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推動低碳循環發展,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山西省發展改革委近日印發《山西省“十三五”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兑巹潯凤@示,未來該省將立足省內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水能及地熱能的比較優勢,全面布局、整體推進各項新能源開發和利用。到 “十三五”末,新能源裝機規模力爭達到3800萬千瓦,占到全省發電總裝機的比重30%以上。
其中,該省將統籌風電千萬千瓦基地建設和低風速區域風電開發,到“十三五”末,風電裝機容量為1600萬千瓦,每年新增186萬千瓦左右,占全國年度新增的7.2%。
“十二五”山西風電發展碩果累累 山西作為全國重要的綜合能源基地,在全國能源發展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
《規劃》顯示,“十二五”期間,該省堅持“以資源定規劃、以規劃定項目、以項目為依托促進產業發展”,引領新能源資源的規模開發。
具體到風電發展來說,該省啟動了北部三市晉北風電基地建設和南部低風速開發,實現了規?;_發,占新能源總裝機容量的46%。2015年底,該省發電總裝機6966萬千瓦,新能源發電裝機1449萬千瓦,其中風電裝機達到669萬千瓦。
伴隨風電裝機迅速上升而來的是一條完備的風電裝備制造產業鏈。
據了解,目前該省風電裝備制造已形成了整機制造、發電機、齒輪箱、主軸、控制系統、法蘭、塔筒、輪轂等較為完備的產業鏈,其中太原重工自主研發了1.5兆瓦、2兆瓦、3兆瓦和5兆瓦等四種機型,2015年實現產值15億元,在全國數十家整機制造商中屬于新進入的企業;永濟、汾西重工在發電機等領域奠定了行業領導地位;定襄法蘭形成了產業集群。
盡管“十二五”期間,山西多措并舉使得能源結構不斷優化、開發建設更加有序、開發與制造協同發展,但仍存在一些發展瓶頸亟待突破。
首先,該省能源結構中新能源占比仍待提高。據資料顯示,“十二五”末,山西新能源開發雖取得長足發展,但由于煤電裝機基數過大,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僅為3.05%。 其次,電網配套機制不協調。從外送通道看,統計資料顯示,目前僅有2011年投產的特高壓輸電線路“晉東南—南陽—荊門1000千伏特高壓試驗示范工程”(500萬千瓦外送能力),外送通道能力建設嚴重不足。
再次,從本地消納市場看,受到國家調整產業政策的影響,煤化工、電解鋁等產能過剩,工業經濟增幅回落較大,電力負荷增 長的需求不樂觀。2015年省內發電裝機達到6966萬千瓦,全社會用電量1740億千瓦時,用電需求下降。全省發電設備機組利用小時數3737小時,同比下降596小時。
最后,從新能源行業發展情況看,部分項目的配套送出工程未能及時納入電網規劃,尤其是跨區域電力工程協調時間較長,使得電網配套送出工程項目前期和建設工作滯后。
根據《規劃》,到“十三五”末,山西非化石能源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為5%~8%,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基本指標達到10%,優秀指標達到15%。其中,風電裝機容量為1600萬千瓦,每年新增186萬千瓦左右,占全國年度新增的7.2%。
為了更好地完成上述目標,以風電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在未來發展當中必將繼續擔當重任。
根據《規劃》,該省未來將進一步提升新能源開發利用比重,繼續大力發展風電,統籌風電千萬千瓦基地建設和低風速區域風電開發,繼續推進晉北風電基地建設。按照“有效利用、保護環境、合理布局、有序開發”的發展思路,堅持科學規劃、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統一組織、分步實施等原則,以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等為核心重點打造晉北千萬千瓦風力發電基地,“十三五”期間新增600萬千瓦。
在開發低風速地區風資源方面,《規劃》明確指出,未來五年將有序推進中南部低風速資源開發。充分利用中南部等丘陵和山區地區較為豐富風能資源,就近按變電站用電負荷水平和可利用土地條件布置適當容量的風電機組,不斷推進低風速資源合理有序開發,“十三五”期間新增330萬千瓦。
在發展風電裝備制造方面,將依托太重集團在建的風電整機及關鍵零部件智能化工廠建設等重點項目,重點支持以太重集團為代表的骨干企業,在攻克大功率風電機組成套技術瓶頸的同時,優化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1.5~3兆瓦低風速風電機組。推動山西省風電行業向配套產業成套化、系列化和高端化發展,不斷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實現風電設備產品和技術創新。
國家能源局發布的相關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山西風電新增并網容量和累計并網容量雖處于全國前列,但是棄風率較之去年同期水平上升了1個百分點。由此可見,該省未來風電消納任務依然艱巨。
正因如此,此次《規劃》就從加快外送通道建設和加強本次消納能力等多個方面著手力破風電消納頑疾。
根據 《規劃》,山西未來五年將加快蒙西—晉北—北京西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外送通道、榆橫—晉中—石家莊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外送通道、晉北—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外送通道、盂縣—河北南網點對網500千伏交流外送通道等建設,不斷提升北部風電外送能力。優化電力調度運行機制,在多能打捆外送機制上給予保障額度,在更大電力需求市場進行消納,最大限度保證新能源全額上網。
在促進風電本地消納上,此次《規劃》明確將重點支持北部三市風電供暖工程的試點工作,積極推進靈丘縣40萬千瓦和繁峙縣20萬千瓦風電供暖試點工程。結合工業園區應用、城鎮建設和新城區開發,探索清潔能源供熱工程與大型風電基地協同建設運行機制,提高北三市風能資源豐富地區消納風電的能力,緩解北方地區冬季供暖期電力負荷低谷時段風電并網運行的困難,促進城鎮能源利用清潔化,緩解大氣環境污染。
研究論證熱力站獨立運行(熱力站與風電場直接交易)和熱力站與風電場一體運行模式,進行成本、效益和政策需求分析,推進電力熱力聯合調度運行機制,為進一步推廣新能源供熱和熱力電力聯合運行提供經驗。
值得注意的是,《規劃》還明確提出加快設立風電產業發展基金。根據規劃,該省未來還將聚焦首臺套重大裝備及關鍵部件研制和示范應用、大規模機組示范應用項目、低風速機組示范應用項目、風電供暖試點和新能源微電網示范項目,財政組織安排設立產業專項資金,以基金方式運作,充分發揮基金的政策引導和杠桿效應,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投入風電產業發展。
其中,該省將統籌風電千萬千瓦基地建設和低風速區域風電開發,到“十三五”末,風電裝機容量為1600萬千瓦,每年新增186萬千瓦左右,占全國年度新增的7.2%。
“十二五”山西風電發展碩果累累 山西作為全國重要的綜合能源基地,在全國能源發展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
《規劃》顯示,“十二五”期間,該省堅持“以資源定規劃、以規劃定項目、以項目為依托促進產業發展”,引領新能源資源的規模開發。
具體到風電發展來說,該省啟動了北部三市晉北風電基地建設和南部低風速開發,實現了規?;_發,占新能源總裝機容量的46%。2015年底,該省發電總裝機6966萬千瓦,新能源發電裝機1449萬千瓦,其中風電裝機達到669萬千瓦。
伴隨風電裝機迅速上升而來的是一條完備的風電裝備制造產業鏈。
據了解,目前該省風電裝備制造已形成了整機制造、發電機、齒輪箱、主軸、控制系統、法蘭、塔筒、輪轂等較為完備的產業鏈,其中太原重工自主研發了1.5兆瓦、2兆瓦、3兆瓦和5兆瓦等四種機型,2015年實現產值15億元,在全國數十家整機制造商中屬于新進入的企業;永濟、汾西重工在發電機等領域奠定了行業領導地位;定襄法蘭形成了產業集群。
盡管“十二五”期間,山西多措并舉使得能源結構不斷優化、開發建設更加有序、開發與制造協同發展,但仍存在一些發展瓶頸亟待突破。
首先,該省能源結構中新能源占比仍待提高。據資料顯示,“十二五”末,山西新能源開發雖取得長足發展,但由于煤電裝機基數過大,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僅為3.05%。 其次,電網配套機制不協調。從外送通道看,統計資料顯示,目前僅有2011年投產的特高壓輸電線路“晉東南—南陽—荊門1000千伏特高壓試驗示范工程”(500萬千瓦外送能力),外送通道能力建設嚴重不足。
再次,從本地消納市場看,受到國家調整產業政策的影響,煤化工、電解鋁等產能過剩,工業經濟增幅回落較大,電力負荷增 長的需求不樂觀。2015年省內發電裝機達到6966萬千瓦,全社會用電量1740億千瓦時,用電需求下降。全省發電設備機組利用小時數3737小時,同比下降596小時。
最后,從新能源行業發展情況看,部分項目的配套送出工程未能及時納入電網規劃,尤其是跨區域電力工程協調時間較長,使得電網配套送出工程項目前期和建設工作滯后。
根據《規劃》,到“十三五”末,山西非化石能源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為5%~8%,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基本指標達到10%,優秀指標達到15%。其中,風電裝機容量為1600萬千瓦,每年新增186萬千瓦左右,占全國年度新增的7.2%。
為了更好地完成上述目標,以風電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在未來發展當中必將繼續擔當重任。
根據《規劃》,該省未來將進一步提升新能源開發利用比重,繼續大力發展風電,統籌風電千萬千瓦基地建設和低風速區域風電開發,繼續推進晉北風電基地建設。按照“有效利用、保護環境、合理布局、有序開發”的發展思路,堅持科學規劃、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統一組織、分步實施等原則,以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等為核心重點打造晉北千萬千瓦風力發電基地,“十三五”期間新增600萬千瓦。
在開發低風速地區風資源方面,《規劃》明確指出,未來五年將有序推進中南部低風速資源開發。充分利用中南部等丘陵和山區地區較為豐富風能資源,就近按變電站用電負荷水平和可利用土地條件布置適當容量的風電機組,不斷推進低風速資源合理有序開發,“十三五”期間新增330萬千瓦。
在發展風電裝備制造方面,將依托太重集團在建的風電整機及關鍵零部件智能化工廠建設等重點項目,重點支持以太重集團為代表的骨干企業,在攻克大功率風電機組成套技術瓶頸的同時,優化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1.5~3兆瓦低風速風電機組。推動山西省風電行業向配套產業成套化、系列化和高端化發展,不斷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實現風電設備產品和技術創新。
國家能源局發布的相關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山西風電新增并網容量和累計并網容量雖處于全國前列,但是棄風率較之去年同期水平上升了1個百分點。由此可見,該省未來風電消納任務依然艱巨。
正因如此,此次《規劃》就從加快外送通道建設和加強本次消納能力等多個方面著手力破風電消納頑疾。
根據 《規劃》,山西未來五年將加快蒙西—晉北—北京西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外送通道、榆橫—晉中—石家莊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外送通道、晉北—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外送通道、盂縣—河北南網點對網500千伏交流外送通道等建設,不斷提升北部風電外送能力。優化電力調度運行機制,在多能打捆外送機制上給予保障額度,在更大電力需求市場進行消納,最大限度保證新能源全額上網。
在促進風電本地消納上,此次《規劃》明確將重點支持北部三市風電供暖工程的試點工作,積極推進靈丘縣40萬千瓦和繁峙縣20萬千瓦風電供暖試點工程。結合工業園區應用、城鎮建設和新城區開發,探索清潔能源供熱工程與大型風電基地協同建設運行機制,提高北三市風能資源豐富地區消納風電的能力,緩解北方地區冬季供暖期電力負荷低谷時段風電并網運行的困難,促進城鎮能源利用清潔化,緩解大氣環境污染。
研究論證熱力站獨立運行(熱力站與風電場直接交易)和熱力站與風電場一體運行模式,進行成本、效益和政策需求分析,推進電力熱力聯合調度運行機制,為進一步推廣新能源供熱和熱力電力聯合運行提供經驗。
值得注意的是,《規劃》還明確提出加快設立風電產業發展基金。根據規劃,該省未來還將聚焦首臺套重大裝備及關鍵部件研制和示范應用、大規模機組示范應用項目、低風速機組示范應用項目、風電供暖試點和新能源微電網示范項目,財政組織安排設立產業專項資金,以基金方式運作,充分發揮基金的政策引導和杠桿效應,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投入風電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