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沒這個‘藍板板’,我還真不知道咋脫貧哩!”社旗縣橋頭鎮姚營村的劉保祿因患腰椎間盤突出幾乎喪失勞動能力,家庭沒有主要經濟來源,是村里的精準識別貧困戶。他家第一批安裝了5千瓦的戶用型光伏發電設備,現在已經并網發電,這讓劉保祿看到了脫貧的希望。
“安裝‘藍板板’光伏組件發電,不用操心就有錢掙,一年下來分紅3000元,‘藍板板’成了我們脫貧致富的‘金罐罐’!”指著自家屋頂上的“藍板板”——5千瓦光伏發電板,姚營村村民李巖笑逐顏開。
“藍板板”就是農戶分布式的光伏發電裝置,在平房、庫房或其他房屋頂就可安裝使用,生產的電力通過電力公司提供的雙向電表,多余電量可以直接傳送到國家電網,每發電1千瓦時國家補貼0.42元,農戶一年能收入3000元,每年能為村集體帶來數萬元的經濟收入,讓貧困群體獲得中長期收益,生產生活更加方便。
“光伏發電加上在村里蔬菜大棚的務工收入,不僅能有效改善貧困戶的生活困境,也增強了其脫貧致富的信心。”姚營村黨支部書記陳書桂說。
去年,姚營村籌集資金建設的2個村級光伏電站已并網發電。村級電站使用村集體的未利用地建設,建成后產權歸村集體所有,收益優先分配給建檔立卡貧困戶,還能作為村集體扶貧資金使用。
一塊塊閃亮的“藍板板”,咋就能成貧困戶們依賴的“金罐罐”?
“光伏發電是可持續的清潔能源,具有安裝使用便捷、規模可大可小等優點,能為貧困戶快速創造穩定收入;電站就在老百姓身邊,就近負責管理的貧困戶也更有參與感。”橋頭鎮黨委書記崔榮克認為,光伏扶貧集產業扶貧、農村經濟和清潔能源創新發展于一體,很好地適應了精準扶貧的現實需要。更值得稱道的是,光伏扶貧采用資產收益扶貧的方式,幫助那些建檔立卡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增加資產性收入,讓扶貧對象中最難脫貧的群體看到希望。
目前,“光伏+”模式成為光伏扶貧的創新之舉。比如“光伏+農業”“農光互補”,在建設村級電站的同時發展農業,既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益,也增加了農業產值,成為扶貧的有效助力方式。
截至目前,社旗縣第一批光伏扶貧發電項目已全部實現并網發電,涉及16個鄉鎮(街道),總裝機容量12.225兆瓦,共建成村級電站52個、戶用分布式電站1827個,村級電站每年可獲得純收益3.6萬元,戶用電站每年可獲得純收益3000元。
記者感言:
目前,姚營村光伏扶貧電站的主要模式有一家一戶的分布式電站和村級電站兩種,分布式電站精準到戶,村級電站合理利用集體用地。變救濟式扶貧為開發式扶貧,不僅貧困戶能有穩定收入,還成為村集體穩定的經濟來源,從個體、集體兩個方面保障了脫貧攻堅順利進行。
在今年年初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中,推進光伏發電被列入補齊農業農村短板、夯實農村共享發展基礎的重要舉措。作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模式,生態光伏扶貧的優勢和效益在橋頭鎮姚營村已經顯現。
光伏發電每天發電長達10個小時,一次投入,長期受益,自己用電不掏錢,余電上網還能享受國家補貼,而且夏天隔熱降溫、冬天防寒保暖,一舉多得、一勞永逸,讓貧困戶脫貧致富路更寬。
“安裝‘藍板板’光伏組件發電,不用操心就有錢掙,一年下來分紅3000元,‘藍板板’成了我們脫貧致富的‘金罐罐’!”指著自家屋頂上的“藍板板”——5千瓦光伏發電板,姚營村村民李巖笑逐顏開。
“藍板板”就是農戶分布式的光伏發電裝置,在平房、庫房或其他房屋頂就可安裝使用,生產的電力通過電力公司提供的雙向電表,多余電量可以直接傳送到國家電網,每發電1千瓦時國家補貼0.42元,農戶一年能收入3000元,每年能為村集體帶來數萬元的經濟收入,讓貧困群體獲得中長期收益,生產生活更加方便。
“光伏發電加上在村里蔬菜大棚的務工收入,不僅能有效改善貧困戶的生活困境,也增強了其脫貧致富的信心。”姚營村黨支部書記陳書桂說。
去年,姚營村籌集資金建設的2個村級光伏電站已并網發電。村級電站使用村集體的未利用地建設,建成后產權歸村集體所有,收益優先分配給建檔立卡貧困戶,還能作為村集體扶貧資金使用。
一塊塊閃亮的“藍板板”,咋就能成貧困戶們依賴的“金罐罐”?
“光伏發電是可持續的清潔能源,具有安裝使用便捷、規模可大可小等優點,能為貧困戶快速創造穩定收入;電站就在老百姓身邊,就近負責管理的貧困戶也更有參與感。”橋頭鎮黨委書記崔榮克認為,光伏扶貧集產業扶貧、農村經濟和清潔能源創新發展于一體,很好地適應了精準扶貧的現實需要。更值得稱道的是,光伏扶貧采用資產收益扶貧的方式,幫助那些建檔立卡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增加資產性收入,讓扶貧對象中最難脫貧的群體看到希望。
目前,“光伏+”模式成為光伏扶貧的創新之舉。比如“光伏+農業”“農光互補”,在建設村級電站的同時發展農業,既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益,也增加了農業產值,成為扶貧的有效助力方式。
截至目前,社旗縣第一批光伏扶貧發電項目已全部實現并網發電,涉及16個鄉鎮(街道),總裝機容量12.225兆瓦,共建成村級電站52個、戶用分布式電站1827個,村級電站每年可獲得純收益3.6萬元,戶用電站每年可獲得純收益3000元。
記者感言:
目前,姚營村光伏扶貧電站的主要模式有一家一戶的分布式電站和村級電站兩種,分布式電站精準到戶,村級電站合理利用集體用地。變救濟式扶貧為開發式扶貧,不僅貧困戶能有穩定收入,還成為村集體穩定的經濟來源,從個體、集體兩個方面保障了脫貧攻堅順利進行。
在今年年初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中,推進光伏發電被列入補齊農業農村短板、夯實農村共享發展基礎的重要舉措。作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模式,生態光伏扶貧的優勢和效益在橋頭鎮姚營村已經顯現。
光伏發電每天發電長達10個小時,一次投入,長期受益,自己用電不掏錢,余電上網還能享受國家補貼,而且夏天隔熱降溫、冬天防寒保暖,一舉多得、一勞永逸,讓貧困戶脫貧致富路更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