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萬億資產的合并
國電集團與神華集團兩家上市公司同時宣告停牌,再次點燃業行業內外對發電央企重組的期待。
國電集團是中央五大發電集團之一,無論是規模,還是利潤,均位居五大發電集團前列。
2016年,累計完成發電量5052億千瓦時,可控裝機容量達到1.42億千瓦,實現資產總額8031億元,營業收入1828億元,利潤總額131億元。清潔可再生能源占比達30.3%,60萬千瓦及以上火電機組占比達50.4%。
神華集團的規模比國電集團更大。
截至2017年4月底,企業總資產超過一萬億元,2016年營業收入2479億元,實現利潤361億元。
電力板塊,神華集團2016年總發電量3303億度,約為國電集團的六成。其最大優勢在于其火電機組結構更優,足以令其他發電企業羨慕嫉妒。
神華集團的百萬千瓦機組一共16臺,全國最多;60萬千瓦及以上燃煤機組占比,全國電力行業最高;超低排放燃煤機組已達到89臺,共計4885萬千瓦,占神華集團煤電總裝機的67%,亦為電力行業領先。
2、史上最強煤電聯營
由此可見,國電集團與神華集團的重組頗有想象空間。
一是,國電集團與神華集團規模相近,實力相當。國電精于發電,神華則強于一體化。國電集團總資產約8000億元,神華集團總資產約1萬億元。
二是,國電集團與神華集團之間有諸多優勢互補之處(其實,神華集團與其他四家中央發電集團都有差異性)。
國電集團以風電著稱,2002年廠網分開時,繼承了原國家電力公司所有風電資產和技術資源,此后一直深耕風電領域,領先優勢顯著。
神華集團的短板在于其新能源,裝機規模僅為735萬千瓦,僅占神華集團總電力裝機的9%,這一比例大概位列全國第七,遠低于五大發電,距國家“十三五”末清潔能源裝機比重達15%以上的要求還很遠。
三、神華集團以煤起家,煤炭是最重要的板塊,2016年的煤炭產量為3.2億噸,國電集團的煤炭產量5872萬噸。兩家的煤炭產量合計3.8億噸,電力裝機合計2.22億千瓦,神華的煤炭加上國電的電力裝機,將會是“史上最強煤電聯營”。
3、哪組電企有化學反應
6月2日,國務院國資委召開國企改革吹風會,國資委副秘書長彭華崗表示,穩妥推進煤電、重型裝備制造、鋼鐵等領域重組,爭取年內調整到百家以內。
他強調,中央企業重組不是為了減戶數,而是更加關注重組的內涵和實效;不是僅僅停留在物理變化上,而是追求發生化學反應。
此番表態,是主管部門對于發電央企合并新近最清晰的表態。發電領域重組是央企重組的重點,發電央企重組要追求化學反應。
那么,要前瞻發電央企的合并重組,必須看那些發電央企之間會產生化學反應。
按照國電集團+神華集團透露的邏輯,重組的對象應當有一定的差異性,這種差異性最好能優勢互補。如果再追溯電力行業上一宗重組,即中電投集團與國家核電技術公司的合并,部分人覺得兩家均為核電類企業,應為避免同質化而進行的合并同類項,這很對,但,兩家企業的差異性很大,一個為業主,另一個為技術方案提供商。
以下是一個信息含量豐富的表格,可能包含了該有的能引起化學反應的元素。
4、另一個觀察指標
還有一個重要的觀察指標。
2017年及2018年將是電力行業較為密集更替的換屆年。生于1954、1955年的中管央企一把手將年滿63歲,到退休年齡,其他高管則是60歲到齡退休。目測,一家發央企的總經理今年將會到齡,兩家企業的董事長今年到齡。
畢竟,人事也是重組中棘手的安排。
此外,相關發電央企的部分副職位置空缺已久,但未見補位。比如,排名第三的中央發電集團僅有5名副職,排名第五的中央發電集團僅為6名副職。
5、電力裝備企業重組值得注意
上述的6月2日國企改革吹風會,國務院國資委副秘書長彭華崗還提及另一個重組的重點領域:重型裝備制造。
與電力相關的裝備企業一共三家,包括央企名錄排名32位的哈爾濱電氣集團公司、排名33位的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和排名100位的中國西電集團公司。
與之相關的上市公司分別為東方電氣、哈電股份(港股)、佳電股份、中國西電。
國電集團與神華集團兩家上市公司同時宣告停牌,再次點燃業行業內外對發電央企重組的期待。
國電集團是中央五大發電集團之一,無論是規模,還是利潤,均位居五大發電集團前列。
2016年,累計完成發電量5052億千瓦時,可控裝機容量達到1.42億千瓦,實現資產總額8031億元,營業收入1828億元,利潤總額131億元。清潔可再生能源占比達30.3%,60萬千瓦及以上火電機組占比達50.4%。
神華集團的規模比國電集團更大。
截至2017年4月底,企業總資產超過一萬億元,2016年營業收入2479億元,實現利潤361億元。
電力板塊,神華集團2016年總發電量3303億度,約為國電集團的六成。其最大優勢在于其火電機組結構更優,足以令其他發電企業羨慕嫉妒。
神華集團的百萬千瓦機組一共16臺,全國最多;60萬千瓦及以上燃煤機組占比,全國電力行業最高;超低排放燃煤機組已達到89臺,共計4885萬千瓦,占神華集團煤電總裝機的67%,亦為電力行業領先。
2、史上最強煤電聯營
由此可見,國電集團與神華集團的重組頗有想象空間。
一是,國電集團與神華集團規模相近,實力相當。國電精于發電,神華則強于一體化。國電集團總資產約8000億元,神華集團總資產約1萬億元。
二是,國電集團與神華集團之間有諸多優勢互補之處(其實,神華集團與其他四家中央發電集團都有差異性)。
國電集團以風電著稱,2002年廠網分開時,繼承了原國家電力公司所有風電資產和技術資源,此后一直深耕風電領域,領先優勢顯著。
神華集團的短板在于其新能源,裝機規模僅為735萬千瓦,僅占神華集團總電力裝機的9%,這一比例大概位列全國第七,遠低于五大發電,距國家“十三五”末清潔能源裝機比重達15%以上的要求還很遠。
三、神華集團以煤起家,煤炭是最重要的板塊,2016年的煤炭產量為3.2億噸,國電集團的煤炭產量5872萬噸。兩家的煤炭產量合計3.8億噸,電力裝機合計2.22億千瓦,神華的煤炭加上國電的電力裝機,將會是“史上最強煤電聯營”。
3、哪組電企有化學反應
6月2日,國務院國資委召開國企改革吹風會,國資委副秘書長彭華崗表示,穩妥推進煤電、重型裝備制造、鋼鐵等領域重組,爭取年內調整到百家以內。
他強調,中央企業重組不是為了減戶數,而是更加關注重組的內涵和實效;不是僅僅停留在物理變化上,而是追求發生化學反應。
此番表態,是主管部門對于發電央企合并新近最清晰的表態。發電領域重組是央企重組的重點,發電央企重組要追求化學反應。
那么,要前瞻發電央企的合并重組,必須看那些發電央企之間會產生化學反應。
按照國電集團+神華集團透露的邏輯,重組的對象應當有一定的差異性,這種差異性最好能優勢互補。如果再追溯電力行業上一宗重組,即中電投集團與國家核電技術公司的合并,部分人覺得兩家均為核電類企業,應為避免同質化而進行的合并同類項,這很對,但,兩家企業的差異性很大,一個為業主,另一個為技術方案提供商。
以下是一個信息含量豐富的表格,可能包含了該有的能引起化學反應的元素。
4、另一個觀察指標
還有一個重要的觀察指標。
2017年及2018年將是電力行業較為密集更替的換屆年。生于1954、1955年的中管央企一把手將年滿63歲,到退休年齡,其他高管則是60歲到齡退休。目測,一家發央企的總經理今年將會到齡,兩家企業的董事長今年到齡。
畢竟,人事也是重組中棘手的安排。
此外,相關發電央企的部分副職位置空缺已久,但未見補位。比如,排名第三的中央發電集團僅有5名副職,排名第五的中央發電集團僅為6名副職。
5、電力裝備企業重組值得注意
上述的6月2日國企改革吹風會,國務院國資委副秘書長彭華崗還提及另一個重組的重點領域:重型裝備制造。
與電力相關的裝備企業一共三家,包括央企名錄排名32位的哈爾濱電氣集團公司、排名33位的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和排名100位的中國西電集團公司。
與之相關的上市公司分別為東方電氣、哈電股份(港股)、佳電股份、中國西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