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2017年)》(中文版)(以下簡稱《年鑒》)在北京發布。《年鑒》顯示,受能源需求疲軟的影響以及能源結構轉變的推動,全球碳排放連續三年保持平穩,可再生能源占比不斷增加,以此填補煤炭使用急劇下滑造成的空缺。
《年鑒》已連續編制66年。BP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戴思攀介紹,2017年版數據明確顯示市場正在經歷長期轉變,包括全球能源需求增長放緩;需求大幅轉移到亞洲新興經濟體;可再生能源強勁增長和煤炭使用下滑導致的能源結構低碳轉型。同時,能源市場正在做出有效調整以應對近期挑戰,如石油市場近年來一直存在的供應過剩得到緩解。
BP集團首席執行官戴德立在介紹今年的《年鑒》時表示:“全球能源市場正處于轉型期,因為全世界都在努力應對能源供應和減少碳排放的雙重挑戰。同時市場也在面對一系列短期影響因素,最為突出的是石油市場繼續針對供應過剩進行調整。在過去的三年中,供應過剩壓制了油價。”
《年鑒》顯示,在一次能源方面,2016年全球能源需求增長1%,類似于2015年1%和2014年0.9%的增長率,遠低于過去十年1.8%的平均增長率。并且,增長基本來自于快速增長的發展中國家,約有一半的增長量來自中國和印度。不過,印度能源需求增長5.4%,而中國僅增長1.3%,只有十年平均增長率的約1/4。盡管如此,中國的需求逐年增長,已經連續16年成為全球范圍內增速最快的能源市場。
傳統能源中,2016年較低的石油價格使需求增長1.6%,產量增長卻只有0.5%。因此,石油市場于年中大致回歸平衡,但油價仍受制于長期積累的龐大庫存。天然氣產量也受到低價的不利影響,僅增長0.3%。美國天然氣產量在2016年出現下滑,這是21世紀頭十年中期頁巖氣革命開始以來的首次減少。
煤炭方面,全球煤炭消費量連續第二年下滑,下滑1.7%,即5300萬噸油當量。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滑落至28.1%,是2004年以來的最低點。消費量下滑主要源自于兩大用煤國美國(下滑8.8%)和中國(下滑1.6%)。世界煤炭產量下滑6.2%,即2.31億噸油當量,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年跌幅。產量的下滑仍源自于中(下滑7.9%)美(下滑19%)兩國。在英國,煤炭消費量減少了一半以上,目前已下滑到約200年前工業革命之初的水平。今年4月,英國電力部門實現了首個“無煤炭”日。
相比而言,可再生能源仍是所有能源中增長最快的部分,不考慮水電,增幅達到12%。雖然低于15.7%的可再生能源十年平均增長水平,但這仍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年增加量(增加5500萬噸油當量,超出煤炭消耗量的減少量)。雖然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總量中僅占4%的份額,但其增長在2016年占能源需求總增量的近1/3。可再生能源增長一半以上來自風電,風電在2016年的增長為16%。太陽能增長30%。2016年,中國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可再生電力單一生產國,而亞太地區則超越歐洲和歐亞大陸成為可再生電力最大的生產地區。
此外,全球核能產量在2016年增長1.3%,所有凈增長均來自中國。中國核能產量年增長24.5%,相當960萬噸油當量,是2004年以來所有國家的最大增量。
2016年全球水電增長2.8%,最大的增量仍來自于中國,美國緊隨其后。
戴思攀表示,能源需求增長緩慢加上燃料結構的轉變,估計全球的碳排放增長只有0.1%,2016年因此成為碳排放保持穩定甚至下滑趨勢的連續第三個年頭。這也是1981-1983年以來碳排放增長連續三年平均水平的最低值。
《年鑒》還指出,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占全球能源消費量的23%,全球能源消費增長的27%。盡管煤炭仍是中國能源消費中的主要燃料(占比為62%),但是其產量下降7.9%,創下自1981年開始追蹤該數據以來最大年度降幅。同時,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連續第二年下降,降幅為0.7%。
《年鑒》已連續編制66年。BP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戴思攀介紹,2017年版數據明確顯示市場正在經歷長期轉變,包括全球能源需求增長放緩;需求大幅轉移到亞洲新興經濟體;可再生能源強勁增長和煤炭使用下滑導致的能源結構低碳轉型。同時,能源市場正在做出有效調整以應對近期挑戰,如石油市場近年來一直存在的供應過剩得到緩解。
BP集團首席執行官戴德立在介紹今年的《年鑒》時表示:“全球能源市場正處于轉型期,因為全世界都在努力應對能源供應和減少碳排放的雙重挑戰。同時市場也在面對一系列短期影響因素,最為突出的是石油市場繼續針對供應過剩進行調整。在過去的三年中,供應過剩壓制了油價。”
《年鑒》顯示,在一次能源方面,2016年全球能源需求增長1%,類似于2015年1%和2014年0.9%的增長率,遠低于過去十年1.8%的平均增長率。并且,增長基本來自于快速增長的發展中國家,約有一半的增長量來自中國和印度。不過,印度能源需求增長5.4%,而中國僅增長1.3%,只有十年平均增長率的約1/4。盡管如此,中國的需求逐年增長,已經連續16年成為全球范圍內增速最快的能源市場。
傳統能源中,2016年較低的石油價格使需求增長1.6%,產量增長卻只有0.5%。因此,石油市場于年中大致回歸平衡,但油價仍受制于長期積累的龐大庫存。天然氣產量也受到低價的不利影響,僅增長0.3%。美國天然氣產量在2016年出現下滑,這是21世紀頭十年中期頁巖氣革命開始以來的首次減少。
煤炭方面,全球煤炭消費量連續第二年下滑,下滑1.7%,即5300萬噸油當量。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滑落至28.1%,是2004年以來的最低點。消費量下滑主要源自于兩大用煤國美國(下滑8.8%)和中國(下滑1.6%)。世界煤炭產量下滑6.2%,即2.31億噸油當量,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年跌幅。產量的下滑仍源自于中(下滑7.9%)美(下滑19%)兩國。在英國,煤炭消費量減少了一半以上,目前已下滑到約200年前工業革命之初的水平。今年4月,英國電力部門實現了首個“無煤炭”日。
相比而言,可再生能源仍是所有能源中增長最快的部分,不考慮水電,增幅達到12%。雖然低于15.7%的可再生能源十年平均增長水平,但這仍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年增加量(增加5500萬噸油當量,超出煤炭消耗量的減少量)。雖然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總量中僅占4%的份額,但其增長在2016年占能源需求總增量的近1/3。可再生能源增長一半以上來自風電,風電在2016年的增長為16%。太陽能增長30%。2016年,中國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可再生電力單一生產國,而亞太地區則超越歐洲和歐亞大陸成為可再生電力最大的生產地區。
此外,全球核能產量在2016年增長1.3%,所有凈增長均來自中國。中國核能產量年增長24.5%,相當960萬噸油當量,是2004年以來所有國家的最大增量。
2016年全球水電增長2.8%,最大的增量仍來自于中國,美國緊隨其后。
戴思攀表示,能源需求增長緩慢加上燃料結構的轉變,估計全球的碳排放增長只有0.1%,2016年因此成為碳排放保持穩定甚至下滑趨勢的連續第三個年頭。這也是1981-1983年以來碳排放增長連續三年平均水平的最低值。
《年鑒》還指出,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占全球能源消費量的23%,全球能源消費增長的27%。盡管煤炭仍是中國能源消費中的主要燃料(占比為62%),但是其產量下降7.9%,創下自1981年開始追蹤該數據以來最大年度降幅。同時,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連續第二年下降,降幅為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