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現在的老百姓來說,太陽能并不陌生,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電池早已進入尋常百姓家,也是大家公認的綠色能源之一。在能源日益緊張的今天,太陽能發電的前景也被很多人看好。
然而,近兩年掀起的分布式太陽能光伏發電熱潮,并沒有如傳說中那樣紅火。記者了解到,對于太陽能發電進家庭,大部分人還在觀望。分布式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成本是多少?到底能賺多少錢?前景如何?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對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分布式太陽能光伏發電的開展情況進行了調查。
“屋頂計劃”帶來“陽光收益”
“以往用電都是付電費買的,現在我們家有了光伏發電項目,不僅能自己發電,還可以賣電創收呢。”提及光伏發電,家住前黃鎮楊橋村的郜振偉一臉興奮。
記者來到郜振偉家,立即被一塊塊迎著陽光整齊排列的太陽能光伏板吸引住了。據介紹,太陽能電池板與接線箱、逆變器等設備相連,電池板負責收集太陽能,隨后通過逆變器,將陽光“加工”成電,這就形成了一個家庭太陽能發電系統。郜振偉家安裝的這種分布式光伏發電設備,不僅能提供家庭用電,多余的電力還能出售給電網公司。
為什么在家庭安裝分布式太陽能光伏發電設備?郜振偉說,他是一個喜歡嘗試新鮮事物的人,2016年初,他通過微信了解到分布式太陽能光伏發電,主動聯系了相關企業,并于去年5月投入4萬多元,正式實現了發電,成為當地第一家安裝分布式太陽能光伏發電的用戶。
“我們家現在有6千瓦的分布式太陽能光伏發電設備。”郜振偉說,這6千瓦的發電設備,每月平均可以帶來400元收益,多的時候可達700多元,8年不到就可以收回購買設備的成本了。
楊橋村堵家塘的張根大因為身體殘疾、沒有經濟來源,是個低保戶。去年,在郜振偉的推薦下,張根大的兒女湊了3萬多元,為張根大安裝了5千瓦的分布式光伏發電設備。
“現在,每月靠光伏發電,能有400多元的固定收入,相當于買了一份養老保險。不但減輕了孩子們的負擔,也讓我能養活自己了。”張根大說著,打開手機里的發電對賬單給記者看。
“向陽工程”為何遭受冷落?
記者走訪常州供電公司了解到,目前常州地區(含金壇、溧陽)已有435戶居民建設了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容量為3029.64千瓦,在全省排名第三。今年一季度,居民分布式光伏并網容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80.08%。但從全國來看,光伏發電并沒有人們想象中那樣紅火。
推廣困難,是分布式光伏發電面臨的最大難題。
“自從我家安裝了分布式光伏發電設備,周邊確實有不少人來咨詢,但是聽說要6500元/千瓦,很多人就舍不得投資了。”郜振偉說,“很多老百姓在觀望,想先看看我們這些安裝的用戶到底能不能獲得實實在在的利益。”
此外,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如今安裝分布式太陽能光伏發電設備的用戶大多在鄉下,城市用戶基本沒有涉及。常州供電公司營銷部工作人員邵林解釋說,這是由于城市居民多住在高樓,多戶一樓,產權復雜,安個電站不是容易事。
反觀農村居民,只要擁有房產證,房屋條件滿足安裝分布式太陽能光伏發電設備的要求,就可以安裝。但是,對于農村居民來說,花上幾萬塊錢去投資一個新興的工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此外,市場上有很多光伏企業,怎樣辨別設備好壞、安裝后如何維護等都是問題。
常州信息工程學院光伏專業的朱老師認為,家庭電站小而散,并網難度大,如果在全國每個鄉鎮都設立直營店或分公司,很多公司明顯不具備這樣龐大的銷售和服務網絡。而且,25年運營周期所涵蓋的配件質量風險、安裝環境復雜帶來的安全隱患,以及業主資質問題可能造成的電費回收風險,安裝過程不規范導致的電站質量隱患等,都給光伏發電推廣增加了難度。
分布式光伏電站引領“綠色革命”
邵林告訴記者,與動輒幾萬千瓦、幾十萬千瓦乃至數百萬千瓦規模的大型集中式地面電站相比,分布式光伏要“迷你”得多,從幾千瓦到數千千瓦不等。
大型地面電站因占地巨大,主要集中在國內中西部地區。但這些地區大多人煙稀少,經濟落后,無法消納如此大量的電力,只能將電力外送。但這又面臨中西部電網外送通道不足的瓶頸,且長距離傳輸也會帶來巨大的損耗。相比較而言,分布式光伏規模較小,可以直接安裝在城市屋頂之上,發電后可以就地消納,不會陷入棄光困境。
“國家鼓勵老百姓發展新能源產業,而且相應的政策補貼也不少。”邵林告訴記者,根據現行的補貼標準,我國分布式發電按照“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原則,目前居民光伏電站每發1度電,國家政策給予0.42元補貼,上網部分電量由供電公司按照0.378元/度的價格收購。
而業內人士陳先生向記者透露,2011年以來,國家發改委、能源局、財政部相繼出臺一系列支持、鼓勵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政策,這些優惠政策不僅對太陽能光伏發電企業補貼力度大,而且科學合理,使得普通家庭建設太陽能光伏發電站的投資得到回收。
“在如今的德國,已經有1/3的家庭在房頂上安裝了太陽能電池板,自發自用,分布式光伏發電約占全國年用電量的8%。而在中國,光伏發電目前占比不到1%,發展潛力巨大。”陳先生表示。
然而,近兩年掀起的分布式太陽能光伏發電熱潮,并沒有如傳說中那樣紅火。記者了解到,對于太陽能發電進家庭,大部分人還在觀望。分布式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成本是多少?到底能賺多少錢?前景如何?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對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分布式太陽能光伏發電的開展情況進行了調查。
“屋頂計劃”帶來“陽光收益”
“以往用電都是付電費買的,現在我們家有了光伏發電項目,不僅能自己發電,還可以賣電創收呢。”提及光伏發電,家住前黃鎮楊橋村的郜振偉一臉興奮。
記者來到郜振偉家,立即被一塊塊迎著陽光整齊排列的太陽能光伏板吸引住了。據介紹,太陽能電池板與接線箱、逆變器等設備相連,電池板負責收集太陽能,隨后通過逆變器,將陽光“加工”成電,這就形成了一個家庭太陽能發電系統。郜振偉家安裝的這種分布式光伏發電設備,不僅能提供家庭用電,多余的電力還能出售給電網公司。
為什么在家庭安裝分布式太陽能光伏發電設備?郜振偉說,他是一個喜歡嘗試新鮮事物的人,2016年初,他通過微信了解到分布式太陽能光伏發電,主動聯系了相關企業,并于去年5月投入4萬多元,正式實現了發電,成為當地第一家安裝分布式太陽能光伏發電的用戶。
“我們家現在有6千瓦的分布式太陽能光伏發電設備。”郜振偉說,這6千瓦的發電設備,每月平均可以帶來400元收益,多的時候可達700多元,8年不到就可以收回購買設備的成本了。
楊橋村堵家塘的張根大因為身體殘疾、沒有經濟來源,是個低保戶。去年,在郜振偉的推薦下,張根大的兒女湊了3萬多元,為張根大安裝了5千瓦的分布式光伏發電設備。
“現在,每月靠光伏發電,能有400多元的固定收入,相當于買了一份養老保險。不但減輕了孩子們的負擔,也讓我能養活自己了。”張根大說著,打開手機里的發電對賬單給記者看。
“向陽工程”為何遭受冷落?
記者走訪常州供電公司了解到,目前常州地區(含金壇、溧陽)已有435戶居民建設了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容量為3029.64千瓦,在全省排名第三。今年一季度,居民分布式光伏并網容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80.08%。但從全國來看,光伏發電并沒有人們想象中那樣紅火。
推廣困難,是分布式光伏發電面臨的最大難題。
“自從我家安裝了分布式光伏發電設備,周邊確實有不少人來咨詢,但是聽說要6500元/千瓦,很多人就舍不得投資了。”郜振偉說,“很多老百姓在觀望,想先看看我們這些安裝的用戶到底能不能獲得實實在在的利益。”
此外,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如今安裝分布式太陽能光伏發電設備的用戶大多在鄉下,城市用戶基本沒有涉及。常州供電公司營銷部工作人員邵林解釋說,這是由于城市居民多住在高樓,多戶一樓,產權復雜,安個電站不是容易事。
反觀農村居民,只要擁有房產證,房屋條件滿足安裝分布式太陽能光伏發電設備的要求,就可以安裝。但是,對于農村居民來說,花上幾萬塊錢去投資一個新興的工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此外,市場上有很多光伏企業,怎樣辨別設備好壞、安裝后如何維護等都是問題。
常州信息工程學院光伏專業的朱老師認為,家庭電站小而散,并網難度大,如果在全國每個鄉鎮都設立直營店或分公司,很多公司明顯不具備這樣龐大的銷售和服務網絡。而且,25年運營周期所涵蓋的配件質量風險、安裝環境復雜帶來的安全隱患,以及業主資質問題可能造成的電費回收風險,安裝過程不規范導致的電站質量隱患等,都給光伏發電推廣增加了難度。
分布式光伏電站引領“綠色革命”
邵林告訴記者,與動輒幾萬千瓦、幾十萬千瓦乃至數百萬千瓦規模的大型集中式地面電站相比,分布式光伏要“迷你”得多,從幾千瓦到數千千瓦不等。
大型地面電站因占地巨大,主要集中在國內中西部地區。但這些地區大多人煙稀少,經濟落后,無法消納如此大量的電力,只能將電力外送。但這又面臨中西部電網外送通道不足的瓶頸,且長距離傳輸也會帶來巨大的損耗。相比較而言,分布式光伏規模較小,可以直接安裝在城市屋頂之上,發電后可以就地消納,不會陷入棄光困境。
“國家鼓勵老百姓發展新能源產業,而且相應的政策補貼也不少。”邵林告訴記者,根據現行的補貼標準,我國分布式發電按照“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原則,目前居民光伏電站每發1度電,國家政策給予0.42元補貼,上網部分電量由供電公司按照0.378元/度的價格收購。
而業內人士陳先生向記者透露,2011年以來,國家發改委、能源局、財政部相繼出臺一系列支持、鼓勵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政策,這些優惠政策不僅對太陽能光伏發電企業補貼力度大,而且科學合理,使得普通家庭建設太陽能光伏發電站的投資得到回收。
“在如今的德國,已經有1/3的家庭在房頂上安裝了太陽能電池板,自發自用,分布式光伏發電約占全國年用電量的8%。而在中國,光伏發電目前占比不到1%,發展潛力巨大。”陳先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