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銀川市永寧縣閩寧鎮原隆村村民何利霞曾是閩寧鎮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之一,2016年習總書記視察寧夏時,在原隆村的光伏農業產業園中與她親切交流握手。
何利霞告訴記者,2016年習總書記來視察時,她一個月務工收入2100元,土地流轉費1800元,年底分紅1萬元,一年下來將近4萬元。
時隔一年,她踏著家門口脫貧致富的產業路子,掙錢多了,煩惱少了,家里的日子越來越好。“除了土地租金,現在承包大棚的收入一年就是4萬多,再加上打工和丈夫在園區上班,一年收入9萬左右,今年就能再蓋一間房。” 何利霞說移民后,沾了家門口光伏農業產業園的光,以前沒想過能過上這種日子。
2014年,不少人從“貧瘠甲天下”的寧夏西海固地區移民到原隆村。就在移民這一年,原隆村的產業布局順利推進,青島昌盛日電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華盛綠能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聯合開發建設的光伏農業產業園在這里扎根。
園區帶來了種植生產技術、帶來了多個產業,向周邊的貧困居民和村民敞開大門。
華盛綠能銀川地區農業負責人王泉告訴記者,產業園周邊土地貧瘠,既散又干滿是砂石,產業基礎薄弱。但是通過工農業一體化投資,完善了設施、水、電、交通等配套,配備專門的農業專家團隊指導種植,使單位面積產出大大增加。
“企業既要帶動經濟發展也要幫助當地居民脫貧致富。村民缺技術、缺資金,也經不起市場風浪,但依托企業學技術、找市場,實現了雙贏。”王泉說,2016年習總書記視察園區時,對園區扶貧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并囑托企業發揮好推動作用。他們創新出的光伏農業造血式產業精準扶貧在當地拔窮根、摘窮帽中功不可沒。
“一層收益是土地租金,二是我們教村民生產種植技術,入園就業每月工資2100元到2500元,三是村民可以承包大棚,園區保底收購等承包政策,承包收入每年3萬元以上。到目前為止,閩寧鎮建檔立卡貧困戶中,有勞動能力的都已承包大棚。”王泉說,園區的產業有鮮花、食用菌、蚯蚓、苗木、茶葉等幾十個產業,“有了產業,就能留住人,創造價值,而且只要村民愿意學,這些產業相關技能都可以掌握。優秀村民想創業,公司還可以扶持其創業。”
而依托原隆村光伏農業科技大棚,閩寧鎮又實施了大棚分紅脫貧工程,全鎮76戶貧困戶可以連續3年獲得園區大棚的經營分紅,每戶每年分紅10000元。2016年11月26日,第一年的1萬元經營分紅“紅包”已經發放到貧困居民手中。
“總書記的肯定,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激勵著我們把產業發展好,把扶貧工作做好!”王泉說,總書記視察一年后,園區很多方面有了新變化,村民香菇種植技能的提升,讓香菇大棚實現了獨立管理,村民錢袋子也越來越鼓;園區內新加入了婦聯組織,村民精神面貌和思想方面有了很大改觀;產業布局更加豐富,還打開了國際市場,讓村民掙起了出口的錢……
王泉說,見證了這片土地干沙灘變金沙灘的過程并參與其中,他心情非常激動,今后會發揮更大作用,讓這片金沙灘更美,讓村民笑的更濃。
何利霞告訴記者,2016年習總書記來視察時,她一個月務工收入2100元,土地流轉費1800元,年底分紅1萬元,一年下來將近4萬元。
時隔一年,她踏著家門口脫貧致富的產業路子,掙錢多了,煩惱少了,家里的日子越來越好。“除了土地租金,現在承包大棚的收入一年就是4萬多,再加上打工和丈夫在園區上班,一年收入9萬左右,今年就能再蓋一間房。” 何利霞說移民后,沾了家門口光伏農業產業園的光,以前沒想過能過上這種日子。
2014年,不少人從“貧瘠甲天下”的寧夏西海固地區移民到原隆村。就在移民這一年,原隆村的產業布局順利推進,青島昌盛日電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華盛綠能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聯合開發建設的光伏農業產業園在這里扎根。
園區帶來了種植生產技術、帶來了多個產業,向周邊的貧困居民和村民敞開大門。
華盛綠能銀川地區農業負責人王泉告訴記者,產業園周邊土地貧瘠,既散又干滿是砂石,產業基礎薄弱。但是通過工農業一體化投資,完善了設施、水、電、交通等配套,配備專門的農業專家團隊指導種植,使單位面積產出大大增加。
“企業既要帶動經濟發展也要幫助當地居民脫貧致富。村民缺技術、缺資金,也經不起市場風浪,但依托企業學技術、找市場,實現了雙贏。”王泉說,2016年習總書記視察園區時,對園區扶貧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并囑托企業發揮好推動作用。他們創新出的光伏農業造血式產業精準扶貧在當地拔窮根、摘窮帽中功不可沒。
“一層收益是土地租金,二是我們教村民生產種植技術,入園就業每月工資2100元到2500元,三是村民可以承包大棚,園區保底收購等承包政策,承包收入每年3萬元以上。到目前為止,閩寧鎮建檔立卡貧困戶中,有勞動能力的都已承包大棚。”王泉說,園區的產業有鮮花、食用菌、蚯蚓、苗木、茶葉等幾十個產業,“有了產業,就能留住人,創造價值,而且只要村民愿意學,這些產業相關技能都可以掌握。優秀村民想創業,公司還可以扶持其創業。”
而依托原隆村光伏農業科技大棚,閩寧鎮又實施了大棚分紅脫貧工程,全鎮76戶貧困戶可以連續3年獲得園區大棚的經營分紅,每戶每年分紅10000元。2016年11月26日,第一年的1萬元經營分紅“紅包”已經發放到貧困居民手中。
“總書記的肯定,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激勵著我們把產業發展好,把扶貧工作做好!”王泉說,總書記視察一年后,園區很多方面有了新變化,村民香菇種植技能的提升,讓香菇大棚實現了獨立管理,村民錢袋子也越來越鼓;園區內新加入了婦聯組織,村民精神面貌和思想方面有了很大改觀;產業布局更加豐富,還打開了國際市場,讓村民掙起了出口的錢……
王泉說,見證了這片土地干沙灘變金沙灘的過程并參與其中,他心情非常激動,今后會發揮更大作用,讓這片金沙灘更美,讓村民笑的更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