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陽光為我們服務”,在北京市,這種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例如在平谷區的南宅、掛甲峪等5個村374戶新民居建設了太陽能采暖供熱系統,戶采暖費用比常規能源節約65%%以上。今年1月1日起實施的《北京市加快太陽能開發利用促進產業發展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更是將該市的太陽能利用再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太陽能領跑新能源利用
當前世界傳統能源資源日益短缺,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已被世界各國作為重要的戰略替代能源大力發展。太陽能作為一種清潔、安全、可再生的綠色能源,日益受到重視,作為首都的北京市,更是把它放在了突出位置。北京市太陽能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資料顯示,北京地區年日照時數達到2600~3000小時,年累計太陽輻照量達到5000~6000兆焦/平方米,接受太陽能輻射總量約為26億噸標準煤。總體上看,北京市太陽能資源較豐富,其中,生態涵養區的延慶、密云、懷柔等區縣及亦莊地區太陽能資源條件最為優越。
為了加快太陽能開發利用,促進產業發展,打造綠色首都,北京市把制定鼓勵、推動政策放在重要位置。早在2007年初,就啟動了《意見》的研究起草,多次召開太陽能行業專家、生產企業、區縣發改委等多方代表參加的座談會,并向用戶發放調查問卷。為編制“太陽能鼓勵意見”奠定了基礎。2008年12月至2009年7月,國家密集出臺鼓勵太陽能發展的有關政策,為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北京市盡快出臺了《北京市加快太陽能開發利用促進產業發展指導意見》,自2010年1月1日起正式執行。
根據《意見》,北京市要求城市、新城、重點鎮和新農村的建設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太陽能資源,把開發利用太陽能作為落實國家節能減排政策、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和環境友好型城市的重要工作抓緊抓實。到2012年,太陽能集熱器利用面積達到700萬平方米,太陽能發電系統達到70兆瓦,太陽能產業產值超過200億元,主要產業聚集基地初具規模,建成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光伏檢測中心和光熱檢測中心。到2020年,太陽能集熱器利用面積達到1100萬平方米,太陽能發電系統達到300兆瓦,在高端生產裝備制造、太陽能工程系統集成、標準創制及認證等方面形成國內領先優勢,使北京成為技術研發中心、高端制造中心和應用展示中心。
可以說,《意見》給北京市的能源利用打開了“陽光通道”。
“金色陽光”打造陽光都市
為了大幅提高太陽能的利用率,根據《意見》,北京市實施六大“金色陽光”工程,以打造一流的陽光都市。
推行2萬千瓦光伏屋頂工程。在賓館飯店、寫字樓、污水處理廠、體育場館等公用、商業設施,以及本市開發區、工業園區的工業廠房中積極倡導推廣與建筑結合的太陽能屋頂光伏發電項目。按照“支持高端、先申先得”的原則,到2012年12月31日前,對前20MWp與建筑結合的太陽能光伏并網發電及風光互補項目,除享受國家優惠政策外,由市財政根據項目建成后的實際發電效果,按照1元/瓦?年的標準給予連續3年補助。
建設5萬千瓦光能示范上網電站。利用填埋場護坡、廢棄礦山等難以開發的土地,以及綜合利用大型農業設施用地等方式,按照特許經營等模式,建設單個項目容量不低于5MWp的大型光伏電站,到2012年,本市光伏電站總裝機容量超過50MWp。
加快實施陽光校園工程。在本市有條件的中小學建設太陽能熱水、太陽能燈、小型并網光伏發電、太陽能科普教室等工程。到2012年,本市50%%的中小學校全部建設成為陽光校園。
推廣光能熱水工程。新建保障性住房、兩限房、普通商品房、公共建筑以及文化、衛生、體育、社會福利等社會公益事業單位和政府機構等建筑,全面推廣太陽能熱水系統。鼓勵既有建筑進行太陽能熱水系統改造。新建兩限房、普通商品房、公共建筑及工業企業安裝使用太陽能熱水系統的,到2012年12月31日前,對前100萬平方米集熱器面積,由市政府固定資產投資按照200元/平方米的標準給予補貼。申請補貼的單體項目規模集熱器面積須超過100平方米,有效得熱量超過8MJ/平方米。
推進陽光惠農工程。大力推廣太陽能在新農村建設中的普及與應用,支持太陽能與農業生產、農民生活相結合。支持農村節能住宅建設改造中采用太陽能采暖系統,由市固定資產投資對太陽能采暖系統按30%%給予補貼;重點支持在山區農村建設陽光浴室,其中生態涵養區和城市發展新區的陽光浴室項目分別按90%%、70%%的比例安排市政府固定資產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