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舉世矚目的黨的十九大召開前夕,國家電投上海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簡稱“上海電力”)傳來喜訊,其控股裝機容量突破1000萬千瓦!
1882年,上海外白渡橋亮起第一盞電弧燈是上海電力追根溯源的肇始。如今,135年前13盞電弧燈的孱弱光芒已經發展壯大為集清潔能源、新能源、能源科技研發、現代電力服務業于一體的創新型、國際化現代能源企業。
義不容辭的使命擔當
上海電力有著百年的光輝歷史,但隨著技術進步,厚重的歷史烙印也束縛著企業轉型發展。為積極響應國家“上大壓小”政策和上海市政府舉辦世博會等號召,上海地區關停小機組約174萬千瓦,其中上海電力占全部關停總容量的80%。當時,上海電力有員工8000余人,在關停南市、閔行、楊廠、吳涇機組后,實際需要僅2000余人,廣大富余人員的職業生涯成為企業必須應對解決的首要問題。
“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是我們的使命擔當。”上海電力領導班子自我加壓,果敢提出了百年電力企業 “脫胎換骨”到“騰籠換鳥”轉變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從“十二五”至今,圍繞公司發展戰略,不斷完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提升員工能力素質,創新人才儲備模式。通過開拓國內外電站服務業等各項措施,依靠自身力量多方安置,內部解決富余員工 “再就業”問題,未發生人員上訪事件,實現企業和人員的持續穩定。
基于電力市場變化對上海電力可持續發展形成的壓力,該公司提出并積極踐行“1234”發展體系。到“十二五”末,上海電力的控股裝機容量從601萬千瓦增長為936萬千瓦,新能源裝機從無到有增長為81.39萬千瓦,清潔能源占比提高至30.79%。資產總額增長62%,利潤總額增幅達5倍,凈利潤增幅近7倍,利潤總額、凈利潤連續5年創歷史新高。
同期,上海電力大力推進節能減排技術創新和實施,煤電機組全部完成高效除塵、脫硫、脫硝改造,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減排目標,并率先在所屬漕涇電廠超凈排放改造。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塵的排放績效顯著提高,供電煤耗、綜合廠用電率逐年下降。
作為上市公司,上海電力通過主營業務發展提升凈利潤規模,經營狀況穩健向好,公司總市值較2010年增長兩倍多。該公司先后榮獲“2013年中國最具影響力企業”“2014中國最受尊敬投資價值上市公司”“2016年中國上市公司投資者關系最佳董事會”等榮譽,并成為全國文明單位和國家“五一”勞動獎狀獲得者。
順勢而為的創新轉型
無論是老員工,還是新進大學生,都對上海電力歷年來提出的奮進口號耳熟能詳,尤其是近年來堅持的“認清形勢、順勢而為,有為有位”。
從“十三五”開始,上海電力按照上海市委、市政府建設“四個中心”和具有全球競爭力科創中心、上海自貿區建設的戰略部署,加強科技創新,開拓新興業態,建設精品示范工程,做好“樣板房”,推進智慧城市、智慧能源等創新產業發展,推動公司從傳統發電企業向綜合智慧能源供應商和服務商轉型,堅定不移做“立足上海、做強國內、做優海外”的跨國經營企業。
為更好實現上海電力的轉型發展,上海電力對原來的“1234”發展體系進行了完善,即建成創新型、國際化的現代能源企業。創新驅動和人才強企,做精上海、做強國內、做優海外和“四個進一步”———進一步向清潔、高效、多樣的綠色低碳企業轉變;進一步向價值創造能力更強的上市公司轉變;進一步向創新開拓、客戶放心的綜合智慧能源供應商和服務商轉變;進一步向具有全球競爭力的跨國經營企業轉變。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在規模結構方面,截至8月底,該公司控股裝機容量突破1000萬千瓦,較2010年末接近翻一番,其中新能源裝機容量實現149萬千瓦,清潔能源占比提高至33.5%;煤電排放指標大部分達到或優于天然氣排放標準。
在企業管理方面,已初步形成了一整套不斷完善中的現代管理體系。形成了基于EVA價值管理,KPI為考核工具的全員績效管理體系,開展了核心業務管理流程優化(BPR),質安健環(QHSE)體系取得了挪威船級社認證。形成并執行“基礎工資50%+績效獎金35%+能力獎金15%”的績效評價與薪酬分配相掛鉤的分配機制,營造了“讓想干事的人有機會、讓能干事的人有舞臺、讓會干事的人有待遇、讓干成事的人有地位”的良好氛圍。同時,積極打造上海電力信息化“PRO”平臺,并于2015年開展了為期3年的精益管理提升活動。
在黨建方面,積極組織專題活動,狠抓干部隊伍建設。針對不同星級黨支部的實際情況,實行梯級管理,抓好四星黨支部的示范工作;督促三星黨支部的持續提升;幫扶二星黨支部的規范管理,實現基層黨支部建設“整體推進、普遍加強、全面提高”的工作目標。在海外成立土耳其、日本、馬耳他3個黨支部。2017年,上海電力5個黨支部被命名為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系統“黨支部建設示范點”。
三千精神的市場開拓
上海電力的企業文化其核心是“千言萬語、千方百計、千辛萬苦”的三千精神,成為全體員工干事創業的共識,內化為對企業的忠誠,外化為創業的方法,為公司轉型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在這種精神的感召下,全體員工喊出了響亮的口號“離線離土不離黨,扛著紅旗闖市場”。國內,上海電力堅決落實國家供給側改革,追求質量規模的同步增長,已經在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安徽、湖北、新疆等近20個省市廣泛進行可持續能源開發。
海外,上海電力積極貫徹落實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國家電投集團國際化戰略,發揮國家電投集團的整體優勢和公司地處上海金融中心的有利條件,積極開拓海外項目,堅持“建成一批、建設一批、儲備一批”的理念推進海外項目發展,形成項目的梯級發展。截至2016年底,該公司先后在19個國家、共43個項目開展相關工作,海外資產總額75.59億元。其中:巴基斯坦項目收購被《亞洲金融》雜志評為2016年“最佳巴基斯坦交易”;馬耳他能源公司和德利馬拉三期電站成為上海電力在歐洲的第一個落地項目;土耳其火電項目成為中國企業在該國最大的投資項目;日本項目成為中國企業在G7國家第一個實現投產并贏利的項目。努力實現“到2020年再造一個上海電力”的目標。
上海電力2017年工作會議上,公司黨委莊重提出“到2020年,上海電力控股裝機容量達到1680萬千瓦,其中海外控股裝機580萬千瓦,清潔能源占比不低于50%;公司營業收入超過280億元,利潤總額達到60億元”的目標。這又是一個規模和質量的雙跨越!
1882年,上海外白渡橋亮起第一盞電弧燈是上海電力追根溯源的肇始。如今,135年前13盞電弧燈的孱弱光芒已經發展壯大為集清潔能源、新能源、能源科技研發、現代電力服務業于一體的創新型、國際化現代能源企業。
義不容辭的使命擔當
上海電力有著百年的光輝歷史,但隨著技術進步,厚重的歷史烙印也束縛著企業轉型發展。為積極響應國家“上大壓小”政策和上海市政府舉辦世博會等號召,上海地區關停小機組約174萬千瓦,其中上海電力占全部關停總容量的80%。當時,上海電力有員工8000余人,在關停南市、閔行、楊廠、吳涇機組后,實際需要僅2000余人,廣大富余人員的職業生涯成為企業必須應對解決的首要問題。
“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是我們的使命擔當。”上海電力領導班子自我加壓,果敢提出了百年電力企業 “脫胎換骨”到“騰籠換鳥”轉變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從“十二五”至今,圍繞公司發展戰略,不斷完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提升員工能力素質,創新人才儲備模式。通過開拓國內外電站服務業等各項措施,依靠自身力量多方安置,內部解決富余員工 “再就業”問題,未發生人員上訪事件,實現企業和人員的持續穩定。
基于電力市場變化對上海電力可持續發展形成的壓力,該公司提出并積極踐行“1234”發展體系。到“十二五”末,上海電力的控股裝機容量從601萬千瓦增長為936萬千瓦,新能源裝機從無到有增長為81.39萬千瓦,清潔能源占比提高至30.79%。資產總額增長62%,利潤總額增幅達5倍,凈利潤增幅近7倍,利潤總額、凈利潤連續5年創歷史新高。
同期,上海電力大力推進節能減排技術創新和實施,煤電機組全部完成高效除塵、脫硫、脫硝改造,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減排目標,并率先在所屬漕涇電廠超凈排放改造。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塵的排放績效顯著提高,供電煤耗、綜合廠用電率逐年下降。
作為上市公司,上海電力通過主營業務發展提升凈利潤規模,經營狀況穩健向好,公司總市值較2010年增長兩倍多。該公司先后榮獲“2013年中國最具影響力企業”“2014中國最受尊敬投資價值上市公司”“2016年中國上市公司投資者關系最佳董事會”等榮譽,并成為全國文明單位和國家“五一”勞動獎狀獲得者。
順勢而為的創新轉型
無論是老員工,還是新進大學生,都對上海電力歷年來提出的奮進口號耳熟能詳,尤其是近年來堅持的“認清形勢、順勢而為,有為有位”。
從“十三五”開始,上海電力按照上海市委、市政府建設“四個中心”和具有全球競爭力科創中心、上海自貿區建設的戰略部署,加強科技創新,開拓新興業態,建設精品示范工程,做好“樣板房”,推進智慧城市、智慧能源等創新產業發展,推動公司從傳統發電企業向綜合智慧能源供應商和服務商轉型,堅定不移做“立足上海、做強國內、做優海外”的跨國經營企業。
為更好實現上海電力的轉型發展,上海電力對原來的“1234”發展體系進行了完善,即建成創新型、國際化的現代能源企業。創新驅動和人才強企,做精上海、做強國內、做優海外和“四個進一步”———進一步向清潔、高效、多樣的綠色低碳企業轉變;進一步向價值創造能力更強的上市公司轉變;進一步向創新開拓、客戶放心的綜合智慧能源供應商和服務商轉變;進一步向具有全球競爭力的跨國經營企業轉變。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在規模結構方面,截至8月底,該公司控股裝機容量突破1000萬千瓦,較2010年末接近翻一番,其中新能源裝機容量實現149萬千瓦,清潔能源占比提高至33.5%;煤電排放指標大部分達到或優于天然氣排放標準。
在企業管理方面,已初步形成了一整套不斷完善中的現代管理體系。形成了基于EVA價值管理,KPI為考核工具的全員績效管理體系,開展了核心業務管理流程優化(BPR),質安健環(QHSE)體系取得了挪威船級社認證。形成并執行“基礎工資50%+績效獎金35%+能力獎金15%”的績效評價與薪酬分配相掛鉤的分配機制,營造了“讓想干事的人有機會、讓能干事的人有舞臺、讓會干事的人有待遇、讓干成事的人有地位”的良好氛圍。同時,積極打造上海電力信息化“PRO”平臺,并于2015年開展了為期3年的精益管理提升活動。
在黨建方面,積極組織專題活動,狠抓干部隊伍建設。針對不同星級黨支部的實際情況,實行梯級管理,抓好四星黨支部的示范工作;督促三星黨支部的持續提升;幫扶二星黨支部的規范管理,實現基層黨支部建設“整體推進、普遍加強、全面提高”的工作目標。在海外成立土耳其、日本、馬耳他3個黨支部。2017年,上海電力5個黨支部被命名為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系統“黨支部建設示范點”。
三千精神的市場開拓
上海電力的企業文化其核心是“千言萬語、千方百計、千辛萬苦”的三千精神,成為全體員工干事創業的共識,內化為對企業的忠誠,外化為創業的方法,為公司轉型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在這種精神的感召下,全體員工喊出了響亮的口號“離線離土不離黨,扛著紅旗闖市場”。國內,上海電力堅決落實國家供給側改革,追求質量規模的同步增長,已經在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安徽、湖北、新疆等近20個省市廣泛進行可持續能源開發。
海外,上海電力積極貫徹落實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國家電投集團國際化戰略,發揮國家電投集團的整體優勢和公司地處上海金融中心的有利條件,積極開拓海外項目,堅持“建成一批、建設一批、儲備一批”的理念推進海外項目發展,形成項目的梯級發展。截至2016年底,該公司先后在19個國家、共43個項目開展相關工作,海外資產總額75.59億元。其中:巴基斯坦項目收購被《亞洲金融》雜志評為2016年“最佳巴基斯坦交易”;馬耳他能源公司和德利馬拉三期電站成為上海電力在歐洲的第一個落地項目;土耳其火電項目成為中國企業在該國最大的投資項目;日本項目成為中國企業在G7國家第一個實現投產并贏利的項目。努力實現“到2020年再造一個上海電力”的目標。
上海電力2017年工作會議上,公司黨委莊重提出“到2020年,上海電力控股裝機容量達到1680萬千瓦,其中海外控股裝機580萬千瓦,清潔能源占比不低于50%;公司營業收入超過280億元,利潤總額達到60億元”的目標。這又是一個規模和質量的雙跨越!