障280萬無勞動能力建檔立卡貧困戶戶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其他光照條件好的貧困地區可因地制宜推進實施。
通知顯示,第一批總規模5.16GW光伏扶貧項目中,村級光伏電站(含戶用)共計218萬千瓦,集中式地面電站共計298萬千瓦,共涉及河北、山西、遼寧、吉林、江蘇、安徽、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云南、陜西和甘肅14個省約2萬個貧困村,可為約55萬個建檔立卡貧困戶每年每戶增收不低于3000元。
地方政府積極布局
能源局發布“十三五”規劃之后,山東、山西、浙江、江蘇等省份也相繼出臺了太陽能發展規劃,其中浙江省計劃到2020年光伏總裝機規模達到8GW以上,山東省計劃到2020年光伏裝機規模達到10GW,光伏扶貧3GW“領跑者”基地3GW,江蘇省計劃到2020年光伏發電裝機達8GW。
此外,山西省經信委于近日印發了《關于開展全省工業企業光伏屋頂資源調查的函》。業內人士表示,山西省此舉旨在對省內的光伏屋頂進行調查,并為接下來的屋頂光伏項目建設做準備。
兩大電網“輸血”分布式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為了推進分布式光伏的發展,中國兩大電網--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分別與五個省份簽署了農網改造協議,合計將投資人民幣6,522億元。據悉,中國曾在1998年、2010年進行過兩次農村電網改造升級,本次是第三輪升級。
老舊、不足的電網設備直接影響到光伏系統的并網可行度,也不利發展可靠的電力輸送網。國家發改委指出,需在2020年之前的“十三五”期間推動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特別貧困地區以及革命老區的農村進行電網改造升級。本次的農網改造協議將著重在電網改造手續的簡化上,讓改造進度加速。
旨在配合國家的光伏扶貧措施,南網公司目標在2020年時達成新能源100%并網、貧困村落電力復蓋率100%的目標。在中國近年來積極推動分布式光伏、光伏扶貧等政策的方針推動下,農村電網改造將有助這些新型態的能源進入農村,一方面將刺激農民采用太陽能系統的意愿,另一方面也將推動對于分布式光伏系統的需求。
按照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設定的目標,集中式光伏電站的發展空間趨向平穩,特別是在2016年“6.30搶裝潮”之后,出現大規模擴張的可能性不大。以45GW的裝機規模測算,未來的年增規模大約在10GW左右,遠低于2016年34.54GW的新增量。不過,2017年光伏電站的發展前景相對樂觀,有業內人士預計全年裝機容量將在25GW左右。
全民光伏時代正式來臨?
業內人士指出,相較而言,分布式光伏發電的空間顯然更大。首先,中國屋頂光伏的市場潛力巨大,城鎮工商業分布式、農村屋頂市場,市場發展潛力巨大;其次,中央在政策層面為發展定調,地方政府的扶持和引導,將有利于分布式市場不斷壯大。在“政策+市場”雙重驅動下,全民光伏時代已然正式來臨。
“未來將是分布式光伏的天下,這是毋庸質疑的。我們的很多合作伙伴已開始在做分布式,分布式光伏坐上了大風口,2017年將是分布式光伏真正啟動元年。”某光伏組件制造商負責人堅定的說。
對于分布式光伏是否啟動,業內雖存在不同的聲音,但卻十分看好分布式大方向。
近日,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王斯成在某論壇作《分布式光伏發展的挑戰及對策》主題報告時表示,分布式光伏市場還沒有真正啟動,但市場潛力巨大,國家鼓勵發展分布式是未來的重點政策導向。
對于如何做好分布式,王斯成提出如下三點建議:首先政策要有效,在合同能源管理上要規范,引入電網監管,第三方來核準電量,然后跟建筑業主進行交易;其次,統一規則,發展分布式需統一收費標準,一定要堅持不受配額限制,堅持補貼不拖欠;第三,做分布式發電還要有工匠精神,配套建設儲能、微電網、多能互補等示范工程。
“中央一號文件、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無論從中央這一系列綱領性文件上看,還是從地方政府陸續出臺的政策,這些支持光伏發電的政策均屬于上層統籌、頂層設計的層面,是一種自上而下的推進,從這個意義上講,全民光伏時代的政策特征已經具備。”一不愿具名的資深光伏評論人士表示。
“但從市場角度來說,現在制約光伏走進千家萬戶,形成遍地開花之勢還有三個不足之處。一是分布式光伏的成本問題,二是光伏發電并網問題,三是儲能問題。如果光伏制造企業通過技術創新進一步降低組價成本,實現光伏供給側和發電側平價上網,國網和南網通過第三次電網改造,實現新能源發電100%并網發電,微電網發展能解決光伏發電波動大、間歇性大等短板,讓“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得以全面落實,那么我國也就進入了全民光伏時代。“該評論人士補充道。
一個令人欣喜的信號是,隨著技術創新和產品迭代加快,中國光伏組件成本在不斷降低。數據顯示,2007年我國太陽能電池組件價格為每瓦約4.8美元(36美元),2015年多晶硅太陽能電池組件成本已降至0.48美元/瓦以下,8年間成本已降了近10倍。光伏組件由“貴族化”轉向“平民化”,標志著光伏走進尋常百姓家更加接近于現實,而不是僅停留在理論和暢想層面。
一位電力界人士表示,光伏發電100%并網是實現全民光伏的第一步,這牽扯到電網、發電集團的利益問題,還有售電的問題。深化電力市場化體制改革,構建相關規章制度,真正讓電力走向市場化,也是亟待解決的一大問題。
目前,國家在大力推進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同時,電力體制改革也在有條不紊的推進。不過,在電力市場全面放開之前,太陽能發電要實現全民化還要有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去除其政策屬性,真正實現其市場屬性。做到此點,太陽能發電將對傳統電力帶來更大的壓力和挑戰,也將會因此倒逼更多的政策傾斜,全面開啟一個嶄新的全民光伏時代。
“十三五”進入攻堅期,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優化產業發展結構,淘汰或縮減落后產能成為各方的主要工作任務,在此背景下出臺的中央一號文件成為改革、創新等國家意志的集中體現。能源新聞網注意到,一號文件不僅將解決“三農”問題作為新時期頭等大事來抓,而且還引入產業合作模式創新理念來帶動和促進農業與農村發展。在中央一號文件第五章第23條,光伏發電被破天荒的列入其中,足見中央改革決心之強。
光伏發電寫入中央一號文件
關于清潔能源、光伏發電,中央一號文件中指示、指導如下:
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和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專項行動,促進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選擇適宜模式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大力度支持農村環境集中連片綜合治理和改廁。開展城鄉垃圾亂排亂放集中排查整治行動。實施農村新能源行動,推進光伏發電,逐步擴大農村電力、燃氣和清潔型煤供給。
中國是傳統農業大國,即使近年城鎮化進程加快,農業人口在人口總數占比仍接近一半。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不包括港澳臺)為136782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為74916萬人,鄉村常住人口為61866萬人。可見,如此巨大的鄉村人口基數,令解決農民增收問題仍是一大課題。
同時,作為第一產業,農業是工業和服務業發展的基礎。農業發展根基不牢,其他產業基礎也會動搖。所以,解決農業和農村問題,一直都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在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加強農村能源基礎設施建設,一段時期內傳統能源發揮了重要作用。而進入新時期,在能源結構轉型升級的當下,作為補充和替代能源的新能源建設也提上了議事日程。
以光伏發電為例,光伏+農業、光伏+漁業、光伏+林業和光伏扶貧等項目的開展,正逐漸成為我國優化農村產能、供能、使能結構,降低薪柴、煤炭等傳統能源消耗,拓寬農民收入渠道,提高農村生活環境和質量的一個有效途徑,以及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個突破口。
國土規劃為能源發展定調
無獨有偶,在國務院近日印發的《全國國土規劃綱要(2016—2030年)》(以下簡稱《綱要》)亦對能源發展大篇幅的潑墨,在劃定不能逾越18億畝基本耕地紅線的同時,也對能源發展予以高屋建瓴式的定調和布局。
這份總計37075字,共分10章38節的《綱要》提出因地制宜推進新能源發展的理念,要求在保護生態的前提下,有序穩妥開發水電,安全發展核電,高效發展風電,擴大利用太陽能,有序開發生物質能。實施新能源集成利用示范工程,因地制宜推進新型太陽能光伏和光熱發電、生物質氣化、生物燃料、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發展,大幅提高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例。
分布式光伏將爆發
而《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和《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等指導性綱領均將分布式列入未來發展的重要領域。相關《規劃》提出,計劃到2020年實現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110GW以上,其中光熱發展目標5GW,光伏電站為45GW,分布式光伏為60GW。國家能源局發布《2016光伏發電統計信息表》顯示,截至2016年年底,我國分布式累計裝機容量為10.32GW。
從中不難計算得出,按照60GW的容量目標,分布式光伏未來4年的裝機容量將達到49.68GW,也就是50GW的水平,折合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58.17%以上。官方數據還顯示,2016年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容量4.24GW,比2015年新增裝機容量增長200%。
《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發布期間,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接受采訪時表示,從光伏發電規模上來看,1.05億千瓦并不是一個上限,而是一個指導性的發展規模。如果分布式光伏發展市場環境轉變得比較快、進展得比較好,建設規模就會發展得大一些。
按照《規劃》,“十三五”期間,光伏布局向中東部轉移,新增太陽能裝機中,中東部地區約占56%,并以分布式開發、就地消納為主。這說明我國太陽能發展的重點區域將由“三北地區”向中東部轉移,并以發展分布式光伏為主。
新政加碼分布式光伏
此外,國家能源局發還近日發布了《微電網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意見的函和意見稿,標志著微電網建設將步入一個全新階段。
“發展微電網對分布式能源而言是大利好。這項《辦法》一旦落實成文就是國家推進分布式能源發展的配套政策,成為構建多能互補體系的重要拼板之一,進而解決分布式能源的就近消納問題。”一位資深能源專家表示。
光伏扶貧在行動
在光伏扶貧方面,國務院印發《“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的通知》,將光伏扶貧列入規劃之一。《通知》要求,在前期開展試點、光照條件較好的5萬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實施光伏扶貧,保障280萬無勞動能力建檔立卡貧困戶戶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其他光照條件好的貧困地區可因地制宜推進實施。
通知顯示,第一批總規模5.16GW光伏扶貧項目中,村級光伏電站(含戶用)共計218萬千瓦,集中式地面電站共計298萬千瓦,共涉及河北、山西、遼寧、吉林、江蘇、安徽、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云南、陜西和甘肅14個省約2萬個貧困村,可為約55萬個建檔立卡貧困戶每年每戶增收不低于3000元。
地方政府積極布局
能源局發布“十三五”規劃之后,山東、山西、浙江、江蘇等省份也相繼出臺了太陽能發展規劃,其中浙江省計劃到2020年光伏總裝機規模達到8GW以上,山東省計劃到2020年光伏裝機規模達到10GW,光伏扶貧3GW“領跑者”基地3GW,江蘇省計劃到2020年光伏發電裝機達8GW。
此外,山西省經信委于近日印發了《關于開展全省工業企業光伏屋頂資源調查的函》。業內人士表示,山西省此舉旨在對省內的光伏屋頂進行調查,并為接下來的屋頂光伏項目建設做準備。
兩大電網“輸血”分布式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為了推進分布式光伏的發展,中國兩大電網--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分別與五個省份簽署了農網改造協議,合計將投資人民幣6,522億元。據悉,中國曾在1998年、2010年進行過兩次農村電網改造升級,本次是第三輪升級。
老舊、不足的電網設備直接影響到光伏系統的并網可行度,也不利發展可靠的電力輸送網。國家發改委指出,需在2020年之前的“十三五”期間推動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特別貧困地區以及革命老區的農村進行電網改造升級。本次的農網改造協議將著重在電網改造手續的簡化上,讓改造進度加速。
旨在配合國家的光伏扶貧措施,南網公司目標在2020年時達成新能源100%并網、貧困村落電力復蓋率100%的目標。在中國近年來積極推動分布式光伏、光伏扶貧等政策的方針推動下,農村電網改造將有助這些新型態的能源進入農村,一方面將刺激農民采用太陽能系統的意愿,另一方面也將推動對于分布式光伏系統的需求。
按照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設定的目標,集中式光伏電站的發展空間趨向平穩,特別是在2016年“6.30搶裝潮”之后,出現大規模擴張的可能性不大。以45GW的裝機規模測算,未來的年增規模大約在10GW左右,遠低于2016年34.54GW的新增量。不過,2017年光伏電站的發展前景相對樂觀,有業內人士預計全年裝機容量將在25GW左右。
全民光伏時代正式來臨?
業內人士指出,相較而言,分布式光伏發電的空間顯然更大。首先,中國屋頂光伏的市場潛力巨大,城鎮工商業分布式、農村屋頂市場,市場發展潛力巨大;其次,中央在政策層面為發展定調,地方政府的扶持和引導,將有利于分布式市場不斷壯大。在“政策+市場”雙重驅動下,全民光伏時代已然正式來臨。
“未來將是分布式光伏的天下,這是毋庸質疑的。我們的很多合作伙伴已開始在做分布式,分布式光伏坐上了大風口,2017年將是分布式光伏真正啟動元年。”某光伏組件制造商負責人堅定的說。
對于分布式光伏是否啟動,業內雖存在不同的聲音,但卻十分看好分布式大方向。
近日,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王斯成在某論壇作《分布式光伏發展的挑戰及對策》主題報告時表示,分布式光伏市場還沒有真正啟動,但市場潛力巨大,國家鼓勵發展分布式是未來的重點政策導向。
對于如何做好分布式,王斯成提出如下三點建議:首先政策要有效,在合同能源管理上要規范,引入電網監管,第三方來核準電量,然后跟建筑業主進行交易;其次,統一規則,發展分布式需統一收費標準,一定要堅持不受配額限制,堅持補貼不拖欠;第三,做分布式發電還要有工匠精神,配套建設儲能、微電網、多能互補等示范工程。
“中央一號文件、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無論從中央這一系列綱領性文件上看,還是從地方政府陸續出臺的政策,這些支持光伏發電的政策均屬于上層統籌、頂層設計的層面,是一種自上而下的推進,從這個意義上講,全民光伏時代的政策特征已經具備。”一不愿具名的資深光伏評論人士表示。
“但從市場角度來說,現在制約光伏走進千家萬戶,形成遍地開花之勢還有三個不足之處。一是分布式光伏的成本問題,二是光伏發電并網問題,三是儲能問題。如果光伏制造企業通過技術創新進一步降低組價成本,實現光伏供給側和發電側平價上網,國網和南網通過第三次電網改造,實現新能源發電100%并網發電,微電網發展能解決光伏發電波動大、間歇性大等短板,讓“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得以全面落實,那么我國也就進入了全民光伏時代。“該評論人士補充道。
一個令人欣喜的信號是,隨著技術創新和產品迭代加快,中國光伏組件成本在不斷降低。數據顯示,2007年我國太陽能電池組件價格為每瓦約4.8美元(36美元),2015年多晶硅太陽能電池組件成本已降至0.48美元/瓦以下,8年間成本已降了近10倍。光伏組件由“貴族化”轉向“平民化”,標志著光伏走進尋常百姓家更加接近于現實,而不是僅停留在理論和暢想層面。
一位電力界人士表示,光伏發電100%并網是實現全民光伏的第一步,這牽扯到電網、發電集團的利益問題,還有售電的問題。深化電力市場化體制改革,構建相關規章制度,真正讓電力走向市場化,也是亟待解決的一大問題。
目前,國家在大力推進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同時,電力體制改革也在有條不紊的推進。不過,在電力市場全面放開之前,太陽能發電要實現全民化還要有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去除其政策屬性,真正實現其市場屬性。做到此點,太陽能發電將對傳統電力帶來更大的壓力和挑戰,也將會因此倒逼更多的政策傾斜,全面開啟一個嶄新的全民光伏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